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但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损伤。一些有效的化学辐射防护剂 ,由于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降低了临床应用价值[1 ] 。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无毒或低毒的辐射防护剂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多糖作为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 ,已有 30 0多种多糖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 ,多种多糖具有抗辐射作用 ,是非常有前景的天然辐射防护剂。一、提高存活率陈志强等[2 ] 从木耳中分离纯化得到木耳多糖 ,于照射前1h以每鼠 5mg剂量腹腔注射 ,能…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的内膜、中膜是最早被累及的部位,其次也累及血管外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膜、中膜、外膜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血管活性物质在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担任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血管活性物质有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Salusins、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Rho激酶、血管紧张素Ⅱ、尾加压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大多为脂肪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彼此之间发挥整体网络间的协调作用,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这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及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道了9个香豆素衍生物对小鼠的抗辐射作用。其中4-甲基-6-烯丙基-7-乙酰氧基香豆素(8211),4,5′-二甲基呋喃并香豆素(8214),4-甲基-7-羟基-8-烯丙基香豆素(8216),4-甲基-7-乙酰氧基-8-烯丙基香豆素(8224)和补骨脂素(即呋喃并香豆素,8406)于照前给药有抗放作用,而8211,8216和8224照后给药亦有效。8224照前给药对骨髓型辐射损伤的剂量减低系数(DRF)为1.24,对肠型损伤小鼠能提高照后7天活存率26%;照后给药对骨髓型损伤小鼠可提高活存率60%。这类化合物对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亦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文作者报道了二硫硫胺的辐射防护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二硫硫胺能使受致死剂量照射小鼠30天活存率提高65%, 剂量坂低系数力1.20。且有效剂量范围较宽, 有效给药时间较长, 对小鼠GM-cFu细胞及其它造血组组指标(脾重、骨髓DNA、cFus)均育显乏保护作用。在体外自由基生成系统中,二硫硫胺能清除OH和O2.-,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可以看到有辐射产生的未偶电子从DNA的碱基转移到二硫硫胺的硫原子上,从而保护DNA的结构和功能.二硫硫胺能显著减低受照射小鼠肝自由基的浓度,并促进其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观察牛磺酸对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注射牛磺酸可减少大鼠心肌梗塞坏死面积和缩小梗塞范围;血清CPK、CK-MB活性下降,MDA含量降低;牛磺酸还可使血浆ET、GAL、SP、cAMP、cGMP水平下降。提示:牛磺酸对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WR-1065是最有效的化学辐射防护剂WR-2721的游离巯基型,pK为7.3,在pH7.2溶液中带两个正电荷,细胞培养中4mmol/L浓度时无细胞毒性,又能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WR-1065对辐射引起细胞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并能降低辐射诱发细胞的突变率、畸变率及肿瘤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10.
辐射防护药物能减少辐射损伤,促进损伤恢复,与细胞因子等大分子药物相比,小分子辐射防护药使用方便,没有潜在的免疫原风险。笔者汇总了硫醇类化合物、天然抗氧化剂、氮氧自由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几类不同的辐射防护药物,对其辐射防护效果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此类药物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辐射防护药物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辐射防护剂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江幼岷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5,15(3):197-200
辐射防护剂研究的进展及现状江幼岷自从Patt在哺乳动物上发现半胱氨酸有辐射防护作用以来,迄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这期间有关国家无论在新辐射防护剂的合成、筛选以及有效辐射防护剂的作用机理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作者以研究最多的含硫的辐射...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T、CGRP、NO的含量。结果治疗后LVEF明显增加、LVEDD缩小,NO、CGRP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及NO、CGRP与ET的失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党参乙醇总提物(total ethanol extract from Codonopsis pilosula,TEC)对60Coγ射线损伤的防护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70只小鼠受60Coγ射线7.5 Gy照射前后,实验组用2种不同浓度的TEC灌胃,照射对照组小鼠用蒸馏水灌胃,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存活率及血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保护方式;另外对40只小鼠给予8.0 Gy致死剂量照射,观察TEC对小鼠的辐射保护作用。结果 (1)致伤前预防给药,两个剂量TEC均明显提高了30 d存活率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2)致伤后给药两个剂量均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3)给予8.0 Gy致死剂量照射,TEC较照射对照组提高存活率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C具有较强的辐射预防作用,能显著提高受60Co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血管活性物质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及外周血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分析SAS程度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探讨SAS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方法 对63例疑似SAS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依据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分析呼吸紊乱指数(RDI),根据RDI将患者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睡眠呼吸暂停4组,根据静息及动态血压结果诊断高血压,用放免法测定外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烷素B2(TXB2)。结果 中、重度SAS组高血压发病率及外周血中AngⅡ、ET-1、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四组CGRP和6-keto-PGF1α水平无显著差异。RDⅠ与AngⅡ、ET-1、TXB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4,0.523,0.574,P〈0.05),而与CGRP、6-keto-PGF1α水平无相关(r值分别为-0.090,0.179,P〉0.05)。结论 SAS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外周血中具有血管收缩活性的血管活性物质较具有血管舒张活性的血管活性物质在SAS引起的高血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体血浆中可能参与血压调节的多种因子水平的改变与慢性低血压的关系。方法:以新疆某部116例慢性低血压官兵作为低血压组,同时随机抽取该部100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ELLSA法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心血管活性物质及胃泌素(GS)、睾丸酮(T)和甲状腺功能指标(T3、T4、FT3、FT4、TSH)等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低血压组NO、ET-Ⅰ、ANP及T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慢性低血压患者心血管活性物质等上述指标显著异常,这些物质与慢性低血压的形成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猴头菇多糖对受6-25~8-5 Gy γ射线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给药组小鼠分别于照射前或照射后1 小时于腹腔内注射猴头菇多糖生理盐水溶液,一次给药,剂量为30 mg或15 mg,观察动物的30 天存活情况及骨髓DNA含量。结果 给药组的30 天存活率比对照组提高35 % ~97-5% ,骨髓DN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01) 。结论 猴头菇多糖对受照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抗辐射球菌辐射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辐射球菌是一种对电离辐射和其他DNA损伤因子有极强抵抗能力的细菌。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揭示其对DNA损伤的抗性机制和如何利用它清除辐射废料。现有研究认为,该菌的抗性机制主要缘于三个方面:(1)DNA损伤的高效修复;(2)特殊的生存方式;(3)对氧自由基的有效清除。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水煎剂免疫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国产蒲公英的两种主要基源植物蒙古浦公英和碱地蒲公英对免疫异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服用蒙古及碱地蒲公英可对抗氢化可的松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两者对小鼠脾T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殖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B细胞分裂素LPS虽有一定的增加,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蒲公英植物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抑制作用有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