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8例颅内病灶患者进行 3mm层厚的CT或磁共振 (MR)扫描 ,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 :所有病灶定位准确 ,全切 2 3例 ,次全切除 2例 ,大部切除 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 ,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引导显微手术切除大脑半球囊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折16例大脑半球囊性病变,术前行MRI检查,并在神经导航引导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术后结合临床和MRI影像学评价;16例患者中,胶质瘤11例,转移瘤2例,脑内神经鞘瘤1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果 14例病变全切除,2例病变次全切除;15例原有症状术后改善,1例术后瘫痪加重.结论 神经导航定位精确,对术前计划和术中引导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颅内病灶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磁共振(MR)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全切2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蓝美锐  李涛 《吉林医学》2013,34(9):1637-163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与术中超声引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6例术中超声引导与MRI导航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及23例普通手术患者的对比分析,评价MRI导航及术中超声引导在手术计划拟定,病灶定位,病灶边界确定,监测有无肿瘤残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神经导航与术中超声组定位病灶准确率为100%,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6例。所有患者术后48 h内复查MRI,病变切除程度与术中超声结果均符合。随访3~12个月,1例不全失语患者及1例偏瘫仍较术前差。术后无感染及死亡病例。普通手术组定位病灶准确率为70%,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13例。结论:MRI导航与术中超声各有优缺点,并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两者的结合应用对神经外科病变最大化切除、神经功能保护、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史赛克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Stryker Neuro Navigation)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定位的精确性,应用范围,最佳手术入路设计,安全可靠性.方法 对39例颅内及椎管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全切除27例(69%),次全切除12例(31%),导航引导的注册精度误差平均为1.9 mm,所有手术入路设计在术前完成,尽量避开功能区,使病灶完整或最大限度切除,同时保留正常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切除病灶彻底、副损伤小,特别是对于深部病变及重要功能区病变可精确定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电磁导航与术中实时超声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微侵袭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开展神经影像导航辅助下对颅脑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病变进行手术切除,其中应用电磁导航辅助下完成显微手术69例,开展术中实时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46例,另外14例手术在电磁导航的基础上综合术中实时超声影像进行位置及切除程度的验证。结果129例病变,116例达到全切除(89.9%),13例为次全切除(10.0%),8例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恶化(6.2%),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2%,术后由于并发症死亡3例(2.3%)。结论神经影像导航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可以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入路,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术后并发症。针对不同的病变和手术要求,灵活使用电磁导航或者术中实时超声能够经济有效的实现神经影像导航辅助下的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7.
    
程宏伟  王晓健  冯春国  肖瑾  李严 《安徽医学》2009,30(10):1163-116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4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手术中,术前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制定手术计划,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设计手术切口,精确定位病灶范围,术中结合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引导手术进程,确定病灶的切除程度。结果病灶完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神经导航系统术前定位病灶准确率100%,术中实时超声能有效地引导手术进行,术中实时定位病灶并确定病灶的切除程度。结论联合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和术中超声技术可在手术中对颅内病变精确定位,引导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微小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23例,并对神经导航系统的术中准确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过程中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100%.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中应StealthStafion神经导航系统可靠、准确,提高了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手术全切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导航技术在中央区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MRI诊断为中央区胶质瘤的20例患者行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对肿瘤的切除程度、患者术后的功能状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未出现手术死亡,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切除中央区胶质瘤时定位精确,能有效的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功能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适用范围及效果.方法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进行神经外科手术110例与同时期采用传统方法手术的相近病例进行多指标对照.结果 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手术病例中,病灶全切除86例,部分切除24例,术后并发症15.5%,注册误差为(1.2±0.6)mm; 与传统显微镜下手术对比在切口大小、骨窗面积、皮质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病变切除、脑内深在小病灶定位及清除具有显著优势; 可提供手术前模拟手术、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准确、直观,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损伤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现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1.
神经导航系统在显微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设备对 37例脑实质深部肿瘤患者进行导航引导下手术 ,术中对导航的精确度进行监测。结果 病灶全切除 2 5例 (6 7.5 7%) ,次全切除 9例 (2 4.32 %) ,大部分切除 2例 (5 .41%) ,部分切除 1例 (2 .7%) ,无手术死亡。导航引导的注册精度误差平均为 2 .5± 0 .9mm。结论 在颅脑显微手术中运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颅内深部微小病变 ,精确性高 ,术后并发症少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神经导航系统与神经外科“锁眼”技术相结合,使微创技术更完美。方法:对18例脑瘤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1mm层厚MR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误差1~3mm,全切14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系统与神经外科“锁眼”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定位更准确,病灶全切率高,功能损害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对成人幕上胶质瘤实施手术,研究肿瘤全切除与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应用神经导航系引导进行幕上胶质瘤切除术的74例病例资料。病灶最大直径7.4 cm,最小1.9 cm,平均5.4 cm。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幕上胶质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2.12+0.51)mm。术后近期复查,CT或MRI证实肿瘤全切60例(81%),次全切除8例(10.8%),大部切除6例(8.2%)。结论:神经导航定位精确,有助于手术计划的精确实施。神经导航下切除幕上胶质瘤显微手术,有助于达到微侵袭效果和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颅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颅内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颅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病变切除术。结果:20例颅内病变中取得显微镜下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或致残,术中除2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各输血200ml和400ml外,其他患者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导航可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并能动态跟踪、实时导航,而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运用此二项技术,结合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颅内病变的显微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在颅内星形细胞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颅内星形细胞瘤显微手术23例.肿瘤直径2.8~7.0cm,平均5.5cm.手术全过程在导航系统引导与监视下进行.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星形细胞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1.38±0.45)mm.术后近期复查,CT或MRI证实肿瘤全切18例,占78%.近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所有肿瘤全切病人术后增强CT或MRI检查未发现肿瘤残留病灶.结论神经导航定位准确,有助于手术计划的精确实施.实时导航颅内星形细胞瘤显微手术,有助于达到微侵袭效果和提高星形细胞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术中磁共振(iMRI)及神经导航辅助切除脑深部微小病变的效果.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从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应用(iMRI)及神经导航系统切除脑深部微小病变(病灶与皮层距离≥2 cm,病灶最大直径≤30 mm)切除术42例,当术中难以找到病变时中止手术,放置骨蜡进行参照,进行(iMRI),采用更新的术中影像进行导航,指导手术进一步切除病变.结果 42例病变均成功找到病灶,40例进行影像学意义上的全切,2例因病变过于靠近重要功能区行次全切,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3例患者出现低于术前的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2例恢复至等于或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 iMRl)能及时采用最新的影像发现残余病灶和纠正脑移位,神经导航定位精确度高,二者结合切除颅内深部微小病变效果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脑膜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完成52例脑膜瘤显微手术并对其平均注册误差、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正常结构的保护及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例平均注册误差为(1.2±0.5)mm,术中病灶定位准确,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和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实时超声在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37例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于术前进行导航序列影像采集,借助神经导航系统工作站,重建病灶与视辐射的三维图像位置,以此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联合实时超声避开视觉功能区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30例,7例大部分切除,34例术后视力视野与术前无明显变化,3例出现一过性加重,给予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术前水平。术后2周行KPS评分,100分36例,90分1例。结论对于视觉功能区病变神经导航可在术前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结合术中实时超声扫描获得的实时信息引导颅内手术进程,提高了视觉功能区病变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9.
俞文桥  郑伟明 《医学综述》2007,13(14):1108-1109
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减低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尽可能的全切除病灶,已成为脑功能区和大脑深部病变手术的最大目标。尽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术中功能区和病灶的精确定位仍然是上述区域手术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功能磁共振联合神经导航系统已成为治疗脑功能区和大脑深部病变的重要辅助手段。现就功能磁共振辅助神经导航系统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雷震武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07-108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导航在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17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影像引导病灶定位,指导手术路径选择,并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及手术切除程度。结果本组所有病灶均在显微镜下完整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术后所有病灶均经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符合率达100%。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约11.3个月),除1例患者因术后2个月再次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再次出血、偏瘫等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导航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现实时影像导航;与显微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地起到降低手术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