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能量超声测定卵巢肿瘤的血流成像与微血管密度、CD14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46例卵巢肿瘤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组血流分级.卵巢恶性肿瘤MVD(42.71±8.40)/400倍视野,明显高于良性组(19.48±5.09)/400倍视野(P<0.01).恶性组CD146表达高于良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分级与MVD、CD146呈正相关(P<0.05).结论:3D-CPA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且3D-CPA血流特性与CD146表达存在正相关,CD146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陈飞  张煦  马苏美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129-130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显像与微血管密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7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血流显像检查,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织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瘤以Ⅰ~Ⅱ级为主,把Ⅱ~Ⅲ级与0-Ⅰ级肿瘤的术后病理标本以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彩色血流显像可用于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作为术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红霞 《吉林医学》2014,(4):769-770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甲状腺肿瘤良性、恶性的病灶内彩色血流分级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内彩色血流多为0级,甲状腺腺瘤病灶内彩色血流多为Ⅰ级,甲状腺癌病灶内彩色血流多为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掌握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特点,有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能量多普勒(CDE)在体外检测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并进行定量分析,期望发展一种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方法,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入选经病理证实的3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腺瘤14例)和21例甲状腺癌病人术前均行能量多普勒(CDE)检查,包括CDE值、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频谱.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良恶性肿瘤的CDE值及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良恶性肿瘤的血流频谱特征存在差异:收缩期峰值位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舒张期始波位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DE能够在体外原位评价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及其活性,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瘤内血流分级、瘤内动脉血流参数。结果:卵巢良性肿瘤组血流以0级、Ⅰ级为主,占88.9%,恶性组以Ⅲ级为主,占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性肿瘤患者血流以Ⅱ级、Ⅲ级为主,与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RI、PI、血管分级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对评价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曹玉荣 《当代医学》2014,(23):75-75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的血流指标与病理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中对CDF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乡卫生院35例甲状腺肿瘤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手术之前均应用CDFI检查。完成手术后对标本行COX 2、CD 34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患者的微血管密度进行计算。结果在1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Ⅰ级血流有11例,占总数的64.71%,其血流分级主要以Ⅰ级血流为主;在1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Ⅲ级血流有11例,占总数的61.11%,其主要血流为Ⅲ级血流。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肿瘤的阻力指数为(0.39±0.20),甲状腺癌的阻力指数为(0.62±0.21),由此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阻力指数要比甲状腺癌的阻力指数低很多;甲状腺癌的COX 2、MVD表达强度也要比良性肿瘤高很多;CDFI血流分级是随着COX 2的增长而增长。CDFI与MVD间具有中高度一致性。结论 CDFI对于检测甲状腺肿瘤的血流指标与病理及相关性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应用于术前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为诊断和鉴别甲状腺肿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7.
谢明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03-1804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并分析两种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与3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甲状腺腺瘤患者病灶内部及其周围动脉血流Vmax与RI均低于甲状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血流分级主要为Ⅰ级,而甲状腺癌血流分级主要为Ⅲ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可明确病灶所在部位、数量、形态、大小等;结合病变形态、边界特点与内部回声,可有效区分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8.
杨舟  李斌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1):1301-1304
目的:分析探讨能量多普勒(CDE)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研究其检测甲状腺肿瘤血管的病理学基础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DE检测肿瘤的血流分布类型以及计算机辅助测定血流信号像素网格数,术后应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染色,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与CDE血流信号像素网格数作相关性研究.结果:良恶性肿瘤MVD值与CDE值存在正相关(r=0.785,P<0.01);良恶性肿瘤的CDE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病理形态学基础研究表明CDE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9例甲状腺癌患者,分析颈部淋巴结超声二维显像及e—Flow血流成像特点,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计数淋巴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并将超声显像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有转移性淋巴结10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32个。83个(81.4%)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2;81个(79.4%)转移性淋巴结边界不清;76个(74.5%一)转移性淋巴结内回声不均匀;41个(40.2%)内部看见点状高回声,经病理证实为钙化或胶体析出;12个(11.8%)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内部看见囊性变。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彩色血流以Ⅱ、Ⅲ级为主;非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彩色血流以0、I级为主。2种淋巴结组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VD值比较,转移性淋巴结组MVD值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分级与CD34、CDl05标记的转移性淋巴结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I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二维显像结合e-Flow超声成像技术对于鉴别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ndogl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本院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70例卵巢上皮肿瘤标本分别标记CD34和Endoglin,并分别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结果 CD34标记的MVD在良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ndoglin标记的MVD在良性和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Ⅰ~Ⅱ期CD34和Endoglin标记的MVD均高于Ⅲ~Ⅳ期;CD34标记的MVD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无统计学筹异(P>0.05),而病理分级Ⅲ级Endoglin标记的MVD明显高于Ⅰ~Ⅱ级.结论 Endoglin标记计数的MVD优于CD34、CD31和Von Willebrand因子等标记的MVD,可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中血流分级及动脉阻力指数在乳腺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5例乳腺疾病患者肿块内的CDFI血流丰富程度进行分级,并测量肿块内动脉阻力指数(RI),并与术后肿块病理对比.结果恶性组118个肿块内血流分级0~Ⅰ级占38.9%,Ⅱ~Ⅲ级占61.1%;良性组129个肿块内血流分级0~Ⅰ级占77.5%,Ⅱ~Ⅲ级占22.5%,恶性组及良性组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肿块内RI中位数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肿块内RI〉0.7为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则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7.8%.结论CDFI血流显像对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分级为Ⅱ~Ⅲ级,肿块内高RI对提示乳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依据乳腺肿瘤患者的良性和恶性进行分组。结果良性肿瘤组0级、I级比例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但Ⅱ级、Ⅲ级比例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肿瘤内血流丰富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肿瘤周围血流丰富比例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CDFI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选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48例(50个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6例,甲状腺腺瘤22例;恶性病变12例(14个结节),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滤泡性癌1例,转移癌1例。48例良性结节的血流动力学分级0级10例,Ⅰ级30例,Ⅱ级7例,Ⅲ级1例,其中II级以下占83.3%;12例恶性结节的血流动力学分级0级0例,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Ⅲ级占75%。恶性结节组的PSV、RI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而恶性结节组EDV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诊断依据应以二维超声表现为主,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其病理基础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要熟悉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要点,且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应用彩超对比良恶性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回声特点.然后采用CDFI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Adler分级.结果 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中甲状腺癌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32例.良性结节组的形态规则比率、边界清晰比率、有晕环比率、囊实性比率分别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组(P<0.05).且良性结节组微小钙化比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而恶性结节组的血流信号丰富比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良性结节组RI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但两组的低回声比率、Vmax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良性结节组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而恶性结节组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灰阶信息及弹性成像等技术对伴有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已有一定研究,但鲜有文献报道血流信息对其的诊断价值。目的 初步探讨血流信息对于鉴别诊断伴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3例,共计108个结节,均为伴有粗大钙化的实性结节。对比分析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内部血流分级及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分型。结果 108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49个,恶性59个。良、恶性甲状腺结节0级、2级、3级血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6、0.03、0.81,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1级血流发生率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χ2=6.26,P<0.0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分型Ⅰ、Ⅱ、Ⅳ型发生率低于良性甲状腺结节,Ⅲ、Ⅳ型发生率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流分级1级多见于良性结节;血流分布分型Ⅰ、Ⅱ、Ⅳ型多见于良性结节;Ⅲ、Ⅳ型多见于恶性结节,观察伴粗大钙化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围腺体血流分布情况有助于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邱广立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86-87,F0003
目的应用彩超对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探讨彩超对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病理活检确诊的66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块36例,恶性肿块30例。对比分析良恶幽中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分帮隋况和血流Vmax、Vmin及RI值。结果良性肿块共36例,恶性肿块共30例,恶性肿块的Vmax、Vmin、RI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er分级结果显示:恶性肿块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块以0~Ⅰ级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应用于乳腺肿块的检查对预测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CUS)和声辐射力脉冲(ARFI)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US和ARFI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界、血流分布和阻力指数等常规超声特征;采用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TI)判断结节的物理性质和病灶的范围,并对病灶进行分级;利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测量病灶内的横向剪切波速度。结果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的PSV分别为36.45±11.36cm/s和33.78±10.21cm/s,良恶性结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的R1分别为0.74.±O.18和0.65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血流供应以Ⅲ和Ⅳ型为主,而甲状腺良性结节以I和Ⅱ型为主。甲状腺良性病变VTI图像分级多为1-3级,甲状腺恶性病变VTI图像分级多为4-5级。低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微钙化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部血流较丰富、高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是甲状腺癌较特异的征象。甲状腺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平均剪切波速度值分别为2.36±0.97m/s和4.94±2.58m/s,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88,P〈0.01)。病灶内的剪切波速度值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ARFI成像结合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其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8.5%、89.1%、86.8%和90.5%。结论ARFI弹性成像技术结合高频彩色超声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相对脑血容积(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在鉴别颅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为颅脑胶质瘤的患者(Ⅱ级胶质瘤9例,Ⅲ级胶质瘤11例,Ⅳ级胶质瘤14例)行MR灌注加权成像及常规MRI检查。由灌注加权成像数据获取脑血容积(CBV)图、脑血流量(CBF)图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图,计算出rCBV、rCBF和rMTT值。结果Ⅱ级胶质瘤的rCBV、rCBF和rMTT值分别为2.68±1.37、2.52±1.29和1.02±0.30,Ⅲ级胶质瘤的rCBV、rCBF和rMTT值分别为4.99±2.34、4.77±1.97和1.07±0.15,Ⅳ级胶质瘤的rCBV、rCBF和rMTT值分别为6.69±1.88、6.97±1.73和1.08±0.22,各组间rCBV和rCB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M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灌注加权成像能有效地在术前评价颅脑胶质瘤的病理级别,rCBV值结合rCBF值可以更好地对颅脑胶质瘤进行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