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善得定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其中27例给予善得定50μg/h,每日用量1.2mg,23例给予善得定25μg/h,每日用量0.6mg,余治疗方法相同。将两组血淀粉酶变化、腹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作比较。结果:50μg/h组治疗前血淀粉酶浓度为(1210±80)U/L,治疗6d后为(284±22)U/L,下降幅度为(74.0±14.0)%,腹痛持续时间50μg/h组为(7±3)d,并发症2例,与25μg/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善得定治疗急性胰腺炎均有效,但50μ/h优于25μg/h,症状缓解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H2受体拮抗剂、解痉剂、胃肠减压及广谱抗生素;治疗组除同对照组外加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善得定或施他宁。结果:治疗组住院天数、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生存率明显提高;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生长抑素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H2受体拮抗剂、解痉剂、胃肠减压及广谱抗生素;治疗组除同对照组外加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善得定或施他宁。结果:治疗组住院天数、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生存率明显提高;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生长抑素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方法:急性胰腺炎62例,其中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32例。使用生长抑素(善得定)治疗30例。结果:FDP组与善得定组平均用药时间5.7 d,两者无显著性差异。FDP组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84 d,10.7 d,3.13%,3.01 d。善得定组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02 d,11.2 d,3.45%,2.89 d。各项做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中均未中转手术。FDP组与善得定组均死亡1例,皆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1.6二磷酸果糖与善得定治疗急性胰腺炎,在患者血淀粉酶下降止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疼痛缓解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1.6二磷酸果糖价格便宜,可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贝脂和善得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1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加贝脂和善得定联合治疗组(n=59),加贝脂治疗组(n=56),加贝脂治疗组(n=56),善得定治疗组(n=52)。观察各组治疗后症状缓解、体征减轻、血、尿淀粉下降情况、胃管引流量及并发症情况及病死率。结果:加贝脂和善得定联合治疗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治疗时间。结论:加贝脂和善得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0例和善得定组22例。疗程2周,观察要组治孬磊后腹痛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血、尿淀粉酶的改变。结果:乌司他丁组、善得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为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李桂平  易珊林  王琼 《临床荟萃》2003,18(6):318-319
目的 探讨脂肪乳剂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将 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n =18)及对照组 (n =2 2 )。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治疗 ,包括使用奥曲肽或乌司他丁、胃酸抑制剂、抗生素、65 4 2、静脉补液、禁食等 ,治疗组每日加用 10 %脂肪乳剂 5 0 0ml,至恢复正常饮食。定期查血淀粉酶、血糖、血钙、肝肾功能。观察两组腹痛缓解及血淀粉酶降至正常及胰腺水肿缓解天数、住院治疗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腹痛缓解天数 [(5 .0± 0 .5 )vs (5 .5± 1.2 ) ]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天数 [(2 .6±1.45 )vs (3 .2± 1.5 4) ]、胰腺水肿缓解天数 [(6.5 6± 1.98)vs (8.5± 2 .2 3 ) ]、住院天数 [(14.5± 9.88)vs (2 0 .89±9.5 6) ]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并发症及病情加重转手术治疗共 5例 ,发生率为 2 2 .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脂肪乳剂作为综合治疗措施 ,可以缩短病程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赵相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8):866-869
目的 比较内镜治疗与传统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7月就诊的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内镜和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愈率以及并发症率情况。结果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内镜治疗的平均腹痛缓解时间(3.86±1.03)d、住院时间(11.56±3.68)d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4.67±1.88)d均低于对照组所用时间(t =4.577,5.461,3.659),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两组患者治愈率为100%。两组并发症率的差异无显著性。重症患者应用内镜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5.26±1.47)d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6.38±2.01)d均少于对照组所用时间(9.35±2.68)及(11.14±3.25)d(t =5.314,4.940),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但两组在住院时间、治愈率和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内镜介入治疗和传统方法治疗ABP的治愈率较为理想,但是内镜治疗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费用。当患者具备内镜治疗的条件时,可以优先考虑应用内镜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泮托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泮托拉唑和西咪替丁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评价泮托拉唑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西咪替丁治疗组和泮托拉唑治疗组; 2组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西咪替丁和泮托拉唑制酸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包括腹痛缓解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及其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观察显示西咪替丁治疗组和泮托拉唑治疗组腹痛缓解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1±0.6vs 2.3±0.7d,4.4±1.2vs 3.2±1.7d和20±4.5vs 18±3.1d,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在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过程中,泮托拉唑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明显,宜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制皮硝腹带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的皮硝腹带腹部外敷,对照组按常规的皮硝外敷方法,其他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4天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评估患者的舒适度、析出液体情况、腹痛情况以及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析出液体情况、腹痛情况、血清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舒适度方面,观察组在潮湿硬结感、皮肤瘙痒感、硬物刺激感方面优于对照组(8.0±1.48vs2.5±1.03、9.2±0.73vs4.7±1.07、8.3±0.85vs6.6±1.14,P<0.05),而在压迫感、皮肤灼热感、寒冷感方面无显著差异(6.5±1.16vs6.8±1.19、9.2±0.66vs9.3±0.61、7.2±0.93vs7.1±0.93);观察组在腹痛缓解时间、液体析出情况评分、血清淀粉酶下降水平、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3.9±2.1天vs5.1±1.8天、6.82±0.74vs17.56±0.68、525±51.5U/Lvs333±45.1U/L,26.1±4.9mg/Lvs20.9±2.2mg/L,P<0.01)。结论:自制皮硝腹带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情况,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善得定和生大黄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善得定联合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 5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16例 ,为善得定联合生大黄治疗组 ;B组 15例 ,为善得定治疗组 ;C组 2 0例 ,为生大黄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天的APACHEⅡ评分及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并把患者中转手术或死亡归为内科治疗失败。结果 三组治疗失败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 (P <0 0 5 )。A组通便时间较B组早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A组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短于B、C两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治疗后 7天A、B两组APACHEⅡ评分较C组好 (P <0 0 5 )。结论 联合应用善得定和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协同作用 ,疗效优于单一的西药或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建荣 《临床荟萃》1999,14(19):887
近几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善得定(北京诺华公司制造)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取得了极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56例为1995年2月至1998年6月间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急性起病。有上腹痛、压痛、返跳痛、肌紧张。血淀粉酶大于500U(苏氏法),尿淀粉酶大于1000U(苏氏法),或同时经超声、CT检查证实。所有病例均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明确。随机分成两组:善得定治疗组(以后称治疗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46岁,非善得定治疗组(以后称对照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0~68岁,平均46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AP)的预防作用。方法:行ERCP患者85例分为两组:预防组40例,于术前1h和术后6、14h予依普比善0.1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45例,术前和术后不予依普比善注射,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12及24h作血清淀粉酶测定,同时观察腹痛及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65±59.2)、(232±128.3)及(332.4±275.2)U/L,其中11例(28%)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5%)发生AP。对照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57.2±142.9)、(362.4±312.7)及(498.4±331.4)U/L,其中19例(42.22%)发生高淀粉酶血症,5例(11%)发生AP。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术后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传统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快,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结论肠内营养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长抑素及抑肽酶制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类似物,抑肽酶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44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16例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12例应用抑肽酶,16例一般治疗,统计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评价3组治疗效果,结果:生长抑素组与抑肽酶组相比有近似的治疗效果。但住院费用较高;普通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均较长。3组住院时间近似。结论:应用生长抑素或抑肽酶制剂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但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费用较高,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生长抑制素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善宁,每八个小时皮下注射0.1mg,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通过这一个疗程的治疗,血淀粉酶下降程度明显,治愈率高。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人院血淀粉酶212u/dl~181u/dl。经过7天的治疗血淀粉酶下降为175u/dl-135u/dl。经2—3周治疗后淀粉酶降至正常。结论:善宁能有效地抑制胰液,胃肠胰酶的分泌。在发病初期开始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手术治疗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又能降低费用,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的痛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时机与疗效.方法 21例经内镜治疗的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分早期治疗组(甲组,48 h以内)11例,延迟治疗组(乙组,超过48 h)10例.分别比较两组病例腹痛缓解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病例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先静脉注射生长抑素250 ug,然后改用3 000 ug加生理盐水48 ml以4 ml/h(生长抑素250 ug/h)的速度经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的时间,血、尿淀粉酶,血钙浓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后3 d和5 d更为明显(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缩短(P<0.01).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善宁及清胰汤联合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12月我科收住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生长抑素(善宁)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44例,加用清胰汤,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及肝功能等恢复情况,临床并发症、治愈率等。结果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的缓解率,5d内血、尿淀粉酶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在急性胰腺炎早期无论腹部症状、体征的缓解,还是血、尿淀粉酶的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1(PGE1)联合多酶片(DM)治疗急性胰腺炎(AP)是我院1995年立项研究的科研课题.经过半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显著疗效。本文结合该课题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浅谈配合科研工作的设计性护理。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995年6~12月收治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共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9~66岁。治疗方法: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以生理盐水500ml加PGE1200μg静滴,每日一次至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同时口服DM6片.每8h一次至痊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