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患者不同酸碱度对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对352例心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手术,麻醉后即测正常活化凝血时间(ACT)值,在打开心包后按2.5 mg/kg从中心静脉给予肝素,在体外循环结束时,鱼精蛋白的剂量从肝素的1.5倍开始在升主动脉根部给药,测量中和后的ACT值,并依此作为追加鱼精蛋白量的参考。按体外循环结束时其酸碱度不同分为3组,观察比较各组肝素与鱼精蛋白总量之比、中和后ACT值,并观测3组术后6 h、12 h及24 h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结果:在酸性环境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剂量及术后引流量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酸性环境下,鱼精蛋白和肝素比平均值为1.63∶1;在pH<7.31或剩余碱(BE)<-6时,鱼精蛋白的用量显著增加,鱼精蛋白和肝素比平均值为2.33∶1。结论:不同酸碱度对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有较大影响,酸性环境下鱼精蛋白的中和作用会减弱,鱼精蛋白用量增加,术后引流量也会增多。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测得pH<7.31或BE<-6时,建议纠正酸碱平衡的同时适量追加鱼精蛋白。  相似文献   

2.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按常规或经验给予肝素和鱼精蛋白的方法,有时因用药量不准确,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术中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简称ACT)指导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具有减少术后渗血,防止鱼精蛋白过量等优点。1983~1984年我们对1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应用国产Q/HG硅藻土测定ACT,并以37例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CPB)下抗凝不足会耗竭凝血因子而导致CPB后凝血病,而肝素过量却会增加术后渗血。我院自1980年起,便常规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肝素抗凝与鱼精蛋白拮抗,至今已积累9000余例。但目前发现,如注用肝素后不监测ACT,或不获ACT报告结果便开始CPB或紧急转机,会给病人带  相似文献   

4.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简称ACT)是体外循环手术时正确指导肝素抗凝和鱼精蛋白拮抗的重要监测手段。由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1980年开展ACT监测,先从三种硅藻土中选用性能稳定的西德  相似文献   

5.
注射鱼精蛋白时,偶可发生血液动力学急剧恶化的现象,导致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明显降低。但最近也有研究报告认为给鱼精蛋白时没有血液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为了证实鱼精蛋白对人体心血管功能有无严重影响,作者对40例冠状动脉搭桥或瓣膜置换的病人,依据ACT测定体存肝素量滴注鱼精蛋白,并作了血流动力学观察。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普通肝素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中度肝素化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型合理的普通肝素用量.方法 根据普通肝素用量将24只健康家猪随机分为低度肝素化组(100 U/kg)和中度肝素化组(150 U/kg)各12头.分别测定基础促凝时间(ACT)和静脉注射肝素后不同时间点ACT.比较两组的抗凝效果,术后压迫止血情况及术中、术后24 h的安全性.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度肝素化组和低度肝素化组在静脉推注普通肝素后5 min ACT达到峰值(245.3±93.64 s对241.0±37.29 s,P=0.824),20 min时两组维持较高ACT值(191.8±53.06 s对184.6±42.82 s,P=0.707).30 min时中度肝素化组ACT值(193.9±58.95 s)无显著变化,而低度肝素化组ACT值(154.0±28.20 s)明显回落,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中度肝素化组术后徒手压迫止血时间显著长于低度肝素化组(17.7±2.96 min对14.3±4.44 min,P=0.042).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均未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结论 在家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中,若手术时间控制在20min内,则低度肝素化(100 U/kg)既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可缩短压迫止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7年采用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监测来指导体外循环病人肝素抗凝和鱼精蛋白中和1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一般资料:100例中先心病70例,其中紫绀型10例,非紫绀型60例;后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中度肝素化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型合理的普通肝素用量。方法:根据普通肝素用量将24只健康小型猪随机分为低度肝素化组(100U/kg)和中度肝素化组(150U/kg)。分别测定基础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ing clotting time,ACT)值和静脉注射肝素后不同时间点ACT值。比较2组的抗凝效果,术后压迫止血情况及术中、术后24h的安全性。结果:中度肝素化组和低度肝素化组在静脉推注普通肝素后5minACT达到峰值〔(315.1±50.85)svs(276.2±59.38)s,P=0.110〕,20min时2组均维持较高ACT值,但中度肝素化组明显高于低度肝素化组〔(284.8±45.14)svs(206.3±32.44)s,P=0.003〕。60min时中度肝素化组仍维持较高的ACT值(193.9±21.87)s,而低度肝素化组ACT值明显回落(132.2±13.30)s,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肝素化组术后徒手压迫止血时间显著长于低度肝素化组有〔(17.3±2.06)minvs(13.5±2.94)min,P=0.006〕。总体手术平均时间为(13.2±2.34)min。2组术中和术后24h均未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结论: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中,若手术时间控制在20min内,则低度肝素化(100U/kg)既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可缩短压迫止血时间。  相似文献   

9.
武民  赵宏  王培祥 《山东医药》2001,41(24):53-54
体外循环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是一项重要措施 ,但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 1990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 35 0例 ,其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 2 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中 ,男 9例 ,女 17例。年龄 4~ 2 7岁 ,平均 34岁 ;体重 2 0~ 75 kg,平均 2 3.5 kg。瓣膜病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2 0例 ,冠心病、心脏粘液瘤各 1例。全组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术中应用国产肝素抗凝 (3mg/kg) ,保持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 (ACT)为 480~ 6 0 0 S;停机后用鱼精蛋白经主动脉根部或中心静脉缓慢推注中和肝素。…  相似文献   

10.
国产和进口鱼精蛋白在我国并用。但对它们各自拮抗肝素的效价、自身对凝血的抑制程度,以及体外循环(CPB)后拮抗肝素最佳用量,尚无明确概念。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以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试验分为两部分:(1)在试管中观察鱼精蛋白用量—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肝素抗凝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监测ACT对老年体外循环术后CRRT肝素抗凝管理(观察组18例)和经验性抗凝管理(对照组17例)患者A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含量。观察两组疗效,分析ACT对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滤器管道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肝素用量、出血率、滤器管道凝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RT治疗期间AC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T预测出血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结论ACT监测技术可提高CRRT治疗安全性,评估肝素抗凝疗效和预测出血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95例择期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n=49)和比伐卢定组(n=46),其中肝素组脱落3例,比伐卢定组脱落5例,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各剔除6例。根据分组不同术中分别采用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或肝素抗凝。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5 min、首次用药后30 min、停药后1 h及6 h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比较首次给药5min后和30min后的ACT达标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前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用药后ACT值迅速升高,2组5min和30minACT达标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结束后比伐卢定组ACT值下降迅速,用药结束后1hACT值较肝素组显著降低,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结束后6 h,2组ACT值下降至与基线相当,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用药后5 min、30 min和1 h,ACT值的标准差均大于比伐卢定组。结论:与常规肝素抗凝相比,比伐卢定在PCI术中可以获得更稳定的抗凝效果,其作为抗凝剂用于PCI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致严重低血压五例报告金咏梅,吕琪,徐志娟体外循环停机后必须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由于鱼精蛋白是一种异性蛋白质,使用后易引起一些副反应,严重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我们先后遇到5例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过程中出现严重低血压反应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使用肝素抗凝的临床安全性、监测指标变化。方法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72h,于治疗前、后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检测全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CT)、血常规等。结果患者耐受性良好,4例出现静脉置管处渗血。在治疗过程中PTA明显下降,治疗24~72h下降最为显著。治疗开始后APTT、ACT、PLT和HB均有所降低(P值分别为0.1102,0.3135、0.0728、0.1004)。结论慢性重型肝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使用肝素抗凝安全有效,但必须结合APTT、ACT、PTA和患者情况综合决定肝素用量。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自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共观察117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经升主动脉根部给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方法的病例。全组未发现鱼精蛋白过敏反应、非心原性肺水肿以及鱼精蛋白引起的明显血液动力学变  相似文献   

16.
在体外循环术后,目前普遍运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由于鱼精蛋白有一些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近来人们开始寻求鱼精蛋白的替代品,结果证明复合血小板因子4种和肝素的效果更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基于体重的肝素负荷剂量下体重指数(BMI)对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ACT)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选男性冠心病患者 78例,年龄 45~77(63.86±6.89)岁,以 BMI 为依据将患者分为 4 组:A 组 20 例(15.57≤BMI<23.03),B 组 20 例(23.03≤BMI<25.35),C 组 18 例(25.35≤BMI<27.68),D 组 20 例(BMI≥ 27.68).所有患者给予100U / kg 负荷全量肝素,并于术前、肝素负荷剂量后 5min、10min、30min、60min抽血,采用 Hemotec 法检测ACT值,以术前 ACT(ACT0)为基线,其余 ACT值与其差值分别标记为ΔACTs,MATLAB 软件计算ΔACT- 时间曲线 下面积.结果 负荷肝素后 ACT 达峰时间各不相同:33.33%位于 ACT5 时间点,51.33%位于 ACT10 时间点,15.34%位于 ACT30 时间点,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ACT-时间曲线下面积随着BMI增大而增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相对于低BMI 患者,基于实际体重给予负荷量肝素对于大BMI患者是过量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目前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中抗凝方案的有效性和不同抗凝药对术中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患者163例,其中158例术前接受有效抗凝治疗的患者均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服用不同药物分为三组:华法林组86例、达比加群酯组51例和低分子肝素(LMWH)组21例。分析患者房间隔穿刺后首剂肝素后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First-ACT达标率)、穿间隔后1 h ACT达标率(1 h-ACT达标率);比较三组间基础ACT值、First-ACT达标率、1 h-ACT达标率、ACT首次达标耗时、术中肝素总量情况。结果:158例患者中基础ACT结果:华法林组最接近有效范围,且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达比加群酯组及LMWH组比较,华法林组的First-ACT达标率及1 h-ACT达标率明显升高,而ACT首次达标耗时和术中肝素总量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达比加群酯组及LMW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临床上参考体重和ACT监测给予肝素的术中抗...  相似文献   

19.
鱼精蛋白中和体内残余肝素是体外循环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鱼精蛋白的药理作用,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院自1993年11月~1998年8月共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32例,其中4例于注射鱼精蛋白后出现严重休克,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功能,抑制纤溶,与肝素有协同作用使ACT延长,减少肝素与鱼精蛋白的用量,并能抑制血管舒缓素,激肽,补体等激活所致机体炎性反应,保护心肺功能。对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与输血具有确实和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