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松果体和褪黑激素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地诺前列酮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松果体切除术,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及地诺前列酮放射免疫检定法.结果: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存在昼夜节律.松果体切除后,此昼夜节律消失,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而脾脏地诺前列酮增加.16:00ip褪黑激素(Mel)10 μg·kg~(-1)·d~(-1)连续7 d能恢复之,且促进正常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脾地诺前列酮的产生.结论:松果体Mel促进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抑制脾脏地诺前列酮的产生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松果体和褪黑激素是否通过下丘脑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松果体切除术;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测定;正后脑地诺前列酮放射免疫测定;下丘脑注射Mel。松果体切除后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升高,16:00ipMel(10μgkg^-1d^-1×7d)可使其恢复并升高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其下丘脑前列酮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的变化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白芍总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功能和脾细胞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白芍总甙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功能以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GP50mg.kg^-1.d^-1×10dig可使AA大鼠滑膜细胞过度分泌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前列腺素E2的增殖;吲哚美辛2mg.kg^-1.d^-1×10dig抑制PGE2,从而促进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TGP50mg.kg^-1.d^-1×10dig恢复AA大鼠脾细胞过低的伴刀豆球蛋白A增  相似文献   

4.
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8,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刀豆素A(3mg.L^-1)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水平。脂多糖(6mg.L^-1)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大鼠。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药物均具有浓度和机理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TGP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松果体和褪黑激素(Mel)是否通过下丘脑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方法:松果体切除术;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测定;下丘脑地诺前列酮放射免疫测定;下丘脑注射Mel.结果:松果体切除后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升高,16:00 ip Mel(10 μg kg~(-1)d~(-1)×7d)可使其恢复,并升高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其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的变化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P<0.01).于下丘脑注射Mel 2μg,能提高正常大鼠和松果体切除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结论:下丘脑是松果体Mel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主要作用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ip褪黑素(MT)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持续、明显;ip哌替啶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逐渐减弱,至d6时已无镇痛作用。d7ipMT和哌替啶同上剂量1h时测定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发现MT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哌替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趋向。结果提示:MT不同于哌替啶无耐受性,且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研究海马微量注射(ih)褪黑素(MT)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End和「^3H」-TdR参入法检测脾淋巴增殖实验。结果:ip纳络酮(2.5mg.kg^-1)能部分抑制ihMT的免疫作用,ih岢明显提高下丘脑β-End水平,降低垂体的β-End,体外Nal(0.25nmol.L^-1--0.25μmol.L^-1)对ihMT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抗  相似文献   

8.
福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18,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刀豆素A(3mg·L-1)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水平,脂多糖(6mg·L-1)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s)产生I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大鼠。0.5~312.5mg·L-1白芍总甙(TGP)、芍药甙(PF)和白芍总甙去除芍药甙(TGP-PF)均能浓度依赖性地增强AA大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量效曲线均呈钟罩形),降低AA大鼠PMΦs过度产生IL-1(量效曲线均呈倒钟罩形)。其中,2.5~62.5mg·L-1TGP的调节作用显著强于PF和TGP-PF各等剂量组。这些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药物均具有浓度和机能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TGP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氯化血红素抗贫血疗效和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氯化血红素(hemin)治疗贫血的疗效及其口服的毒性反应,方法:用自制的hemin按每日93,168,300mg.kg^-1治疗失血性贫血大鼠,并与葡萄糖酸亚铁(FG300mg.kg^-1.d^-1)治疗组及单纯给水组比较,24h内对20只小鼠予hemin6g.kg^-1灌胃以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对80只大鼠连续3个月分别予hemin0.65,1.3,2.6g.kg^-1.d^-1灌  相似文献   

10.
海马内微量注射褪黑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研究海马内微量注射(ih)褪黑素(MT)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End和[3H]-TdR参入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ip纳络酮(2.5mg·kg-1)能部分抑制ihMT的免疫调节作用,ihMT可明显提高下丘脑β-End水平,降低垂体的β-End。体外Nal(0.25nmol·L-1~0.25μmol·L-1)对ihMT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抗β-End抗体对ihMT增高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呈明显抑制作用。结论:ihMT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主要与外周内源性阿片肽有关,而脾细胞产生的β-End可能在ihMT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Effects of indometacin on joint damage in rat and rabbi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Ind)对关节损伤的影响.方法: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非致炎侧后足爪容积,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和关节滑膜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兔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和软骨蛋白多糖的合成.结果:Ind2mg·kg-1·d-1ig9d,可抑制AA大鼠d18,d21,和d24继发炎症反应,但促进巨噬细胞和滑膜细胞分泌IL1.Ind10μmol·L-1体外分别促进IL1诱导兔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抑制关节软骨蛋白多糖合成.结论:Ind不利于关节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氯芬待因是由双氯芬酸和磷酸可待因组成的复方。动物长期灌胃氯芬待因后,10mg.kg^-1.d^-1组大鼠9/20只死亡,5mg.kg^-1.d^-1组大鼠有1/20只死亡,2mg.kg^-1.d^-1组大鼠未出现死亡。6.4mg.kg^-1.d^-1组狗有2/4只死亡2mg.kg^-1.d^-1组狗未出现死亡。除2mg.kg^-1.d^-1组大鼠的体重和食量变化不明显外,给药组大鼠和狗的食量和体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在致炎后d18取出关节炎大鼠脾脏和腹腔渗出液,制备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悬液,并运用3H-TdR参入法等免疫学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IL-2和IL-1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IL-1ra(1~32μg·L-1)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及IL-2的产生。可能与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poL-甲状腺素4mg.kg^-1.d^-1×7d诱发大鼠心肌肥厚及左心室质膜Na^+,K^+-ATP酶活力升高,观察维拉帕米和卡托普利对此作用的影响。提示:维拉帕米和卡托普利可能通过下调Na^+,K^+-ATP酶活力防止心肌ATP耗竭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实NGF促进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夹断小鼠和大鼠坐骨神经轴索,测再生同索计数及分类,在比目鱼肌远(Dis),近(Pro)端测神经,肌肉电潜伏期(NMEPL),结果:小鼠NGFim0.5-1kBU.kg^-120d增加轴索再生率,2-4kBU.kg^-1减轻比目鱼肌萎缩,大鼠NGFim1(40d),2(30和40d),4(20,30,40d)kBU.kg^-1均显著增加损伤神经的轴索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和苄普地尔对左甲状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脏肥厚及其线粒体Ca^2+Mg^2+-ATP酶活力升高的影响。 方法:ip左甲状腺素1mg·kg^-1·d^-1×10d,诱发大鼠心脏肥厚,然后ig普萘洛尔或苄普地尔10mg·kg^-1·d^-1×3d治疗Ca^2+Mg^2+-ATP酶活力及其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结果:肥厚左室线粒体Ca^2+Mg^2+-ATP酶活力和Vmax分别为25±4和3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的抑制率;电刺激法测定Nim对体内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放免法测定Nim对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栓素B2(6-keto-PGF1α/TXB2)mg·kg^-1·d^-1 ig4d可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IC50(95%)可信限)为26(9-44)mg·kg^-1.Nim4.5,9,18mg·kg  相似文献   

18.
精氨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 IL-1 及 IL-2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精氨酸在病理状态下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阻塞性黄疸模型,采用胸腺细胞及ConA激活的脾细胞增殖法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IL-1及IL-2的活性;结果:阻塞性黄疸大鼠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及T细胞分泌的IL-2均降低,精氨酸(2.7g·kg-1·d-1×7d,ig)能使上述改变恢复正常,且精氨酸在该剂量对正常及阻塞性黄疸大鼠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精氨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免疫功能的降低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白芍总甙(TGP)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滑膜细胞功能以及脾淋已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GP50mg·kg-1·d-1×10dig可使AA大鼠滑膜细胞过度分泌白介素1,肿癌坏死因子(TN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功能恢复正常,继而下调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吲哚美辛2mg·kg-1·d-1×10dig抑制PGE2产生,但增加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白介素1与TNF,从而促进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TGP50mg·kg-1·d-1×10dig恢复AA大鼠脾细胞过低的伴刀豆球蛋白A(ConA)增殖反应与其下调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PGE2有关;体外实验亦证明,高浓度(0.4——6.4mg·L-1)TGP负调节脾细胞ConA增殖反应与其促进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PGE2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及-6(IL-6)的影响,方法:(^3H)TdR参入法测定脾细胞增殖,胸腺细胞增殖法和B9细胞增殖MTT法测定IL-1和IL-6活性。结果,苦对碱(125-500mg.L^-1)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ConA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心及LPS诱导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2和IL-6。结论:苦参碱抑制体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