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江苏省扬州市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和控烟知识现状进行调查,为今后在医务人员群体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扬州市4家医疗机构605名直接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人群总吸烟率为16.03%,现在吸烟率为11.57%;烟草危害的知晓率为73.61%,7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1.00%,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7.60%;对医疗机构控烟认同率为83.63%;43.46%的医务人员获得过控烟方面的知识培训,能为病人制定戒烟计划的有1.69%;能对病人在门诊和病房提供健康教育的有31.40%。结论医务人员人群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改变其吸烟行为,同时也更好地推动社会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治区教师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藏教师吸烟现状,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在学校开展青少年控烟及创建无烟学校奠定基础。方法 2008年9月按照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22所学校的695名教师,进行一对一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教师总吸烟率为29.60%,现在吸烟率25.70%,男女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6,P〈0.001)。26.60%的教师获得过烟草危害知识方面的教材或资料,7.3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烟草危害知识得分为教师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教师人群吸烟率较高,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控烟相关教学活动的教材较少。积极开发学校控烟材料,加强教师控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技能的培训是开展学校控烟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教师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控烟相关教学活动等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学校及其调查对象,共调查936名教师。结果936人中,男性366人,占39.4%,女性563人,占60.6%,男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4%,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为37.2%;35.6%的吸烟教师在上班时间当着学生的面吸过烟,且以小学、初中教师为多;87.5%的吸烟教师在上班时间吸过烟;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吸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被动吸烟与疾病的关系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9.07%、83.53%和74.07%;80.8%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学校不能在室内任何区域吸烟,而认为所在学校禁烟规定执行好的仅占48.1%;超过一半的教师没有获得过预防青少年吸烟方面的教材或资料;仅20.6%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结论内蒙古地区教师吸烟率相对较低,但存在学校室内外吸烟现象还较严重,教师对烟草危害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不深入,缺乏控烟相关知识培训,所在学校禁烟规定执行不好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开平市常住居民与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为政府和控烟机构制订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机方法抽取常住居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护人员与教师;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公务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相关行为、对控烟政策的态度及控烟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平市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25.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92%,女性吸烟率为1.92%,常住居民对吸烟和二手烟引起除肺癌外的疾病的认知率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为15.3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4.28%,女性吸烟率为3.15%,3.00%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19.0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91.33%的重点人群认为应在医院、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全部禁烟,在餐厅和酒吧室内全部禁烟的认可率分别为57.33%、43.67%。结论应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知识的认知率,自觉选择和坚持远离烟草的生活方式。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和培训,发挥其示范、指导和教育作用带动全人群吸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高仙  张世伟  李玉红  甄媛  李鑫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290-1292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学校教师烟草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态度,为制定学校控烟干预策略和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10所学校197名教师进行“北京市学校人群烟草监测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教师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分别为15.2%,51.8%,均为男教师高于女教师;50.8%的教师没有接受过预防青少年吸烟方面的培训,60.4%的教师报告在学校附近(200 m内)能买到烟;分别有87.3%,89.8%,87.3%的教师报告学校严格执行学生、教职员工(在校)、外来人员(在校)禁止吸烟.结论 男教师吸烟率较高,应作为重点干预和指导的对象;没经过控烟培训的教师比例较高,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知晓率和技能;学校周边能够买到香烟,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控烟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相关控烟知识,为在教师人群中进行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天津市河西、北辰、宁河3区不同类别学校教师6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2.2%,吸烟率为16.0%,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教师的现在吸烟率为25.0%,高于中学和小学教师。27.4%教师有时在学生面前吸烟,8.2%教师经常在上班时间吸烟,27.2%教师在办公室吸烟。34.8%的教师教过学生拒绝吸烟的技巧。61.0%的教师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52.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92.5%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学校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结论学校应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和培训,提高教师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帮助吸烟教师戒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控烟重点人群吸烟状况及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和对公共场所禁烟态度,为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形式,对调查对象吸烟情况、烟草知识和态度以及人口学信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宁区控烟重点人群吸烟率为22.6%,男性为45.0%,女性为0.8%;公务员、教师、医生分别为30.0%、22.7%、19.9%。3类人群对吸烟、被动吸烟是引起肺癌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90%;被动吸烟对支气管炎、儿童肺部疾病、哮喘的危害知晓率均>75%;对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危害知晓率均<55%,公务员、教师对大多数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知晓率明显低于医生。>90%调查对象支持公共场所室内禁烟或部分禁烟。结论重点人群控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不到位,需加强控烟力度,提高他们的控烟意识和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医生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行为和烟草控制知识现状,为在医生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台州市及云和县165家医疗机构12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25%的医院有禁烟规定;医生总吸烟率为23.05%,现在吸烟率为19.27%,男性高于女性;8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63.88%,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5.04%;82.55%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2.25%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22.56%的医生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26.98),外科工作(OR=1.58),10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OR=1.99),对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认识(OR=0.62)。结论医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生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的烟草相关知识水平、对控制吸烟政策和控烟工作的态度、吸烟及被动吸烟相关行为等,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烟草流行情况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录入数据库后,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 359名调查对象的现吸烟率为16.1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9.8%,女性为0.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的人群吸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戒烟率为37.6%,戒烟的主要原因为考虑到"自己的健康"(40.4%);被动吸烟率为49.2%,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9.6%,对吸烟及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的知晓率分别为56.6%和64.8%。结论与一般人群吸烟状况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的吸烟率较低,但仍需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吸烟行为的转变;职工对烟草危害的认知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
杨金友  张巧玲  向全永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8-2100
目的了解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对吸烟的相关知识与态度,为学校控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09年10—11月对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5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总吸烟率为6.4%,男生为29.4%,女生为0.6%;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随年级升高而增高,不同年级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吸烟现象普遍,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对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1.
Information about tobacco use prevalenc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was assessed among school personnel in Uttar Pradesh. A single cluster sample design with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the enrolment in grades 8-10 was us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SUDAAN and the C-sample procedure in Epi-Info. The school response rate was 100%. School personnel response rate ranged from 72-80%, the proportion of men being 84-92%. Current cigarette smoking and smokeless tobacco use reported by all teachers was 21.9% and 75.6%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daily cigarette smoking was ranged by 12.6-15.1%; bidi and other smoking 4.8-13.4%; smokeless tobacco use 16.3-19.8%. Existing school policy on four measures were reported poor however over 72% school personnel felt need for policy prohibiting tobacco use among students and school personnel. Tobacco prevention instruction by teachers did not fare much better on six different measures (4.9-30.9%). However over 2/3rd school personnel were very supportive on tobacco control issues. There was no training among school personnel on tobacco use prevention skills (3.7%). However most of the school personnel (67.1%) were curious about getting such trainings. A positive environment for tobacco use prevention needs to be created by adopting comprehensive tobacco control policies for schools. First step towards this may be training of school personnel on tobacco use prevention skill and supply of teach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在中学教师中开展控烟工作的效果,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1月,在大连市城区(非郊区)抽取6所中学,对294名中学教师进行控烟干预研究,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调查并比较干预对象的吸烟相关知识、信念与控烟活动参与情况。[结果]调查对象控烟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时在90%以下者干预后均明显提高(P〈0.01);持有正确吸烟信念者所占比例,多数干预后有所提高;现吸烟率干预前为13.61%,干预后为7.75%(P〈0.01);劝阻过他人吸烟和教授学生拒绝吸烟技巧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分别为82.65%、39.46%,干预后分别为89.43%、63.73%(P〈0.01)。[结论]对中学教师进行控烟干预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军队某三甲医院1 07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10.29%,现在吸烟率为8.72%,全部为男性。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身份和岗位的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79%的人认为吸烟有害健康,90.72%的人认为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较大,93.51%的人认为医务人员应该成为不吸烟的榜样。对烟草危害的知晓率为74.70%,对7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85.30%,对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91.36%。结论军队三甲医院男性医务人员吸烟比例仍较高,主动戒烟比例低,对烟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加强医务人员吸烟危害性的宣传,开展强制戒烟工作,创建军队医院无烟环境,使其在军队烟草控制工作中起到表率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学和师范院校教师吸烟知识、态度、行为及学校控烟环境等,为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和2所师范院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 357名教师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教师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6.9%和12.9%;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教师认为自己应该在控烟活动中起带头作用的报告率为85.9%和81.5%,经常当面劝阻吸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19.6%和21.1%;分别有56.4%的医学院校教师和57.4%的师范院校教师在过去7 d中看到有人在学校的室内环境吸烟。结论应该在医学与师范院校教师中深入普及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制定严格的控烟规定,强化学校控烟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性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人群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1358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319名男性医生、127名男性教师和166名男性公务员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3类重点人群中男性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3类人群总体吸烟率为19.4%,其中男性吸烟率42.3%。对男性吸烟行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工龄、学历、相关知识得分和相关态度得分。结论坚持在3类人群中强化开展烟草控制工作,可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降低3类人群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小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因素,为青少年控烟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1所小学4 3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曾经尝试吸烟的小学生为640人,吸烟尝试率为14.9%,<9岁就尝试吸烟的学生为74.2%,68.4%的小学生尝试吸第1支烟的原因是好奇;学生伙伴吸烟发现率为16.9%,小学生在家庭中的被动吸烟暴露率为73.7%,教师吸烟被学生发现率为29.1%;男生、年龄增大、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伙伴吸烟率较高、近1周中学校和家中被动吸烟暴露率较高、控烟宣传资料接触较少、接受知识培训较少是小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学生吸烟尝试率较高,尝试吸烟的年龄小,对吸烟成瘾及危害性的认识不足,小学生周围人群吸烟的比例高,小学生控烟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重点人群对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和吸烟行为,为更好的在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于2008年5月在河西区、北辰区、宁河县抽取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大学4所,中学10所,小学10所;市级政府部门3个,区级政府部门6个,街(镇)级单位6个。共随机抽取公务员404名,教师600名,医生1000名。结果吸烟率为20.5%,现在吸烟率17.5%。男性吸烟率为48.4%,女性吸烟率为0.5%。公务员吸烟率31.9%,教师吸烟率16%,医生吸烟率18.6%。59.7%的被调查者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危害小"。46.7%的被调查者否认"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危害"。11.6%的被调查者否认"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93.6%的被调查者否认"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小"。84.2%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8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医院、学校、政府机构、工作场所、会议室、交通工具内施行全部禁烟。71.4%和43.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餐厅和酒吧施行全部禁烟。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肺癌、肺气肿、冠心病与吸烟有关。结论公务员、教师、医生中男性吸烟率仍然很高,需要加强香烟相关知识和吸烟危害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尽快制定天津市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