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苯达唑治疗囊尾蚴病7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囊尾蚴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 ,中枢神经系统囊尾蚴病危害极大。 1 982年以来 ,本院用阿苯达唑治疗囊尾蚴病71 2 6例 ,总有效率达 99.4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反应及药物毒副作用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71 2 6例 ,其中男性 4 0 80例 ,女性 30 4 6例 ,年龄 2~ 76岁。病程最短为 1年 ,最长达 35年。脑型 4 580例 ,皮肌型 972例 ,混合型 1 554例 ,眼型 2 0例。其中 ,有 1 2 0例患者既往经吡喹酮多疗程治疗效果不显著而改用阿苯达唑治疗。神经系统囊尾蚴病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主 ,其次颅内压增高也常见 ,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为目前治疗脑囊尾蚴病疗效最好的药物 ,但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 ,而且较为严重。阿苯达唑治疗脑囊尾蚴病药效缓和 ,副作用相对较小 ,若二者联合使用 ,既提高疗效又降低毒副作用。我们自 1 991年开始采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尾蚴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我所 1 997-1 999年临床治疗的 3 0 0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3 0 0例患者中男性 2 1 2例 ,女性 88例 ,年龄 5~ 64岁。其中农民 1 78例 ,其次为工人、学生及干部。有食“米猪肉”史者 2 5例 ,既往有排绦虫节片史者 86例…  相似文献   

3.
脑型猪囊尾蚴病50例的吡喹酮治疗与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例脑型猪囊尾蚴病患者,多数采用吡喹酮总剂量120mg/kg 1~2疗程的治疗,随访1~3年,除皮下肌肉结节减少或消失外,神经精神症状如癫痫、头痛、精神失常等也显著改善,但有个别症状加重。药物反应较采用相同剂量、疗程的皮下肌肉型患者明显为重,少数诱发癫痫和加重神经精神症状,可能是脑部囊尾蚴被药物杀灭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结果表明,吡喹酮对脑型猪囊尾蚴病有良好的疗效,但杀虫后引起的近、远期组织反应或病理后果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脑囊尾蚴病是云南省大理地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病。 2 0 0 1- 2 0 0 2年我所应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简称ILLLI) ,对脑囊尾蚴病抗虫治疗后的病人进行对症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临床诊断为脑囊尾蚴病并经抗囊病原治疗后进行ILLLI治疗的患者 ,共计 12 7例。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5 1例 ;年龄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14岁 ;病程最长为 3年 ,最短为 5个月。2 治疗方法开启激光治疗仪 ,调整治疗所需的光功率 (光纤输出功率调为 1.5~ 2 .5mW )。病人平卧 ,选择上肢肘静脉或贵要静脉作…  相似文献   

5.
囊虫散是我院应用多年治疗脑囊尾蚴病、皮肌囊尾蚴病的自制中成药 ,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为了进一步验证其杀虫效果 ,将囊虫散庆大霉素溶液直接进行皮肌囊尾蚴病注射治疗 ,作进一步观察。1 临床资料选择自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期间住院皮肌囊尾蚴病患者 1 2例 ,均经病理检验及囊尾蚴酶免实验确诊。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0~ 55岁 ,皮肌囊尾蚴最少 1 1个 ,最多达 1 2 1个 ,上述病例入院前未经杀虫治疗 ,入院后先采取皮肌囊尾蚴注射治疗。2 材料与方法分设囊虫散组和吡喹酮对照组、庆大霉素对照组。2 .1 囊虫散组 囊虫散由…  相似文献   

6.
在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 ,囊尾蚴性小脓肿型极易由CT误诊为胶质细胞瘤而误行手术。而颅内转移瘤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征象类似脑囊尾蚴病而误诊者亦不乏其例 [1 ,2 ] ,如何正确鉴别这三类病因不同、治疗手段及预后也截然不同的疾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将 88例脑囊尾蚴病脑 CT误诊为胶质瘤及 1 7例脑转移瘤误诊为脑囊尾蚴病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65例 ,女 4 0例 ,年龄 8~ 68岁 ,病程 3天~ 2年 ,且均无排绦虫节片及皮下囊尾蚴结节史。 88例脑囊尾蚴病误诊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 71例 ,伴有一侧肢体活动受限 4 0例 ,伴有头痛、…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阿苯达唑和干芜散已广泛用于脑囊尾蚴病的治疗 ,但如何合理用药取得最好疗效一直在探索之中 ,为找出一种可推广应用的治疗模式 ,我们采用上述 3种药物6种疗法治疗脑囊尾蚴病 1 1 4 6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4 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均按马云祥[1 ] 1 989年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 692例 ,女 4 54例 ,年龄 6~ 69岁。合并绦虫感染者 2 58例 ,有皮下结节病理证实为囊尾蚴者 31 9例。 IHA( )或 ELISA( )或 CAg( )者 1 0 2 7例 ,脑电图异常者 1 1 2 8例。疗前 1 0 89例患者作过脑 CT和 MRI检查 ,根据脑 CT和 MRI表现分组 :…  相似文献   

8.
猪囊尾蚴病54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7年中收集54例猪囊尾蚴病病理标本,其中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49例,脑囊尾蚴病4例,眼囊尾蚴病1例。现就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与病理的联系等问题作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颅压型脑囊尾蚴病的外科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尾蚴病日渐增多[1 ,2 ] 。近年来 ,我院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脑囊尾蚴病 119例 ,其中 4 5例在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 ,因颅内压明显增高不能 (或继续 )接受药物治疗 ,而采用了外科疗法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4 5例患者 ,男 31例 ,女 14例 ,年龄 13~ 5 7岁 ,其中 2 0岁以下 ,2 1~ 30岁 ,31~ 4 0岁 ,4 1~ 5 0岁和 5 1岁以上的例数依次为 :7,10 ,12 ,11和 5例。农民 35例 ,工人 8例 ,干部 2例。临床表现 均有头痛、恶心和呕吐者 4 0例 ,不同程度视乳头水肿 39例 ,伴眩晕者 5例 ,视力障碍 2 0例 (…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囊尾蚴病是人体多发寄生虫病之一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CT检查可为本病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将我院 1991~ 2 0 0 3年住院诊治的儿童脑囊尾蚴病 5 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2 4例 ,女 2 6例 ,1~ 3岁 2例(4 % ) ,4~ 7岁 14例 (2 8% ) ,8~ 14岁 (68% )。经常食熟猪肉制品 (香肠等 ) 2 0例 ,其中有食豆猪肉史 10例 ,5 0例均无排绦虫史。1.2 临床资料 门诊以抽搐待查收入院 40例 ,头痛待查收入院 6例 ,昏迷待查收入院 4例。1.3 临床表现 以抽搐发病 40例 (80 % ) ,其中 10例为癫痫持续状…  相似文献   

11.
12.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3.
14.
15.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AIM: Bot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he degree of mucosal damage in coeliac disease vary greatly. In view of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s to whether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we reviewed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coeliac disease.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correlated mode of presentation (classical, diarrhoea predominant or atypical/silent) with histology of duodenal biopsies and examined their trends over time. RESULTS: The cohort consisted of 499 adults, mean age 44.1 years, 68% females. The majority had silent coeliac disease (56%) and total villous atrophy (65%).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of mode of present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p=0.25). Sixty-eight percent of females and 58% of males had a severe villous atrophy (p=0.05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rend over time for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as atypical/silent coeliac disease and having partial villous atrophy, though the majority still had total villous atrophy. CONCLUSIONS: Among our patients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in duodenal biopsie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indicating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must account for diarrhoea in coeliac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