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来26例(UPJO)引起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2例、高位输尿管开口3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均采用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 Pyelopasty),术后随访6mon-3a效果良好。结论:UPJO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高位输尿管开口、迷走血管压迫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和息肉。B超和IVU是主要的诊断和定期复查的首选检查手段,手术首选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62例;肾盂输尿管高位连接6例;迷走血管压迫4例;纤维索条压迫8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肾盂成形术59例,肾盂Y-V成形7例,纤维索条松解术8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术4例,肾切除术2例。结果75例术后随访3~60月,70例痊愈。总有效率93.3%。5例发生再狭窄,二次行肾盂成形术后均痊愈。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O首先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全部采用开放性手术即连续性倒瓣肾盂成形术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比连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好。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手术方法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PUJO)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认为手术应去除病因、切除病变组织,离断性协成形术首选手术方法。并就该病的诊断、手术方法、手术时机、手术及术后的处理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余立涛  石明 《四川医学》2002,23(9):923-923
患者 ,男 ,6 0岁。因反复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0 +年入院。查体 :心肺阴性 ,腹部平软 ,未扪及包块 ,双肾区无叩痛 ,双输尿管走行无压痛。静脉肾盂造影 :右肾、输尿管显影清晰 ,左肾、输尿管 12 0分钟未显影。左侧逆行肾盂造影 :左肾重度积水 ,肾盂较肾盏为明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左肾盂内一处充盈缺损约3cm× 3cm。CT:左肾积水 ,左肾盂内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未见明显异常。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1次阴性。根据以上特点 ,临床诊断左肾盂癌 ,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左肾重度积水。于 2 0 0 0年 11月 2 4日在双持硬麻下行左肾输尿管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 46例 5 2侧UPJ梗阻采用离断性肾盂成行术。置双J管内引流 ,术后常规导尿 3~ 5天 ,小儿同时作肾造瘘 ,4~ 6周拔除支架引流管。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 ,患者症状消失 ,肾积水明显好转 ,吻合口通畅。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设计合理 ,成功率高 ,优于其它术式 ,可作为先天性肾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全部采取开放手术即连续性例瓣肾盂成形术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比连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好。结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手术方式为离断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9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1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7岁~51岁,平均16岁。双侧1例。主诉腰腹部间隙性疼痛或不适者8例,体检发现者2例,腹部包块者2例,合并结石1例,尿路感染者2例。14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肾积水,均行大剂量排泄性尿路造影(IVU),重度肾积水6例,中度肾积水8例,行逆行尿路造影4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8例,行CT检查2例,本组14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1.2手术方法12例行Anderson-Hyno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行Y-V成形术,1例肾切除。经患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Ander-son-Hynes术)加输尿管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43例。结果43例均获一次手术成功,经6个月 ̄5年的随访,远期疗效好。结论先天性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手术方法以离断性Anderson-Hynes术为首选。双J管能起到引流通畅及内支架作用;儿童患者采用输尿管支架管、肾盂造瘘引流。  相似文献   

12.
沈福敏 《中原医刊》2009,(14):14-1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适应证、手术技,于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径路对28例确诊为UPJ0的患者行腹腔镜下离断肾盂成形术。结果2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75min;出血量50~100ml,平均75ml。术后住院时间8~20d。围术期无并发症。随访3~19个月,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吻合口无狭窄,患者肾积水、肾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可以作为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孟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Anderson-Hynes术,术中置双J管引流。结果 术后3~12个月分别行B超,IVP,逆行肾孟造影(RP)检查,结果肾积水明显减轻,吻合口通畅.随访12~30个月,术后病人症状消失。结论 Anderson-Hynes术是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双J管能起到引流通畅及内支架管的作用,缩短了住院时间,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31例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中置带孔硅胶管或双J管引流,2-3周拔除引流管,3-6个月复查。结果 31例手术均获成功,IVU检查肾盂积水好转,吻合口通畅。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的有效方法,使用有引流作用的支架管可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患儿病变组织中C-kit蛋白及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方法收集80例UPJO患儿手术切除标本的存档蜡块,以8例相应年龄段肾母细胞瘤患儿无肿瘤累及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组织作为对照,全部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进行C-kit和SCF的检测。结果病变组织中C-kit和SC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CF在观察组中的表达呈阴性,在对照组中的表达呈阳性,两组C-kit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吸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继发肾积水的发生可能与C-kit蛋白及其配体SCF的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挽救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27例复发性UPJO患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接受挽救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12~63岁,中位年龄31岁;一次肾盂成形术手术史26例,二次肾盂成形术手术史1例。记录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超声及尿常规,必要时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泌尿系造影或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为105~360 min,平均(159.7±54.2)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平均(36.3±20.2)mL;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2~10 d,平均(4.2±2.4)d;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7 d,平均(4.7±1.8)d;术后住院时间为3~12 d,平均(4.4±2.9)d。术后8周取出双J管。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2±9.8)个月。26例肾积水明显改善或消失,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达到手术治愈标准;1例肾实质变薄,梗阻未见减轻,输尿管镜检查可见吻合口出现狭窄环,再置入双J管2个月取出后缓解。结论 挽救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对于复发性UPJO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肾积水和肾功能效果满意。在设备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作为复发性UPJO患者的优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发病因素。方法采用常规病理、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检查,观察95例UPJO的病理改变。结果60例(63.2%)UPJO病例平滑肌纤维中见较多纤维组织无序增生,使平滑肌纤维排列紊乱,肌层厚度明显增加,电镜示平滑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细胞间隙内充满了胶原纤维;23例(24.2%)UPJO病例黏膜息肉形成或息肉样增生,12例(12.6%)UPJO病例为机械性梗阻。结论UPJO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局部的纤维组织的增生及平滑肌细胞的发育异常是UPJO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UPJO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病例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26.5 岁(四分位距23.25~38.75) 岁。40例中11例合并异位血管,14例合并肾结石,3例合并马蹄肾,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6例。40例患者均在术前对泌尿系统增强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位置,以及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重构影像结果制定手术计划。3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其中3例联合软膀胱镜取石,1例联合孙氏镜取石,1例联合输尿管切断再吻合术,3例联合马蹄肾成形术), 2例行腹腔镜下舌黏膜补片法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 术前泌尿系统增强CT图像经三维重建后,清晰显示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者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可于术前清晰地观察异位血管的类型、直径、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结石或其他占位的数量、大小、位置和形态,累及的肾盏数,以及在肾盂、肾盏中的解剖分布,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后,对所有患者施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 (129.91±37.90) min (75~273 min),平均出血量 (48.1±78.0) mL (10~400 mL),平均住院时间(5.04±1.99) d (2~10 d), 平均术后拔除引流时间 (3.8±1.4) d (2~8 d)。结论: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UPJO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辅助术者拟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UPJO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病例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26.5 岁(四分位距23.25~38.75) 岁。40例中11例合并异位血管,14例合并肾结石,3例合并马蹄肾,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6例。40例患者均在术前对泌尿系统增强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位置,以及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依据三维重构影像结果制定手术计划。3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其中3例联合软膀胱镜取石,1例联合孙氏镜取石,1例联合输尿管切断再吻合术,3例联合马蹄肾成形术), 2例行腹腔镜下舌黏膜补片法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 术前泌尿系统增强CT图像经三维重建后,清晰显示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处与血管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者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可于术前清晰地观察异位血管的类型、直径、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结石或其他占位的数量、大小、位置和形态,累及的肾盏数,以及在肾盂、肾盏中的解剖分布,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后,对所有患者施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 (129.91±37.90) min (75~273 min),平均出血量 (48.1±78.0) mL (10~400 mL),平均住院时间(5.04±1.99) d (2~10 d), 平均术后拔除引流时间 (3.8±1.4) d (2~8 d)。结论: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UPJO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辅助术者拟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Laparoscopic dismembered pyeloplasty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for ureteropelvic junction (UP J) obstruction although it is still challenged by its technical difficulty and time-consuming.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initial results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 versus a combined laparoscopic dissection and open reconstruction through a small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PJ obstruction.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primary UPJ obstruction underwent pyeloplasty: 32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procedure and 32 patients underwent open 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 including two steps, ie, laparoscopic dissection of the UPJ transperitoneally and then pyeloplasty via an extended small incision. The demographic data and intraoDerative, postoperative and follow-up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Preoperative data were comparable in the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The operative time was shorter (60.9 minutes vs 157.7 minutes, P 〈0.0001)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9.4% vs 31.3%, P 〈0,05) in the open assisted group than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The estimated blood loss (42.3 ml vs 47.8 ml), time to have normal diet (37.6 hours vs 33.8 hours), and hospital stay (6.7 days vs 6.2 days) were equivalent, The operative success rate was 97% for the open assisted group and 91% for the laparoscopic group. Conclusions The procedure of combined small incision with laparoscopy for UPJ obstruction is technically easy, and the results are promising. It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