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维吾尔医学(维医)对阳痿有独特的诊疗优势。体液论是维医诊疗的理论核心,而异常体液分型是辩证施治的基础,但其生殖生物学基础研究尚处于空白,制约着其诊疗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本项目组在以往研究中,以维医体液论为指导,异常粘液质型阳痿为对象,"证候表征模型"为造模理念,从病因、生物表征、慢性过程等模拟出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模型,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医异常黏液质证侯与阳痿病证大鼠模型生殖激素的改变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10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抽取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N组),余9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侯模型。建立证侯模型后(20w)通过APO勃起实验和交配实验筛选阳痿病证模型,随后将证侯模型与阳痿病证模型随机分为证侯模型组(B1组)、证侯自然反证组(B2组)、证侯药物反证组(B3组)、病证模型组(A1组)、病证自然反证组(A2组)和病证药物反证组(A3组),分别予以相应反证后,取外周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A1、A2、B1组睾酮水平低于N组(P<0.05),其余各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A1组和A2组(P<0.05),A1与A2组间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B3组睾酮水平高于B1组(P<0.05)。A1、B3组LH水平显著高于N组(P<0.05),其余各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F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E2水平高于N组(P<0.05),其余各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PRL水平高于N组(P<0.05),其余各组与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医异常黏液质证侯与阳痿病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性腺轴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维医异常黏液质证侯与阳痿病证大鼠模型生精功能的改变。方法选用10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抽取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N组),余9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侯模型。每日观察大鼠生物学表征,建立证侯模型(20w)后通过APO勃起实验和交配实验筛选阳痿病证模型,随后将证侯模型与阳痿病证模型随机分为证侯模型组(B1组)、证侯自然反证组(B2组)、证侯药物反证组(B3组)、病证模型组(A1组)、病证自然反证组(A2组)和病证药物反证组(A3组),分别予以相应反证后,取附睾精液计数精子,计算活率;镜检睾丸形态学改变。结果 (1)证侯模型组、证侯自然反证组与病证模型组及病证自然反证组精子计数与活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证侯药物反证组、病证药物反证组均较证侯模型组、病证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证侯、病证自然反证组与证侯、病证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证侯与阳痿病证模型组生精小管明显变形,管壁上生精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药物反证组明显好转,接近正常组,自然反证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维医异常黏液质证侯与阳痿病证大鼠模型生精功能可发生显著改变,提示湿寒性饲料与环境等符合因素干预法可建立异常黏液质型生精功能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4.
体液学说是维吾尔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维医认识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和异常病理变化的诊释工具。维医学认为组成人体的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等4种体液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常的人体体液保持着结构和功能上的均衡状态。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4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医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模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用5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 SD 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造模20 w 后通过 APO 勃起实验和性行为学实验筛选出阳痿病证模型,随后从中取8只为病证模型组,从未成阳痿的证候模型中取8只为证候模型组。将所有大鼠禁食8 h以后,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0 mg/kg)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蛋白比例(ALB/GLB)、谷丙氨酸(ALT)和谷草氨酸(AS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病证模型组与证候模型组 TG 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05),病证模型组 LDL-C 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5)。病证模型组 ALB、ALB/GLB 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05),病证模型组 AST 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5)。结论在异常黏液质阳痿病证大鼠模型中,可能存在肝细胞损伤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体液论是维吾尔医药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许多复杂性疾病常由异常黑胆质所致,其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新疆主体民族发病率高,并具有一定的族群发病特点。在长期医学实践中,维医对这些复杂性疾病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诊断方法及特色方药。本文就维医异常黑胆质病证的系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伊木萨克片对异常黏液质阳痿病证大鼠性腺轴形态学的影响,探寻其对生殖激素调节作用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取90只性功能正常雄性 SD 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8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20 w 后从证候模型中筛出阳痿病证模型,并将其分为病证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干预2 w 后,观察下丘脑、垂体和睾丸形态学变化。结果(1)下丘脑:正常组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完好。病证模型组基质疏松,呈网状结构,轻度水肿;超微结构可见,神经胶质细胞基质密度下降,核周隙增宽,线粒体水肿呈空泡样病变,内质网扩张,神经元核膜界线不清,线粒体基质密度下降,粗面内质网扩张。药物干预组得到一定程度修复。(2)垂体:正常组结构完好。病证模型组基质疏松,轻度水肿;超微结构可见,内质网明显扩张,线粒体普遍空泡样变。药物干预组细胞排列紧密,粗面内质网扩张减少,有一定修复。(3)睾丸:正常组结构完好。病证模型组可见生精小管明显变形,各级生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间质减少;超微结构显示,生精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可见有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核固缩,精子细胞界限模糊不清。药物干预组生精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支持细胞增加,管腔内可见一定数量的精子。结论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性腺轴形态学可发生明显改变,维药伊木萨克片有促进其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医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性腺轴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选用90只性功能正常的雄性 SD 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余8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20 w 后从证候组中筛出阳痿病证模型后,将其余证候模型分为证候模型组、自然反证组,反证2 w后,观察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下丘脑:正常组结构完好。证候模型组基质疏松,轻度水肿;超微结构可见神经胶质细胞基质密度下降,线粒体水肿呈空泡样病变,内质网扩张,神经元核膜界线不清。自然反证组有轻度修复。(2)垂体:正常组结构完好。证候模型组基质疏松,轻度水肿;超微结构发现内质网明显扩张,线粒体普遍空泡样变。自然反证组有轻度修复。(3)睾丸:正常组结构完好。证候模型组可见生精小管明显变形,间质减少,生精细胞数量及层数明显减少;超微结构显示支持细胞核形不规则,细胞基质密度变深,内质网扩张呈囊泡状,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有坏死。自然反证组轻度恢复,但较正常组区别明显。结论维医异常黏液质证候大鼠模型性腺轴形态学可发生改变,提示性腺轴形态学改变可能是该证候引起的性腺轴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立论依据】 卵巢早衰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在维医临床辨证诊疗中,异常黑胆质型卵巢早衰检出率最高,疗效高,但其生殖生物学基础研究未见报道,限制着其治疗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设计思路】 以维医体液论为切入点,在已获专利的异常黑胆质型大鼠模型基础上,造异常黑胆质型卵巢早衰病证大鼠模型,通过比较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卵巢功能与异常黏液质型大鼠病症对照模型及正常对照组做出系统评估。 【实验内容】 复制并检证异常黑胆质型大鼠模型和异常黏液质型大鼠模型;收集其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等性腺轴并通过透射式电镜技术形态学观察性腺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下丘脑中NE、DA、5-HT等单胺类递质含量、通过H-E染色法检测卵巢病理学变化,对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卵巢功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抽血使用ELISA放免试剂盒测量女性神经内分泌六项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1)、孕酮(P)和睾酮(T)等激素水平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异常黑胆质型大鼠模型、异常黏液质型大鼠对照模型以及正常对照大鼠模型等以上指标,综合分析激素水平改变与卵巢病理学改变关系系统评价,研究异常黑胆质型卵巢早衰病证的形成与性腺轴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及卵巢早衰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功能改变的内在联系机制,为该病证的实验研究、维药研发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材料】 通过发情周期实验即阴道涂片筛选性成熟的48只健康 wistar 雌性大鼠,体重(150±30)g。 【可行性】 (1)异常黑胆质型及异常黏液质型大鼠模型已获专利;(2)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为国家认可的标准动物房;新疆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国家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具备所需的科研仪器设备与技术平台;(3)项目指导教师已结题包括国自然课题在内的6项课题,具备良好指导能力。 【创新性】 本研究首次建立异常黏液质型卵巢早衰病证模型并探索其生物学本质,对维医女性诊疗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以及维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测定技术探讨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分的变 化及其与异常黏液质证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组,以湿 寒饲料(芫荽实和菠菜实)和环境[温度(6±1) ℃,相对湿度85%~95%]进行干预,建立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并进行 鉴定,收集各组大鼠血清,进行磁共振氢谱(1H MR)测定,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所采集的图谱, 确认差异性代谢组分。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大鼠血清中谷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柠檬 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和肌酸等代谢组分含量降低,而α-葡萄糖、β-葡萄糖、乳酸、低密度脂蛋白(LDL) 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代谢组分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黏液质证载体模型大鼠三 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并处于产能和耗能均较低的状态,三大营养物质及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异常黏液质 证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免疫、内分泌的紊乱状态。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稳定饲养3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其中模型组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干寒饲养环境、干寒属性的饲料、慢性间断足底电刺激、强迫游泳、制动等多因素复合作用3周,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动态观察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和舌苔的变化;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等免疫、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一般状态与异常黑胆质证候特征相一致。第11天至第21天体重增长速度慢,自第7天至第21天饮食量、饮水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血清ACTH、CORT、IL-1β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IL-6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的一般状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的变化与临床患者以及小鼠动物模型中异常黑胆质证相似,并且其免疫、内分泌处于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自然恢复反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探讨此造模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方法:选用ICR小鼠,通过采用干寒饲养环境、干寒属性的饲料饲养、间断足底电击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建立小鼠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造模组)。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状态及体重、体温、饮食量、饮水量、尿和大便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判断载体动物模型建立后,中断造模因素(自然恢复阶段)后观察实验动物3d、7d、14d一般状态及体重、体温、饮食量、饮水量、尿和大便量的变化并与造模阶段的造模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模拟出具有异常黑胆质证候特征的一般状态,即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易怒、攻击性强、倦怠嗜睡、易醒、孤僻、大便干燥,毛发乱、无光泽、易掉,皮肤较凉,舌淡暗紫有瘀斑,体重增长速度慢,饮食量、饮水晕、尿和大便量增多。自然恢复阶段造模组7d内上述变化未见明显的恢复。结论:多因素复合作用能成功地建立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造模组所表现出的一般状态与异常黑胆质临床表现中的症状相似,而且此变化可维持较长时间,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支配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的支刚器宵彤态学政变,探讨异常黑胆质汪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择健康ICR雄性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造模后眼球放血处死实验动物.并迅速取出支配器官脑(下丘脑)、心脏、肝脏,采用HE染色.光学显做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观察和比较2组实验动物支配器官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支配器官组织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模型组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肿胀,间质血管中、重度扩张。心肌脂肪浸润.间质血管扩张。肝脏肝细胞再生程度明显,存在点状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机体支配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可能是异常黑胆质产生的部分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支配器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支配器官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异常黑胆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ICR雄性小鼠30只,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造模后,各组实验动物眼球放血处死,并迅速取出支配器官脑(下丘脑)、心脏、肝脏等器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实验动物脑(下丘脑)、心脏、肝脏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和空化、细胞变形、核周隙增宽、核变形等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模型组小鼠支配器官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异常黑胆质的产生可能与支配器官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右侧股动脉灌注、右侧颈静脉插管引流建立幼龄大鼠体外循环(CPB)模型,14只均顺利建立CPB模型,除3只停机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余11只顺利脱离CPB。其中采用外周插管的方法、静脉引流通畅、静脉引流穿刺针的合理选择、全血预充方式是CPB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3种不同术式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意义.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10只)开腹后不做任何切除缝合,然后关腹.其余60只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食管空肠吻合、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和食管空肠吻合 胃切3种术式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术后12周处死动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食管病变情况.结果:3个模型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反流性食管炎,其中食管空肠吻合组、食管十二指肠吻合组殚食管病变较重,Barrett's食管发生率(6/14和5/13)高于食管空肠吻合 胃切组(0).结论:运用该3种手术方式均可成功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胃酸及十二指肠液混合反流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异常胆液质证大鼠尿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组分,并通过差异性代谢组分结果 探讨异常胆液质证的分子基础。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通过干热环境、干热性饲料、慢性电刺激等多复合因素建立 维吾尔医学异常胆液质载体动物模型,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尿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异常胆液质证大鼠尿 液具有显著性高峰度代谢物为异亮氨酸、亮氨酸、糖蛋白,具有显著性低峰度代谢物为谷氨酰胺、肌酸、柠檬酸、 苯丙氨酸。结论:多因素复合刺激可促进异常胆液质的产生,异常胆液质证大鼠存在三大营养物质及能量代谢障 碍,可能是异常胆液质证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建立人睑板腺癌动物模型的方法,对比不同的方法对成瘤率的影响,为睑板腺癌的体内实验提供平台.方法 分别采用细胞悬液法和组织块移植法接种人睑板腺癌于BALB/C裸鼠体内,细胞悬液组和组织块组各接种裸鼠30只.观察两组移植瘤的成瘤率及生物学特性.结果 细胞悬液组成瘤率为20%,组织块组为46.7%.结论 组织块法较细胞悬液法成瘤率高,与原发肿瘤生物相似度接近,组织块移植法是建立人睑板腺癌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