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0例在我科住院的病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查房模式与我院新型查房模式进行查房;并对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操作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护理质量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开展PBL护理查房,解决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通过护士汇报病情、查体、问诊,发现并讨论病人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实施有效措施,并由护士长对查房进行指导、评价,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结果:护士查房质量及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PBL护理查房,培养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护理查房质量。  相似文献   

3.
丁冯喆 《全科护理》2016,(28):2990-2992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细菌性肝脓肿病人发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就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发热病人5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运用评判性思维,根据疾病发热各期的特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评判性思维对细菌性肝脓肿发热病人进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王卫红  尹月娥  朱天丽 《护理研究》2012,26(19):1800-180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产科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病人、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40%。[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实施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核心作用,更加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吴翠玲 《全科护理》2013,11(14):1317-1318
[目的]观察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30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80例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即从改革护理模式、明确护士护理职责、培训学习3方面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再从识别病人需要、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方面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人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对提高骨科手术配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查房。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配合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手术配合度为95.23%,高于对照组病人的85.36%(P0.05);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病人的80.49%(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病人实施护理查房能够提高病人的手术配合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产科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产科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病人、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40%。[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实施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核心作用,更加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曹晖  任红 《全科护理》2016,(27):2848-2850
[目的]探究分析无缝隙模式护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46例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病人给予无缝隙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住院期间出现坠床、跌倒、压疮、擅自外出、意外拔管以及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无缝隙模式护理的试验组护理人员一级护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病区护理、医院感染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病人对护理管理、病区环境、健康教育、人文氛围、服务主动性等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预后反应的发生,同时可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合作式教学联合以问题为主的查房模式对护理实习生的影响。[方法]将64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带一"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合作式教学联合以问题为主的查房模式,采用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实习生实习前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实习后观察组实习生CTDI-CV量表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认可程度及护理能力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作式教学联合基于问题的查房模式能促进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提高实习生的分析能力和求知欲,还能提高实习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方式护理癌性腹水病人的效果。[方法]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并将评判性思维方式运用于癌性腹水病人的病情观察、解决护理问题及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结果]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病人满意度。[结论]运用评判性思维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脑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住脑外科监护室的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平均分床法来分配护理人员,观察组首先应用ICNSS量表评估护理工作量,护士长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病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病人或家属对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和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及离职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脑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8.9%vs 55.6%,P0.05),两组护士的离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NSS在评估脑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并指导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优势,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培养符合现代护理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护生临床能力的提高。[方法]对2012年入院实习的50名护理学专业普教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列为教学改革组;将2011年入院实习的50名实习生列为传统带教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实施教学。两组实习时间和实习大纲一致,比较两组护生护理教学查房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教学改革组护生的护理教学查房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都较传统带教组好。[结论]本教学内容、方法、管理的改革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肺癌基因检测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出针对肺癌基因检测的血液标本采集规范,探讨其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胸外科住院的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肺癌基因检测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肺癌基因检测相关内容的知晓情况以及两组病人中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和培训后护理人员对肺癌基因检测相关内容知晓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胸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肺癌基因检测相关内容培训,制定针对基因检测血液标本的采集规范,提高护理人员对肺癌基因检测的知晓情况,能较好地解答病人相关的疑问,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采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程如虹 《全科护理》2013,11(17):1583-158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朱丽辉  李凤辉  祝益民 《护理研究》2013,(23):2512-25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对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选择消化内科病房作为观察组,按FCC模式实施护理;呼吸内科病房作为对照组,按功能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病房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检查月平均总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病人家属和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PBL)应用于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将外科全体护士,以抽签的方式,以病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86名和对照组85名.实验组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每2周1次,持续8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在教育方案实施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外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进行测量.观察不同护理查房模式对2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 教学方案实施后实验组外科护士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提高,差异明显;实验组护士各评判思维特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运用PBL护理查房模式,对提高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薛晓菁 《全科护理》2012,10(8):686-687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4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并应用评判性思维对病人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皮肤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评判性思维护理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查房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6年4月采取一般护理查房(对照组)与2016年9月—2017年2月实施医护协同查房(观察组),调查两组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施后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内科实施医护协同查房可提高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