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大增教授已七旬,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近50年,以善治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现就本人随师学习用药体会介绍如下:1 大黄与桃仁,化瘀通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本草纲目》谓大黄,苦峻下走,荡涤通腑,推陈致新,有下瘀血,破症瘕积聚之效;桃仁苦平,破血祛瘀,润燥滑肠,《本经逢原》谓“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王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在盆腔,属下焦,盆腔内组织粘连、包块形成,气滞血瘀引起下焦,腑气失畅,不通则痛,根据“血瘀宜化,腑气宜通”的中医治则,创制内异1号方(由生  相似文献   

2.
徐天予 《中国药业》2010,19(14):85-87
大黄是古今常用中药,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便秘、湿热、热毒诸证。现代研究认为,大黄有泻下、保肝利胆、保护胃黏膜、利尿、改善肾功能、广谱抑菌、止血、免疫调节等功能,广泛应用于便秘、急腹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出血性疾病及胃溃疡、病毒性肝炎、肝性脑病等疾病的治疗。该文对大黄的古今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大黄为蓼科多处生草本植物的根状茎 ,味苦 ,气香 ,其性寒凉 ,入血分 ,兼走气分 ,是一味攻积导滞 ,下结毒 ,泻火凉血 ,活血化瘀 ,苦寒攻下的要药 ,因而大黄以攻为用 ,荡涤肠胃实热 ,以通燥结。通里热大实以治惊厥 ,急下存阴治高热神昏谵语 ,性虽趋下 ,但可治实炎上炎之目赤口疮 ,咽喉肿痛 ,吐血 ,衄血之证等。  在传统应用的基础上 ,现代医学对大黄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现代医学研究对大黄有效成份的分析认为大黄含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及鞣质等成份。因此 ,对诸多菌珠有抑菌、抗菌作用 ,并有能降低血压 ,降低胆…  相似文献   

4.
曾凡新  李宗祥  韩宪忠  聂进 《医药导报》2004,23(12):0903-0906
目的:研究胃腹气痛胶囊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抗溃疡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小鼠胃排空实验和豚鼠体内胃运动实验研究胃腹气痛胶囊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水浸应激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胃腹气痛胶囊的抗溃疡形成作用。结果:胃腹气痛胶囊水溶性成分皮下注射可显著抑制小鼠胃排空(P<0.01);胃腹气痛胶囊低剂量和中剂量灌胃给药可显著增强豚鼠胃蠕动,而高剂量则明显减弱胃蠕动(P<0.05);胃腹气痛胶囊也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形成(P<0.01)。结论:胃腹气痛胶囊对胃运动功能表现为低剂量兴奋、高剂量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可显著拮抗应激性溃疡形成,可能是治疗胃脘疼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正>大黄,乃中国的特产药材,不仅临床常用,而且是中医治疗急症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就张仲景对大黄的配伍特应用特色论述如下。1大黄配桂枝方如桂枝加大黄汤。功具表里双解。主治太阳病误下后,邪陷阳明,而表证未除,又见腹中大实痛,按之痛不止,脉沉实。故仲景以大黄推导其滞,桂枝解表祛邪。药虽两味,使表里之邪,各有出路,合而成为表里双解之剂。  相似文献   

6.
大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俊荣  陈俊红  王国明 《中国药房》2008,19(18):1429-1430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Reg.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茎,又名将军、川军、锦纹。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对机体的多个系统均有影响,作用多样,其抗菌消炎、抗肿瘤、抗高脂血症、降压、强心、健胃、利胆、保肝、泻下、延缓衰老等治疗作用已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和充分肯定。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尤其是其有效成分和复方制剂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方面的作用研究日趋深入,本文即将其抗AS作用机制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由本院研制的康宁Ⅳ号浓煎剂,系由生大黄、炙甘草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导积泻热、利气破积之功效,主治腹部胀满、大便秘结。通过十年来的临床观察,本药对解除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常见的副作用——大便秘结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腹部胀满、便秘等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本文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大黄进行鉴别,以利监控药品质量。工实胜林科康宁w号浓煎剂由宁波市康宁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970517。标准品大黄酸,批号0757-9703;大黄素,批号0756-9505;大黄对照药材,批号902-8901,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硅胶…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认为,"积"为百病之源。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源于量变的积累,疾病也不例外。若体内的"垃圾"长期积蓄,不及时清除,必将带来健康隐患。气积――伤肝中医认为,气贵于流通。意思是说,若气机顺畅,则百病不生;反之,如果气机失调,则会影响健康。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从而导致气机郁滞不畅,形成"气积"。中医  相似文献   

9.
肺主治节,为诸气之枢。万物之所为生者,必由其气。气者金也,乃知金者受气居先,所以金为气母。五行以气为主,是以五行之序以金为首也。肺气通调则全身气机昌达;肺气失调则脏腑经络的气化发生差忒或愆滞而百病丛生。如气逆於上则咳、喘、衄、聋;停郁于胸痞、痛、呕、呃;阻滞于下则秘、癃、淋、遗;累及肌肉经络、脏腑则肿、痛、痉、厥诸疾。凡运枢机则不离治肺。现将治肺之法浅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黄炭在胃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系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去皮根茎及根。大黄苦寒,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之要药,其气味独重,直降下行,走而不宁。有"斩  相似文献   

11.
对肝胃气痛片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胃气痛片是由大黄、龙胆、丁香油、薄荷油、碳酸氢钠等组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消积开气、健胃制酸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胃痛、胃胀、嗳气泛酸、消化不良等症 ,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 986年版 ,其质量标准是以滴定法测定肝胃气痛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对其处方中的大黄、龙胆质量无控制标准 ,为了进一步完善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我们对处方中的主药大黄、龙胆进行了薄层层析法定性 ,并采用比色法测定 ,制剂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 ,该法简便快速 ,结果稳定 ,重现性好 ,回收率达到 99.3 5% ,变异系数为 2 .69% ,研究出对肝胃气痛片中其他主…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在祖国医学中指头痛之偏于一侧者,又名偏头风、边头风.<丹溪心法*头风>:"偏头风在左而属风者".<张氏医通*诸痛门>:"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痰湿,加以风邪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蹶阴二经,有左痛忽移于右,右痛忽移于左者,风火击动其痰湿之气,所以互换也,痛久不已另人伤目,目者肝之窍,肝风内动则害空窍也.盖木邪亢盛,则生风生火,鼓动胸中痰积,皆随火上逆为患耳".在现代医学中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指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3.
大黄味苦性寒,入胃、大肠、心、肝经。具悍利之性,拥将军之称,为攻积泻火、通腑逐淤之要药。由于大黄有活血化瘀之功,常使瘀血祛而血得归经,又为血证之要药。1胃病中的应用1.1脾胃虚弱食滞,用大黄健脾消滞脾胃虚弱之人,若饮  相似文献   

14.
大黄是蓼科植物大黄、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的根茎,是一味泻火、破血行瘀的药,使用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可随配伍的不同而发挥它的所长。大黄与苏打配伍制成大黄苏打片,对健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有协同作用。大黄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论治愈率和治愈天数都比一般保肝治疗为优。如配以芒硝,可攻下破积;临床上大黄与芒硝配伍多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大黄是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天然中药,临床主要可运用在消化系统、急腹症、免疫系统等疾病治疗中.大黄临床药理作用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可从中分离有效治疗成分,且毒性较低,治疗安全.大黄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针对大黄药理进行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为多种不同疗效新制剂研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RP-HPLC测定消炎止血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炎止血颗粒为我院自制制剂,由大黄、黄芩、当归、三七等中药材加工而成,具有消炎止血、散瘀定痛之功效。本文参考文献以大黄中的大黄素和大黄酚为指标,采用RP-HPLC测定消炎止血颗粒中两者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大黄的传说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12,(21):49-49
大黄也称黄良、将军、火参、肤如。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以青海产"西宁大黄"质量最佳。现《中国药典》药用的品种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以质坚实、断面锦纹明显、色红棕、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者为佳。大黄名字的由来关于大黄,民间还有一段传说。据说,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承袭祖业,擅长采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  相似文献   

18.
涂久生  于立军 《中国药房》2008,(36):2869-2872
大黄是在危重急症中被誉为“将军”的要药,性寒,味苦,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功效。大黄主要含大黄多糖、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番泻苷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应用于临床多种危重急症的抢救治疗。现就大黄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青少年急腹症是学校医务室常见的急症,是指短时间内位于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的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生理变化,随后脏器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组临床急症,以腹部症状和体征为突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复杂善变、进展快是急腹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为腹部急性疼痛,根据腹痛性质分为三类:内脏痛、腹膜刺激痛、牵扯痛(放射痛)。除外伤所致的内脏损伤(如肝脾破裂)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谢德俊 《安徽医药》2002,6(1):77-77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Red.)或药用大黄(R.-officnae Baill)的根及根茎.其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径,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淤、利湿退黄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肝病的治疗.大黄在具体应用时分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及大黄炭4种,由于经过了不同方法的炮制加工,其功效主治有了很大改变,因而在具体应用时各有偏重.现将4种大黄在肝病中的具体应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