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学会)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组)和对照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B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1、4、8、12和24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B组VAS评分各时点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VAS A、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因镇痛不全需肌注哌替啶A、B组显著少于C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应用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模式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与B组术前1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C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A组静注生理盐水20mL,B组与C组静注曲马多1mg/kg。分别记录术毕给药后30min、1、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B组切口痛、内脏痛、肩背痛VAS评分在术后24h内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应用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同时联合应用曲马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森  闫诺  杨程 《河北医药》2012,34(19):2908-2909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在全麻诱导后消毒铺巾时静脉推注地佐辛0.1mg/kg,B组:手术结束关闭腹腔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C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评定术后0、2、4、8h的疼痛程度。同时用Ramesay系统进行术后5、10、15、20min的镇静评分。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C组在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镇静评分低于其他2组(P〈0.05)。除6、8h外B组VAS评分在各时点均高于A组(P〈0.05),B组在15、20min的镇静评分高于A组(P〈0.05),A组在5、10min时的镇静评分高于B组(P〈0.05),在其余时段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超前镇痛效果确切,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敏  王文伟  徐卫平 《海峡药学》2010,22(6):128-12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1~2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不用任何镇痛药。记录术后15min、1h、2h、4h、8h、1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40mg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Ⅰ~Ⅱ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30例,A组于切皮切皮前静注5mg地佐辛,B组于切皮前静注0.1mg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60、90、120min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评分)A组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方面,地佐辛较芬太尼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6.
曲马多超前镇痛在全凭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两种用药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以丙泊酚、芬太尼、琥珀胆碱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T_1组术前静注曲马多100mg,T_2组于术前、术毕分别静注100mg曲马多,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线。观察术后苏醒时间及质量,术后随访24h VAS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苏醒时间3组无明显差异,但15min时镇痛评分T_2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30min之后3组无明显差异;术后虽然T_1组0.5、1、2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仍有10例患者另外使用了镇痛药;T_2组24h内各时点VAS评分都很低,0.5、1、2、4、6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T_1组(P<0.05),且无人另外使用镇痛药;T_2组主诉视物模糊的患者显著多于另外两组,但术后1h均明显改善.结论仅术前静注曲马多产生的超前镇痛作用是有限的,曲马多术前和术毕各100mg静注可产生满意的超前镇痛效果,能有效地解除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后的疼痛,但术后早期可能镇静较深,还需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LC全麻患者,ASA分级为Ⅰ~Ⅱ,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切皮前10 min静滴地佐辛5 mg,B组缝合皮肤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C组缝合皮肤时静注芬太尼0.1 mg,三组均在手术结束时接静脉镇痛泵(PCA)。记录三组患者2、6、12、24、48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48 h内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以及术后48 h镇痛需求例数A组患者明显低于或少于B、C组(P<0.05);Ramsay评分A、B组镇静满意多于C组(P<0.05),除躁动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全麻LC患者的超前镇痛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降低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8.
姜维  何文胜  陈亮  米晓艳  张军 《安徽医药》2013,17(6):1025-102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不同时点给药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前5分钟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B组手术结束前5分钟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均不行PCIA。观察苏醒期躁动(RS)评分并分别于术后2、6、12、24 h记录VAS镇痛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A、B两组之间RS评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各时点VAS评分相比较于C组也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6、12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而超前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常规全麻病人4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A组)与静脉镇痛组(B组).A组于术后行腹腔镜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5 mg?L-1肾上腺素30 mL同时静脉泵注生理盐水2 mL?h-1.B组同样行腹腔镜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穿刺注射30 mL生理盐水而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00 μg/100 mL,2 mL?h-1,当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或病人需要时单次静注吗啡1 mg作镇痛补救.比较两组术后1、3、6、12、24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首次吗啡使用时间,记录术后24 h单次静注吗啡次数、吗啡的总用量、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1、3、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1),而24 h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吗啡的使用情况:A组和B组首次注射时间分别为(6.8±0.7) min vs (3.1±0.9) min(P<0.01);补充次数(1.8±0.6)次 vs (3.2±0.8)次(P<0.01);总用量(1.8±0.7) mg vs (3.1±0.7) mg(P<0.01).镇痛满意度A组高于B组(96% vs 92%);B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明显高于A组的1例;两组均无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及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能提供有效的镇痛,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郭彬 《淮海医药》2016,(4):479-481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布托啡诺用于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拟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地佐辛5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布托啡诺1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C组术后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记录0.5 h,2 h,4 h,8 h,12 h时镇痛镇静评分及各组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与B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Ramsay评分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组与布托啡诺组实施PCIA效果患者均感到满意,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40例全麻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ml,B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ml)。分别记录术后1、2、6、12、24h时点的VAS评分,以及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结果 A组在1、2、6h的VAS评分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hVA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高于A组。结论在手术刺激之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可以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在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75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A组:单独的酒石酸布托啡诺8mg加生理盐水共120ml;B组:单独的枸橼芬太尼0.8mg加生理盐水共120ml;C组:枸橼酸芬太尼0.4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mg加生理盐水共120ml;术毕给予负荷剂量4ml后连接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PCIA),术后分别记录6h、24h、48h三个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A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枸橼酸芬太尼0.4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mg加生理盐水共120ml(C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是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注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在切皮前3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在缝皮结束时静注推帕瑞昔布钠40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记录术后8、24hVAS疼痛评分、术后24-h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天检测血浆皮质醇(Cor)、BG和IL-6。结果 A、B组术后8、24h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术后24-h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0.30±0.07)mg、(0.34±0.09)mg vs.(0.43±0.08)mg](P<0.05)。C组术后第1天的Cor、Glu、IL-6均明显高于术前和术毕(P<0.05)。术后第1天,A、B组的Cor、IL-6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术前预注射帕瑞昔布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氯胺酮0.5mg/kg,B组氯胺酮1.5mg/kg,C组0.9%生理盐水5mL,每组1/3剂量在推注雷米芬太尼前给予,余下2/3剂量加入雷米芬太尼混合输注。记录全麻开始前5min(T_1)、给药后1 min(T_2)、给药后30 min(T_3)、术毕停药后5min (T_4)、拔管后1min(T_5)、拔管后20min(T_6)各时间点MAP、HR、SPO_2,以及患者拔管后1、3、6、12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T_4、T_5、T_6、1h、3h躁动评分(RS)。结果三组各项指标T_(1~6)时MAP、HR、SPO_2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T_4、T_5、T_6时MAP、HR均高于A、B组(P<0.05)。患者苏醒后各时间点VAS视觉模拟评分、躁动评分(RS)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可能与患者疼痛或痛觉高敏有关。氯胺酮超前镇痛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与所用氯胺酮剂量无关,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病人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男16例,女14例)、芬太尼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多组(男17例,女13例)。术毕关气腹前各组分别以地佐辛0.1mg/kg,芬太尼0.002mg/kg,曲马多2mg/kg静脉注射镇痛。3组病人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七氟醚和持续静注异丙酚麻醉。观察并记录各组24h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在0.5、1、4h观察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h各观察时段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在0.5、1h观察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P<0.05),3组病例4、12和24h各观察时段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无恶心、呕吐,芬太尼组恶心4例、呕吐0例,曲马多组恶心14例、呕吐7例。结论:地佐辛静脉注射对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κ-阿片肽受体激动剂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产妇,均足月、头位、单胎,19~38岁,ASA Ⅰ~Ⅱ级,一般情况良好,自愿要求实施分娩镇痛.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按布托啡诺用药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A组:0.06%;B组:0.08%;C组:0.1%)和对照组(D组:不选择分娩镇痛,未经任何镇痛药物干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VAS(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同时抽取母体外周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动脉混合血检测布托啡诺血药浓度及β-内啡肽(β-EP)的浓度.结果 布托啡诺组VAS评分在整个产程进展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B、C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布托啡诺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产妇镇静表现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A、B组镇静表现低于C组(P〈0.05);布托啡诺组新生儿脐带动脉混合血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母体静脉血的血药浓度(P〈0.05);布托啡诺组外周静脉血β-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因其独有的κ受体激动与μ受体拮抗作用,在完善镇痛的同时,避免了很多阿片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0.08%布托啡诺用于静脉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组)。A组于微波消融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B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1、4、8和12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VAS各时点B组均高于A组;术后24 h总体VAS B组高于A(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氯诺昔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东  吕胜  马玉姗 《中国药业》2006,15(20):56-57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单次使用氯诺昔康的24h镇痛作用。方法 将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氯诺昔康8mg)、B组(氯诺昔康16mg)和c组(对照组),每组30例,A,B组均在术毕注射氯诺昔康.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分别于术后1,4,8,24h作痛觉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及术后24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次数。结果 使用氯诺昔康的两组患者术后2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使用镇痛药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毕单次静脉注射8mg或16mg氯诺昔康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16mg组的镇痛作用更强,且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术后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布托啡诺镇痛,B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C组采用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3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12、24h的VAS、Ramsay评分,C组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