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从淋巴靶向方面综述脂质体、纳米活性炭以及纳米碳管纳米粒的研究进展。方法参考近年来32篇相关的中外文献,在淋巴系统的生理基础上,探讨上述纳米粒的淋巴靶向性及其在淋巴靶向方面的应用。结果脂质体具有天然的淋巴靶向性。纳米活性炭有较好的淋巴趋向性,并能在淋巴结处缓缓释放出药物。纳米碳管可通过表面修饰来提高其淋巴靶向性。上述纳米粒均可以作为显影剂与药物载体以提高其淋巴靶向性。结论纳米粒有较好的淋巴靶向性,可以作为显影剂和药物靶向淋巴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2.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许多药物难以入脑,促进药物跨血脑屏障成为关键。纳米粒具有小粒子特征,能携载药物跨血脑屏障实现脑靶向,并提高脑内药物浓度。本文综述了PLA、PLGA、PCL、PBCA、PAMAM、CS等作为载体材料制备的纳米粒入脑的情况,并重点探讨纳米粒粒径大小、表面修饰等对入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稳定性好、载药量高的优点,通过修饰能主动靶向于特定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本文介绍了聚合物纳米粒实现主动靶向的途径,包括用特定的表面活性剂、糖类、叶酸、转铁蛋白、多肽等配体修饰。聚合物纳米粒作为主动靶向制剂的载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韩凌  孙治国  鲁莹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4):307-312,350
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具有提高药物靶向性、稳定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纳米粒载体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其制备材料、包载药物及修饰方法3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聚合物纳米粒子可作为疏水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载体制备聚合物纳米粒的材料与方法具有多样性。结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具有可控释、靶向、保护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活性等优势,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6.
陈红丽  刘瑞  南文滨 《中国药房》2012,(37):3525-3527
目的:扩大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纳米粒载药体系的适用范围,并为其他缓控释剂型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综述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纳米粒的表面修饰,PLGA与其他聚合物聚合作为药物载体改变释药行为,PLGA与其他聚合物制备双层微球及修饰特异标记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PLGA微球、纳米粒经过适当的修饰,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更好地用作药物特别是基因、疫苗及抗原等某些特殊药物的载体,但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考察。  相似文献   

7.
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赟  李娟  张钧寿 《药学进展》2005,29(1):8-13
采用新型药物载体使天然药物具有靶向作用是近年来药剂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脂质体、纳米粒、微球、微乳、药质体等新型载体在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膜融合脂质体、纳米脂质载体、药脂结合物纳米粒以及分泌颗粒类似物等几种新型靶向给药系统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8.
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传输载体,对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表面修饰的手段能有效的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延长脂质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主动靶向于病灶部位。本文就脂质纳米粒的体内命运及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刘敏  许玉杰 《药学进展》2007,31(3):97-103
综述肿瘤靶向给药的基础和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系统的发展。分类介绍普通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微乳、传统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载体、药-脂结合物纳米粒等)、表面修饰的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及主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免疫脂质体、免疫聚合物纳米粒及受体-配体介导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与开发。在传统药物制剂的基础上,发展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增加药物定向富集到肿瘤部位甚至肿瘤细胞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向峰 《中国药业》2002,11(8):20-21
纳米粒应用于口服用药具有诸多优点,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成为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粒(nanoparticles,NP)为固态胶体颗粒,大小在10-1000nm之间,依据制备工艺和材料的不同,也可称为纳米球(nanospheres,NS)和纳米囊(nanocapsules,NC)。药物可包埋或溶解在纳米粒的内部,也可吸附或偶合在其表面。作为一类新型的药物载体,纳米粒除了具有靶向性可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外,还兼具调节释药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因而成为人们研究的前沿热点。本针对近年来纳米粒的制备工艺、靶向释药以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作用机制及其体内外药效学评价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具有许多优点,并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所携药物的药效学特征,显示纳米粒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纳米粒的靶向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英华 《医药导报》2007,26(12):1473-1476
[摘要]纳米粒在转运基因,运载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输送免疫调节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抗原或疫苗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综述了提高纳米粒靶向性的几种方法,包括被动靶向修饰、主动靶向修饰和物理化学靶向修饰等。通过对纳米粒表面进行修饰提高其靶向性是目前药学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粒给药系统必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介绍壳聚糖的应用及其作为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制备纳米粒的技术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分类完成资料整理。结果:壳聚糖研究历史悠久,用于纳米粒制备的工艺方法较多,尤其用其包载基因、多肽及某些抗肿瘤药具有独到优势。结论:壳聚糖作为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粒载体材料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顺磁性纳米粒以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作为耦合剂,以药物、蛋白、质粒等功能基团进行链接或载带,超顺磁性纳米粒在临床治疗领域应用广泛,如疾病诊断、药物靶向治疗、基因转染、医学成像、热疗和放疗等领域。此外,超顺磁性纳米粒也用于细胞分离和分类及蛋白质分离纯化和核酸的提取等领域。超顺磁性纳米粒是一种堪称理想的靶向药物纳米载体,通过靶向部位药物浓度的增高,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开辟了高选择性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纳米载体,将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配体偶联脂质体微粒和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红  朱照静 《药学进展》2005,29(11):487-491
分类综述以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偶联的各种配体-脂质体微粒和纳米粒的研究进展。配体-脂质体微粒和纳米粒是药物靶向转运的有效载体,可识别并特异性地结合于靶细胞,体内外实验表明其偶联方法,如配体的选择及其在微粒上的分布和结合方式等,将直接影响它们的稳定性、靶向性及配体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6.
褚冰  丁敏  易琼 《贵州医药》2016,(6):563-566
目的:为了增强载药纳米粒靶向肿瘤的能力,将载药纳米粒与抗上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偶联,探究该偶联是否会增加胃癌肿瘤靶向性。方法将制备好的载药纳米粒在羟基胶乳微球偶联抗体(EDC)的作用下通过酰胺反应与抗 EGFR 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制备成载药免疫纳米粒。通过透析袋法测定纳米粒体外缓释效果,用 ELISA 法测定抗体与载药纳米粒偶联率,最后采用荧光标记法对胃癌模型鼠进行活体成像结果纳米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粒径在200~300 nm 间,载药量为61.02%,并且具有缓慢释药的效果,抗体与载药纳米粒的偶联率达到了70%,最终荧光活体成像的结果显示,此免疫载药抗体具有靶向胃肿瘤的效果。结论我们制备的免疫纳米粒既可以缓释药物也存在一定肿瘤靶向性,所以将抗体与载药纳米粒偶联,可以增加肿瘤病灶处局部的药物浓度,以此来缓解抗肿瘤药物对人体其他正常组织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载药纳米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爱华  平其能 《中国药业》2006,15(21):25-27
目的介绍壳聚糖载药纳米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释药特性、生物摄取及其应用。结果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得到不同粒径和表面特性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改变了壳聚糖的摄取机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器官靶向、DNA转染效率提高、药物的非注射途释给药等方面。结论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类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度枝化、结构可控、单分散等特点,其中聚酰胺-胺型大分子(Poly-amidoamine,PAMAM)由于能提高药物的水溶性、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已在抗肿瘤药物载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就PAMAM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白蛋白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依据国内外研究文章及专利文献共63篇,将白蛋白的性质及功能、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靶向肿瘤作用机理、上市药物及其临床前和临床实验结果进行了概括。结果白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显示独特的靶向肿瘤机理;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中二硫键形成法相对于其他制备方法具有显著优点,避免了很多基于溶剂传递的传统剂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由其制备的上市药物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Abraxan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白蛋白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孙蕊  朱琰  刘玉琴 《齐鲁药事》2014,(5):249-252
传统抗肿瘤药物最大的治疗缺陷是药物作用多是非选择性的,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针对癌组织的肿瘤靶向治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靶向性强的药物载体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本文就靶向制剂设计模式、靶向治疗药物载体系统、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