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胰岛素及调脂降压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潴留、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残尿体积测定、膀胱容量测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优于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药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 ]90例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药汤剂内服 ,其中治疗组 4 5例加用中药熏洗方外洗治疗 2周 ,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B12 肌注 2周。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中药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生理盐水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42例,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加用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两组均予糖尿病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有效率、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B1同时配合中药,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其基本大法辨证施治。对照组仅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弥可保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弥可保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通过尿流动力学测定,对比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配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无力有显著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保春  史庆路  田龙江  杨青松  孙青风 《西部医学》2011,23(2):288+291-288,291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膀胱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口服癃闭舒胶囊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弥可保加癃闭舒胶囊及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弥可保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在饮食控制及给予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温阳活血通络中药,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给予维生素B1 100mg和维生素B12 500mg,每天1次,肌肉注射。两组均以25天为1个疗程,然后评价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17.9%,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并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温阳活血中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五籽散药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52例加用中药五籽散药熨治疗;对照组50例加用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五籽散药熨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简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病区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行针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治疗前后膀胱残存尿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53.3%,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残存尿量则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临床可性行,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间歇导尿术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采用间歇导尿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47.7%,观察组治疗后每次尿量明显增加(P<0.05),每日排尿次数及B超残尿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间歇导尿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改善尿潴留、尿失禁,恢复反射性膀胱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穴位注射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中极和膀胱俞以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同时接受针对脑卒中的常规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针刺中极和膀胱俞,其他疗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1个疗程后进行尿失禁主要症状评分,尿失禁程度评估和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尿失禁愈显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延长夜尿间隔时间、增强患者排尿急迫感、减少夜尿次数和诱因诱发排尿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募配穴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失禁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补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D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6例。在基线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弥可保与维生素B1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予自拟补肾温阳利水方,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均接受2个疗程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温阳补肾利水方治疗DCP疗效优于弥可保合维生素B1,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及穴位注射疗法,取环跳及委中等穴位,注射液是舒血宁注射液、维生素B12及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及推拿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3.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1疗程和第2疗程结束后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三疗程结束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维生素B1B12穴位(地仓、天容、翳风)注射治疗灼口征的可行性.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治疗,同时口服谷维素.对照组15例单纯口服谷维素.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1例,好转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4%;经统计学检验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灼口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浮针治疗组59例采用浮针治疗,局部注射组61例采用常规局部注射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症状及体征的改变。结果浮针治疗组治愈率为54.2%(32/59例)、好转率23.7%(14/59例)、无效率22.0%(13/59例);局部注射组治愈率为34.4%(21/61例)、好转率42.6%(26/61例)、无效率22.9%(14/61例)。浮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局部注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肩周炎的治疗,浮针的疗效明显高于局部注射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11.5%,对照组为38.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风后的偏瘫痉挛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中风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两组病人按标准分别进行针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0d,即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MAS评分结果显示针药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CSI指数比较,针药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合剂穴位注射疗法和西药口服治疗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碳酸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133次。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7.88%,对照组治愈率3.12%(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合剂穴位注射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高压氧面罩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各连续治疗10 d后复查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0.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腕踝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法。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维生素B1加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肌注;治疗组32例,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腕踝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腕踝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