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新型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对乳牙根尖周炎常见细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并观察新型BG处理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后形成的抑菌环直径(mm),同时测定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最小菌斑清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MBEC),20、40、60、80 mg/mL新型BG处理3种菌的混合菌斑24 h,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下摄片观察新型BG对混合菌斑的抑菌效果。采用GraphPad Prism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型BG对乳牙根尖周炎常见细菌显示出很强的抗菌潜力;新型BG对菌斑的MBEC显著大于对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的MIC和MBC。随着新型BG...  相似文献   

2.
采用细胞计数法研究了3种口腔厌氧菌荚膜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牙龈卟啉菌荚膜和中间型普里沃氏菌荚膜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作用24h后抑制作用呈不可逆性。牙髓卟啉菌荚膜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口腔厌氧菌荚膜在牙周病、尖周病早期病变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苯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牙周龈下致病菌的灭菌效果。方法:从门诊25例牙周病病人随机提取龈下菌斑各1份,放人装有1mL预还原转送液的离心管,振荡,稀释。2h内送到微生物室,接种于牛心脑浸液平皿,在厌氧环境(含CO2、H1、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10%、80%)培养。培养出黑色菌落并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株相鉴别。将菌样随机分为4组,A甲苯胺蓝组,甲苯胺蓝浓度分别为0.1、0.5、1.0、2.5g/L。B组光剂量组,光剂量为53、106、159、212mW/cm^2。C组光强度组,光强度为6、12、24、48J/cm^2。D组空白组。观察比较各组的灭菌效果,并确定最佳治疗组合。结果:光动力疗法的灭菌效果最佳组合为甲苯胺蓝1.0g/L+光强度48J/cm^2+光剂量212mW/cm^2,其灭菌效果平均23.45%。结论:本研究发现以甲苯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龈下菌斑有灭菌效果,最佳光敏剂浓度仍为1.0g/L,而龈下组所需光剂量和光强度均比前期研究的龈上组剂量大。不同病人的取菌条件不同,其灭菌效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甘草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甘草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用不同浓度的甘草酸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分别于培养0、4、8、12、24、48 h测定细菌悬液600 nm波长处的光密度值,绘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曲线。结果甘草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7 g/L和12.5 g/L,甘草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甘草酸对体外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ystatinS对人口腔牙龈卟啉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生长的影响。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检查了cystatinS对人口腔数种牙龈卟啉菌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虽然对不同菌株其影响程度略有差异,对实验用牙龈卟啉菌381,381P,ATCCW50,W83,33277,NCTC11834,VPI14018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ystatinS对人口腔牙龈卟啉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氨基苯甲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在龈下菌斑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A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行常规厌氧培养,测定培养后的细菌浓度吸光度(A)值和胰酶样蛋白酶活性,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菌细胞形态。结果 PABA能促进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和胰酶样蛋白酶的活性,当PABA浓度为1mg/L时,其促进作用最强,随着PABA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降低,当PABA浓度为100mg/L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PABA还能对菌细胞的形态和粘附产生影响。结论 PABA能影响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代谢,提示血链球菌可能对龈下菌班的微生态平衡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1,8-桉叶油素对几种常见的牙周致病菌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1,8-桉叶油素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利用BHI血平板稀释培养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1,8-桉叶油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1,8-桉叶油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为31.25μL/mL,伴放线聚集杆菌MIC为15.63μL/mL,中间普氏菌MIC为7.81μL/mL;1,8-桉叶油素对3种牙周致病菌的MBC均为125μL/mL。1,8-桉叶油素能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生物膜的形成。结论:1,8-桉叶油素在体外对3种牙周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鲎试验测定低于MIC 6个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内毒素含量的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为0.8 mg/mL;在0.05~0.4 mg/mL范围内,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浓度的升高,对释放内毒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0.01)。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内毒素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光敏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在体外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生物膜的抗菌作用。方法 CCK-8检测光敏剂ICG的毒性,将F.nucleatum以108CFU/mL与浓度分别为0、10、20、30、40μg/mL的光敏剂ICG在厌氧(80%N2、10%H2和10%CO2)条件下混合均匀,用强度为0.1 W/cm2的808 nm近红外光照射3 min,以进行抗菌光动力治疗,共培养2 d,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比较不同浓度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的抑菌效果;采用结晶紫定量法和MTT细菌增殖实验检测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形成量及生物膜代谢活性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胞外多糖形成的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及细菌活死数量的变化。结果 随着ICG浓度的增加,菌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ystainS对人口腔牙龈卟啉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用琼脂扩散法检查了cystatinS对人口腔数种牙龈卟啉菌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对不同菌株其影响程度略有差异,对实验用牙龈卟啉菌381、381P、ATCC W50、W83、33277,NCTC11834,VPI14018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ystatin S对人口腔牙龈  相似文献   

11.
12.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