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拟评价不同血浆代用品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on socity of anesrhesiologisrs,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明胶组各20例,术前用6%羟乙基淀粉或4%琥珀酰明胶以20 ml·kg-1·h-1的速率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全程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在稀释前、稀释后30、60 min各时点分别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各组输液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各组输液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变化;与输液前比较,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稀释后30、60 min两个时点均较稀释前降低,各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于稀释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输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有差异(P<0.05).结论 术前使用不同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或琥珀酰明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均可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均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增加组织血流灌注,改善血液流变性.用于围术期的容量治疗时,对降低血液黏度羟乙基淀粉时效更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国产琥珀酰明胶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国产组(G组,n=30)与进口组(J组,n=30),每例在术前各输入国产或进口琥珀酰明胶1000mL。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4h、24h时,采血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输液后30min、4h、24h时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较输注前都明显降低(P〈0.05),而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较输注前却明显升高(P〈0.05),所有指标两组间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降低全血黏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国产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完全一致,可以代替进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国产琥珀酰明胶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国产组(G组,n=30)与进口组(J组,n=30),每例在术前各输入国产或进口琥珀酰明胶1 000mL。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4h、24h时,采血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输液后30min、4h、24h时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较输注前都明显降低(P<0.05),而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较输注前却明显升高(P<0.05),所有指标两组间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降低全血黏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国产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完全一致,可以代替进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琥珀酰明胶用于婴幼儿和儿童对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方法20倒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Ⅰ组〈3岁n=9)和儿童组(C组,3—12岁n=11),术前用琥珀酰明胶10nd/kg行高容性血液稀释,输液前后分别抽取颈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比较各组输液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输液后全血低切、中切和高切粘度均显著下降(P〈0.01),但血液牯度无显著改变;两组病人血细胞比容、纤维蛋血原在输液后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在输液前后无显著变化,与输液前比较,输液后红细胞电泳指数显著增加(P〈0.05);两组病人血沉、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输液后无显著变化;C组病人输液后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两组间各项指标相同时点比较虽有一定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用于1—12岁儿科病人进行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稳定血液动力学,但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足月单胎健康产妇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不同液体AHHD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聚明胶肽组(P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C组、P组、G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前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D,输液速度为20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30min(T1)、1h(T2)和手术结束后2h(T3)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血红细胞比容(Hc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和血沉)及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Fib)]。结果 与C组比较,P组、G组和H组T1—T3时Hb含量及Hct降低(P<0.05),T1—T2时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PLT和Fib降低,APTT延长(P<0.05),血浆黏度值、血沉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P组和G组T1—T2时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及血沉升高(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影响轻微,但可改善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增加组织血液灌注,且6%羟乙基淀粉130/0.4相较其他液体对降低血液黏度时效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与控制性降压对年老患者手术时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H组(17例)和C组(19例),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H组输注4%琥珀酰明胶15 ml/kg,40~50 min完成,同时给予硝酸甘油(SNG)控制性降压;C组按常规予复方乳酸钠每小时6~8 min/kg输注。测定入室后(T0)、AHH完毕即刻(T1)、AHH后30 min(T2)、60 min(T3)的BP、HR、CVP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果:T1~T3时H组CVP高于T0时及C组(P〈0.05),PT值长于T0时(P〈0.05),Hct值低于T0时和C组(P〈0.05),全血黏度高、中度切变率低于T0时和C组(P〈0.05)。结论:4%琥珀酰明胶用于AHH结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甚小,且可改变血液流变学,有助于围术期微循环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陈华钦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36-636,659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海洛因依赖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液流变仪测定吸毒组及正常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数值。结果:吸毒组RBC、HCT、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H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增高对吸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抗血液流变学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脉复生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控感染、抗凝、降糖、支持疗法、改善循环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脉复生口服。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及全血还原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 VAI)、红细胞刚性指数( IR)、红细胞变形指数( TK)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 LP( a)]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脂联素水平升高,全血还原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血浆黏度、VAI、TK水平下降,IR水平提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APOB、LP ( a)水平均下降,全血还原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血浆黏度、VAI、TK水平下降,IR水平升高( P<0.05)。结论脉复生能调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邵华  赵忠岩 《吉林医学》2009,30(19):2250-2251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血液流变项目中,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黏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5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组)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20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疗程14 d,同时测定5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代谢综合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中节约用血的安全性。方法:3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以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20 ml/(kg.h)速率输注,扩容量20 ml/kg,C组以同样速度静脉滴注20 ml/kg乳酸钠林格液。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醉。术中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16 h输血量。结果:S组术中及术后24 h输血量及输血人数明显少于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MAP在切皮前和双髋关节置换后明显高于C组,HR在切皮前和双髋关节置换后较基础值显著减慢(P〈0.05);S组Hct在稀释后及术毕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P〈0.05)。结论: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对无严重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采用琥珀酰明胶溶液按20 ml/kg快速扩容实施AHH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郑肇良  符月琴 《海南医学》2010,21(11):103-10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流变学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了解其在脑出血诊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88例符合标准患者,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从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析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在血瘀证组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可做为血瘀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按20ml/kg在手术开始前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4%琥珀明胶或乳酸林格氏液扩容量,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检测稀释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AHH后循环功能稳定,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AHH后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细胞变形指数6%羟乙基淀粉组升高。结论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状态,利于微循环灌注,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输血量,胶体溶液优于晶体溶液。  相似文献   

14.
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4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50ml/d,对照组48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化氢(H蠢)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再灌注+NaHS组(C组),每组8只。A组仅行剖腹及游离肠系膜上动脉(SMA),B、C组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在再灌注前10min静脉注射100umol/kgNaHS后按1mg·kg-1·h-1持续静脉注射直到再灌注2h,A、B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0.9%的氯化钠溶液,作用时间和持续时间均同C组。处死大鼠后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HS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及H书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B组比较,C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及H2S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1)。书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沉均呈显著负相关(r=-0.844、-0.813、-0.825、-0.748、-0842,均P〈0.01)。结论H2S能改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观察6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经过10天的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明显改善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库存血在室温条件下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方法 取健康献血员血液12袋,放置在室温下,分别在0min、30min、1h、2h抽取血液,对红细胞计数及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等进行测定。结果 1h、2h后,全血低切黏度增加(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也增加,与刚出库时相比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 库存血在室温条件下,其流变学特性有显著性变化,应在出库后尽早输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SD大鼠2周复制高脂血症模型,根据总胆固醇(TC)随机分为模型组、FTZ高、中、低剂量组、血脂康组、非诺贝特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 FTZ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TC、TG、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升高HDL-C,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高、中、低切黏度,高剂量组还能使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降低。结论 FTZ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升高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取针灸联合组11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2个疗程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第1、2疗程结束针灸联合组听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和73.00%,针灸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第1、2疗程结束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和促进微循环,提高患者听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