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例罕见AB3亚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对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血型通过血清学鉴定、PCR-SSP、ABO基因直接测序、TA克隆单体型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分子机制。结果该患者血型鉴定为比较少见的A102/B301亚型,该亚型是由于ABO基因第七外显子存在1054C/T杂合导致R352W氨基酸改变所致。结论 ABO基因存在1054CT,该突变可能是导致B301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之一。关健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个体红细胞ABO血型Bw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通过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 鉴定了1个家庭3例ABw亚型,PCR扩增样本基因组DNA的ABO基因增强子、启动子和外显子1~7及侧翼内含子序列,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将含有多态性位点的外显子7克隆到pcDNA3.1(-)质粒,转化DH5α后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3例ABw亚型的直接序列分析发现其ABO基因均有A102、B101和002等3种等位基因部分序列特征,但无法直接确定其基因型.单倍体序列分析表明,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A102,另1个为B101-O02杂交等位基因,表现为B101等位基因基础上的646T>A,657T>C和681G>A变异.在110份随机样本中未发现该杂交等位基因.结论 B101和O02等位基因杂交可能是导致该Bw亚型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罕见的ABO亚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家系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采用ABO血型基因检测及cisAB与B(A)血型基因分型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分析血型遗传规律。结果该家系调查发现2例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1例血清学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O型,ABO基因型为cisAB03/O2型。另1例标本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ABO基因型为cisAB03/B型。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以用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并能阐述ABO血型弱表达现象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例ABO血型系统ABw07亚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2014年3月12日于青岛市中心血站献血的1例ABO正反定型不符的疑难血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法对其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对其ABO基因进行分型,并且对其ABO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进行直接测序及克隆测序,确定其ABO基因型.结果 ①本例献血者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A型.②本例献血者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直接测序结果显示,ABO基因第261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无缺失,存在c.297A>G、c.467C>T、c.526C>G、c.657C>T、c.703G>A、c.796C>A、c.803G>C、c.930G>A及c.1055G>A杂合突变.③单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本例献血者的ABO基因存在c.1055G>A突变,导致密码子由CGG突变为CAG,所编码的第352位氨基酸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p.Arg352Gln),ABO基因型为A102/Bw07.结论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B基因)c.1055G>A(p.Arg352Gln)突变可能导致产生ABw07亚型,该亚型血型个体的血清中存在抗-B.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中B放散型的ABO基因分子遗传基础.方法 通过标准血型血清学试验鉴定了3例Bel亚型及15例对照B型样本,采用ABO基因分型PCR序列特异性引物、ABO基因第6及第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克隆测序等方法进行ABO基因及亚型的定型.结果 在1例血型血清学检测为Bel亚型标本中,发现一个新的B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与B101标准等位基因相比,差异仅在于ABO基因的第7外显子上nt952位G>A突变,导致多肽链Val318Met,定为B放散型(Bel)新基因,GenBank注册号为EF117687.而其余2例Bel型样本及15例对照B型样本含正常标准B基因.结论 首次在ABO基因编码区核苷酸930位后的错义突变中发现并报道了新B等位基因,表明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G952A多态性可能是Bel分子遗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导致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进行亚型鉴定;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的6、7外显子;采用测序方法对ABO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血型血清学试验结合基因测序证实3例标本为分别为:AwB(1例)、Ael(2例)。基因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1在A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了476C>T、595C>T突变,在B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930G>A突变;先证者2、3在A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了476C>T和767C>T突变,两标本突变点符合Ael05。以上的基因位点改变均导致了ABO血型的血清学表型变化,表现为ABO亚型。先证者3的母亲及女儿都携带Ael05等位基因。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3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并发现1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即:c.595C>T单基因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罕见的ABO亚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家系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同时采用PCR-SSP方法检测红细胞ABO血型基因及ABO cisAB与B(A)血型基因分型,并分析血型遗传规律。结果该家系调查发现2例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均为血清学结果为正定型AB型,反定型B型,ABO基因型为B(A)04/O2型。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以用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并能阐述ABO血型弱表达现象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A_(el)是中国人群中1种较为常见的ABO亚型,其分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1例A_(el)亚型家系进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在常规血型血清学鉴定的基础上,应用吸收放散法鉴定弱血型抗原;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初步分型;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的7个外显子;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后测序分析。构建3D分子模型,并就突变对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稳定性改变(ΔΔG)的影响进行预测。结果吸收放散试验证明患者红细胞上存在弱A抗原,血清学定型为典型的A_(el)表型;ABO基因初步分型为A1/O型,测序发现第7外显子767位碱基TC突变,导致A糖基转移酶第256位异亮氨酸被苏氨酸替换,血型基因型为ABO*AEL.05/O.01.01。分子模建与分析提示突变导致蛋白局部氢键作用力改变不显著,但突变导致ΔΔG值的升高,表明蛋白稳定性降低。结论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p.I256T突变可能通过降低了酶的稳定性导致A_(el)表现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中昆明地区ABO亚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6名无偿献血者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26例标本中共检测到2个O等位基因(O01、O02)、4个A等位基因(A101、A102、A105、A201)、9个B等位基因(B101、B(A)02、B305、Bel03、Bx02、Bw03、Bw11、Bw17、Bw19)以及1个新的B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基因第6外显子上检测到255CT,为同义突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昆明地区献血者ABO血型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ABO基因第6外显子255CT突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的遗传背景。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进行亚型鉴定;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的7个外显子;采用测序方法对7个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4例标本为ABO亚型,分别为:Bx(1例);ABx(1例);Ax(2例)。基因直接测序发现Bx和ABx在ABO~*B.01基础上1~6外显子未发生改变,仅在B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了449位核苷酸AG的突变;2例Ax在ABO~*A1.01基础上1~6外显子未发生改变,仅在A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了467位核苷酸CT的突变和798位插入了一个碱基T,以上的基因位点改变均导致了ABO血型的血清学表型变化,表现为ABO亚型。结论 研究揭示了4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发现2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即:c.449AG单基因位点突变,c.467CT的突变和c.798insT单碱基插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w亚型的血清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父亲、母亲、女儿、儿子)ABO血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序列引物对先证者及其父亲进行ABO基因初步分型,再使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7个外显子的全部编码序列并进行测序。结果 该家系成员中有2例为Aw亚型,其红细胞含有弱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基因型为Aw.new/O01;2例为B亚型;1例为O亚型。ABO血型基因直接测序分析显示先证者及其父亲存在c.467C>T、c.543G>C杂合变异和c.261delG缺失。第7外显子发生543位碱基G>C突变,导致第181位氨基酸由色氨酸被半胱氨酸替换,该突变极其罕见。结论 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第543位G>C突变可能引起酶活性下降,从而导致A抗原表达减弱,该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突变具备遗传基础,在家系中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例A×B亚型的鉴定,说明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及ABO亚型对输血的重要性。方法按照试剂所提供的操作方法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抗人球蛋白检测。结果血清学试验表明,被检者的红细胞与A抗体发生凝集,与B抗体不发生凝集,与抗-AB发生凝集,被检者的血清与A1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初步判定为A×B亚型。结论 ABO亚型是ABO抗原以外的抗原性较弱的亚型或变异,主要是由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或单碱基因缺失等原因导致A抗原或B抗原表达减弱,是导致正反定型不符,血型误判及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给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带来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BO血型亚型的存在,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BO血型B亚型系统Bw亚型与B糖基转移酶的关系。方法运用血型血清学鉴定方法鉴定1个家庭2例ABO血型的Bw亚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扩增糖基转移酶1~7号外显子,送到试剂公司测序。结果直接测序发现2例ABO血型的Bw亚型,其中B糖基转移酶基因第721位C〉T的转变,导致糖基转移酶多肽链Arg241Trp的转变。结论糖基转移酶基因第721位的C〉T的突变引起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消失或者减弱,导致Bw亚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B3亚型家系成员的血型血清学特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常规血型血清方法进行血型鉴定;采用PCR-SSP法进行ABO初步基因分型检测,并对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本家系中2人为A1B3亚型,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3人为B3亚型,血清中不含抗-B抗体。基因分析第7外显子上存在1054C>T突变,导致多肽链第352位精氨酸被色氨酸替换。结论基因点突变1054C>T是导致B3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且在家系中能够稳定遗传,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人源抗血清可正确鉴定B3亚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例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进行亚型鉴定;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的6、7外显子;采用测序方法对ABO基因的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血清学方法鉴定患者为A亚型,符合Ael特征,家系血清学表现均正常。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A等位基因6外显子:261DEL/G,A等位基因7外显子:476C>T和767C>T,两标本突变点符合Ael05。先证者的女儿和母亲均携带Ael05等位基因。结论 研究揭示了1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避免了血型的误判和漏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研究一名献血者ABO血型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和H抗原,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tion,PCR)检测其基因型,再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该献血员血清学检测为AB亚型,PCR结果为A2/Bw12,直接测序结果为A205/Bw12。结论 该献血员血型是一例比较罕见的AB双侧亚型。为保障输血安全,在该献血员不含抗体的情况下,其血液可以输注给配血相合的AB型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ABO血型血清学实验发现的患者正反定型不符情况的血型基因型。方法因贫血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的糖尿病患者,ABO血型检测发现其正反定型不符,应用血型血清学实验A1和A2亚型的分型、T抗原检测以及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判定其血清学表型,ABO基因分型及测序技术判定其血型基因型。结果患者红细胞与花生血凝素不发生凝集反应,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A1不凝集,患者血清与A1标准红细胞呈现较强凝集反应,与A2标准红细胞不发生凝集;EXON6 1条等位基因存在261G的缺失,EXON7序列非O等位基因出现700T/C,EXON7测序结果显示突变点为526C/G,646A/T,657C/T,700C/T,703G/A,771C/T,796A/C,829G/A,803G/C,930G/A。结论我们发现该患者血清学方法表现为A2B血型,基因分型为少见的ABO* cisAB.03.1.1/ABO* O.02.0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ABO血型血清学实验发现的患者正反定型不符情况的血型基因型.方法 因贫血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的糖尿病患者,ABO血型检测发现其正反定型不符,应用血型血清学实验A1和A2亚型的分型、T抗原检测以及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判定其血清学表型,ABO基因分型及测序技术判定其血型基因型.结果 患者红细胞与花生血凝素不发生凝集反应,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A1不凝集,患者血清与A1标准红细胞呈现较强凝集反应,与A2标准红细胞不发生凝集;EXON6 1条等位基因存在261G的缺失,EXON7序列非O等位基因出现700T/C,EXON7测序结果显示突变点为526C/G,646A/T,657C/T,700C/T,703G/A,771C/T,796A/C,829G/A,803G/C,930G/A.结论 我们发现该患者血清学方法表现为A2B血型,基因分型为少见的ABO*cisAB.03.1.1/ABO*0.02.01.1.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有红细胞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减弱[1].血清抗体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新生儿、老年人、ABO 亚型或免疫低下的患者.健康成年人缺乏相应ABO 抗体的情况比较罕见,机制尚不明确[2],但在某些疾病或生理情况下会有抗体减弱或缺失,在这种情况下,ABO 基因检测就显得尤其重要[3].最近笔者发现 1 例因抗 B 抗体(抗-B)缺失导致ABO 血型鉴定困难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鉴定对1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 1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用血清学方法做ABO表型检测,用PCR-SSP法做ABO基因鉴定,用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对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做序列分析.结果 血清学定型:ABw表型;PCR-SSP法鉴定:AB型;直接测序:A101/B101等位基因杂合,但伴有nt1055的G/A突变;克隆测序:G1055A突变发生在B101等位基因上,该突变产生Bw07等位基因.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A101/Bw07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