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优化土大黄蒽醌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土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土大黄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研究. 结果土大黄加水回流提取3 次,每次加水15倍量,每次30 min,总蒽醌成分可充分提取. 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土大黄蒽醌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UV测定大黄提取工艺产物总蒽醌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大黄溶剂萃取工艺提取物与SFE-CO2工艺提取物总蒽醌含量。方法先CHCl3超声振荡提取游离葸醌,再将残渣中结合蒽醌进行水解,CHCl3热回流提取;总蒽醌以0.5%Mg(Ac)2甲醇溶液显色,总葸醌含量在1.52-15.2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γ=0.9997);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为0.53%(n=6)。结果从总葸醌转移率来看,SFE-CO2工艺优于溶剂萃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崔红花  赵英日  沈志滨  张韵嘉 《中国药师》2009,12(12):1710-1712
目的:优选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以决明子中总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为指标,考察超声法、加热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优劣,确定索氏提取法为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法研究总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提取工艺,其中总蒽醌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61min,提取次数1次,甲醇浓度95度.蒽醌类成分综合评分可达0.1751。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稳定准确,适用于决明子中蒽醌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大黄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晔  林竹青 《黑龙江医药》2003,16(3):171-172
目的:测定大黄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醚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冷浸法,利用蒽醌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的特点,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该法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2.96%(n=5),线性范围为5μg一30μg,r=0.9999。结论:用本法检测大黄中的蒽醌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刘丹华  吴巧凤 《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0):1636-1639
目的:建立测定何首乌及人参首乌胶囊中总蒽醌含量的方法。方法:荧光分光光度法。以最佳pH条件的无水乙醇为溶剂,在λEX=440nm、λEM=515nm处测定总蒽醌含量。结果:在0.03~0.15p,g·mL^-1范围内,大黄素浓度和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194.36C+2.9642,r=0.9996。平均回收率何首乌为98.1%,RSD为1.9%;人参首乌胶囊为98.6%,RSD为2.0%。测得总蒽醌含量何首乌中为0.522mg·g^-1,人参首乌胶囊中为0.443mg·g^-1。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何首乌及人参首乌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大黄溶剂萃取工艺提取物与SFE CO2 工艺提取物总蒽醌含量。方法 先CHCl3 超声振荡提取游离蒽醌 ,再将残渣中结合蒽醌进行水解 ,CHCl3 热回流提取 ;总蒽醌以 0 .5 %Mg(Ac) 2 甲醇溶液显色 ,总蒽醌含量在 1.5 2~ 15 .2 μg/ml范围内 ,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γ =0 .9997) ;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 98.85 % ,RSD为 0 .5 3% (n =6 )。结果 从总蒽醌转移率来看 ,SFE CO2 工艺优于溶剂萃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何丽一  罗淑荣 《药学学报》1980,15(9):555-562
本文报道了在硅胶G薄层上用四种不同展开剂分离了大黄中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酸等五种蒽醌甙元,番泻甙类及土大黄甙,并研究成功了生药提取的改良方法以及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测定上述五种蒽醌甙元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稳定,为评价大黄品质及进行大黄属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定性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水或乙醇为浸出溶媒(10种提取条件),大黄提取液中总蒽醌和游离蒽醌含量的差异。水沸加入大黄,煎煮10min提取液中蒽醌含量较高;80%乙醇提取液中蒽醌含量最高;醇提液蒽醌含量高于水提液。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必清处方浸膏粉总蒽醌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礼明  刘圣  田莉  陈象清 《中国药房》1998,9(4):181-182
将肠必清处方药物提取物中总番泻甙氧化、水解成总蒽醌甙元,以1,8一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结果表明,'处方中辅佐药对其测定方法无干扰;3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液的喷雾干燥浸膏粉总蒽醌加样回收率为98.70±0.93%(n=5)。该方法较为简单,可参照作为该制剂的内控质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测定皂布叶中总蒽醌的紫外可见光谱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以50%甲醇为溶剂提取,加盐酸水解,以乙酸乙酯取总蒽醌,用醋酸镁-甲醇显色测定总蒽醌含量。结果 总蒽醌在0.002074~0.0103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2),回收率为94.47%~97.45%。结论 该方法操作安全简单,操作效率高,且精密度好,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皂布叶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巴天酸模水提取物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运用比色法,以1,8-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用0.8%乙酸镁甲醇溶液显色;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巴天酸模水提取物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结果 巴天酸模水提取物中蒽醌类成分含量达到31.07 mg/g,以结合型蒽醌为主.结论 比色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巴天酸模水提取物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酸模属中草药的调查鉴定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全国调查的基础上,对酸模属中草药的9种原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羊蹄(R.japonicus)、巴天酸模(R.patientia)、皱叶酸模(R.crispus)、尼泊尔酸模(R.nepalensis)、毛脉酸模(R.gmelini)、狭叶酸模(R.stenophyllus)、钝叶酸模(R.obtusi foliue)和红丝酸模(R.chalepensis)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这9种植物的根部均含有抗真菌有效成分酸模素(nepodin),还均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等蒽醌衍生物;总蒽醌含量为0.44~3.18%。与大黄属(Rheum)药用植物比较,酸模属药用植物的结合型蒽醌与游离型的含量相差不太悬殊,而且有时后者还较前者为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何首乌中有效成分蒽醌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4个不同产地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直接和酸水解后醋酸镁比色法,分别测定何首乌药材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结果亳州产何首乌中两种蒽醌含量最高。结论各地产的生首乌药材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炮制时间对何首乌中蒽醌含量的影响。方法何首乌分别用黑豆汁拌蒸2、4、6、8、10h,采用直接醋酸镁比色法和酸水解后醋酸镁比色法,分别测定炮制饮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结果黑豆汁拌蒸品随炮制时间的变化游离蒽醌含量逐渐升高,但总蒽醌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应规范何首乌饮片的炮制时间,使何首乌有效成分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毛脉酸模一等种子的大黄素及白藜芦醇含量均高于二、三等种子,大黄素在花被片中含量较高,白藜芦醇在一等种子中含量较高。结论在生产中,选择果实入药较种子更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6.
四苯硼钠法测定西咪替丁片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选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大黄醇回流所得提取物中总蒽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时间对总蒽醌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乙醇浓度也有显著影响。大黄醇回流提取工艺以95%乙醇6倍用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土大黄的品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建立贵州土大黄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植物分类法鉴定土大黄的原植物,以显微鉴定观察其根的组织结构特征、粉末特征,以显色反应、薄层层析对其根所含大黄素、大黄酚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贵州土大黄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 Linn,羊蹄R.crispus Linn和尼泊尔酸模R.nepalensis Spreng的干燥根.3种土大黄根的组织结构有细微差异,其根粉末的显微特征可区别.理化鉴定证实3种贵州土大黄根含有大黄素、大黄酚等蒽醌类成分.结论:该法能有效控制贵州土大黄的质量,操作简单易行,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正交实验优选羊蹄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中药羊蹄的总鞣质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L9(34)设计该实验,以总鞣质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用比色法对羊蹄总鞣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工艺为选用8倍药材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1.5h。结论优选工艺提取的总鞣质的含量较高,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胡永淑 《中国药房》2014,(11):1016-1018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在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制备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几种炮制品,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干燥失质量和酸不溶成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并测定鞣质及蒽醌含量变化。结果: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成分含量相差不多;酒大黄及熟大黄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大黄炭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明显降低;大黄在炮制前后蒽醌及鞣质含量发生了变化,且变化程度同炮制条件的强烈程度相关。熟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生大黄中结合蒽醌含量最多。结论:鞣质及蒽醌类物质为大黄泻下解热的物质基础。对饮片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变化进行研究,可为不同炮制品的质量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