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效抗晕胶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速效抗晕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表现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ICR小鼠单次灌胃观察速效抗晕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表现,根据死亡率用综合分析法计算药物的半致死剂量(LD50)值.结果 小鼠服药后呈现与浓度正相关的兴奋性神经症状.症状初始时间为服药后10 min左右,高浓度组(1461.6 mg/kg)小鼠快速死亡,死亡时间集中在1~2 h.速效抗晕胶囊对小鼠的LD50为1043.3 mg/kg,LD50的95%可信区间为972.8~1113.8 mg/kg.结论 速效抗晕胶囊灌胃给药小鼠的LD50为1043.3 mg/kg,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298~596倍.  相似文献   

2.
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将肉桂油系列浓度提取物分别给予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给药后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病死率为指标,求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肉桂挥发油的LD50为5.0381g/kg(相当于236.5323g原生药/kg)。结论肉桂挥发油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杉胶囊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急性毒性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10g/kg),观察给药后小鼠出现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实验分为0.25、0.5、1.0g/kg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8、17、33倍)及溶剂对照组,连续给药90天。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学和凝血、血清生化、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内容。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部分动物观察到了眼睑下垂,活动减少,第2天、第4天各有1只小鼠死亡。紫杉胶囊0.5、1.0g/kg连续给药90天。可见雌性大鼠进食量一过性降低,体重下降;AST和ALT增高,给药结束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0.5、1.0g/kg组肝脏片状坏死;骨髓血涂片结果显示骨髓造血细胞轻度抑制,恢复期结束时均未见异常。结论ICR小鼠单次灌胃紫杉胶囊的LD50大于10g/kg。SD大鼠灌胃紫杉胶囊9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其无毒反应剂量为0.25g/kg。0.5、1.0g/kg动物毒性反应主要为可逆性的肝脏毒性和骨髓轻微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紫杉胶囊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全面研究有机硼类杀菌剂T 901A的毒性强度。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经口灌胃染毒,连续观察14天不同剂量组小鼠死亡情况,用概率单位一对数图解法计算I,D。。及其可信限。 结果雄性小鼠LD_(50)为5.89 g/kg,95%可信限为5.54 g/kg~6.24 g/kg;雌性小鼠LD_(50)为6.31 g/kg,95%可信限为6.04 g/kg~6.58 g/kg。结论 根据消毒剂的分级标准规定,T 901A属实际无毒级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棘刺锚参抗肿瘤因子(Protankyra Bidentata anti-tumor factor,PBATF)在动物水平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H22肝癌模型、大鼠Walker-256癌肉瘤模型、人体LAX肺腺癌模型、人体QGY肝癌模型,分别测定PBATF对不同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各种模型分别设PBATF高(5 mg/kg)、中(1 mg/ks)、低(0.5 m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CTX)和阴性对照组.试验组及阳性对照组昆明种小鼠或Wiser大鼠每组均10只,裸小鼠每组均6只,阴性对照组每次各为2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7~10 d.采用常规方法测定PBATF腹腔注射的LD50.结果 PBATF对大鼠Walker-256癌肉瘤的抑瘤率,高剂量组62.63%、中剂量组52.31%、低剂量37.49%.PBATF对人体LAX肺腺癌的抑瘤率,高剂量组56.02%、中剂量组50.60%、低剂量组40.36%.PBATF对人体QGY肝癌的抑瘤率,高剂量组52.07%、中剂量组45.56%、低剂量组33.14%.PBATF对小鼠H22肝癌的抑瘤率,高剂量组59.25%、中剂量组57.74%、低剂量组45.28%.PBATF腹腔注射给药,小鼠的LD50为1.973 g/kg.结论 获得了高纯度的PBATF,能够显著抑制体内外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速效抗晕胶囊的3种组份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类型,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用综合计算法评价速效抗晕胶囊3种原料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灌胃的小鼠急性半致死剂量(LD50),测试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两两及三者按组方比例联用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用Finney法评价药物联用毒性相互作用的类型.结果 灌胃给药后ICR小鼠的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及干姜提取物LD50分别为154.0、627.6 mg/kg及大于24 g/kg,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硫酸右旋苯丙胺-干姜提取物、茶苯海明-干姜提取物、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干姜提取物按组方比例联用的LD50分别为529.9、1834.0、110.4、1043.3 mg/kg;Finney法评价上述组合联用后毒性相互作用的Q值分别为0.93、0.87、1.10、0.88,速效抗晕胶囊3组份的4种组合毒性相互作用类型均为相加作用.结论 组成速效抗晕胶囊的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的类型为毒性相加作用,无协同增加药效的毒性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元益消丸对昆明小鼠和SD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为新药研发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剂量依据。方法采用灌胃给药途径,测定小鼠和大鼠分别给予紫元益消丸后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按公斤体质量计算。结果紫元益消丸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受试药物毒性较低,实验动物全部存活故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大鼠的最大耐受量为16.0 g/kg;各组实验动物的体质量未见异常(P〉0.05)。结论紫元益消丸按拟定临床剂量用药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有机硼类杀菌剂与强化戊二醛消毒剂混合复配后的毒性表现及强度。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经口灌胃染毒,连续观察2周不同剂量组小鼠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用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计算LD_(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 雄性小鼠LD_(50)为12.6g/kg,LD_(50)的95%可信限为7.4~21.4g/kg;雌性小鼠的LD_(50)为10.8 g/kg,LD_(50)的95%可信限为6.65~17.05g/kg。结论 根据消毒剂毒性分级标准规定,复配成的T901B属实际无毒级杀菌剂,且硼醛混合后无毒性协同出现,毒性明显小于T901A。  相似文献   

9.
口服巯基解毒剂治疗路易氏剂中毒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二巯基丁二酸(DMSA)和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口服给药治疗路易氏剂中毒的疗效以及口服DMSA后的吸收及排泄情况。实验证明,中毒后立即口服DMSA或DMPS 0.5mmol/kg可分别使小鼠皮下注射路易氏剂的LD_(50)从2.54mg/kg提高为15.61mg/kg和8mg/kg,接近该二药注射给药所达到的疗效。口服DMSA对抗小鼠路易氏剂LD_(100)剂量(3.5mg/kgs.c.或用,SC)中毒的ED_(50)为0.03mmol/kg,比注射给药的ED_(50)值稍高;口服DMPS对抗小鼠路易氏剂LD_(100)剂量中毒的ED_(50)为0.17mmol/kg,大约是注射给药ED_(50)值的三倍。在大鼠皮下注射路易氏剂1.5mg/kg后立即、6h、24h和48h后分别口服DMSA或DMPS 0.5mmol/kg可显著增加尿中砷的排泄,给药后第一天砷排泄量最大。通过测定大鼠口服DMSA后尿中巯基的排泄证实DMSA在胃肠道内的吸收良好,排泄速度低于静脉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清火排毒化肿胶囊单次或多次给药后 ,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及其性质和程度 ,寻找药物的安全范围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为测定小鼠最大给药量方法。长期毒性试验为大鼠连续以清火排毒化肿胶囊 2 7g/kg、1 35 g/kg或 0 4 5 g/kg·体重 ,灌胃给药 12周 ,观察大鼠各项生理、病理指标变化 ,停药后继续观察 2周。结果 :清火排毒化肿胶囊对小鼠一日内灌胃的最大药量为 10 8g/kg·体重。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1 35 g/kg组和2 7g/kg组与对照组比较 ,WBC分类和CR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心、肺脏器权重系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病理组织学检查 ,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末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清火排毒化肿胶囊按拟定临床剂量及疗程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