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64例性病患者进行Zung氏焦虑、忧郁自评表2睡眠状况问卷测试。结果:发现9.38%的病人出现焦虑症状,31.25%的病人出现抑郁症状,96.88%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结论:在治疗性病的同时,应重视性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抗忧郁药。  相似文献   

2.
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病患者因感染途径的特殊性和对性病知识的不了解存在许多心理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性传播疾病患者 (STD)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治疗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 为 1999年 1~ 12月我站性病门诊按卫生部卫  相似文献   

3.
了解、研究、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性病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现将 10 0例性病患者的心理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及特殊高危人群。其中已婚 46例 ,未婚 47例 ,离婚 5例 ,丧偶 2例 ;男 5 7例 ,女 43例 ;年龄最大 6 3岁 ,最小 16岁 ,平均年龄男性 32岁 ,女性 2 0岁 ;职业主要为个体业主、业务员、餐饮娱乐业服务员 ,无业打工者 ,驾驶员等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其中初中 5 3例 ,高中 32例 ,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15例 ;淋病 48例 ,尖锐湿疣 33例 ,梅毒 8例 ,生殖器疱疹 5例 ,同患两种性病者…  相似文献   

4.
性病患者资料及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病患者资料及个性特征分析栾清明,付洪军,阎景新,李玉梅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邮政编码272151)近10年来,性病在我国迅速蔓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对性行为有不正确认识,认为性冲动及性行为是可耻的。性行为是人们...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性病对性功能的影响,我们于1996年3月开始对本院部分已确诊的性病患者进行患病前、初诊时和复诊时的性功能状况跟踪调查,现将有详细资料的216例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来自本院性病科门诊,经临床和检验已确诊的性病患者。其中男162例,女54例,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3.2岁。所患疾病分类:淋病128例(男106例,女22例),尖锐湿疣(男26例,女20例)计4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42例(男30例,女12例)。(注:女性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包含所有的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性病患者心理表现状况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病诊疗具有典型的病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特征。性病患者就诊时表现出的动作、表情、言词、神情、语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心理状态。我们姑且称之为“心理表现”。男性病患者因其所患疾病的特殊性,往往表现着某些特殊的心理表现。我们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性病对性功能状况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8月开始对本院性病科部分已确诊的性病患者在患病前、初诊时和复诊时的性功能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了心理治疗和观察.现将有详细资料的216例性病患者的性功能状况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性病住院患者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拟为提高患者性病防治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254例性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回顾性面对面调查分析,并比较健康宣教前后的性病知晓率情况。结果调查发现,在254例性病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知晓率为57.6%,女性患者知晓率为58.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7.3%,明显低于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年龄在20岁~40岁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6.3%,明显高于年龄在>40岁~60岁及以上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离异/丧偶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在婚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力工作者对性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于体力工作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职业类型和年收入程度患者对性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婚前有过性行为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婚前未有性行为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健康宣教后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宣教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病患者对疾病知晓率较低,医院和政府应当着重加强对女性、低学历和老年人对性病知识防治的宣教工作,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性病600例资料分析郑国泉(肇庆市皮肤病医院526020)现将我院1994年的600例初诊性病进行分析,为控制性病在我市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一、流行特点:1、性别:男性327例,占54.4%,女性273例,占45.5%,男女之比为1:0.83。2、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年来性病流行特征,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两县一市249例性病患者报告资料,并通过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9例性病患者中,男性占72.69%(181/249),女性占27.31%(68/249),男女之比为1∶0.38;21~40岁组发病占61.04%(152/249);职业分布中不详者占49.79%(124/249),无业者占24.49%(61/249);汉族发病121例(占48.59%),蒙古族66例(26.51%);已婚者发病占67.87%(169/249);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感染率为77.51%(193/249)。从时间分布统计分析,除了梅毒从2007年的2例上升到2009年的25例外,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三年发病处于下降趋势。来自国外、内地经商的流动人口发病164例,占65.86%,本地户口发病85例(占34.14%)。性病病种的感染状况统计分析:三年尖锐湿疣占26.92%,非淋菌性尿道炎占全部病例的24.89%,淋病占总病例的23.69%,其次是梅毒病例占18.07%,生殖器疱疹只占全部病例的6.43%。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看,应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低文化流动人口的培训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新策略的持续发展,为蛋白质多方位分析提供全新的手段,从而推动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综述性传播疾病领域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蛋白质表达谱的建立、发病机制以及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该技术将为性传播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研究开辟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在怀柔区就诊的276例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STD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STD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提供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03年疫情上报系统报告和在各性病防治门诊登记的病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STD病人发病年龄在19~49岁的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传染来源以非婚性传播为主;与文化程度成反比.结论:STD预防和控制应该以提高公民防治性病意识、洁身自爱、自觉远离性病为主;打击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规范性病诊治市场,取缔非法行医;提高性病的医疗诊治水平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面,分析门诊女性的性病防治认知特点,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健康宣教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由专业人员设计的《性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问卷》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女性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性病知识水平与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以及性病知识的来源的关系。并通过得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宣教对策。结果:门诊女性性病患者的性病知识得分与患者户籍性质、学历、年龄、收入水平不同而显著不同,同时性病知识水平越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也越高,心理压力越小。结论:需要规范性病知识获取渠道,加强性病预防知识普及工作,同时正确引导性病治疗,多管齐下,增加患者和健康人的性病预防和治疗认识水平,降低性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4.
俞莺 《中国性科学》2014,(11):69-71
目的:了解无锡市女性性工作者性病发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无锡市2012年收容教育所收教的812名学员进行6种性病检测,并通过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2例收教学员入所时患性病的438例,占53.94%,其中梅毒247例,占30.42%;尖锐湿疣22例,占2.7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69例,占20.81%;同时惠2种性病的61例,占7.51%。检查中未发现淋病、生殖器疙疹和艾滋病。出所时梅毒和尖锐湿疣分别下降到3.45%和1.6%,169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全部治愈。结论:女性性工作者是传播各种性病的主要载体,因此做好这类人群的性病防治和行为干预,切断传染源,可以有效降低性病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5.
性病恐惧症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性传播疾病恐惧症的形成原因及其病例特征,探讨性传播疾病恐惧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2例性传播疾病恐惧症患者的各种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性传播疾病恐惧症的临床症状以生殖器官的各种不适与异常为主,发病率与不洁性生活史、性传播疾病史、文化程度、职业、思想素质、道德观念、医学误导等有关。治疗效果尚欠满意。结论:性传播疾病恐惧症原因复杂,需要严谨诊断,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配合解释与暗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及其它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 disease,STD)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90例临床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尿道或宫颈拭子HPV DNA,同时检测其它STD病原体。结果:在90例就诊者中,HPV DNA阳性13例(14.4%),女性、混合感染数多者及教育程度低者HPV感染率高(P〈0.05),HPV感染者至少同时伴有1种其它STD病原体感染。结论:HPV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存在一定的感染率,HPV感染与性别、混合感染数、教育程度等相关,HPV与其它STD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性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越来越多地侵袭儿童,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心身健康。现将我院门诊儿科在1993.1—1998.7期间接诊的125例儿童性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5例中,女82例,男43例。年龄仅2天的2例,1个月至3岁26例,4岁至7岁42例,8岁至12  相似文献   

18.
2008—2016年中国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国尖锐湿疣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6年中国105个国家性病监测点报告的尖锐湿疣病例资料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尖锐湿疣的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29.47/10万下降到2016年24.26/10万,年均下降2.21%.不同监测点报告发病率差异较大,最高可达207.36/10万,最低<1/10万.高发监测点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江地区和西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报告发病率较低的监测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少数农村监测点无病例报告.2008—2010年女性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2011—2016年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0.97:1上升至2016年的1.11:1.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以25~2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68.78/10万~91.12/10万).综合医院报告病例数最多,占60.44%~79.48%,其次为皮肤性病专科医院、妇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结论 中国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发病总体上呈稳中有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一些低发地区监测点仍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根据其流行特定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与分析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6例性病孕产妇作为试验组,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解脲支原体、淋病、尖锐湿疣、霉菌、滴虫、HIV、梅毒。另选择同时期的正常分娩孕产妇41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孕产妇共456例,经检查可见其中霉菌性阴道炎278例(60.96%),滴虫性阴道炎58例(12.72%),解脲支原体阴道炎45例(9.87%),沙眼衣原体阴道炎39例(8.55%),淋病23例(5.04%),尖锐湿疣10例(2.19%),梅毒3例(0.66%),本组中未检测出艾滋病患者。对照组出现胎膜早破率、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及低体重儿率分别为13.60%、5.49%、5.01%、1.19%及1.43%,试验组出现胎膜早破率、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及低体重儿率分别为19.96%、6.80%、12.06%、1.97%及2.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59,P0.05;χ2=4.28,P0.05;χ2=4.02,P0.05;χ2=4.55,P0.05;χ2=3.91,P0.05)。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71.27%,剖宫产率为28.73%,试验组阴道分娩率为70.64%,剖宫产率为29.3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χ2=3.53,P0.05;χ2=3.48,P0.05)。结论:孕妇产妇感染性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多伴有两种及以上的混合感染,对其妊娠结局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甚至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性传播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和依赖关系,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施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将躯体性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效果.结论:要重视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表现,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施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将躯体性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