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5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1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界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手术方式:胆管切开取石外引流术57例(30.6%),胆管切开取石空肠内引流58例(31.2%),肝叶或肝段切除加胆道内引流术40例(21.5%).手术并发症共19例,发生率为10.2%,总死亡率为(2.7%).结论 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极重要的外科手段,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能有效地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作用,探讨其发病机制;初步总结内镜治疗原则并评价其在外科术前的效果。方法造影后辨别CCC的分型、与合并其他胰胆管疾病的关系;根据分型,选择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胆道引流等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结果发现CCC 13例,包括Ⅰa型8例,Ⅰc型1例,Ⅲ型1例,Ⅳa型3例;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10例,无合并PBM者3例。伴胆管结石9例(Ⅰa型5例,Ⅲ型1例,Ⅳa型3例),7例内镜下取石成功,取石后置入胆管支架引流4例,行鼻胆管引流2例;Ⅲ型者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2例因胆管狭窄扩张无效或结石过大,未予取石,仅置入胆管支架引流。合并胰管结石1例,取石后置入胰管支架。内镜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CCC与PBM有密切的关联;根据合并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内镜治疗措施,ERCP胆道取石和/或置管引流在外科术前是有效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术后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临床上较为多见,由于病情较复杂,手术难度亦较大。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97例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97例中男46例,女51例,年龄24~82岁,平均43岁。均经B超或CT、胆道造影等检查证实为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其中肝外肝管结石34例,肝内胆管结石53例。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32例,肝外切开取石行胆管肠道吻合38例,肝门部胆管切开取石后整形加扩大吻合口,胆肠吻合术19例,肝表面胆管切开取石2例,肝段或肝叶切除13例,胆肠吻合口取石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假阳性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胆石症患者1306例,其中经超声诊断为胆总管结石506例,占38.7%。对超声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506例患者成功进行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经十二指肠镜网篮取石,机械碎石;对胆总管末端组织增生或占位者取组织病理检查;胆管狭窄者放置鼻胆管、胆道支架引流;部分病例行外科手术或肝内胆管穿刺引流等治疗。结果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假阳性54例,占10.67%(54/506),占总数的4.1%(54/306)。结论胆汁成份的改变、肝外胆管解剖特征的改变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良科  段勇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35-536,53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6年12月该院5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4例,50例(92.6%)获得6个月~6年的随访,总优良率88.0%(44/50),胆道残石6例(11.1%),经1~5次胆道镜取净,术后切口感染3例(5.6%),膈下感染2例(3.7%),胆漏3例(5.6%),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肝门部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等手术方式,结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 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并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5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出现术后胆漏2例,经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术后8~10 d胆漏停止;术后胆管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肝右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并发症。T管引流术后12~14 d经造影检查,46例无残留结石,4例有肝内胆道残余结石(8.0%);术后3~6个月再经T管造影并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B超或CT检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叶大钧  张臣烈 《上海医学》1989,12(8):448-452
本文综合上海地区9所医院5年内(1981~1985)经手术证实的340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并对上海地区的发病率、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上海地区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是同期胆道疾病的2.31%,是胆石症的4.56%。郊区发病率高于市区。术前诊断依靠B超,从中了解肝内胆道扩张和结石的情况,术中诊断除作胆道探查外,还采用胆道镜及胆道内造影。治疗方法以肝部分切除术疗效最佳,其次为胆肠引流。仅作胆道切开取石加引流者疗效较差。有104例并发AOSC者被迫作急症手术,仅作胆道切开取石加引流,残石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在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2008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复发性胆石症患者54例,总结三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的体会.结果 54例患者中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Oddis括约肌切开(EST)中9例取净,45例无法取净胆总管结石,放置鼻胆管(ENBD)引流,择期再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5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45例,中转开腹8例,中转率17.7%,45例病例中1例死亡,42例无结石残留,2例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残石率4.5%,术后胆漏3例,均保守治疗治愈,2例留置T管,术后3个月再次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后取净结石,术后随访2~24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多镜联合治疗复发性胆石症是安全可行的,需要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并做好中转手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LCHT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实施的7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冰冻胆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0~12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失血20~60mL,住院时间5~9d,术后残余结石3例(4.3%),均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28~35d经T管造影后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胆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12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07年肝内胆管结石诊断治疗指南进行临床分型,所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肝叶切除+胆肠吻合术、高位胆肠吻合术、肝外胆管切开引流术等.结果 127例中区域型(Ⅰ型):左肝管结石21例(16.5%),右肝管结石9例(7.1%);弥漫型(Ⅱ型):左右肝管均有结石18例(14.2%);附加型(E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9例(70.1%).其中43例合并胆管狭窄(33.8%),13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0.2%),4例合并胆管癌(3.1%).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1例,规则性肝叶(或段)切除94例(其中8例同时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狭窄切开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2例.术后结石残留13例(10.24%),发生并发症15例(11.8%),死亡3例(2.36%).结论 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中,规则性肝叶切除疗效较好,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取石对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黄汉民 《中外医疗》2010,29(2):60-61
目的探讨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法对72位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肝段叶切除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左外叶或左半肝叶切除36例,右肝段切除7例,右半肝切除15例。其中24例行高位胆管切开整形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2例;行肝断面扩张胆管、肝门胆管分别与空肠作双口吻合4例,T管引流20例和U管引流2例,手术后道镜取石12例。结果肝段叶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4例(33.3%),肝段叶切除+胆道探查14例(19.4%),肝段叶切除+胆肠吻合口切开探查7例(9.7%),肝段叶切除+胆道探查+右肝表面切开取石术5例(6.9%),术后胆道常规留置T管。其中肝段叶切除手术包括左外叶36例,左半肝21例,右前肝7例,右后叶2例,不规则左或右肝切除术5例。病人均治愈,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例(13.9%),其中切口感染8例,切口裂开3例,均治愈。术后均经T管行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发现结石15例,残石率20.8%。72例肝段叶切除术中同时行胆管空肠吻合24例,肝断面扩张胆管、肝门胆管与空肠双口吻合6例,T管和U管引流分别为20例和14例。本组无手术死亡。72例随访1~10年,无复发病症,无再手术者。结论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好,残石率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价值。[方法]对3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使用内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RCP)、乳头切开、取石、狭窄段扩张、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行53次ERCP。狭窄24例,其中鼻胆管引流17例,内支架引流5例,放置鼻胆管失败2例。胆漏1例使用鼻胆管引流。狭窄合并结石1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泥3例,其中2例合并狭窄,行网篮取出胆泥合并鼻胆管引流。1例未完成诊断。其治愈率为63%。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急诊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急诊行内镜治疗,其中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结果36例均成功,其成功率为100%。除1例经内镜胆道引流后择期手术外,其余35例(97.2%)均经内镜治愈。与内镜操作相关的并发症1例(2.7%),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安全、有效、微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42例各类型总胆管结石患者先行ERCP后,再采用EST、机械碎石、取石网篮或/和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 EST成功率为40例(95.2%),内镜取石总成功率为41例 (97.6%),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剑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2):998-100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63例,经过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管结石者行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对乳头炎性狭窄者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肝胰壶腹者行EPBD治疗;对乳头肿瘤和胆管肿瘤者行内镜胆管内支架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e-bile drainage,ENBD);胆管中段狭窄行ERBD;对术后胆瘘者行ENBD治疗。结果61例(96.82%)ERCP成功;未发现胆管内异常3例;胆总管内结石34例,31例内镜下取石成功;乳头炎性狭窄5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胆管中段狭窄7例,均行ERBD成功;3例乳头肿瘤和3例胆管肿瘤患者经ERBD或ENBD后黄疸明显减退;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行ENBD后治愈,避免再次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5%。结论ERCP能明确胆道术后的并发症并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何玉华 《医学文选》2000,19(4):489-489
我们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外科治疗 47例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3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行肝内胆管结石手术 47例 :男性 19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8~ 76岁 ,其中 1~ 3次胆管手术史者 9例 ,急性发作 48小时以内手术 9例 ,经治疗缓解或非急性发作手术 38例。1.2 手术方法  1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12例 ;2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术后行胆道镜取石术 16例 ;3胆总管切开取石 ,左肝外叶切除 ,T管引流术 11例 ;4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总管空肠 Roux- y吻合术 8例。其中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0T MR胰胆管成像(MRCP)评价胆管变异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外科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析术前MRCP资料,并与术中胆道造影(IOC)结果对照,进行胆道分型。结果:1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IOC发现胆道结构正常者69例(57.5%),胆道结构变异者51例(42.5%);与IOC相对比,MRCP对胆道结构分型的总准确率为96.7%(116/120),对胆道变异的诊断敏感度为:86.3%(44/51),特异度为:100%(69/69),阳性预测值为100%(44/44),阴性预测值为90.8%(69/76)。结论:MRCP能准确评估患者的肝内外胆管结构,有助于各种胆道疾患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结石9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 1 992年元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96例 ,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 ,男 40例 ,女 56例 ,年龄 2 5~ 60岁 ,平均 40 .5岁。均有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及发热或黄疸等病史 ,其中有 1~ 3次胆道手术史者 60例患者中肝叶 (段 )切除 5例 ,术中证实为吻合口狭窄。术前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 ,96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 ,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 50例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PTC) 4 2例 ,肝胆螺旋CT 46例。结石位于左肝者 56例 ,其中左外叶者 41例 ;位于右肝者 30例 ,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