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 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死亡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34%。结论 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肺栓塞治疗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防治肺栓塞的方法。方法: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20例。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发病4小时死亡,3例治疗效果不佳外,余16例均治愈,治愈率80%。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合并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PT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PTE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的患者PTE临床可能性测评分数〉6分。47%的患者伴下肢深静脉血栓,77%的患者存在低氧血症,97%的患者D-二聚体升高,78%的患者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压升高。结论:PTE患者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其最常见诱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疑诊的患者应进行PTE临床可能性测评,常规筛查心电图、血气分析、血液生化、D-二聚体及超声心动图,高度怀疑者进一步检查肺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肺动脉造影。r-TPA静脉溶栓及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前、中、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同时加强监测和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愈19例(59.38%),好转12例(37.50%),死亡1例(3.12%),总有效率为96.88%.溶栓抗凝治疗后,PaO2由(68.1±6.7) mmHg升至(81.6 - 6.3) mmHg,而PaCO2由(57.1 ±4.9)mmHg降至(48.5±5.0) mmHg,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及时溶栓抗凝治疗,加之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病程2周以后,溶栓加抗凝和单纯抗凝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50例肺栓塞病程〉2周的病人分为A、B两组。A组用250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200000~500000u,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前3d开始口服华法令,疗程6个月;B组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华法令,方法同A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肺通气灌注显像及螺旋CT检查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40%,两者比较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病程〉2周,小剂量溶栓加抗凝与单纯抗凝无显著差别,为减少出血风险选择单纯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50例经彩超、D-二聚体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常规组24例,采用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治疗,溶栓组26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结果:常规组中,20例基本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溶栓组中,基本治愈者25例,有效者1例,无无效病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常规组平均15 d,溶栓组平均11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应用肝素、华法林结合尿激酶等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总结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疗效.方法:1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予尿激酶溶栓,以20 kU/kg加入生理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2小时,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回缩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100U,每12小时1次,共7日,停低分子肝素前3日,开始并用华法林3~5 mg/d,连续3~6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18例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8%.病程在14日以内的总有效12例(86%),病程超过14日总有效2例(2/4).结论: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对于疗程超过14日的患者,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积极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尿激酶2万U/kg溶栓,待凝血活酶时间或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恢复到基础值的1.5-2.0倍以内,开始给予肝素100mg,静脉滴注,1次/d,用肝素后3天,口服华法令3mg,1次/d,据凝血酶原活动度调整华法令剂量,使PTA维持在30%-40%或PTT在16-20s,持续服用约6个月。结果:溶栓加抗凝治疗者临床症状改善,核素肺灌注扫描总有效率,联用组为60%,单用组为10%,超声心动脉动脉收缩压比较,联用组为60%,单用组为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无特异性,螺旋CT、高分辨CT增强后对肺栓塞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1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1例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结论:对于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相关检查早期确诊,减少误漏诊率及规范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提高本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心内科多种疾病需要长期应用华法林,如风心病、房颤、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换瓣术后、原发肺动脉高压等为防止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需要长期或终生服用华法令预防栓塞。华法令的作用在于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扩展和防止新生血栓形成,防止血栓栓塞的发生。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关  相似文献   

11.
华法林对阵发性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65岁以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华法林组(n=65)和阿司匹林组(n=61)。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初始剂量3mg/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根据INR监测情况调整剂量,随访分析患者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及与抗强度的关系并与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200mg/d)作对照分析。结果随访6~24个月,华法林平均剂量(3.5±0.69)mg。用药期间发生血栓栓塞华法林组为3例(4.61%),阿司匹林组为9例(17.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4例(6.15%),阿司匹林组4例(6.56%)(P〉0.05);2组低危亚组发生血栓栓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1例(4.34%),阿司匹林组3例(15.00%)(P〉0.05),而2组高危亚组发生血栓栓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2例(4.76%),阿司匹林组6自(14.63%)](P〈0.05),而各亚组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INR维持在2.0~3.0是有效安全的。有必要对确诊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65岁以上具备高危因素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需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岑立 《临床医学》2007,27(7):59-60
目的分析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方法回顾32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非介入方法包括胸片、血气分析、下肢及心脏超声、胸部螺旋CT、血浆D-二聚体测定等检查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实验室及非介入特殊检查均能明确诊断肺栓塞患者及时进行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取得较理想治疗效果。结论非介入诊治肺栓塞患者安全可靠,适合于基层医院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肿瘤合并肺栓塞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合并肺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95例,平均年龄(62.7±11.8)岁,≥60岁56例,占58.9%,其中腺癌56例,合并下肢单纯深静脉血栓(DVT)49例,合并高血压48例,合并糖尿病有18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14例,合并高尿酸血症12例。肺栓塞诊断在肿瘤诊断之前有18例,肺栓塞与肿瘤同时诊断30例,肺栓塞诊断在肿瘤诊断之后47例。30例接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间期发生肺栓塞,16例化疗方案含铂类药物。2例接受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67例单独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2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治疗,3例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92例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效率96.8%。结论年龄≥60岁,病理类型为腺癌、合并DVT、恶性肿瘤诊断3个月内患者高发肺栓塞,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预防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栓死的疗效。方法经血浆D-二聚体检查、血气检查、胸片、彩色多普勒等检查确诊的18例急性肺栓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以口服化痰通络汤(丹参、当归、赤芍、川芎、地龙、郁金、香附、桃仁、红花、姜半夏、姜竹茹、胆南星、杏仁)配合静点血栓通针0.4日1次,西医治以尿激酶20000IU/kg2h静脉泵入及镇静、吸氧、抗凝、平喘、改善心功能等常规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显效11例,占61.11%;有效5例,占27.78%;无效2例,占11.11%。总有效率88.8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栓死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误漏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例因呼吸困难、胸闷入院,1例因双下肢水肿、疼痛伴肌肉疲劳入院,1例因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冠心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各1例,误漏诊3~10 d,后均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D-二聚体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等确诊为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予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6个月,均预后较好。结论临床应加强对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的认知及鉴别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漏诊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尿、牙龈出血、皮下点状出血)。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和SaO2水平均上升,PaCO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可有效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璘  陈湘 《临床医学》2006,26(1):31-33
目的提高对肺栓采诊疗的认识,减低肺栓塞漏、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榆查、螺旋CT、肺核素影像等临床资料。结果易发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发心肺疾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及创伤、长期卧床〉1周者,在诊断过程中,D-二聚体测定可做为筛查疑似肺栓塞的高度敏感但非特异的方法,治疗时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肝素与华法林重叠3~5d有绝对的必要性。结论临床医师只要对疑似肺栓塞病例有高度警惕性,规范化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庄文芳  吴婧  李莉 《检验医学》2013,(12):1157-1161
华法林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凝剂,可用于治疗房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瓣膜移植等,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华法林个体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很大,治疗安全范围狭窄,影响其药效的因素又很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化验检查、X线胸片、肺核素显像等方法,对28例老年肺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易发生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手术及创伤、长期卧床和高血压等,老年人肺栓塞误诊率高,达66.7%,最易误诊的疾病是冠心病,其次是肺炎,医师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肺栓塞在老年人中常见,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方法就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的65例房颤患者进行收集、整理,对其抗凝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年龄为44~86岁,男女比例1:0.63,最常见的病因是风心病。全部患者中合并血栓栓塞者9例(13.8%),其中使用华法林抗凝者1例(11.1%)。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用华法林抗凝者9例(25.7%),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用华法林抗凝者5例(16.7%)。结论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重要的并发症,抗凝治疗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