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皮钙粘附素 (E cad)和连环素 (α,β,γ ca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中E cad和α,β ,γ cat的表达水平 ,然后检验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E cad ,α ,β cat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1,P <0 .0 5 )。E cad ,β cat异常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低 ,生存期短。联合分析E cad ,α ,β ,γ cat发现任两个和两个以上蛋白异常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率高 ,预后差 ,与任一蛋白和无蛋白异常表达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 cad、β cat的异常表达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E cad ,α ,β ,γ cat表达的联合检测可望提高预测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准确性、灵敏性 ,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上皮钙粘素 (E cadherin)是一种跨膜糖蛋白 ,它与胞质蛋白 β 连环素 (β catenin)形成复合物 ,并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连接 ,在维持细胞形态和调节细胞间粘附中起重要作用 ,多种肿瘤的转移与E cadherin/ β catenin表达异常有关。本研究探讨了E cadherin/ β catenin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石蜡包埋大肠癌组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所有标本临床病理资料完全 ,并有随访记录。按“全国大肠癌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胃癌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E钙粘素(B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pcatenin,pea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癌、20例胃腺瘤和18例胃正常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82.8%)显著高于胃腺瘤(50.0%),B-cad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胃癌β-eat的异常表达率(79.3%)高于胃腺瘤(60.0%),β-cat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E-cad和β-cat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E-cad和β-cai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5.
6.
鼻咽癌中LMP1与E—钙粘素/β—链接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周开宇  王广涛  王义荣  杨树旭 《浙江医学》2009,31(9):1217-1219,1250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膜瘤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以进一步了解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49例脑膜瘤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以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E-钙粘素、β-连环素的表达情况。按染色强度和阳性范围评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粘附分子表达程度与脑膜瘤的WHO分级、瘤周水肿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瘤WHO病理级别为I级、Ⅱ级、Ⅲ级者E-钙粘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69%、33.33%、0(P〈0.05),β-连环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2.93%、33.33%、20.00%(P〈0.05)。瘤周水肿程度为0级、1级、2级、3级者E-钙粘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3.75%、85.71%、60.00%、0(P〈0.05),β-连环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85.71%、30.00%、0(P〈0.01)。结论脑膜瘤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与其WHO病理分级相关,不典型或恶性脑膜瘤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呈低表达或缺失;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越低,其瘤周水肿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钙粘素(E-CD)、CD44V6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标本和25例正常食癌组织应用SP法检测E-CD和CD44V6的表达,对其中42例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 E-CD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患者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E-CD表达阳性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88.24%和58.82‰阴性组分别为83.81%、56.00%和12.00%(P〈0.01);CD44V6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食管鳞癌患者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CD44V6表达阳性存活率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0.00%和16.67%,阴性组分别为100%、91.67%和66.68%(P〈0.01)。结论 E-CD和CD44V6表达与食管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且该两项指标表达方式相反;当E-CD阴性、CD44V6阳性时,可能说明患者预后差,有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早期的淋巴道转移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 ,找到有效评价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潜能的指标将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肿瘤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然而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及与周围基质粘附则是完成转移不可缺少的环节。钙粘素 (Cadherin ,Cad)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 ,其正常表达能保证细胞间的有效粘附 ,肿瘤细胞中Cad表达的变化可能影响瘤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乳腺癌中Cad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钙粘素与β-连环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2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异常表达率依次增高(P<0.05)。E-钙粘素的表达与肌层浸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β-连环素的表达与病理分级、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异常表达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膜突蛋白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转移与非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以及不同转移潜能人乳腺癌细胞系中膜突蛋白的定位及表达;应用RNAi技术结合体外侵袭运动实验,探讨膜突蛋白缺失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膜突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且在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17.53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膜突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此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膜突蛋白表达缺失显著抑制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且对侵袭潜能高的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更为显著。膜突蛋白缺失后,细胞中MTDH mRNA与nm-23 mRNA水平明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突蛋白高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潜能增强呈正相关,可能通过影响MTDH和nm-23表达、增强上皮间质转化、增加MMP-9分泌等来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是具有高度转移性的疾病而且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致死因为,对此病还没有很好的临床预测指标.E-cadherin-catenins粘附复合体在维持组织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与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E-cadherin-catenins复合体在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E-cadherin表...  相似文献   

13.
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与转移、预后间的关系及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TIP30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转移、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46例,根据生长部位、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TNM分期分组,以免疫组化法分别进行TIP30蛋白及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IP30蛋白的表达与肠癌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在TIP30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标本中分别随机抽取4例,利用RT-PCR技术检测VEGF的转录水平.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TIP30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2)在各期病例中,TIP30蛋白表达在各期癌旁组织中差别无显著性,Ⅲ期、Ⅳ期癌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率比Ⅱ期低 (P<0.05);(3)TIP30蛋白在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程度(P<0.01)、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4)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与TIP30蛋白的表达有关(P<0.05);同时VEGF的转录水平也与TIP30蛋白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TIP30蛋白在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有关;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通过下调p53基因的转录而导致癌变的发生;TIP30基因抑制肠癌转移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转录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Zhuge YH  Tao HQ  Wang Y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65-2768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 (SPH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浙江省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206例石蜡固定的胃癌组织和同期的40例非肿瘤胃黏膜中SPHK1的表达.结果 在4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3例(7.5%) SPHK1蛋白为阳性表达,均为低表达.在206例胃癌组织中,181例(87.9%)SPHK1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织(P =0.001),其中高表达126例(61.2%).SPHK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39、0.003、0.020、0.003),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Ⅰ~Ⅱ和Ⅲ期中SPHK1高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PHK1低表达者[53.6%( 15/28)比68.6%( 24/35),7.8% (6/77)比30.8%(12/39),P=0.009、0.006],Ⅳ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SPHK1表达无关(P>0.05),多变量分析表明SPHK1表达、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SPHK1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预后相关,SPHK1有望成为一个预测肿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热疗对人类结肠癌细胞株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ang H  Li JW  Shi YR  Niu RF  Wang P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99-1303
目的 探讨热疗对人类大肠癌细胞株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取体外实验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临床热疗条件对HT29细胞株加热43℃,60min,借助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热疗后不同时间内上皮黏附因子(E-cad)及α-,β-,γ-链蛋白(cat)表达的改变。结果 热疗后24hE-cad表达显著增强,动态分析显示,与未接受热疗的细胞比较,E-cad在热疗后24~72h内呈现逐渐增强趋势;γ-cat的表达在热疗后8~72h内也呈现增强趋势;经过43℃,60min的热疗,β-cat的表达在4~72h内呈现逐渐减弱趋势;α-cat的表达在热疗后未出现显著的改变。结论 43℃,60min的热疗可以上调人类大肠癌细胞株E-cad、γ-cat的表达;下调β-cat的表达;而对α-cat的表达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PC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玉  王雷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1):646-647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80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做PCNA检测,并与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NA阳性率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68.18%,无转移组31.82%,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CNA的表达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5年生存率(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免疫组化:115例乳腺癌VEGF-D阳性表达率79.1%(91/115),VEGF-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3,与年龄、大小、临床分级无关,(P=0.647,P=0.694,P=0.133);VEGF-D阳性组LVD值为(17.94±5.24)明显高于VEGF-D阴性组(13.25±4.65),(P=0.018),VEGF-D阳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24。原位杂交:乳腺癌中VEGF-DmRNA阳性表达率为69.4%与蛋白表达一致率为78.6%。结论VEGF-D与乳腺癌的淋巴管形成、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救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患者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研究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节转移组,VEGF-C阳性23例,阳性率92.0%;未见淋巴结节转移组,VEGF-C阳性10例,阳性率40.0%;淋巴结节转移组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见淋巴结节转移组;不同年龄、肿瘤直径以及病理分型的乳腺癌,VEGF-C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中,I~II期乳腺癌VEGF-C阳性表达率(58.1%)低于III~IV期VEGF-C阳性表达率(84.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乳腺癌中VEGF-C表达情况,能够为临床早期判定乳腺癌是否转移提供一项可测参考指标,对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可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蛋白1(metastasis suppressor protein 1,MTSS1)及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生长、凋亡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NMIBC患者63例,取患者癌肿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根据细胞学检查分为A、B、C、D组.A组:E-cadherin(+)、MTSS1(-);B组:E-cadherin(-)、MTSS1(+);C组:E-cadherin(+)、MTSS1(+);D组:E-cadherin (-)、MTSS1(-).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间MTSS1及E-cadherin表达;以MTSS1及E-cadherin为因变量,以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C组1年复发率最低仅13.33%,5年生存率最高达93.33%;D组1年复发率最高达68.75%,5年生存率最低仅12.50%,A、B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介于C、D组之间.复发者MTSS1和E-cadherin阳性表达高于未复发者,病理分级G3期MTSS1和E-cadherin阳性表达高于G1~G2期(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和病理分级是MTSS1及E-cadherin阳性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年龄、进展情况、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间MTSS1和E-cadherin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SS1与E-cadherin表达降低是癌细胞发生恶化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将成为NMIBC术后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新型靶向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