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太平天国十四年,天京政府究竟封了几多王爵。李秀成说,“误封王太多”,昭王黄文英说,“竟有二千七百多王”,清方官私文书如《平定粤匪纪略》附记作“王号千百计”王定安《求是斋弟子记》列有九十余王名爵和事迹,且名号亦有缺失重迭,可见在天京陷落际,天国见  相似文献   

2.
二十多年之前随陈旭麓先生学史,最先用学问功夫读的便是《曾文正公全集》和《曾文正公手书日记》。之后,是以胡文忠公、左文襄公、李文忠公,以及沈文肃、彭刚直、丁文诚、曾忠襄、刘忠诚、张文襄、翁文恭,还有李越缦、王湘绮、盛愚斋、张季子等等为书名的各类辑集。正是沿着这些人留下的奏议、书信、日记、诗文,我才能够具体地进入19世纪中国的历史,进入19世纪中国士大夫的真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并由此形成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和判断。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而我记忆最深的则始终是读曾国藩。记忆深的东西总是心血花得多的东西,在陈先生门下的那三年里我写过四篇文章,其中两篇的题目都是曾国藩。今日重阅旧文,当年师门耳提面命之教犹历历如在眼前,思绪绵连,不觉怅惘久之。当曾国藩被当作一个历史场景中的人物来追究和评说的时候,许多细节常常会过滤掉。然而细节其实更读之有味而且言之有味。同治中期在两江总督幕府里的赵烈文称曾国藩为老师,其日记中记录过一段问答。他问的是:“在师署中久,未见常馔中有鸡鹜,亦食火腿否?”曾国藩回答说:“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彼时乡间的有田之家往往以坛藏绍酒为常事,然则“每斤零沽”便以...  相似文献   

3.
作为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处世哲学至今仍受世人推崇。作为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的大学问家,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也值得今人研究。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二字激励自己。在军务繁忙之际,每天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曾国藩曾说:“君子有三乐。其一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  相似文献   

4.
沈尔安 《长寿》2005,(7):43-43
春秋时期,鲁卿季康子有一次送药给孔子,出于礼节,孔子拜而受之,但事后孔子说:“我不知道这药的药性,所以不敢服用。”孔子的做法是明智的。两千多年后,清朝大儒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泽、曾纪鸿的信中,也谈及不要轻易服药的问题。他指出,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随意服.药只能对身体有害。他举例说,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变迁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51年金田起事后,太平军如猛虎出柙,由广西北上,挺进湖南、湖北,并沿江东下,夺取芜湖、九江、安庆,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军继续西征、北讨和东进,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当中经历了天京变乱,元气大伤,遂由盛而衰。后期虽经干王、忠王和英王等人的全力支撑,有过“重振朝纲”的迹象,也曾组织过  相似文献   

6.
陈可冀 《长寿》2004,(9):22-22
养生应该是全方位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素常生活中惩忿戒虑,心境经常处于郁闷不快状态,最是伤人,会导致寝食不香,因而也就谈不上什么饮食养生了。所以,养生当以养心或养神为本。清代曾国藩堂匾题为“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是切肤之语。毛泽东曾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对于曾国藩的深思善悟、柔中寓刚,是深有所动的。  相似文献   

7.
石达开“自述”质疑孟彭兴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首义诸王之一,在洪秀全为树立天王的绝对权威导致天国高层领导日趋分裂的政治局面中,毅然回京支持残局,却又被洪氏集团挟嫌排挤,离开天京。此后,他不失太平天国运动宗旨,统兵与清军英勇作战,继续完成推翻清王朝专制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却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扑朔迷离的谜。信手拈来,就可以罗列出以下几个:鸦片战争的时候,琦善是否与英方私自订立《穿鼻草约》?太平天国时期,杨秀清是否逼封万岁’石达开的离开天京是“负气出走”还是“战略转移”?李秀成被俘后是真降,还是伪降?世上所传的《李秀成自传》原稿是他的真迹,还是曾国藩伪造的?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22年10月,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柔恶,各有所偏,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曾国藩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人,唐…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史林》杂志发表拙作《太平天国王爵表补篇》,补充了郭廷以、罗尔纲诸方家著作未列的太平天国王爵,近年读书,相继又搜获若干王爵号,相续貂于后,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曾国藩的人才观──兼析曾胜洪败之因郑云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经过14年激烈搏斗后,终于悲壮地失败了。与太平天国对垒的敌人,有中外各种反动势力,而其中在战场上充当主力的,则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与各种敌对势力之间的生死搏斗...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正当清王朝遭到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各地农民革命的打击而面临崩溃危机时,从汉族地主阶级“经世派”中产生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手腕、有影响的,靠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革命而起家的,清王朝的得力干将。他们的出现,对维护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带来了一丝“福音”,然而,对太平天国等农民革命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危害。因此,他们的崛起,正符合了清王朝为挽救其统治,并使其免于崩溃的政治需要。江忠源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喘,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为特征,是以症状为名的一种疾患,多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常为某些疾病重要的主证,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故民间有“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的说法。传统中医在治疗上分实喘和虚喘两大类,其中虚喘最为难治。民间治疗喘证的方法很多,但有很多方法为方书所不载。如清代文献记载:曾国藩攻破太平天国国都南京,于天王府获东珠一挂,大如手指,圆若弹丸,数之得百余颗,诚稀世之宝也。曾国藩改作朝珠。每出熠耀有光,夺人之目。曾国藩病重,忽发哮喘之症,医者谓宜用珠粉,仓促间,乃脱其一,碎而进之。用珍珠治喘,医书未见记载,可见是民间效方。宋代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4.
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天王洪秀全患病十天后逝世。六月六日,幼主洪天贵福继位,称幼天王。直至天京失陷,幼天王在天京登基仅四十四天。在这期间,天京依旧固守,以区区三千战兵,抗拒湘军水陆五万精锐日夜围攻。当时政务由洪仁达、朱兆英和沈桂主持,军事由李秀成指挥,他们就防务和突围曾制定有效的措施。新设六主帅,以李秀成、黄金爱为正、副大主帅,并设四方主帅,把守东、西、南、北各门城墙。 守卫是为了突围。他们仍奉行原先李秀成倡议的“让城别走”。此说为高级官员和亲贵认同。 突围是做好准备的,鉴于天京城破,并未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5.
《水浒》为绰号集锦,但绰号多不雷同,唯有一个绰号,即“大刀”,同时用于两人:一为大名府梁中书部将闻达;一为梁山“五虎将”之首关胜。用兵器“大刀”作绰号,乃表示来将善使大刀。按刀为古中国主要冷兵器之一,有短刀、扑刀、长刀等多种,而作为骑将所使长杆大刀,却出现在两宋之交。它是当时的新式兵器,擅长者不多。所使者往往引以为荣,以绰号自誉或他称甚有,以至以大刀为名代之。有如《宋史·忠义郑振传》有陈大刀;《三朝北盟会编》有韩世忠部后军将李义叫作李大刀(卷一百二十八);郭仲威,称作郭大刀(卷一百三十二);“群…  相似文献   

16.
端午说粽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飘溢着沁人心脾的粽子清香. 粽子,古称“角黍”,因其有尖角和将黍米包裹而得名。在唐代,粽子是宫廷节日的佳品。至于粽子之馅,始于宋代,据宋人吴氏《中馈录》称:“用糯米洗净,内夹枣、栗、柿干、赤豆,以艾叶或箬叶裹之。”宋时,还有一种“艾香粽子”,是以艾叶浸米裹之,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诗人陆游曾作诗赞日:“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  相似文献   

17.
婉儿 《健康生活》2006,(3):32-33
曾国藩是晚清名重一时的权臣,他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小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一生为官为将帅,待部下唯以一个“诚”字取胜,且强调“诚”必须出自内心,谓之“血诚” 曾国藩强调:“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他科把“血诚”作为自已建功立业的根本与基石。  相似文献   

19.
古语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育孩子,要有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唐太宗教子讲究“遇物而诲,择机而教”;郑板桥教子主张“爱之必以其道”,反对溺爱,要求孩子自立自强;曾国藩教子坚持言传身教,勤俭持家,其教子家风传诵于世……今人教子,亦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在教子方面颇有心得的袁衰翔朋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教子新经。  相似文献   

20.
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果皮,因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而不甚烈为佳,故称陈皮。药用以广东化州产者为最佳,但通常市肆所售者,则多为广东新会所产,故又通称新会皮。橘皮的主要成分是橙度甙。橘皮若贮存时间过久,易虫蛀霉变;时间太短其燥性不下则副作用太。究竟“陈”至何种程度为佳呢?一般可选取当年的干净果皮阴干,装两层塑料袋,密闭保存一年,第三年使用效果最好。此时的陈皮不烈不燥,气味纯正浓郁。橘皮有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的功用。既可治疗喘满痰多,又可用于消化不良、胁胀腹满等症,古人称其为“理气之珍”。古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