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特征。方法:选取86例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40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组,46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癌症30.0%、单纯黑便(87.5%)、低血压(20.0%)、NSAIDs服用史(22.5%)、输血量、再出血率和止血时间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明显比中青年患者严重,临床治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利培酮对照.方法 将60例已诊断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联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每组各30例.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焦虑抑郁控制较好,胃肠道反应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利培酮联用帕罗西汀与单用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利培酮联用帕罗西汀对有焦虑抑郁等症状控制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18-121
目的探讨一种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电图图像采集时降低图像基线偏移、防止肌电干扰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6—10月我院东区眼科门诊,年龄60~85岁之间的老年白内障术前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0例,研究组在采集图像时予以图示法干预后采集图像,对照组常规采集图像,之后对两组患者采集的图像,从ST段基线、肌电干扰、全身肌紧张情况、遵医顺从性和心电图复查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心电图复查率为2.7%(8例),对照组为12.0%(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图示法干预采集心电图图像优于对照组常规采集图像,可有效提高心电图正确诊断率,减少复查降低检查费用,降低老年患者在诊疗中的风险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荣军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22例长期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荣军患者进行心电图普查,按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分为氯氮平组(54例)、氯丙嗪组(12例)、利培酮组(18例)和氯氮平联合用药组(38例);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40岁组(18例)、41~50岁组(40例)、51~60岁组(40例)和>60岁组(28例);按照患者的服药年限分为2~10年组(10例)、11~20年组(10例)21~30年组(72例)和>30年组(18例)。对以上各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2例荣军患者心电图异常44例(36.07%),其中窦性心律失常22例(50%),同时发现氯氮平组患者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最高;患者年龄对心电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率越高;患者的服药年限及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但服药年限≤10年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偏高。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荣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氟哌啶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低剂量氟哌啶醇,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病情严重程度,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6周末的评估发现,研究组患者有效率86.7%,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延续,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各因子分及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均少而轻,主要表现失眠、EPS、心电图异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疗效相当,且同样具有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5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5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列入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时期60例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疾病史、生活史、心电图、转规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脂血症(36.21%)、高血压(65.52%)比例明显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4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用利培酮治疗6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率为86.67%,19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和行为症状控制的有效率为89.47%.锥体外系反应是利培酮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3.5%.结论利培酮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老年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ICU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SICU)手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4年 1月我院SICU收治的 388例手术后入科的连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 (CCMD2R)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调查SICU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并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为病例组 ,未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和使用大剂量激素等因素对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结果 :388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共有 10例 (3.1% ) ,其中 9例为≥ 6 5岁的老年患者 ,占发生精神障碍的 90 %。SICU老年患者 (≥ 6 5岁 )手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为 6 .6 % (9/ 136 ) ,非老年患者为 0 .4 % (1/ 2 5 2 ) ,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P <0 .0 5 )。单次使用甲泼尼龙≥ 10 0 0mg的患者发病率 7.0 % (5 / 71) ,单次使用甲泼尼龙 <10 0 0mg的患者 1.5 % (5 / 317) ,激素用量大的患者发病率较高 (P <0 .0 5 )。结论 :SICU患者中老龄和单次使用大剂量激素是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老年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利培酮片治疗,并分析这种药物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研究的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集的,全部患者均是患有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并且患者出现了精神障碍情况,收集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一共收集患者60例。然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利培酮片与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总分与各个因子分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组间结果显示出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脑血管疾病并且已经出现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应用利培酮片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完成8周治疗的3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有效率83.3%、显效率70.4%,氟哌啶醇组有效率80.2%、显效率68.1%。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Tourette综合征(T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TS患者分研究组35例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23例予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3例脱落,对照组7例脱落.结果:①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72%,对照组38%;研究组YGT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1%,高于对照组56%;研究组YGT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第8周末及第24周末研究组TESS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培酮有效改善TS的运动、发生抽动和综合损伤效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鼓圈音乐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60岁)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完成59例,脱落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氮平片、工娱活动及定量进餐;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并丁螺环酮,8周后根据PANSS量表减分率及PANSS量表症状群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症状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NSS症状群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利培酮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使用对患者QTc间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2-5月来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胶囊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QTc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延长,治疗2、3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QTc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延长,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QTc都有所延长,但在治疗3周后研究组比对照组延长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QTc间期延长率34.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利培酮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延长效果较为显著,但心率失常风险增高,临床中医师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被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患者被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好,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不良反应少,可考虑合理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96例非住院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身高、体重指数等,并进行比较。采用Achille QUS系统的超声骨强度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足跟的骨质状态,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量减少发生率为34.38%,骨质疏松症发生率48.96%,两者总发生率为83.3%。研究组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是对照组的2.9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活动量及牛奶量等因素与骨质疏松发生有关。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体重指数越低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越大(r=0.34)。骨质疏松与活动量和饮用牛奶呈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低体重指数和少活动量患者与其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显著独立相关。结论: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已成为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见问题。骨质疏松是多因素作用结果,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加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2例,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38例,给予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均临床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对照组患者优于研究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营汤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达营汤合并利培酮(研究组)32例和利培酮(对照组)32例.经临床疗效评定和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显效率为69%,对照组为31%.经X2检验,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阴性症状因子、情感迟钝、情感交流障碍以及被动/淡漠、社交退缩因子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而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达营汤合并利培酮时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增效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单用与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培酮)与治疗组(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每组各34例。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状态和抑郁、焦虑情绪,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78-679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精神障碍(PO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476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精神障碍分为POP组(48例)和非POP组(4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手术情况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OP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策略。结果:476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48例(10.1%);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基础病、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高血糖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合并基础病、麻醉及术后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均是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精神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干预,以降低PO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