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对环氧化酶2(COX-2)的RNA干扰(RNAi)对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测定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在兔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转染率,设计并合成3条针对兔COX-2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1、2、3和1条阴性对照shRNA,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正常与IL-lα刺激后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在IL-lα刺激后6、12、24、48、72 h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和MMP-2基因的表达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一时间点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能够有效介导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转染率可达70%~80%.IL-lα刺激后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与MMP-2 mRNA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在不同时间点,生物合成的3条针对COX-2的靶向shRNA中shRNA-2能显著抑制IL-α刺激后的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MMP-2 mRNA表达,抑制率最高可分别达83.04%、73.69%,与单纯IL-lα刺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4.03,P=0.00;q=14.76,P=0.00);而shRNA-1、shRNA-3、阴性对照shRNA转染组与单纯IL-lα刺激组相比,COX-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P=0.99),MMP-2 mRNA的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0.02,P=0.98).结论 针对COX-2的RNAi能够有效抑制IL-lα诱导后的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与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李少华  张黎  肖青  胡燕华 《眼科研究》2007,25(10):741-744
目的比较Piroxicam和NS-398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及两者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含20μg大肠杆菌内毒素的缓释小丸植入兔角膜基质以诱导CNV。分别用浓度为0.1、1、10、100μmol/L的Piroxicam和NS-398滴眼液滴眼,植入10d后分析CNV的面积。MTT法分析二者对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0.1μmol/LNS-398和0.1μmol/LPiroxicam组CNV生长浓密,两组其他浓度的CNV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MTT法检测显示在0.5、5、50μmol/L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结论环氧化酶-1(COX-1)和COX-2特异性抑制剂对CNV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时,NS-398的抑制效果强于Piroxicam;在高浓度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γ-亚麻酸治疗实验性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方法烧灼兔睑板腺开口制成蒸发过强型干眼模型,将3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组给予γ-亚麻酸灌胃治疗,用药前后定期进行Schirmer Ⅰ试验、角膜虎红染色,并观察泪膜破裂时间、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变化。用药5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角膜、结膜中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兔Schirmer Ⅰ试验滤纸湿长、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增加(P〈0.01)、角膜虎红染色分值下降(P〈0.01)、泪液中IL-6质量浓度下降(P〈0.01)。ICAM-1在治疗组角膜、结膜上皮无表达或弱表达,在对照组有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亚麻酸通过对抗细胞因子的作用减轻蒸发过强型干眼眼表的炎症反应,对干眼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烧灼免睑板腺开口制成蒸发过强型干眼模型,对照组不作处理。第1、第6、第11周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法测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第11周时处死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角膜、结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免SchirmerⅠ滤纸湿长、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实验组泪液中IL-6、TNF-Ⅰ的含量均较对照纽增高(P〈0.01);ICAM—1在两组兔角膜、结膜组织上皮均有表达,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实验组表达较强,在对照组表达较弱,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每10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实验组(角膜为272.1±46.8,结膜为302.7±56.3)明显高于对照组(角膜为50.2±5.9,结膜为60.4±153)(P〈0.01)。结论细胞因子在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发病机制与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滴眼液对碱烧伤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碱烧伤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Ⅰ组,10μmol/LNS-398滴眼;实验Ⅱ组,50μmol/L NS-398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生理盐水滴眼。伤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并计算其面积,并于3d、7d、10d、14d各时段,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VEGF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伤后各时间段,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实验Ⅰ、Ⅱ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COX-2和VEGF的表达实验Ⅰ、Ⅱ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Ⅰ、Ⅱ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COX-2和VEG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OX-2、VEGF参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明显抑制碱烧伤引起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其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Chen CD  Zhou XT  Dai JH  Chu RY  Hu M  Yu ZQ  Zhou H  Qu XM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796-801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与乙醇浸润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影响研究。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8只(96只眼)随机一只眼行Epi-LASIK,另一只眼行LASEK,余2只(4只眼)未进行手术,作为对照组。采用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观察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情况、Ki-67和d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角膜组织d-SMA蛋白来观察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与向肌成纤维母细胞转化情况,进行计数与半定量分析,对haze形成影响进行分析。结果Epi-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基质中均有较多的TUNEL阳性细胞出现,在术后24h达最高峰,LASEK术后1周内细胞凋亡情况较Epi-LASIK明显(t=3.63、7.80、4.34、2.95,均P〈0.01)。术后1周基质Ki-67阳性细胞表达增高,72h时达高峰,两组在1周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5.85、5.09、5.59,均P〈0.01)。α-SMA阳性细胞在术后1周明显出现,3个月时仍有较高表达,在术后1个月时阳性细胞数达高峰,α-SMA蛋白表达量的情况与α-SMA阳性细胞数变化一致,均提示LASEK术后增高的情况较Epi-LAS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19、6.73,均P〈0.01)。结论Epi-LASIK较LASEK有着更少的角膜基质细胞凋亡、更弱的增殖以及向肌成纤维母细胞的转化,提示Epi-LASIK较LASEK有着更轻的haze反应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pi-LASIK,剩余2只兔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h,1、3、7d共4个时间点取出角膜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兔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Epi-LASIK组术后1d及3d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t=4.04,P〈0.05);Epi-LASI组术后1、3、7d角膜基质中IL-1β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t=3.71,P〈0.05;t=3.06,P〈0.05)。Epi-LASIK组术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兔角膜基质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并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i-LASIK组术后角膜基质中IL-1β的表达强于去瓣Epi-LASIK组。结论去瓣Epi-LASIK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损害较Epi-LASIK轻,提示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程度较轻,有利于角膜组织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茄病镰刀菌刺激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后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分布,探讨TLR4在角膜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角膜基质细胞,采用茄病镰刀菌液(孢子密度为1×10^6CFU/mL)来刺激传3代的小鼠角膜基质细胞,于刺激0h(即未刺激)以及3、6、12h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1周后融合,波形蛋白荧光染色阳性。TLR4蛋白及mRNA在未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呈微弱表达,3h较前明显升高,6h达到高峰,12h开始减弱,但与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t3h=0.031,t6h=0.097,t12h=0.069,P〈0.05;mRNA:t3h=0.367,t6h=0.422,t12h=0.078,P〈0.05)。TNF-α分泌量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6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3、6、12h组与0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h=21.152,t6h=40.854,t12h=27.713,P〈0.05)。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TNF-α的分泌间均呈正相关(r=0.729,0.751,P〈0.05)。结论TLR4可能在角膜识别真菌感染、介导炎性防御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RPE细胞GSH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RPE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糖康乐组和牛磺酸组4个实验组(n=6),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组加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对RPE细胞的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RPE细胞的GSH含量在高糖作用后明显降低(t=5.72,P〈0.01),糖康乐在质量浓度为2μg/mL时可显著抑制GSH含量的降低(t=4.63,P〈0.01),在2p.g/mL时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的牛磺酸(t=4.74,P〈0.01)。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可以抑制高糖所导致的RPE细胞GSH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孟宪民  庞妩燕 《眼科研究》2011,29(9):839-842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增加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的过程,进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炎症反应是D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检测2型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根据散瞳后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将实验组分为无DR组30例、单纯性DR组3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名。结果无DR组、单纯性DR组、PDR组血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为(217.35±27.87)、(298.31±49.26)、(341.23±40.18)ng/L,IL-2的质量浓度为(12.12±1.57)、(16.43±2.26)、(21.36±0.86)ng/L,TNF-α的质量浓度为(11.63±0.94)、(17.52±0.65)、(22.01±0.87)ng/L,与对照组VEGF、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193.46±37.39)、(8.99±0.57)、(7.31±0.52)ng/L比较,4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380,P〈0.01;F=120.370,P〈0.01;F=99.840,P〈0.01)。对照组、无DR组、单纯性DR组与PDR组血清VEGF、IL-2、TNF—α的质量浓度有依次增加的趋势。各组患者血清中的VEGF、IL-2、TNF—α质量浓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9,P〈0.01;r=0.631,P〈0.01)。无DR组、单纯性DR组、PDR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F=137.230,P〈0.01);各DR组血清中VEGF、IL-2、TNF-α质量浓度组与病程均呈正相关(r=0.791,P〈0.01;r=0.665,P〈0.01;r=0.632,P〈0.01)。结论VEGF、IL-2及TNF-α存DR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Piroxicam(环氧化酶-1选择抑制剂)和NS-398(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含20μg脂多糖的缓释小丸植入兔角膜基质以诱导角膜新生血管。使用不同浓度的Piroxi-cam和NS-398滴眼剂滴眼,植入10d后分析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采用MTT法分析Piroxicam和NS-398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0.01μmol/LNS-398和0.01μmol/LPiroxi-cam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浓密,其它组因抑制剂的不同及浓度的不同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在0.5,5及50μmol/L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结论:环氧化酶-1特异性抑制剂和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时,NS-398的抑制效果强于Piroxicam。在高浓度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相似文献   

12.
汉防己甲素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抑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原代及传代兔角膜基质细胞,实验组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Tet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含等量PBS的培养液,同时用不同质量浓度氟美童作比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生的抑制;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凋亡指标的改变。结果 Tet质量浓度为1~10μg/ml时,作用24、48、72h均明显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P〈0.01),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其各时间点IC50均低于氟美童;FCM结果显示,实验组G0/G1期细胞增加,并可见细胞凋亡峰和凋亡率的升高;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实验组bax、bcl-2表达均增加,但bax增加更为明显。结论 Tet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其抑制作用强于氟美童。Tet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而发挥其抗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羊膜对角膜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琼  胡燕华  张明昌  张缨 《眼科研究》2006,24(2):125-128
目的观察羊膜对在其基质面生长的角膜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传代的家兔角膜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羊膜基质面,培养5d后,用RT-PCR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CTGF mR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羊膜对IL-1诱导的角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羊膜基质面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其CTGF/GAPDH像素比值较对照组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羊膜能降低IL-1诱导的角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羊膜不仅抑制体外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CTGF mRNA的表达,而且能抑制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可能部分解释羊膜减轻角膜基质损伤修复反应和抗眼表瘢痕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SD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行羊膜移植,分别检测碱烧伤及羊膜移植术后角膜上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角膜碱烧伤的损伤机制及羊膜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以0.5mol/L的氢氧化钠碱烧伤右眼制作成碱烧伤模型,随机分组,A组(n=32只)为碱烧伤后未行羊膜移植的烧伤对照组,B组为烧伤后立即施行羊膜移植的羊膜移植组(n=32只),另有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即C组(n=6只),术后第1、4、7、10天处死动物,分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混浊度、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上皮缺损进行临床评分,取下角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IL-1d(interleukin-1α)、IL-6(interleukin-6)和IL-8(in—terleukin-8)的表达水平。结果羊膜移植组角膜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及角膜混浊度评分第4、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正常角膜中有IL-1α和IL-8的表达,而没有发现IL-6的表达,碱烧伤后IL-1d,IL-6和IL-8均显著表达,IL-1α于烧伤后第4天达到高峰,IL-6和IL-8于第7天达到高峰。羊膜移植组与烧伤对照组比较,羊膜移植组于术后第1、4天能显著降低IL-1α(P〈0.01)的表达水平,第4、7天能显著降低IL-6及IL-8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直接关系到急性期角膜炎症,并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参与随后的免疫反应,介导免疫损伤。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抑制碱烧伤后角膜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调节致炎性细胞1子的表达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SD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行羊膜移植,分别检测碱烧伤及羊膜移植术后角膜上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角膜碱烧伤的损伤机制及羊膜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以0.5mol/L的氢氧化钠碱烧伤右眼制作成碱烧伤模型,随机分组,A组(n=32只)为碱烧伤后未行羊膜移植的烧伤对照组,B组为烧伤后立即施行羊膜移植的羊膜移植组(n=32只),另有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即C组(n=6只),术后第1、4、7、10天处死动物,分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混浊度、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上皮缺损进行临床评分,取下角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IL-1d(interleukin-1α)、IL-6(interleukin-6)和IL-8(in—terleukin-8)的表达水平。结果羊膜移植组角膜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及角膜混浊度评分第4、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正常角膜中有IL-1α和IL-8的表达,而没有发现IL-6的表达,碱烧伤后IL-1d,IL-6和IL-8均显著表达,IL-1α于烧伤后第4天达到高峰,IL-6和IL-8于第7天达到高峰。羊膜移植组与烧伤对照组比较,羊膜移植组于术后第1、4天能显著降低IL-1α(P〈0.01)的表达水平,第4、7天能显著降低IL-6及IL-8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直接关系到急性期角膜炎症,并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参与随后的免疫反应,介导免疫损伤。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抑制碱烧伤后角膜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调节致炎性细胞1子的表达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贾卉  郝继龙  谷树严  李勤  陆瑛 《眼科研究》2001,19(2):123-124
目的:探讨Galardin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的抑制作用。方法: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表面分别添加纤维蛋白溶酶原、白细胞介素-1α(IL-1α)及不同质量浓度的Galardin的MEM培养液培养24h,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量做为胶原降解活性单位。同时检测Galardin及IL-1α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的作用。结果:在存在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情况下,随着IL-1α质量浓度的升高,以剂量关系增加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量。Galardin以剂量关系抑制IL-1α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量。结论:Galardin具有抑制IL-1α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亚丽  李秋明 《眼科研究》2006,24(5):526-52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As2O3理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人RPE细胞对As2O3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结果 药物处理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改变。MTT比色法结果显示,As2O3作用血清组人RPE细胞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吸光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剂量分别为:作用24h为6.25μmol/L(P=0.018)、48h为6.25μmol/L(P〈0.01)、72h为1.56μmol/L(P〈0.01);作用无血清组细胞48h后为12.5μmol/L(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s2O3作用人RPE细胞周期改变表现为S期阻滞及G2/M期延长。As2O3处理人RPE细胞后出现凋亡峰。结论 As2O3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有望为临床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提供新的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球挫伤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有眼球挫伤史者27例(54只眼)的伤眼(27只眼)及对侧健眼(27只眼)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观察,测量数据以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球挫伤组为(1840.80±332.87)/mm2较健眼组的(2694.30±211.32)/mm2下降(t=9.729,P〈0.01);平均细胞面积挫伤组为(568.16±147.61)μm。较健眼组的(359.33±69.07)μm2增大(t=6.463,P〈0.01);平均细胞而积的标准差挫伤组为243.41±135.45较健眼组的161.12±19.00增大t=4.765,P〈0.01);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挫伤组为(41.10±10.17)%较健眼组的(31.01±3.53)%增大(f=4.915,P〈0.01);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挫伤组为(49.88±9.07)%较健眼组的(57.71±5.30)%降低(t=3.581,P〈0.01)。结论眼球挫伤可致角膜内皮细胞单位面积细胞密度F降、平均细胞面积增大、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增大、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增加和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TM)性兔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方法48只兔(48只眼)随机分为3组:角膜瓣下NTN感染组(UFI组)、角膜瓣下NTM感染后糖皮质激素使用组(UFIC组)及角膜表面NTM感染组(sI组)。观察角膜基质浸润情况,并于术后5、7、14及21d进行角膜病灶细菌定量培养、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兔NTM角膜炎在感染后5d角膜组织反应性水肿;7—14d角膜浅基质层出现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21d角膜新生血管大量增生,白斑形成。术后5、7、14及21d,3组模型角膜基质浸润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24,P〈0.05);组间比较,UFIC组角膜浸润面积大于UFI组与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62,8.341;均P〈0.05)。角膜细菌定量培养,UFIC组细菌数量高于UFI组与SI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1.272,P〈0.05)。病理学观察,感染后5d角膜基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7~14d角膜淋巴细胞灶性浸润,21d角膜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增生明显。3组模型于术后5、7、14及21d角膜组织中CD4’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907,196.521,12.552,11.100;均P〈0.01),CD8^+细胞计数在感染后7、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171.115,77.017;均P〈0.01)。结论角膜基质多灶性点、片状灰白致密浸润为NTN性角膜炎临床特征,CD4^+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本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中华跟科杂志,2007,43:613-61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兔角膜爆炸穿孔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角膜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健康灰兔40只,单支鞭炮致兔角膜爆炸伤。于角膜中周部作3mm的全层切开造成角膜开放伤口。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通过角膜切口将海水注入实验眼前房,海水持续灌注眼表30min。对照眼使用生理盐水灌注相同时间。造模后1d、2d、3d、5d、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角膜组织TNF-α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实验组造模后1d角膜上皮细胞及基质中TNF—α表达量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实验组角膜组织TNF—α表达造模后1d、2d、3d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5d、7d角膜中TNF—α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角膜爆炸穿孔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早期角膜组织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TNF—α参与这一病理改变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