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证辨证是一种临床诊疗思维方法,其思想起源于《伤寒杂病论》。在其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从方证理论的思想来源,方证辨证与方证相关的区别,以及方证辨证与其他8种辨证方法相比的优越性等方面入手,对这一辨证方法的提出和发展作出了初步分析。方证辨证有别于方证相关,集辨证与论治于一体,是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方证辨证是方证与病证的相对应,强调抓主证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方证辨证法在临床辨病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方证相应也称方证对应,是指一个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与该方所主治病证的主要病机及其表现在外的症状体征相符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是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方证相应性临床、实验、理论分析,认为方证相应性研究将可能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系统理论、熵理论等作为方剂相应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掌握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掌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技巧是我们学习《伤寒论》的主要目的.笔者从方证相应、同中求异、治病求本、表里缓急等四个方面解析《伤寒论》中的辨证思想,探讨张仲景的治病方法和原则,使经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方证辨证"思想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方法]参考相关古代医籍及当代文献,分析"方证辨证"的历史沿革、内涵、研究方法、应用方法、意义等相关问题并得出结论。[结果]"方证辨证"思想源自仲景,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方证辨证"之方主要指经方,亦可指配伍精当、疗效确切的时方,证指方剂主治的较固定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研究"方证"有分经审证、以方类证和现代模型等方法?方证辨证应用时应注意不可对号入座、辨证准确、加减有据等问题。方证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可有效指导临床和教学。[结论]"方证辨证"思想发展至今,逐渐细化、系统化、理论化,但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和认识,缺乏准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汤方辨证源流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一般均注重于六经而略于汤方辨证的研究。在回顾孙思邈“方证同条说”、刘元宾“以方名证说”、朱肱“药证说”、刘家厚“药证相对说”、柯琴“以方名证、以证名篇说”及日本医家吉益东洞“方证相对说”等对仲景汤方辨证研究的溯源基础上,认为汤方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适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加强对汤方辨证规律的研究,阐明方证之间的关系,为经方的现代应用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提出的两个独立的学术体系,既相互补充、又互相渗透,经过后世的发展,二者均有所创新,但各有其特色理论指导。方证辨证在遵循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基础上,广泛吸收了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辨证论治对方证辨证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方证规范化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优势的需要,是中医学现代化和走向世界的途径.中医学可以借鉴现代医学以"疾病"为单位的诊疗体系,建立以"方证"为单位的中医诊疗体系.提出可从临床出发,以病人为对象,从<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开始,采用流行病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方证い规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顾武军(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伤寒论》,仲景学说,辨证论治《伤寒论》法寓于方,方有主证,论中“桂枝证”、柴胡证”等首创以方名证,使方、证紧密结合,开方证辨证之先河。方证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9.
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论治系统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证论治是指中医临床以寻求"方证相应"为宗旨的诊疗疾病的系列活动,它可能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最早形式,也可能是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被誉为中医学经典的中医临床医学奠基之作--《伤寒论》即是"证-方"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而方证研究是中医临床最直接相关的一个环节,文章阐述了方证研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病证结合"强调了通过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体现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性。"方证相应"理论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病-证"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并为通过"方"来探索已知疾病中医"证"的病机研究提供了科学假说的可能,有助于阐明临床上不同方剂针对相同疾病的不同作用机理,阐明现代医学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病机。  相似文献   

12.
方证对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证关系是近年来用以研究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其临床用药规律的重要命题之一,方证对应是核心问题,也是主要研究方法,理解方证对应的思想与内涵,对阐释方剂的配伍规律、作用机理及加深对证候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受西医学方法与思维的冲击,对方证对应法则及其证治规律性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探究中医方证对应理论,对于深刻理解中医基本理论与方剂证治规律,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辨证论治与方证辨证体系的渊源系统分析二者的关系,论述辨证论治对方证辨证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证相应观源自《伤寒论》,第317条:"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后世医家遵循张仲景这一原则,历代众多医家的临床发挥和实践,方证相应已经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学说和指导思想。现已成为国家重点资助研究计划,目前国内对方证相应的研究主要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方证相应尤其在教学和临床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证相应观源自《伤寒论》,第317条:"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后世医家遵循张仲景这一原则,历代众多医家的临床发挥和实践,方证相应已经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学说和指导思想。现已成为国家重点资助研究计划,目前国内对方证相应的研究主要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方证相应尤其在教学和临床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方证治法的源流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治法源于古代,为仲景所创立,《伤寒论》使之系统完善,唐宋后历代医家有所发展,近现代医家研究有所创新。方证是《伤寒论》辨证施治的精华,具有浓厚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7.
外感高热诊疗心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感高热的辨证论治有规律可循,治疗的关键则是方证的准确识别。六经辨证为诸病而设,非为伤寒一病而设,高热的辨证治疗可遵循六经辨证规律。温病源自伤寒,而又羽翼伤寒,大量有效的温病方方证在高热诊疗中有重要价值。误治变证是疾病的特殊形式,高热过程中常见有误治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重要治则。总结疾病的体质层次规律和疾病层次规律,临证时不拘泥于疾病的现代病名诊断与中医证候诊断,根据疾病的四诊信息,遵循"有是证用是方"、"见证施治"原则,中医在高热的临床诊疗中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方证对应是指方药与证候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核心就是方剂的组方理法、主治病证范畴与疾病的病机或证候相符合。方证对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优点和特点,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临床取效的前提,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师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的治疗方法,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一大特点,也是医圣张仲景对中医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大家知道,张仲景不仅首创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而且广搜博采,验证筛选了汉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数百首高效经验方,准确地记载了每一首经验方的典型的适应证。临床上若能正确地实行方证对应,实质上是在重复张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疗效自然非同凡响。张仲景之后,深谙方证对应之道的著名医家,代不乏人。如近代名医曹颖甫著的《经方实验录》便是方证对应的典范之作,读之如饮上池之水,百读不厌。江尔逊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伤寒杂病论》方证体系中“证”的内涵及临床常用辨证方法,进一步讨论了该体系辨证特点。笔者认为,《伤寒杂病论》的方证体系确立了疾病的基本病机(证型)模式,该模式是正确理解人体病理变化及指导用方的基础,为准确地把握中医的思维方法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为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