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认为乙型肝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肝细胞炎症和损伤是由于病毒的复制和抗原表达所激发的机体免疫病理所致[1]。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复制程度(HBV-DNA水平)和肝组织损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往往不一致。其具体免疫病理损伤机制还不清楚。新喋呤(neop-terin,Np)是公认的反映细胞免疫活化状态的早期、敏感标志物,体内血清Np水平高低可以反映细胞免疫激活程度和状态[2],几乎所有感染均见血清Np水平升高[3]。我们测定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Np水平,并探讨了Np与HBV-DNA水平及ALT的相关性,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高靖  张金凤 《疑难病杂志》2007,6(5):312-314
新喋呤(neopterin,Npt)是人体体液中最重要的一种喋啶类物质,化学名为2-胺基-4羟基-6-(D-赤藓糖基1,2,3,三羟基丙基)喋呤,它是三磷酸鸟苷(GTP)代谢、四氢生物喋呤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Npt可作为多种递质酶(如苯丙氨酸酶、酪氨酸酶、色氨酸酶)羟化过程中的辅助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在被活化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γ-干扰素(γ-IFN)刺激下分泌产生的,是γ-IFN诱导单核-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是细胞介导免疫激活的象征,其生物稳定性好,可于体液中检测到。由于体液中的Npt水平可以间接反映体内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人们对Npt的研究范围不断的延伸,涉及到并应用在肿瘤、创伤、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感染及器官移植等临床检测。本文就Npt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昂健  钱可大  唐训球  朱永良 《浙江医学》2000,22(12):709-710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中的竞争抑制法测定胃癌患者(63例)及正常对照组(36例)、胃炎患者(31例)和癌前病变患者(胃炎伴不典型增生,8例)血清新喋呤水平。结果 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胃炎患者(P〈0.01);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血清新喋呤水平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新喋呤水平与胃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新喋呤水平的测定可能对胃癌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T异常情况分为ALT正常组(131例)、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且小于2倍增高组(110例)和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122例)。对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随访24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抗原抗体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检测不同组别中不同载量HBV对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及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ALT正常组中,不同载量HBV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Th/i淋巴细胞数、Ts/c淋巴细胞数及血清中IL-2、IFN-γ、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反映Th1细胞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反映Th2细胞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患者HBVDNA明显下降(P<0.05),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IL-2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BV在不同ALT状态下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对于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7.
新喋呤由激活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其可反映细胞免疫激活程度。一旦出现细胞免疫介导的疾病时,体内新喋呤浓度又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本研究测定新喋呤水平,以了解新喋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活动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102例HF患者血清新喋呤浓度;运用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Ⅲ、Ⅳ级,设Ⅰ级为对照组.结果 HF患者血清新喋呤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LVEF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新喋呤水平随HF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且与LVEF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 血清新喋呤水平对HF患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能是HF患者危险分层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新喋呤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28例胰腺炎患者依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重症组,测定发病当天及第4天、第8天、第14天患者血清新喋呤含量,记录APACHE Ⅱ评分,分析新喋呤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关系。结果: 重症胰腺炎发病第8天和第14天新喋呤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1和P<0.001),其值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组发病第8天和第14天新喋呤水平亦均高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存活组(P<0.05和P<0.001)。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动态检测新喋呤水平可能有助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临床指标变化特点,提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相关指标。方法:对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94例,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组;对行肝活检的42例按炎症程度分组,观察其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影响,并了解转阴时间,以提出最佳抗病毒方案。结果;(1)随着ALT、肝组织炎症程度增加,HBeAg、HBV—DNA转阴率增加。(2)在HBV—DNA转阴的患者中,治疗3个月时38例(84.4%)转阴,6个月时44例(97.8%)转阴。(3)在干扰索治疗中,已HBeAg血清转阴的5例HBV-1896前c区变异株患者,4例已HBV—DNA转阴的病情复发,1例始终无效。结论:治疗前ALT水平肝组织炎症程度高的对干扰素反应好,对治疗6个月无效者,建议停药;治疗前存在HBV一1896前C区变异株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和尿液新喋呤水平与疾病活动性、临床疗效和其它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测定了3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和尿液中新喋呤水平。结果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尿液新喋呤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且活动期患者血清、尿液新喋呤水平与反映疾病活动性的某些实验室指标如ESR、SIL-2R及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活动指数变化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骨骼肌酶中CK、AST、LDH与血清新喋呤水平均有明显相关一致性。结论 测定血清、尿液新喋呤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状态,可作为判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疾病活动、临床疗效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喋呤在普外科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74例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患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n=73)和非脓毒症组(n=101).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分析各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WBC、NEU、血糖、ALT、CRP、PCT、Crea及新喋呤水平增高(P<0.05).脓毒症组血清新喋呤水平与WBC、NEU、Crea、CRP、PCT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脓毒症组以血清新喋呤水平≥83.1 nmol/L为诊断界值,预测脓毒症30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AUC为0.688(P=0.023).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r=2.236,P=0.038)、新喋呤≥83.1 nmol/L(r=3.464,P=0.017)及SOFA≥3(r=3.793,P=0.014)是脓毒症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感染患者中,血清新呤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增高,且与炎症反应、肾脏受损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3.1 nmol/L的脓毒症患者住院30 d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细胞间免疫异常近年来已有报道[1],新蝶呤(neooterin,NP)作为细胞间免疫活性的标记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NP是一毗嗪嘧啶化合物,由三磷酸鸟嘌呤核苷(GTP)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形成生物碟呤。是特异性抗原(包括病毒)激活T淋巴细胞过程中,在r一干扰素(INF-r)的作用下,由人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在人体内被认为是T淋巴细胞的活性标记。由于大部分NP由尿排出,故检测尿NP即可了解体内细胞免疫活性。我们采用HPLC法测定SLE患者中尿NP水平,并观察其与SLE病情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新喋呤检测在外伤性脑梗死(TCI)患者中的预警价值.方法:TCI患者90例,根据疾病的GCS评分高低分为A组(25例)、B组(32例)、C组(33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入院后次日清晨及随后不同时间点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新喋呤含量,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等其他生化指标的改变,并记录GCS评分.结果:TCI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B组、C组患者(P<0.05),B组、C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新喋呤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情危重程度有关.TCI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与时间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TCI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对早期采取措施、改善预后有重要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余琼  昂健 《嘉兴医学》2001,17(2):83-84
目的:研究胃癌分化程度与血清新喋呤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取胃癌患血清标本33例,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抑制法测定血清新喋呤浓度。结果:血清新喋呤水平随胃癌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结论:血清新喋呤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新喋吟 (Neopterin ,Npt)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竞争法 ,检测 5 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 32例对照的血清新喋呤水平。结果初发未治、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期患者N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治疗后达BMR的 8例随访患者血清Np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0 1)。结论检测血清新喋呤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预后及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和尿新喋呤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含量,并分析治疗前血清和尿中的新喋呤水平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均低于稳定和进展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与尿新喋呤水平均高度相关(r=0.80、0.82,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和尿新喋呤水平可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的预测指标,尿液检测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8.
测定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血清新喋呤(N-P)、骨钙素(BGP)、桡骨及尺骨骨矿物质(BMC)含量及骨密度(BD)。结果,BGP(54例)及N-P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控制而下降(P〈0.01)。54%患者BMC、BD水平降低。提示血清N-P、BGP及BMC测定可作为观察甲亢病人的免疫状态以及骨代谢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测定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血清新喋呤(N—P)、骨钙素(BGP)、桡骨及尺骨骨矿物质(BMC)含量及骨密度(BD).结果,BGP(54例)及N—P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控制而下降(P<0.01).54%患者BMC、BD水平降低.提示血清N—P、BGP及HMC测定可作为观察甲亢病人的免疫状态以及骨代谢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将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根据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分为低拷贝组29例与高拷贝组71例,根据HBeAg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55例与阴性组45例),同时选取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血清HBV-DNA定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拷贝组与高拷贝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存在负相关(r=-0.659, P=0.003);阳性组lgHBV-DNA、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HBV-DNA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HBV-DNA复制是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