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50年代后期,Thomas和Burnet提出免疫监视学说以来,肿瘤免疫一直是肿瘤学和免疫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的理论和分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T细胞对人类肿瘤抗原的识别,MHC-1类分子参与肿瘤抗原的加工和提呈,效应细胞主要是T杀伤细胞(CTL)的杀伤机制等皆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也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HBV)的清除依赖于强大的、多克隆的、特异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和CD4+T辅助细胞来对抗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P蛋白抗原。而且,效应T细胞通过分泌淋巴因子能够中止病毒复制而不损伤感染的肝脏细胞,这些效应T细胞需要APC用提呈的抗原、MHC分子、共刺激分子共同激活,树突状细胞(DC)表达MHC1类和2类分子,并能够在摄取抗原后上调细胞膜上的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只有DC能直接使初始型T细胞活化,促进Th1和Th2细胞分化,增强CTL细胞功能。有研究认为长期慢性的乙肝感染与不足的CTL细胞以及TH细胞分化比例不同有关,而这些情况均可能与DC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是免疫系统中最具多向性功能的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噬菌、杀菌、促炎或抗炎作用等。另外,mφ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和抗原提呈等途径发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功能。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微生物抗原和效应T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1型、2型、3型和调节性T细胞等)及其分泌产物可以影响Mφ的表型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李俊  梁伟 《安徽医学》1998,19(3):78-79
<正>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随着肿瘤生物学及免疫学药理学的进展,肿瘤生物治疗的手段日益丰富,如生物反应调节剂(BRM)、肿瘤增殖逆转剂及基因工程疗法等,测定人体免疫功能,在肿瘤临床上有其重要意义。由于T细胞亚群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能力。因此,本文就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及肿瘤临床应用的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T淋巴细胞主要CD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国际上关于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标准命名是CD系统~[1]。简称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表示某群抗体识别抗原的群别。如CD8是一组单抗识别抑制性T细胞功能性抗原。它即可代表抗原又可代表抗体.表示抗原写“CD8抗原”,表示抗体是“CD8抗体”。  相似文献   

5.
BNX小鼠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T、B和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BNX小鼠的培育,详细介绍其一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液学、肿瘤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彭树新  李啸红 《医学综述》2009,15(7):987-990
人类白细胞抗原G属于非经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和遗传学特性,特异性地表达在绒毛外滋养细胞层,受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β等因子的调节。通过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诱导T细胞免疫偏离,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的敏感性,诱导胎盘绒毛膜组织表达HLA-E分子,抑制抗原提呈细胞成熟等途径诱导和维持母亲对胎儿的免疫耐受。与不明原因不孕、反复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的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体液免疫方面抗原识别的分子机制早已了解,但细胞毒 T 细胞和免疫调节 T 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随着 T 细胞克隆作为免疫原的使用,鼠抗单独克隆的特异单克隆抗体(下简称单抗)己被产生并用于鉴定所有 T 细胞表面新型的克隆型分子。这些表面抗原在发挥细胞免疫效应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细胞毒T细胞(CTL)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方法 用负载特定肽的T2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共培养,激活同种反应性CTL,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同种反应性CTL对不同载肽T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用负载特定抗原肽的T2细胞诱导所获得的同种反应性CTL对负载不同抗原肽的T2细胞及空载T2细胞具有同等杀伤效应.结论 同种反应性CTL对同种MHC分子的识别不依赖抗原肽.  相似文献   

9.
孙雪峰  叶任高 《广东医学》2003,24(5):457-458
狼疮性肾炎 (LN)是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预后的主要合并症。免疫紊乱是SLE的主要致病原因 ,而T细胞异常活化引起的B细胞异常的克隆增生、抗自身抗体的产生则是SLE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 ,伴随分子细胞生物学的进步 ,SLE及LN患者T细胞异常增生、活化的分子机制得以阐明 ,相继出现了针对异常的T细胞活化实施免疫调控治疗的方法 ,开辟了LN治疗的新领域。1 T细胞的活化机制T细胞的有效活化需要两种信号 :①T细胞受体 (TCR) -CD3复合体上的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 (APC)处理后的抗原多肽与MHC -Ⅱ类分子复合体的信号 ,经C…  相似文献   

10.
王娟  杨朝群 《农垦医学》2007,29(5):364-365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是健康个体T细胞库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能够分泌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IL-2Ra(CD2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分子,对效应性T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是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亚群,参与肿瘤的生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耐受移植排斥.现将该类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况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黄健  蔡美英 《医学综述》2001,7(2):71-72
80年代末迄今 ,人们对T细胞超抗原及其识别模式已研究认识得比较清楚。与此同时 ,相应的B细胞超抗原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不少学者已研究确定了多种B细胞超抗原 ,并对其作用特点、免疫生物学功能及识别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1 B细胞超抗原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B细胞超抗原是能以BCRVH 或VL 特异方式与普通抗原BCR结合位点外部位结合 ,并具有激活大量B细胞或避免其凋亡等多种免疫生物学功能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物质。目前已经研究确定内源性B细胞超抗原或具有B细胞超抗原活性的内源性物质包括称之为F…  相似文献   

12.
晋秀明  瞿佳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161-3164
人类主要依靠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来识别和防御微生物的感染或辨别“非己”抗原,其中获得性免疫反应是迟发性的具有抗原特异性,受B、T淋巴细胞上的抗原受体介导的,具有免疫记忆功能。获得性免疫起始于T细胞识别表达于抗原递呈细胞(APC)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限制的外源性肽,但T细胞活化不仅需要识别外源性肽的MHC复合物,而且需要APC上协同刺激分子如CD80。CD86的表达,为保证T细胞的正常活化,T细胞的识别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其中协同刺激分子的严格表达是调控的关键,但这种调控机制仍然不够明确。1989年Janeway曾经推测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一定是受识别微生物产物的特征性受体的控制,这样才能成为识别“非己”的自身免疫和诱导获得性免疫的纽带。最近发现的自身免疫关键受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家族正符合这种假说,系列研究表明其在控制获得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277~(+/-)备选抗原递呈细胞(APC)在γδT细胞识别抗原中的限制性递呈作用。方法将流式分选的结核患者胸水或脐带血中的γδT细胞,用CFSE标记后与CD277~(+/-)备选抗原递呈细胞按1∶1比例混合培养,加或不加HMBPP或多肽E7刺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增殖情况;以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法研究细胞相互接触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磷酸化抗原HMBPP或结核特异性多肽E7的体外刺激作用下,结核患者胸水和脐带血中的CD277~(+/-)的备选抗原递呈细胞都可引起γδT细胞不同程度的活化增殖,且CD277~+细胞的活化作用强于CD277~-细胞。不同个体来源的单核细胞系的备选APCs相对于淋巴细胞系的备选APCs更容易引起γδT细胞的增殖,其中以CD1a~+CD277~+CD14~-CD1b~-CD1c~-的细胞的抗原递呈效应最为明显,且通过小室实验证实了γδT细胞的增殖过程需与APCs相接触来实现。结论 CD277分子对γδT细胞识别不同抗原有一定限制性递呈作用,需进一步研究相关分子机制从而为γδT细胞的抗结核免疫机制以及相关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脐血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血来源丰富,避免了一些伦理问题。脐血干细胞表面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分子,存在但不表达HLAⅡ类分子,在多向分化过程中始终不表达HLAⅡ类分子,产生免疫逃避反应,移植入体内可以产生免疫抑制。经多种免疫刺激因子均不产生或较少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并不影响脐血干细胞和生物学效应。脐血具有抑制T细胞活性和调节免疫反应,并具有免疫抑制的调节能力。脐血干细胞可作为临床组织工程的来源细胞。  相似文献   

16.
Th2类细胞因子在移植免疫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原兴  吕毅 《医学综述》2004,10(8):453-455
在移植器官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对自体和异体的识别以及对异体的排斥反应主要依靠于淋巴细胞,其中Th细胞在同种异体免疫应答中起着中心作用。接触异体抗原后,受者Th细胞对HLA-Ⅱ类抗原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增殖,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影响移植免疫反应。1991年Romagnani认为活化的人Th细胞象小鼠的CD;T细胞一样,分泌功能不同的细胞因子,从而将Th细胞分为Th1/Th2两类。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其主要功能为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B淋巴细胞,进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应答.有别于其他APC,DC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在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DC在肿瘤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及递呈过程中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机制、DC疫苗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抗原和T细胞识别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肿瘤生物治疗研究。 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三方面的工作,目前均处于萌芽状态,尚未成熟,不能与手术、放射治疗、化疗三大抗肿瘤  相似文献   

19.
陈复兴 《医学综述》1996,2(4):183-185
人体内有许多天然和过继性免疫成份如T细胞(CLT)、NK细胞、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LA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可以被这些效应细胞所识别。它们通过一些效应机制来介导对肿瘤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的生长[1、2]。实验证明这些高活性的效应细胞的存在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如果效应细胞受到抑制则肿瘤易于发生。由于这些自身肿瘤杀伤(Autologous,TumorKilling,ATK)效应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许多学者试图用ATK效应细胞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和以检测ATK活性来作为肿瘤患者的…  相似文献   

20.
王晓光  严金海 《医学综述》1999,5(9):396-397
<正>1 什么是共刺激信号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作用。一是T细胞受体同CD3/MHC抗原多肽复合物的结合;另一个是辅助刺激分子同其配体的结合,协同淋巴细胞的激活,此为第二信号,又称共刺激信号。辅助分子的特点是:T细胞上的辅助分子通常特异地结合表达在其他细胞,如抗原递呈细胞、靶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配体。其单一构型是不可变的,因而不能识别多变的抗原分子。由于这些分子仅与其他细胞表面特异配体结合,加强了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