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予以甘露消毒丹加减口服。结果:甘露消毒丹组痊愈28例,好转21例,无效11例;对照组痊愈14例,好转25例,无效21例,甘露消毒丹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明权 《中医研究》1996,9(6):32-33
甘露消毒丹新用湖北432300汉川县人民医院李明权主题词甘露消毒丹/治疗应用,甲型肝炎病毒/中医药疗法,胆囊炎/中医药疗法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出自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所撰《温热经纬》一书,由茵陈、滑石、黄芩、射干、连翘、石菖蒲、白豆蔻、川贝母...  相似文献   

3.
李鳌才 《山西中医》1995,11(6):43-43
甘露消毒丹临证应用举隅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525200)李鳌才关键词甘露消毒丹,间质性肺炎,乙型肝炎,尿道炎甘露消毒丹出自《温热经纬》,由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石菖莆、贝母、黄芩、连翘、射干、薄荷十一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甘露消毒丹在临床和实验中应用很多,甘露消毒丹在抗病毒方面的实验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抗感染性疾病方面。本文就甘露消毒丹的来源与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作一综述。1来源甘露消毒丹究竟来源何处,近年来,医家对甘露消毒丹的出处众说纷纭。现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甘露消毒丹出于《续名医类案》,二是甘露消毒丹出于《医效秘传》。查阅《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1]):"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  相似文献   

5.
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咳喘68例南京市红十字医院(210000)陆修坤[关键词]湿热咳喘,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出自清·王士雄《温热经纬),具有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之功。原为治疗湿温、暑湿时疫而设。笔者从1982~1992年,以此方为主,试用于肺系感染属湿热...  相似文献   

6.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病毒性淤胆型肝炎分别予单纯西药或结合甘露消毒丹加减,并观察疗效。结果 结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因机证治四个方面,对比分析甘露消毒丹与阳明发黄三方之异同。甘露消毒丹为叶天士传承阳明发黄三方之理,以开上、畅中、渗下诸法分消三焦、祛湿清热,两方方虽不同而法理相通。甘露消毒丹方对阳明发黄三方的继承发展,为现代中医在用古法而不拘于古方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是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湿温时疫的代表方剂,该方清热解毒、淡渗利湿、芳香化浊,用于湿温邪在气分诸证,疗效甚佳。消除湿热毒邪,有如“甘露”降临而暑气潜消,故称为“甘露消毒丹”[1],原方组成: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石菖蒲、浙贝母、黄芩、连翘、射干、薄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淋病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设置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甘露消毒丹,对照组服用环丙沙星。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及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疗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甘露消毒丹首载于《医效秘传》,为叶天士所创之方。李士懋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治疗胸痹、持续发热、臌胀、咳嗽等病症,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甘露消毒丹所治疾病的共同病机是:湿热。  相似文献   

11.
徐华娟 《河南中医》2010,30(9):876-876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2个疗程判断疗效。结果:痊愈率70.9%,总有效率95.8%。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甘露消毒丹临床引伸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消毒丹临床引伸应用近况金毅①廖雄英②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消毒丹,方源出自清·王孟英《温热经纬》,功能化浊利湿,清热解毒,为临床治疗湿温病邪在气分的常用方剂之一。近年来该方被引伸应用于湿热引起的多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该方临床引伸应用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对照药,运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4组实验观察甘露消毒丹体外抗EV71的病毒抑制率。结果在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的EV71病毒抑制率高于病毒唑;在预防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与病毒唑的EV71病毒抑制率几乎为零。结论甘露消毒丹抗EV71作用强于病毒唑,且其抗EV71效应体现在影响EV71复制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发病特点及处方药物加减。方法按照设计的《甘露消毒丹方证调查表》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应用甘露消毒丹治疗前及用药7天后的症状变化。结果湿热咳嗽病位在肺脾,发病既有外感因素,又有内伤因素;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43.57岁,30~39岁患者发病率最高(39.3%)。甘露消毒丹一年四季均有应用,以12月份和6月份多见。甘露消毒丹治疗咳嗽的主症为:久咳,晚间较重,常因气温变化及劳累加重,咳痰量少色白或色黄或黄白相间,质黏,不易咳出。结论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咳嗽的病因病机及主、兼症、舌脉等特点,为临床治疗湿热咳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肝炎解毒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肝炎解毒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4例,并与甘露消毒丹治疗的8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肝炎解毒饮不仅能用于急性肝炎治疗,而且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也有明显疗效,并优于甘露消毒丹。  相似文献   

16.
从甘露消毒丹中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甘露消毒丹通过诱生多种细胞因子达到免疫调节作用两方面阐述了甘露消毒丹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认为中药免疫调节剂对机体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其一激活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其二诱生多种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口服甘露消毒丹加味煎剂,对照组70例口服利君沙片,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7%、对照组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甘露消毒丹合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甘露消毒丹合剂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蛋清致炎法,观察甘露消毒丹合剂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采用小鼠耳廓外涂二甲苯两面致炎法,观察甘露消毒丹合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 甘露消毒丹合剂抑制蛋清所致大鼠的足肿胀,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减轻小鼠因炎性物质刺激导致的炎性渗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1,P<0.05),大剂量组与阿司匹林或地塞米松作用相当.结论 甘露消毒丹合剂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甘露消毒丹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论述3例湿热证候眼病病例的治疗过程,指出了临床治疗慢性眼病的原则和方法,揭示了甘露消毒丹在眼病治疗中的"异病同治"之理,突出辨证论治为甘露消毒丹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取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甘露消毒丹对小鼠IFN、NK及IL-2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培养与放射免疫法,研究了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及加味方,对小鼠IFN、NK、IL-2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消毒丹全方、加味方与苦残方,对小鼠IFN效价的影响,明显高于造模组;甘露消毒丹全方、加味方与苦残方,均能显著增强NK活性;甘露消毒全方对IL-2刺激指数的影响,优于加味方与芳残方、苦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