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血液净化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在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1年8月期间收治14例妊娠合并ARF患者,选用血液透析(HD)或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用血液透析(HD)或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14例病人中4例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7例采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3例采用HD CVVH治疗;14例中有1例曾行血浆置换治疗;12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死亡率为16.67%。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方法,疗效较好;合并多脏器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间歇性血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方法:8例重症ARF患者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通道,均采取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模式,治疗上除CBP外,主要包括原发病的处理和重要脏器或系统功能的支持或维护。结果:8例患者6例治愈,1例病情稳定后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1例死亡。结论:CBP是治疗重症ARF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肾衰患者血液净化效果,探讨其治疗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并进行血液净化的急性肾衰高龄患者资料共22例,其中1个器官衰竭1例,2个器官衰竭11例,3个器官衰竭6例,4个器官衰竭2例,5个器官衰竭2例.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15例,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7例.结果:22例高龄ARF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输血、补液、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存活16例,死亡6例,进行HD治疗共215次,死亡4例,进行CVVH治疗共41次,死亡2例.死亡病例包括4和5个器官衰竭患者4例,3个器官衰竭者1例和2个器官衰竭者1例.结论:高龄ARF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和复杂,早期积极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疗法可减少合并症.一旦发现高龄ARF患者,应立即采取血液净化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由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高龄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比一般血透治疗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1995年2月至2000年12月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HD HP)技术治疗9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 IHD对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钾清除效果好:CVVH用于重症ARF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BUN,Cr、血钾清除效果欠佳;CVVHDF介于二者之间,更适合于重症患者合并高分解代谢。结论 (1)ARF应根据病因、病情选择不同净化方式。(2)重症ARF预后和原发病的严重程度、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分解代谢状态常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较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这类患者更具有一定的优势,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  相似文献   

6.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合并急性肾衰的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闵  龚智峰  李家燕 《临床荟萃》2004,19(12):685-68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在合并急性肾衰的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E)救治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3年 8月应用CBP治疗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MOFE 5 1例 ,采用德国FreseniusADM0 8TM/ABMTM肾脏替代治疗床边机 ,4 1例行连续性静脉至静脉血液滤过 (CVVH) ,10例行连续性动脉至静脉血液滤过 (CAVH) ,每次治疗时间 8~ 4 9小时 ,39例高分解代谢者 ,再转换连续性静脉至静脉血液透析(CVVHD)或连续性动脉至静脉血液透析 (CAVHD) 2~ 4小时 ,12例予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CHVHF)。结果  37例 (72 .5 % )死亡 ,14例 (2 7.5 % )摆脱MOFE而存活 ;死亡组患者在停止CBP时平均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动脉压 (MAP)、动脉氧分压 (PaO2 )均较CBP前显著改善 (P <0 .0 1) ;衰竭代偿期患者病死率(4 /10 )与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病死率 (33/41)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采用CHVHF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非CHVHF患者 (P <0 .0 0 1)。结论 CBP是治疗合并肾功能衰竭的MOFE的有效手段 ,能降低病死率 ,改善预后 ;CBP开始治疗越早 ,效果越好 ;CHVHF更有利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常规血透、简易床边血透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透析滤过(CVVHDF)治疗25例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2例常规血透患者因循环稳定、无并发症全部康复.23例行床边治疗,其中简易血透的15例,死亡8例,占53.3%;8例日间CVVH或CVVHDF患者死亡3例,占37.5%,但两组死亡率差别不显著.简易透析和滤过均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纠正高钾血症,血尿素氮、肌酐较透析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死亡组患者衰竭脏器数明显多于存活组(2.80±0.92vs1.57±0.64,P<0.01),首次透析治疗前血肌酐浓度高于存活组(412.6±200.6μmol/Lvs292.9±138.5μmol/L,P<0.05).结论影响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累脏器的个数,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虽然差别不显著,但CRRT治疗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CRRT治疗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8例CRF伴心、肺功能衰竭不能进行常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患接受CRRT治疗,其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10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2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3例,单纯性超滤(SCUF)3例。结果 均能满意控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显降低尿毒症毒素。本组死亡4例,占23.5%。死亡原因中,CRF同时合并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的患死亡率高达75%。结论 CRRT是CRF患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时不能进行常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时的有效方法,且患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CBPT)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4例烧伤造成的多脏器功能障碍,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每例平均治疗(3.5±1.5)d,均采用稀释法输入置换液,流速2~4L/h,监测患者CBPT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项目。结果CBPT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或〈0.05)。24例患者存活19例。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纠正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明显提高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后肾功能衰竭者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连续性血液净化又称为肾脏替代疗法,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一项重要发展,在临床上已成为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各种急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目的:总结肝移植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0 例肝移植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BM-25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模式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液使用方式是前/后稀释法,采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抗凝.治疗时间为5~3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 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钾、动脉血气碱剩余.结果与结论:10 例患者中,好转8 例,ICU 存活率80.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全身水肿逐渐减轻,呼吸状态好转.治疗24 h 心率显著下降,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正常,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尿素氮、血肌酐、血钾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肝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因而在肝移植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连续肾替代抢救重症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衰竭50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连续肾代疗法(CRRT)地重症肾功能衰竭(肾衰)伴多器官衰竭(MOF)抢救效果,以求提高重症肾衰伴MOF的存活率。方法:总结我院1993年7月 ̄1、999年7月间使用连续动-静脉、静-静脉血液滤过(CAVH|CVVH组)及连续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CVVHDF组)方法抢救重症肾衰伴MOF50例患者的资料,比较其疗效。结果:CAVH+CVVH组22例中存活5例(22  相似文献   

12.
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的各种易患因素,探讨其治疗及预防的特殊性,以提高HA-ARF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及进行血液净化的HA-ARF 56例,其中进行血液透析30例,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5例,腹膜透析(CAPD)3例,内科保守治疗1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输血、补液、利尿、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肾功能完全恢复32例(57%),部分恢复11例(20%),不能恢复需维持性血液透析5例(9%),死亡5例(9%),中途放弃治疗3例(5%)。结论HA-AHF病情变化快,早期积极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疗法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机械通气(MV)、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术(CVVH)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的行床旁联合应用IABP、MV、CVVH治疗的AMI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死亡11例(29.7%),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尿素氮、血清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联合应用IABP、MV、CVVH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AM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建议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液滤过和传统诱导透析疗法在诱导期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血液滤过用于诱导期肾替代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5例新进入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其中血液滤过(HF)组(38例)和常规诱导透析(HD)组(47例)。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治疗后3天、7天时的尿素氮(BUN)、肌酐(Cr)、总超滤量(TUF)、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Ⅲ评分,治疗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花费。结果行HF治疗的患者年龄较HD者大(P〈0.05)。入院时,患者血BUN、Cr、MAP及APACHEⅢ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患者BUN、Cr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Ⅲ评分、MAP、TUF均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患者中(占62.36%),两组年龄、入院时BUN、Cr、MAP、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患者BUN、Cr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Ⅲ评分、MAP、TUF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HF组可以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两组住院花费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血液滤过可以代替传统的诱导透析疗法用于诱导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大负荷军事训练所致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衰竭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10年10例大负荷军事训练所致横纹肌溶解症并急性肾衰竭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尿素、肌酐、肌酸激酶及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电解质、生命体征变化及预后。结果 10例均行血液净化治疗,其中4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2例采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交替进行的方法,4例采取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死亡3例,痊愈出院7例。结论对于大负荷军事训练所致横纹肌溶解症并急性肾衰竭的MODS患者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特别是及时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原因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疗效.方法 31例为无尿或少尿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Ⅳ)患者,均给予床旁CVVH治疗,1次/d,每次6~10 h,治疗前、后测定肾功能(BUN、Cr)、电解质(K+、Na+、Cl-)、肝功能(AST)、左心室射血分 数(LVEF)、平均动脉压(MBP)、心率.每天记录进出量.结果 24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其中9例肾功能 完全恢复正常,生存率达77.42%(24/31).1例因故终止治疗,6例1周内死亡.结论 对于无尿或少尿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药物治疗同时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的综合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降低病死率,是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7.
血液净化技术在ICU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复杂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选择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20例ARF患的血液净化治疗情况。比较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的并发症。结果:5例接受普通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3例治愈,2例死亡。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血钾透析后均明显下降,但透析间期波动大。补充的液体量受限制。2例透析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死亡。1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BUN、Cr和血钾缓慢下降,波动小,并能持续于较低水平。允许补充大量液体和静脉营养。CRRT还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加重脑水肿患的意识障碍。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乳糜微粒血症的ARF患接受非选择性血浆置换(PE)加CRRT治疗,胰腺炎得以较快控制,肾功能逐渐恢复。结论:对于ICU的重症ARF患,选择IHD应慎重。CRRT更适合复杂性ARF的肾替代治疗。血浆置换联合CRRT可能是治疗急性重症腺合并高脂血症的ARF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肾衰患者85例,其中45例行肾脏替代,40例行血液透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预后。结果:肾脏替代组病情明显重于血液透析组(P〈0.01)。肾脏替代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控制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肾脏替代组存活35例(77.8%),死亡10例(22.2%);血液透析组存活21例(52.5%),死亡19例(47.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疗效优于血液透析,能提高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回顾性地将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情况下所使用的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IHD)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以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104例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归入C组(43例)和I组(61例)中,其中C组患者均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进行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I组患者均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接受治疗。经治疗12个月后,观察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等指标以及最终存活率。结果根据各类临床资料显示,C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BUN降至(19.32±4.54)mmol/L,Scr降至(410.37±138.41)μmol/L,Ccr升至(23.78±10.96)μmol/L,P0.05;I组患者BUN降至(26.03±3.59)mmol/L,Scr降至(423.41±152.84)μmol/L,Ccr升至(14.82±8.36)μmol/L,P0.05;随访调查对象存活率为C组88.4%、I组51.6%。结论治疗重症急性型肾功能衰竭,CRRT不仅效果好,且存活率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I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