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WHO提出的"三阶梯疗法"已在癌痛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年,但是有研究显示仍约有70%癌痛患者得不到满意的镇痛治疗。癌痛仍然是肿瘤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临床症状之一。针灸作为国内外广泛认可的镇痛疗法,因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在癌痛治疗中占一席之地,国外甚至有研究机构发布了癌痛的针灸治疗指南,这使针灸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倍受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的系统评价均不能明确针灸治疗癌痛有效,原因是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制定操作性强而行之有效的癌痛针灸治疗指南还言之尚早,现就近10年的相关临床报道做一概述,以期更好地指导癌痛的针灸治疗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癌性疼痛简称为“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本研究归纳了针灸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针灸对细胞免疫、炎症因子和p38MAPK等信号传导通路和TRPV1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针灸治疗癌痛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癌痛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癌痛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癌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各地都有所研究。笔者大量阅读有关针灸治疗癌痛的研究和文献,并将其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癌痛作用显著,其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镇痛效果均较好,且有提高免疫力、治疗镇痛药物副反应等作用,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现在有关研究仍较少,且不够规范,特别是穴位的最佳选择和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更为临床工作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在病情中晚期普遍要面临癌痛这一巨大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身心带来极大痛苦。传统的三阶梯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发挥独特疗效。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癌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针灸治疗癌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整体衡动观"为指导,结合癌痛的病因及针灸治疗机理,癌痛针灸取穴可分为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全息对应取穴、按时开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6类。对癌痛的取穴规律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旨在总结针灸治疗癌痛的取穴规律,探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筛选针灸治疗癌痛的适宜技术、优化腧穴处方和镇痛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镇痛剂由于本身的成瘾性及毒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安全、有效、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势,在癌痛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近10年来针灸治疗癌痛方法做一概述,以期更好地指导癌痛的针灸临床治疗,同时也为日后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针灸对癌痛患者免疫机制的调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吗啡加灸对癌痛患者外周血中IL - 2的含量以及IL - 2R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癌痛患者外周血中IL - 2的含量 ,采用RT -PCR法测定癌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 -2R的mRNA表达。结果 :针灸治疗组癌痛患者血清中IL - 2的含量是 (4 77 17± 99 78)pg/ml,与常规治疗组(330 6 7± 10 1 0 3) pg/ml比较P <0 0 5 ;与健康对照组 (6 38 84± 15 0 13) pg/ml比较P <0 0 1。针灸治疗组癌痛患者IL - 2R的mRNA阳性表达率为 6 5 2 2 % ;与常规治疗组 (2 3 81% )相比P <0 0 1。结论 :针灸治疗通过促进IL- 2的分泌和IL - 2R的mRNA表达 ,对癌痛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改善作用 ,从而达到直接和间接治疗癌痛的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两种疗法的比较 ,探讨针灸治疗癌痛的机理 ,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加灸对癌痛患者外周血中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吗啡加灸对癌痛患者外周血中的 β -EP含量的影响 ;比较穴位注射吗啡加灸与单纯皮下注射吗啡 ,在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时 ,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癌痛患者外周血中的 β-EP含量 ;临床记录治疗后各组癌痛患者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 ;利用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判断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针灸治疗组癌痛患者血清中的 β -EP含量是(2 4 4 18± 6 2 2 1)ng/ml,与常规治疗组 (116 87± 36 2 4ng/ml)比较P <0 0 5 ;与健康对照组 (173 4 1± 34 91ng/ml)比较P <0 0 5 ;治疗后针灸治疗组的镇痛起效时间 (3 5 2± 1 12min)和持续时间 (5 78 2 6± 10 8 5 2min)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7 33± 1 4 6min)和 (387 10± 86 14min) ,且P <0 0 5。结论 :针灸治疗通过促进癌痛患者体内 β -EP的合成与分泌 ,与吗啡竞争结合吗啡受体 ,达到治疗癌痛和改善癌痛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两种疗法的比较 ,探讨针灸治疗癌痛的机理 ,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借助WebofScience和CNKI数据库,在文献调研和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针灸在癌性疼痛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90—2020年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机构、期刊来源、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相关研究的科学分布及热点主题内容,探讨国内外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总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位于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偏低.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针灸对癌痛的管理、与止痛药的对比研究、针灸与膏剂、热疗、艾灸联合治疗研究等.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摸清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发展脉络,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提升针灸在癌性疼痛领域的创新能力,对拓展针灸在癌痛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理气通腑外用方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因癌痛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理气通腑外用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症状...  相似文献   

11.
癌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癌痛的治疗也影响着整个肿瘤综合治疗结果的评价。WHO推行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法”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阿片类药物是镇痛药物中最主要的部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医药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中药与西药的合理配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协同作用,而减少副作用。因此,中药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癌性疼痛是肿瘤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据统计,癌症患者大约50%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约75%有疼痛,其中40%~50%是中重度疼痛,另有25%~30%是剧痛。中医认为经络壅塞、"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是癌痛的基本病机。祖国医学中医中药发挥癌性疼痛的有效镇痛作用外,还非常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运用中药内服、外用以及针灸、穴位敷贴等方法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癌痛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着经济、有效、不良反应小和易患者接受的优点。文章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癌痛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自觉症状之一,给患者造成了较为沉重的身体及心理负担。目前国际以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指南(以下简称三阶梯指南)为主,但其具有成瘾性及易耐受性等不良反应。针刺作为非药物绿色疗法,止痛作用迅速,不会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又有抗癌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甚至对戒断综合征有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针刺对癌痛的镇痛作用,并针对目前针刺治疗癌痛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性的建议,以期为今后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使癌痛的临床应用上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CiteSpace客观展示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痛领域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沿。方法 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收录的2000-01-01至2021-08-08中医药治疗癌痛研究相关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V软件对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结果 共1982篇中文文献、215篇英文文献纳入分析,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痛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作者普遍发文量较低,核心团队尚未形成,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核心学者为冯利教授;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国外主要研究机构为美国的Mem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和韩国的庆熙大学,各机构间合作以地域聚集为主,跨地域的科研机构合作尚少;关键词聚类分析分别形成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肝癌与乳腺癌所致癌痛、中医护理和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在近几年来得到了显著关注。结论 中医药治疗是西医治疗的重要补充辅助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中医药治疗癌痛领域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尚无突破性进展,“各自为政”的研究格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水蜜外敷治疗癌性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基础止痛治疗基础上出现中重度爆发性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45例,局部外敷中药四黄水蜜后观察爆发痛缓解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45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显效率64.4%。其中对中度疼痛疗效确切,重度疼痛疗效较差;对内脏痛和躯体痛的患者均有效,且二者疗效相当。结论:四黄水蜜外敷治疗中度癌性爆发痛疗效确切,可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谭锴  曾普华  郜文辉  张长慧 《陕西中医》2022,(11):1585-1588
癌痛是影响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痛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西医学治疗癌痛疗效欠佳。现通过“癌毒学说”确定癌痛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 依靠“态靶理论”全方面把握癌痛全过程,精准制定靶方靶药; 挖掘具有安全性、疗效性和多样性的生物碱类天然药物的镇痛作用; 探讨生物碱类天然药物在中医药内治、外治法中如何配伍成镇痛制剂,同时查阅药理研究、临床试验等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凸显中药药效显著、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及资源丰富等天然优势,从而更好地应用中医药内外兼治、提高癌痛缓解率、改善癌痛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使其成为癌痛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疼痛逐渐受到国际关注,成分、机制明确的中药将成为新药研发的启动点。豨莶草作为治疗慢性疼痛的一种临床常用中药,治疗慢性疼痛方面已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和一定现代研究基础,在镇痛领域具有较好的研发前景。该文通过对疼痛的发生原理和豨莶草已知作用机制的总结,主要从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3个方面阐述豨莶草镇痛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机制研究和研发中药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亚琴  刘永军 《光明中医》2014,(7):1580-1581
癌性疼痛是大多数肿瘤患者病程中所必经的症状,目前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治疗方案已经得到普及,但是临床上癌痛的控制状况仍未达到满意的水平。中医药治疗癌痛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癌痛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轻西医镇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当前中医肿瘤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探寻中医在癌痛治疗方面的特色、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30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中医外治干预。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评估。所用量表为自制的简易疼痛、生理状况评估量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存质量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减轻,明显轻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的姑息治疗可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