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勇 《世界中医药》2011,6(5):435-437
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论治中风有鲜明特色,在所著《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金匮要略浅注》《南雅堂医案》等书中辨治中风,以虚实标本内外立论,分真中风与类中风。真中风分中经、中腑、中脏、中血脉四大类型,辨闭脱、分阴阳。立法治则法度严谨,用药剂型精当灵活,病案治法标本主次交代详明,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参考价值。笔者参其所学精髓,略有所悟,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招生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胆腑的生理、病证就有论述。《素问》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灵枢》称“胆者,中精之府”,又谓:“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中医学认为胆病证候较多,如胆郁、胆胀、胆黄、胆热、胆火、胆虚、胆实、胆瘅等,这些证候可出现在西医所指的胆囊、胆道疾病中,也可作为单独证候的临床表现。胆郁、胆胀是临床常见的胆病证候,现就其证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论治中风有鲜明特色,在所著《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金匮要略浅注》、《南雅堂医案》等书中辨治中风,以虚实标本内外立论,分真中风与类中风。真中风,分中经、中腑、中脏、中血脉四大类型,辨闭脱分阴阳。立法治则法度严谨,用药剂型精当灵活,病案治法标本主次交代详明,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胆腑的生理、病证就有论述.《素问》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灵枢》称"胆者,中精之府",又谓:"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中医学认为胆病证候较多,如胆郁、胆胀、胆黄、胆热、胆火、胆虚、胆实、胆瘅等,这些证候可出现在西医所指的胆囊、胆道疾病中,也可作为单独证候的临床表现.胆郁、胆胀是临床常见的胆病证候,现就其证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专立"中风论",根据病情的轻重,将中风分为中脏、中腑、中血分;创制三化汤、大秦艽汤、地黄饮子,并应用加减小续命汤、至宝丹与灵宝丹、换骨丹治疗中风;论述了用药禁忌及预防中风方法。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之名始于《内经》,见于历代医家论说中。《金匮要略》以邪之深浅、病情之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元·王履将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两类。当今所说的中风乃为类中风,属中经、中腑、中脏之类。轻则眩晕,语言障碍,半身不遂;重则神志不清。在脏属心,在腑属脑,累及经络。病机无非虚、火、风、痰、气、血六端,或有兼夹之轻重,主次的不同,总有虚实夹杂的表现。或以肝风为主,则有肝阴不足之因;或以血瘀为主,则有气不行血之前兆;或以火旺为主,则有阴虚在先;或以痰阳为主,则有脾肺气虚为由。多以内邪为主,风、火、痰、瘀为标。从正气来…  相似文献   

7.
真中类中辨治--读程国彭《医学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玉龙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0):417-418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中风有真中风、类中风 ,亦有真中类中相兼者。其“种种变证 ,所在多有 ,务在详辨精细”,并备列辨治之法 ,“俾学者触目洞然”。1 真中宜辨病位真中风有中腑、中血脉、中脏之殊。中腑则与伤寒外感传经相符 ,中血脉必有偏枯、斜症 ,中脏虽为在里亦必兼有经络偏枯之症。由于邪中部位不同 ,证候各异 ,因此当随证施治。1 .1 中腑 :中腑即风中于表 ,但细分为三 :风中太阳 ,宜桂枝汤 ;风中阳明 ,则用葛根汤加桂枝 ;风中少阳 ,宜用小柴胡汤加桂枝。因其外有六经之形证 ,与伤寒六经传变之证无异…  相似文献   

8.
汪峰  尤劲松  黄培新 《中医杂志》2011,52(9):767-769
目的探究缺血性中风起始态腑实证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3年11月~2008年5月缺血性中风患者病历503例,根据病历资料填写自拟《缺血中风起始态腑实证分布情况调查表》,进行证候诊断,统计其证候分布。结果腑实证可合并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任一证候出现,以火证出现比例最高为73.68%,中脏腑合并腑实证比例(75.61%)高于中经络(45.45%),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腑实证比例少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和后循环梗死(P<0.05)。结论腑实证可作为缺血性中风起始阶段常见的一个独立证候,病情重者腑实证出现比例高。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意外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中医则统称中风,具体分中脏、中腑、中经络。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西医在急性期除采用脱水降颅压外,前者主要用扩张血管药,改善微循环,建立侧肢循环;后者主要止血抗感染。中医治疗中风都以平肝熄风,开窍、清热化痰等法。中风后期有谈及活血化瘀者。病变初期除《医林改错》采用补阳  相似文献   

10.
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二年来,我们收治了152例中风病人,其中103例系缺血性中风,占67.7%。现对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历代文献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论述早在汉代,《金匮要略》将中风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唐代《千金方》将中风分为四类:一是偏枯,二是风痱,三是风懿,四是风痹。元代《医经溯洄集》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缺血性中风多属于上述中经、中络、中风及偏枯、风痱等类中风范畴。关于中风的发病机理,在金、元以前,多数医家以“内虚邪中”立论。如《诸病源候论·中风候》篇记载:“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从金、元以后刘河间、李东  相似文献   

11.
阴阳运动规律可以解析临床中诸多病证的发病规律及演变过程,在治则上成为有效依据。“心风”的病名首载于《黄帝内经》,认识心风的发病过程应遵从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运动规律。通过阴阳运动规律解析心系脏腑经络阴阳属性及生理功能,明确风邪传入人体的途径,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心风的病机变化与不同证候。临床治则需根据风邪循经入腑逐渐损伤经络腑脏所形成的相应症状,从而判断心风病证的发病过程、阶段、层次,明确病机而确立相应的治则。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纲领。一般学者将六经中的三阳病分为经证、腑证,对学习和研究仲景学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三阴病,一般认为属于阴盛阳衰,脏气虚寒,而无经证、脏证的区别。笔者认为,三阳病既有经证、腑证之分,三阴病亦应有经证、脏证之别。尤在泾说:“阳证有在经不在腑者,阴病亦有在经不在脏者”。赵嗣真也认为:“伤寒传入三阴,尚有在经表证”。尤、赵二人明确提出了三阴经证的学术观点,这是比较符合仲景原意的。以下结合《伤寒论》原文,对三阴经证略加讨论。一、太阴中风宜解肌发表《伤寒论》274条(按赵刻本,下同)“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  相似文献   

13.
罗天益是金末元初活跃在北方的易水学派重要医家。通过对其著作《卫生宝鉴》和临证医案的分析,探讨其防治中风的学术思想渊源与经验。认为罗天益防治中风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又旁纳了元初之前多位医家的认识;在临证中,强调区别中脉中脏中腑,结合四时变化因时制宜,分经论治,且注重针灸方法的应用,内外兼施;在预防方面,认识到中风的先兆表现而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单纯性面瘫中医称口眼斜 ,早在《灵枢经》中称口 ,《金匮要略》称僻 ,《诸病源侯论》有风口候 ,至宋代始有口眼歪斜之称。在此以后各医家著作中称口眼歪斜。此证前人列入中风范畴。《金匮要略》中有在经在络 ,入脏入腑的区别 ,而本证则是以颜面局部表现的病证 ,仅有一侧口眼歪斜 ,并伴有头疼及耳后上方疼痛 ,面部表情动作丧失 ,不能蹙眉 ,额纹消失 ,鼓腮漏气 ,人中沟偏向一侧 ,其余检查均属正常。本证的病因主要是外受风寒之邪再加风寒与痰相合 ,痹阻足阳明手太阳经络 ,经隧不利而成 ,正如《灵枢》经筋篇中云 :“胃经所生病者……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85例,按照中风病证类诊断标准,分为痰热腑实证29例、非痰热腑实证56例,入院第2天抽取静脉血,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痰热腑实证组T3水平低于非痰热腑实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痰热腑实证与T3水平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s=0.21(P〈O.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T3水平愈低,痰热腑实证候成立的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元以后五脏中风研究逐渐淡化,至今罕有研究的现象,追溯《千金方》、《太平圣惠方》中的相关内容,剖析唐宋时期五脏中风证治特色。认为,与康宋以前相比,该时期的五脏中风在病证上,逐渐由一般证候向具体病证转化;在治疗上,《千金方》寒温并用,创内风论治之先河;《太平圣惠方》突出各脏中风特点,区分五脏用药,拓展内风治法。指出唐宋时期五脏中风证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对今日中医临床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1中风变证的提出王永炎教授从事中风病临床研究数十年,在发现中风病证候演变规律、提出化痰通腑法、研制清开灵治疗中风病痰热证方面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不仅如此,在中风病诊治规律研究基础上,王教授进一步对不同寻常的中风病病势传变转归进行了系统深  相似文献   

18.
张弘 《吉林中医药》2007,27(5):61-61
通过对《卫生宝鉴》的深层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中风的辨证与治疗方法,即:风中脏宜下之,风中腑宜汗之。  相似文献   

19.
丁元庆 《中医教育》2006,25(2):52-54
对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风》一节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商榷。主要涉及:在中风主症方面:“昏仆”是中风主症但却不是必见症状,“口眼喎斜”还是“口舌歪斜”,中风主症不能没有“偏身麻木(偏身感觉异常)”;中脏腑与“中腑脏”;痰热腑实证的归类与主症;选方用药的几个问题以及教材规范化等。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中风病》:“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对此句经文之理解,历代注家多是位文释义,认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胜是以四个不同层次来表明中风病狂的轻重深浅程度.如清·尤在泾《全匮要略心典》云:“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绝大,故络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胜,则邪速深矣。”一般而言,邪人脏腑,当是聪轻而脏重,如《全区·脏腑经络先后病》云:“血气(往:邪气)人赃即死,人腑即愈。”中风中胜多以神志障碍为主,但《金医·中风病》邪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