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输血中,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的重要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5种主要抗原的免疫性强弱依次为D〉C〉E〉c〉e[1]。过去,因为交叉配血方法的局限性,时有因Rh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报道。随着输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对Rh血型抗体认识的逐渐深入,近年来因Rh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的报道日益增多,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报道减少了。我院自2001年起即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发现Rh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有近42例,其中抗E有30例,占71.4%,也因此避免了多起可能的输血反应。但其中仍出现1例因抗E发生的迟发性溶血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Kidd血型是临床研究较为清楚的一类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包括JKa、JKb、JK3三种抗原,除JK(a-b-)表现型缺少JK3高频抗原,其他表型均含有。Kidd血型系统相关抗体多数表现为IgG性质,易激活补体,产生补体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于抗体的特殊性,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以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较为多见,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也偶有报道。20世纪50年代发现JKa抗体以后,临床报道多例相关输血病例。笔者在输血前疑难配  相似文献   

3.
Rh系统免疫性不规则抗体较为常见,但Rh系统IgM和抗-e IgM IgG抗-C较为少见。Rh系统抗体多为IgG性质,引起的输血反应为迟发性的,而IgM性质较为少见,引起的输血反应为速发型的,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多为中重度,大部分需要换血治疗。笔作发现1例患者血清中存在IgM抗-e IgM和IgG抗-C致交叉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女,36岁。临床诊断:胃溃疡出血,Hb 62  相似文献   

4.
<正>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输血效果,重则危及生命。因此,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配血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中心研究室在输血前抗体筛查试验中发现合并抗M抗体、抗Lea抗体以及自身冷抗体引起的输血交叉配血不合1例,现报告如下。1.1病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抗-S抗体是MNS血型系统中比较少见的不规则抗体,笔者在工作中发现1例产妇在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经进一步检测确认为IgG抗-S抗体,IgG抗-S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因此,孕产妇有必要进行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或效价测定,为预防产后出血准备充分血液,特殊情况下采取一定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或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于产后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及时采取治疗  相似文献   

6.
报道1例患有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因配型困难由临床送检血样至实验室检测。患者初筛血型为O型RhD阴性,使用3种不同的单克隆抗-D试剂,分别在盐水介质和抗人球介质对患者RhD表型进行确认。在盐水介质中,患者血样与所有IgM型抗-D不凝集,在抗人球介质中与所有IgM+IgG型抗-D试剂均凝集,为RhD变异型。使用谱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发现患者血清中含有抗-D、抗-C和抗-Jkb抗体。患者小因子表型为ccEe, Kidd系统抗原表型为Jk(a+b-)。选择与患者抗原匹配的供者红细胞4 U分2次予以输注,患者血红蛋白有效提升。Rh系统的抗原免疫原性高,Rh系统的抗体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Rh系统表型和抗体的准确鉴定对于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若能提供Rh抗原匹配的供者红细胞可大大降低患者被同种免疫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3例低频率抗-Mur抗体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秋红  刘金莲  周先果  唐秋民 《内科》2009,4(4):572-573
目的研究抗.Mur抗体血清学特征,探索其在输血医学中临床意义。方法对3例患者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木瓜酶、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该3例患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Mur抗体。结论该3例同种抗体抗-Mur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为避免抗体筛查中漏检抗-Mur。确保输血安全,建议在抗体筛选细胞中增加Mur抗原细胞。  相似文献   

8.
因ABO、Rh血型不合或ABO、Rh血型系统之外的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是,输血后不明原因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却十分罕见。我院近来发生1例罕见的输血后原因不明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孕妇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检孕妇不规则抗体,对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10769例孕妇的血浆或血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35例(阳性率为0.325%),其中抗-D2例,抗-E13例,抗cE7例,抗Ce3例,抗c4例,抗-M4例,抗-Lea1例,抗-s1例。结论:输血前对孕妇进行常规的抗体筛检试验,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抗N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二院血研所苏雁华,王来慈,杨英姿目前已知的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有ABO和Rh两种血型系统。但其它一些血型系统产生的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也不应忽视。现报道1例由免疫性抗N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1病例介绍患...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交叉配血中抗-E、抗-Lea合并抗-Jkb、抗-Cw抗体引起患者配血不合及输血反应原因。通过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毛细管离心法抗原分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盐水、聚凝胺、抗人球蛋白三种介质联用多套谱细胞进行抗体筛选试验及抗体特异性鉴定试验对患者配血不合进行分析。对照谱细胞格局表采用剂量效应,该患者血清中检出抗-E、抗-Lea合并抗-Jkb、抗-Cw,酸放散液中检出抗-E和抗-Jkb抗体。患者血清中多种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该患者连续多次输注E抗原阳性及Jkb阳性红细胞是引起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多抗体联合存在时应运用剂量效应以减少易漏检抗体概率,保证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输血的发展,科学合理使用血液制品义不容辞,血液中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已在临床上颇受关注,其中又以Rh血型系统的相关抗体(抗-D、抗-E、抗-Ec、抗-Ce等)所引起的输血较为常见。近期在进行临床输血前检测的患者血液中发现1例不规则抗体,其特异性明显和Rh系统相关,且出现了抗-C的漏检,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73岁,因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入院后被  相似文献   

13.
不规则抗体检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 (浆 )中不规则抗体 ,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用polybrene对 35 15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用酶、抗球蛋白法进行鉴定 ,并观察不规则抗体检出的阳性率。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 13例 ,阳性率为 0 .37%,通过鉴定实验 ,其中 ,抗 D 9例 ,抗 E 2例 ,抗 A11例 ,抗 M 1例。患者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后 ,血红蛋白值平均上升 2 0g/L (P <0 .0 5 )。结论 :不规则抗体检查 ,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①对我院输血科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评价;②从输血反应的层面,探讨输血发展的方向。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结合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结果:①未发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总计917人次;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已成为个例,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确是大面积存在,且不受重视。结论:①我院输血科很好地保障了临床的安全用血任务;②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以后输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MNS血型于1927年被发现,是血型系统抗原多态性数目仅次于Rh系统的一个血型系统,最主要的抗原为M、N、S、s4个抗原,Mur抗原在中国人中的发生率为6%~7%﹝1-2﹞。在MNSs系统的抗体中,抗M是最为常见的,抗M和抗N多为目然友生的抗体,其中抗M是干扰血型鉴定最常见的抗体,抗S和抗Mur大多数为免疫性抗体,能够引起严重的输血后溶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HDN),抗Mur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6.
输血或妊娠都可刺激机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性抗体。近年来,由于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刺激机体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引起再次输血配血困难的报道增多。笔者在临床输血中发现1例输血1次后,即同时产生了抗-E和抗-c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类红细胞膜表面存在大量复杂的抗原成分,由于多次输血、妊娠或组织器官移植等异体抗原刺激下产生不规则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规则抗体在中国人群中的检出率为0.2%[1],输血是临床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患者输入红细胞后,其免疫系统可对外源性红细胞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同种抗体,因此,输血前对患者进行AB...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血清学和基因分型对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类抗-D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 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女性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P法检测鉴定患者ABO、Rh血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利用谱细胞对患者血清及放散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抗体处理结果和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患者血型为B型DCCee,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阳性,血清及放散液中均检出特异性类抗-D抗体,给予患者相容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 U输血后,血红蛋白(Hb)升高至56 g/L,未出现输血反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Hb上升至62 g/L,贫血症状缓解。结论 血清学检测联合基因分型可鉴定具有同种抗体特异性的自身抗体,类抗-D抗体AIHA患者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危急情况下需要输血治疗时,应选择类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微柱凝胶实验检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用微柱凝胶实验(MGT)检测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预防和减少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MGT技术对需要输血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初筛抗体阳性标本采用MGT技术使用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的1~10号谱细胞鉴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2者相符为抗体阳性.结果:MGT技术检测申请输血患者5 692例,检出特异性抗体6例,全部为Rh抗体.阳性率为1.05‰,其中抗D 2例,抗E 2例,抗Ce 1例,抗cE 1例.结论:MGT技术检测受血者免疫性不规则抗体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有效预防ABO以外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MGT技术可以常规用于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20.
正血型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抗-A、抗-B以外的抗体,包括Rh血型系统、Kell系统、Lewis系统、P系统等,其多因同种异体输血或妊娠产生,虽然其检出率较低(0.2%~3.0%)[1],但却是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