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的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20例,根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适于胎龄儿(AGA)2组。胎儿娩出后即抽脐静脉血5ml,标本收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脐血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的水平。结果SGA组脐带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明显低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GA组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明显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呈负相关关系;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脐血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IGFs及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在FGR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寻找到可用于FGR早期预测和诊断的有效辅助指标。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孕妇羊水、肘静脉血和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含量。结果 1.FGR组IGF-Ⅰ、IGF-Ⅱ水平在脐血清、母血及羊水标本中均明显下降;2.IGFBP-3含量在脐血和羊水中明显上升,但在母血中无显著差异;3.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4.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含量。结果 1.FGR组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下降,巨大儿组脐血清IGF-Ⅰ水平升高;2.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Ⅰ水平与胎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3.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沦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监测产妇产前体重可以间接反映胎儿血IGFs及IG-FBP-3水平,进而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对出生时体重正常新生儿与宫内生长迟缓的低体重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宫内发育迟缓组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IGF-Ⅰ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血及脐血抵抗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14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14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母血及脐血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1)AGA组、LGA组、SGA组母血抵抗素水平分别为10.51±1.64、9.26±1.28、12.77±2.90μg/L,脐血抵抗素水平分别为20.43±1.78、18.63±1.70、24.41±4.80μg/L;(2)LGA组与AGA组比较,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SGA组与AGA组比较,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均P〈0.05);(3)脐血与母血抵抗素水平成正相关(r=0.869,P〈0.05);(4)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均成负相关(r=-0.662,P〈0.05:r=-0.678,P〈0.05)。结论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在胎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 ,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 (LGA)组 2 8例 ,适于胎龄儿 (AGA)组 36例 ,小于胎龄儿 (SGA)组 16例 ;采用Rohrer′s指数 =出生体重 (g)× 10 0 /身长 (cm) 3 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 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 (0 6 6± 1 0 3ng/mlvs 3 5 9± 2 16ng/ml,P <0 0 1) ;AGA儿血清瘦素水平 (3 0 6± 0 96ng/m1)明显低于LGA儿(4 0 3± 2 2 2ng/m1) ,而高于SGA儿 (1 13± 1 98ng/m1) ;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与Rohrer′s指数、新生儿体重、胎龄 ,血清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体内瘦素主要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 ,它反映新生儿的生长营养状态 ,推测瘦素可能通过胰岛素、生长激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对出生时体重正常新生儿与宫内生长迟缓的低体重新生儿脐血的IGF-I及IGFBP-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宫内发育迟缓组新生儿脐血的IGF-I及IGFBP-3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IGF-I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血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和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羊水ASP浓度、血清脂联素浓度,RI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水平;并分析脐血ASP水平与母血和羊水ASP水平、胎盘重量、新生儿身长、性别、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血脂、胰岛素、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孕妇的体质量和BMI、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LGA的脐血ASP水平高于AGA,AGA的脐血ASP水平高于S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新生儿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脐血AS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BMI、腰围、腰臀比、胰岛素、瘦素、脐血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血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母血和羊水ASP水平、胎盘重量无相关性(P〉0.05)。③男、女婴脐血ASP、血脂各成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酰化蛋白参与胎儿生长发育调节,脐血ASP水平可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脐血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和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促酰化蛋白和脂联素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分析脐血促酰化蛋白水平与脐血脂联素水平、母血促酰化蛋白水平、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LGA的脐血ASP水平高于AGA,AGA的脐血ASP水平高于S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新生儿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脐血AS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M、I脐血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血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母血ASP水平、胎盘重量无相关性(P>0.05)。③男、女婴脐血ASP、血脂各成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酰化蛋白参与胎儿生长发育调节,脐血ASP水平可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0.
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脐血瘦素及甘油三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宫内生长迟缓(IUGR)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leptin)、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变化程度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探讨IUGR新生儿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77例新生儿脐血标本分为3组:(1)小于胎龄儿组( SGA):17例;(2)适于胎龄儿( AGA)组:41例;(3)大于胎龄儿( LGA)组:19例.采用高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水平.各组间均数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1)脐血瘦素水平AGA、SGA、LG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P<0.01);SGA组(0.7147±0.5761)ng/ml显著低于AGA组(2.710±0.4329)ng/ml(P<0.01),而AGA组低于LGA组(5.687±0.3916)ng/ml(P<0.05).脐血瘦素水平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r分别=0.332和0.654,P均<0.01).(2)脐血TG水平AGA、SGA、LG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P<0.05);SGA组(0.7141±0.1576)mmol/l显著高于AGA组(0.5027±0.1330)mmol/l(P<0.01), 而AGA组与LGA组(0.4907±0.1397)m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320,P=0.050),与胎龄无相关性(r=0.129,P>0.05). (3)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关系(r=-0.280,P<0.05).结论 IUGR新生儿脐血瘦素明显降低,瘦素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呈正相关.IUGR新生儿脐血TG偏高,TG与出生体重负相关,与胎龄无相关性.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差异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以探讨其在胎儿出生体重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30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30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VEGF、sFlt-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高于AGA组,sFlt-1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P<0.01)。SGA组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低于AGA组,sFlt-1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P=0.04)。②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427,P<0.01),胎盘组织中sFlt-1的表达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569,P<0.01)。结论孕妇胎盘组织中VEGF及sFlt-1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胎儿出生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羊膜腔灌注术及静脉输液分别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后母体血清、羊水及新生儿脐血中IGF-Ⅰ,Ⅱ及IGFBP-3水平的差异来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FGR的关系,并为羊膜腔灌注治疗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60例,随机分为羊膜腔灌注治疗组30例(实验组)及静脉输液治疗组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分娩时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记录两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的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IGF-Ⅰ,Ⅱ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而IGFBP-3水平在羊水及脐血中均下降,在母血中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新生儿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膜腔灌注治疗FGR与母体静脉输注氨基酸及能量合剂治疗FGR相比较,前者是治疗FGR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通过母血中IGF-Ⅰ及羊水中IGF-Ⅰ、Ⅱ及IFGBP-3水平的检测来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晚期孕妇(对照组)32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0例(研究组),分别于分娩前抽取孕妇静脉血,分娩时留取新生儿脐静脉血和羊水,同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羊水中IGF—Ⅰ、Ⅱ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子痫前期孕妇血及羊水中IGF—Ⅰ、Ⅱ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2)新生儿脐血中IGF—Ⅰ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IGF—Ⅱ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3)正常对照组32例均为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子痫前期孕妇中胎儿生长受限(FGR)总发病率为27.5%,其中轻、重度子痫前期孕妇,FGR发病率分别为5%和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状态下IGF—Ⅰ、Ⅱ水平变化与FGR密切相关,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FGR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胎龄儿(AGA)母血、脐血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C)、皮质醇(COR)水平,探讨AGA体重与孕妇体重指数(BMI)及母血脐血INS、GLUC、COR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的母亲及新生儿,共26对,新生儿分为体重偏低组(A组)及体重偏高组(B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INS、GLUC、COR含量。结果:新生儿体重与孕妇BMI有明显关系,B组孕妇BMI显著高于A组(P〈0.05);新生儿GLUC与COR水平与孕妇比较也具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新生儿COR含量远高于A组水平(P〈0.01),而GLUC则相反(P〈0.05)。结论:胎儿发育与孕妇BMI及母血、脐血INS、GLUC及COR水平有关,提示母亲营养状况与上述三种代谢激素的分泌水平直接影响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巨大儿出生率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85例正常妊娠(正常组)、80例妊娠糖尿病组(GDM组)及80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CR组)足月分娩时母血及脐血中IGF-1、IGFBP-3水平,观察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并分析IGF-1、IGFBP-3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正常组、GDM组及IUCR组母血IGF-1、IGFBP-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GDM组脐血中IGF-1、IGFBP-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IUCR组(P0.05),而正常组脐血中IGF-1、IGFBP-3水平显著高于IUCR组(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重于对照组及IUCR组(P0.05),而巨大儿出生率高于对照组及IUCR组(P0.05)。与低出生体重儿及正常体重儿相比,巨大儿脐血中IGF-1、IGFBP-3水平显著较高(P0.05),而正常体重儿脐血中IGF-1、IGFBP-3水平高于低出生体重儿(P0.05)。结论脐血中IGF-1、IGFBP-3水平对胎儿宫内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胎盘中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并与IUGR及巨大儿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与胰岛素生长因子 -Ⅰ(IGF -Ⅰ )的关系及明确IGF -Ⅰ在胎儿生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对不同体重的胎儿脐带血清做了IGF -Ⅰ浓度检测 ,以探讨其对胎儿体重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我院第一胎足月分娩健康产妇 71例所生产的健康新生儿 ,其母亲年龄 2 0~ 34岁 ,平均 2 6 2 5岁。将新生儿按出生时体重分为大、中、小三组 :其中体重≥ 4 0 0 0g为大体重组 ,有新生儿 11例 ;体重在 30 0 0~ 3999g为中体重组 ,有新生儿 37例 ;体重≤ 30 0 0g为小体重组 ,有新生儿 2 3例。二、方法 :离胎儿身体 2cm剪断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28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28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54,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GLP-1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胎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1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4例,大于胎龄儿(LGA)组28例和小于胎龄儿(SGA)组19例.结果91例新生儿脐血清瘦素范围为1.8-40.5ng/ml,平均为9.9±7.4.男性为1.8-35.5ng/ml,平均为5.3±5.6.女性为2-42.5ng/ml,平均为15.0±8.0.两性新生儿出生体重、体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脐血清瘦素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1).LGA组、SGA组脐血清瘦素水平、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与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r=0.37.结论瘦素是胎儿生长调节系统的重要因子,与胎儿出生大小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程度与胎儿期生长的关系。方法:将86例脐血标本分为IUGR(即小于胎龄儿)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IGF-I水平,免疫放射分析(IR-MA)测定IGFBP-3水平。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与AGA组相比,IUGR组脐血IGF-I和IGFBP-3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IGF-I、IGFBP-3均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P均〈0.01);IGFBP-3与IGF-I呈正相关(P〈0.01)。结论:脐血IGF-I和IGFBP-3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生长发育程度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高征患者及其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与胎儿宫内发育的关系.方法正常孕妇,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各10例,分别于入院后抽取肘前静脉血,分娩时抽取脐静脉血测定瘦素水平.结果正常妊娠组,轻、中、重度妊高征组母血瘦素分别为21.07±5.79ng/ml,19.84±6.19 ng/ml,25.31±6.34ng/ml,30.16±6.78ng/ml;脐血瘦素分别为4.20±2.04ng/ml,3.54±1.95ng/ml,6.32±1.60ng/ml,8.51±2.31 ng/ml;胎儿体重分别为3160±368.03g,3140±441.46g,2920±548.33g,2670±539.65g.正常妊娠组与轻度妊高征组母血及脐血瘦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妊高征组较中度妊高征组母血及脐血瘦素水平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中度妊高征组较对照组(轻度妊高征组及正常妊娠组合并)母血及脐血瘦素水平也均增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P<0.01).重度妊高征组母血瘦素与脐血瘦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9,P<0.01),其余各组均无此相关性.重度妊高征组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t=2.37,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脐血瘦素水平均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母血、脐血瘦素均有随病情逐渐增高的趋势,瘦素参与妊高征的发病;重度妊高征时胎盘瘦素可能是脐血瘦素的来源之一并有促进胎儿宫内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