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性激素六项指标(包括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自身清结合激素以及硫酸羟氯喹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情况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T明显上升,E2显著下降,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的E2下降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T的上升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2/T比值治疗前后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E2/T比值比较也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SH、LH均有上升趋势,治疗组P治疗前后有下降趋势,对照组P治疗前后有上升趋势,但是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尚可以改善疗效性指标,降低ds-DNA抗体、升高C3、C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者P<0.01)。结论:复方自身清可以通过调整患者异常的性激素水平,从而双向调节患者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2.
复方[自身清]治疗活动性SLE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根据滋阴益气,清热解毒法,采用复方“自身清”为主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AI评分,Chubick记分及血沉、抗dsDNA抗体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患者控制病情平均所需激素量,在治疗6个月后较3个月后及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显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达86.67%,而临床副作用轻微。说明本疗能控制,缓解SLE活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活动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自身清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自身清颗粒治疗轻中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4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分为自身清颗粒结合激素组(治疗组)和羟氯喹结合激素组(对照组)。3月为1疗程,每月观察1次主要症状,并在治疗前后检测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每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临床总有效率在治疗后1月、2月、3月分别为30.95%、66.67%、85.71%。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改善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3、C4、ES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两者相当(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身清颗粒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免疫学指标,并且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复方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李某 ,女性 ,38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因持续发热住院治疗 1月余 ,体温波动在 37.8℃~ 39℃之间 ,经用西药抗菌素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冲击治疗 ,热退。数日后 ,突然出现持续高热 ,体温达39℃~ 39.5℃ ,如是 3日 ,西药治疗效果不显 ,而求中医诊治。根据临床表现 ,患者持续高热 ,体温达 39.5℃ ,颜面、头皮、躯干及前臂出现红色斑疹 ,心烦不眠 ,咽喉肿痛 ,口干渴 ,舌红少津 ,苔黄干 ,脉沉细而数。诊为邪热盛极 ,灼伤营血所致。以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为法 ,方用清温败毒饮重加石膏以大清其热 :石膏2 0 0 g,水牛角 50 g,知母 2 0 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SLE患者92例(SLE组)、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120例(非SLE组)和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三组的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ds DNA)及抗核小体抗体(Anu A),比较三组的抗体检出率。结果:抗Sm、ds DNA、Anu A对SLE患者的敏感性依次为22.2%、41.1%、32.2%,三项联合检测均后提高至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m、ds DNA、Anu A均是诊断SLE的敏感性指标,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优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彤  张明英 《中医杂志》2011,52(3):197-19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西医治疗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虽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药治疗该病已取得一定疗效,显现出一定优势: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更能体现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其针对SLE患者的体质偏差,可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辨证施治可减少激素副作用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的继发性骨损害及初步探讨二氢青蒿素的干预作用。方法:15周龄B6.Mrl-Faslpr/J发病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红斑狼疮组、醋酸泼尼松6mg/kg组和二氢青蒿素150mg/kg组,8只C57BL/6J野生型同龄小鼠为空白对照。每日灌胃给药共90天。实验结束,胫骨显微CT扫描和不脱钙切片、染色后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股骨力学检测,观察SLE小鼠骨代谢和骨质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红斑狼疮组的骨量显著减少、连接密度和小梁密度均明显下降,小梁变薄,分离度增加,板状小梁向杆状小梁转变(SMI)增加,骨形成率下降而骨吸收明显增加,股骨弹性载荷、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均下降;醋酸泼尼松组骨形成率进一步下降;二氢青蒿素150mg/kg组与红斑狼疮组相比,骨量、连接密度和小梁密度均明显增加,小梁结构改善,骨吸收显著抑制且骨形成比醋酸泼尼松组明显增加;二氢青蒿素组弹性载荷及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比红斑狼疮组和醋酸泼尼松治疗组明显增加。结论:二氢青蒿素既可显著降低SLE导致的小鼠骨吸收增加且不降低骨形成,并阻止骨量丢失,改善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中药干预对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干预对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激素量持续递减,组中阴虚型与热毒型比例均有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激素剂量很难减少,组中阴虚证型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SLE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减少合併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自身清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模拟体内用药环境的血清药理学方法,将含复方自身清的兔血清加入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体外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影响。结果:实验证明该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患者较正常人低下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LTT)(P<0.05),且使患者高于正常人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自身清能通过双向调节SLE患者的细胞免疫紊乱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及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示一定的疗效优势。现将中医药治疗SLE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专方专药治疗研究 ,辨证施治研究 ,实验研究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 ,认为中医药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对其有效成份、药理作用、药效学、毒理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滋肾青芪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转化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糖皮质激素导致骨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例SLE活动度在5~14分间且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ST)、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CTX)及血清钙(BCa)、血清磷(BP)和中医症候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CTX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但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OST升高(P0.05),且治疗前后OST比较,治疗组(22.26±15.96)显著高于对照组(15.45±9.97),(P0.01),ALP水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钙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钙(2.22±1.24)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血磷(1.31±0.64)高于治疗组(P0.05)。中医症候方面,治疗组在腰背酸痛、面部潮红方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症候方面亦有明显改善。讨论:滋肾青芪颗粒对骨吸收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控制糖皮质激素对骨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调节血钙磷的吸收增高血清钙磷水平。且可改善服用糖皮质激素后的面部潮红和腰背酸痛等症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复合体病,迄今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药物、感染、激素失调、紫外线照射、自身免疫等有关,好发于青年女性。我国统计患病率约7.5/10万人。对于本病的治疗,近年来已由单纯的西医或单纯的中医,发展到中西医结合。近10年来笔者在对60例SLE的病例治疗中,从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出发,对本病在治疗法则、治疗药物两方面的结合作如下探讨。1 治疗法则上的结合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①纤维蛋白样坏死;②细胞坏死及细胞核固缩;③肉芽肿反应。它们可以引起心损如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力衰竭,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甚至发展为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这些疾病的产生多由病毒、细菌等抗原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的角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专方运用、以某一治法为主、以某一方为主论治、名医专家经验、单味中药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的实验研究、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补骨胶囊防治糖皮质激素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34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补骨胶囊治疗,Ⅱ组32例患者采用激素治疗,并设30例同龄健康者为Ⅲ组,观测同龄健康者和SLE患者治疗前后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以及三角区(Ward’s)骨密度(BMD)的改变。结果:治疗后Ⅰ组Ca、P、ALP、PTH、Ward’s)三角等指标与治疗前及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Ca、PTH、ward’s三角等指标与治疗前及Ⅲ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P、ALP等指标与治疗前及Ⅲ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Ⅰ组有2例(5.88%),Ⅱ组有9例(28.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骨胶囊能有效防治糖皮质激素致SLE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血Ca和血PTH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病于生育期女性,每一系统、每一器官均可受累,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疟药治疗,但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近年来,中医中药对SLE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几年来有关SLE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艾儒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艾儒棣教授师承四川名医文琢之 ,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数十年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 E)的诊治颇有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作一粗浅的总结。1 病因病机SL 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 ,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以女性多见 ,病程长 ,病情复杂 ,且近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中医对SL E的认识尚不足 ,关于其名称 ,古代医家根据其症状命名为“茱萸疮”、“鬼脸疮”,根据其病因称“阴阳毒”等。古代一般按痹病考虑 ,认为风寒湿之气所致而发病 ,有的医家认为与毒邪有关 ,“阴毒为病 ,溃疡疼痛”。有的…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庭焕  林敬明 《中药材》2001,24(9):658-659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大鼠的作用,为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开拓新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2只MRL 1pr/1pr大鼠经处理后行淋巴结炎和蛋白尿的评价、肾功能的测定和血浆抗体分析。结果:冬虫夏草能够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鼠淋巴结增生、降低蛋白尿以及抗ds-DNA抗体的水平和改善肾功能。结论:冬虫夏草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郝桂锋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37-1337,134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肝肾阴精亏虚是SLE发病的基础,外感、内伤、劳累等均可诱发本病。治疗时应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药,并强调健康教育与身体锻炼结合,以起到稳定病情,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其特点为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细胞凋亡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大量的针对DNA和核小体的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网络调控失衡、性激素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失调等在SLE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仍未找到根治SLE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