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06例偏头风临床观察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张鹤年(200060)关键词:偏头风,化痰通络汤偏头风泛指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头痛常于一侧,或痛于颞部,或痛于目眶、前额部,剧时可扩展至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头痛为跳痛、胀痛或钻痛,常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偏头风、头痛。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头痛常于一侧,或痛于颞部,或痛于目眶,前额部,剧时可扩展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具有痛势较剧、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程长的特点。笔者自1985年至1995年间用自拟镇痛汤治疗偏头痛5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性16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30岁以下13例,31-40岁17例,41岁-50岁17例,51岁以上5例;病程最长12年,病程最短6个月。二、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性头痛,痛如刀劈,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面颊,或伴头面部麻木,呕恶不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自拟镇痛护首汤治疗偏头痛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偏头风、头痛范畴。头痛常出现在一边,或左或右,痛如刀劈,反复发作,疼痛部位或在颈部或在目眶,剧烈时痛彻整个头部。本病具有症状反复,痛势较剧,缠绵不愈,病程长,少伴并发症,西药镇痛疗效不好等特点。笔者近5年来采用自拟中药镇痛护首汤...  相似文献   

4.
中药外敷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诊断标准 偏头痛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要点》。①反复发作头痛,每次发作的性质、过程相似,发作间歇期正常;②发作前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症状,如眩晕、耳鸣、复视、共济失调、轻瘫等;③头痛大多位于额、颞、眼眶部,局限一侧,个别为两侧,呈搏动性痛或钻痛;④头痛发作持续4~12h。全部病例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及其他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中医辨证分型:①风寒外感型,主症符合上述标准,伴恶风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得温痛减,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恶风寒,得温痛减为辨证要点。②瘀血阻络型,主症符合上述标准,伴头痛屡发,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痛有定处,痛如锥刺为辨证要点。  相似文献   

5.
晓倪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5,12(2):16-16
1.问头痛。根据头痛部位,辨病在何经。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痛:侧头部,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甚者,属少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属太阳经头痛;巅顶痛,属厥阴经头痛;头痛连  相似文献   

6.
<正>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是现代医学头痛的一个常见类型。属祖国医学内伤头痛范畴,又称偏头风。该病以女性较多,有遗传倾向,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常因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情志刺激,睡眠欠佳,月经期等诱发。头痛大多位于额、颞、眼眶部或巅顶部,多局限于一侧,剧时可扩展至整个头部。头痛呈跳痛,钻痛,胀裂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常伴有恶心、呕吐、烦躁、耳鸣、畏光、失眠等症状。近年来,笔者运用活血祛瘀,祛风通络法治疗血管性头痛共34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1住院病史韩某,女,53岁。入院日期:2015年5月13日。患者因"反复头痛30年,再发伴头晕3月余"拟诊"偏头痛"收入院。患者近30年每于劳累后、情绪激动、经期前后发作头痛,以偏侧头部或颞部跳痛为主,痛剧时涕泪横流、恶心呕吐,自服散利痛后可缓解;3月前患者饮酒后再次出现颞部疼痛,伴眩晕欲仆、眼前黑朦,耳鸣,恶心乏力,无口角流涎,  相似文献   

8.
自拟天麻芎蝎冲剂治疗血管性头痛42例于淑云河北省承德附属医院(067000)主题词天麻芎蝎冲剂/治疗应用,头痛,血管性/中医药疗法血管性头痛祖国医学称偏头痛(俗称偏头风),多系气血阻滞,肝经风火上扰所致,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  相似文献   

9.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1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e headache,CEH)是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颈源性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双侧交替发作的单侧头痛受累,极少为全头痛。头痛起于颈枕部,可沿颈枕放散到顶颞部,少数发生在前额或眶上,以颈枕部疼痛最剧,颈部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颈部活动受限。从2006—2008年4月,笔者采用推拿及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1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顽固头痛辨治一得江苏滨海县中医院(224500)李浩洲顽固头痛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较男性多。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眼鼻齿面,痛止如常人。笔者自拟马蝎蜈僵汤治疗13例顽固头痛,均获痊愈,现介绍如下。马蝎蜈僵汤组成:海马3条,全蝎6克,蜈蚣3...  相似文献   

11.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自觉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头为诸阳之会,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均朝会于头。凡六淫外袭,上犯巅顶,阻遏头部经脉;或内伤诸疾,精、气、血虚不能上荣,头部经脉失养;或气滞、血瘀,痰阻头部,经隧滞塞,气血逆乱均可发生头痛。正如清代医家林佩琴云:“头为天象,诸阳会焉,若六气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在治疗上应详察病因,并根据病程之久暂,病证之虚实而灵活施治。余在临床中治疗头痛颇有体验,现将常用治法概述于下:一、疏风散寒法:此法适用于风寒之邪上犯,阻遏头部经脉,头痛较剧并有拘急紧  相似文献   

12.
头风病治验     
头风病多因风寒或风热侵袭髓海,及痰瘀郁遏头部经络所致。临床以头痛经久不愈,痛势较剧为特点。某教授患偏左头风十余年,用脑劳神稍过即引起发作,甚则满头掣痛,深以为苦。老中医沙星垣处以霹雳汤  相似文献   

13.
<正>血管性头痛是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发作时多以一侧或双侧颞部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等为特点,伴有视物模糊、闪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血管性头痛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多从眶后部或额颞部开始,逐渐加剧,并迅速扩展至半侧头部或整个头部,为刺痛、胀痛、钻痛,搏动性疼痛,或头角抽掣性疼痛,反复发作,病史较长。本院通过针刺,辨证配穴治疗偏头痛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例1 头痛(血管性头痛)王某,女,59岁。1987年9月7日初诊。头痛8年,经多方治疗无效,确诊为“血管性头痛”,服麦角胺等药治疗,头痛缓解,药停复痛,头痛始自颞部、眼眶或前额部,渐而扩展到半侧头部或遍及全头。疼痛多为搏动性钻痛、刺痛、一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后转为持续性头疼,发作时畏光,常伴恶心呕吐、失眠头  相似文献   

16.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  相似文献   

17.
李某某,男,17岁,农民,1993年7月15日初诊.自述两月前被人击伤左侧头部后,即觉左侧头部剧痛,牵引整个头部.虽辗转延医,经中西药多方治疗,头痛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十余日食辛燥动火之品后,头痛加剧,除左侧头部稍痛外,主要为前额及眉校部剧烈胀痛及刺痛.晨起清凉痛稍减,日中热时痛加重,入夜痛剧不能寐,痛甚大哭不欲生.伴口中干苦,大便五日未行.查:神情焦虑,面红目赤,头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或额颞部钝痛,疼痛持续剧烈,具有搏动性,痛止如常人,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多有家族史。笔者采用刺血疗法与中药合用治疗偏头痛患者38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约占头痛病例的23%。属中医学的“头痛”、“头后痛”、“太阳头痛”范畴。表现为枕部疼痛及其神经循行线上的牵涉痛或放射痛,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可发作数次至十数次,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或锐痛、胀痛和跳痛,程度为中等,个别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等诱发疼痛或加重。故发作时患者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后倾以缓解疼痛。笔者近年来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当归四逆汤治验杨广静河北省丰润县医院新军屯分院(064000)1三叉神经痛马某,女,42岁。于1992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于1年前因洗澡受凉而致头痛,身痛,经村医治疗身痛瘥,头微痛,后渐觉左半面部疼痛如刀割,遇寒加重,每用冷水洗脸或刷牙则痛剧,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