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骨髓中VCAM-1/VLA-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同基因骨髓移植 (BMT)小鼠骨髓细胞表面黏附分子VCAM 1 VLA 4 (CD4 9d)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取健康BALB c小鼠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组 (不做处理 ) ,骨髓移植对照组 (简称BMT组 )和骨髓移植 川芎嗪治疗组 (简称川芎嗪组 )。BMT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 0 .2ml 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 2mg 只 ,2次 天。在BMT后第 7、14、2 1、2 8天处死小鼠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VCAM 1蛋白表达水平 ,用RT PCR检测骨髓基质细胞VCAM 1mRNA表达水平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表面VLA 4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BMT后第 7、14、2 1、2 8天川芎嗪组VCAM 1 VLA 4的表达水平、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高于BMT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川芎嗪能提高BMT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促进造血干 祖细胞的归巢 ,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观察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 (PECAM 1/CD3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探讨川芎嗪促进骨髓造血微环境修复、改善造血重建的作用机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单纯BMT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 (骨髓移植 川芎嗪 ) ,接受 7.5Gy6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 ,照射后进行同基因小鼠骨髓移植 ,并分别胃饲等量生理盐水与川芎嗪注射液 ,2次 /天。骨髓移植后第 7,14 ,2 1天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表面CD31分子表达水平 ,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数 ,并做骨髓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骨髓移植后第 7,14 ,2 1天川芎嗪治疗组的CD31表达水平 ,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均高于骨髓移植对照组 (P <0 .0 1或P<0 .0 5 )。结论 :川芎嗪可以明显促进骨髓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水平 ,这可能是其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BMT+生理盐水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BMT+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克/只,2次/天,直至处死为止。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bF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但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已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加bFGF的表达水平而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BMT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CD44表达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早期造血重建过程中黏附分子CD44表达水平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骨髓移植 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每天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和川芎嗪。于骨髓移植(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分析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及成熟红细胞容量,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髓细胞上CD44的表达水平.并于第10天取小鼠脾脏,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结果显示,骨髓移植后第7,14,21,28天川芎嗪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移植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在第7,14,21天也较对照组为高;同时.川芎嗪组CFU-S计数明显高于同期移植对照组,骨髓中成熟红细胞容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川芎嗪组C44的表达在第7,14,21,28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提高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表面CD44的表达水平,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影只,2次/天。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VCA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ndostatin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髓基质细胞核内,VCAM-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内。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endosta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生理盐水组已基本恢复正常,而川芎嗪组仍未恢复正常水平。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V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VCAM-1的表达已基本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和V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或P〈0.05),而川芎嗪组endostatin和V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或P〈O.05)。结论:内皮抑制素可通过影响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阻碍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之间和细胞外基质与造血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影响骨髓造血;川芎嗪能提高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加快BMT后HSPC的归巢及在骨髓中的增殖,并通过反馈调节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新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制素的表达,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后小鼠LFA-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 (BMT)后小鼠骨髓中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 15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正常组未作任何处理 ,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在BMT后分别喂饲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 0 .2毫升 /只 ,每天 2次 )和川芎嗪 ( 2毫克 /只 ,每天 2次 ) ,并分别于BMT后第 7,14 ,2 1,2 8天统计存活率 ,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 NC) ,分析骨髓组织学变化及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川芎嗪组小鼠在BMT后第 10天CFU S计数和BMT后第 7,14 ,2 1,2 8天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BMMNC计数、骨髓造血组织容量以及LFA 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 ,成熟红细胞容量和ICAM 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川芎嗪组小鼠脂肪组织容量在BMT后第 7、14天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在第 2 1,2 8天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结论 :川芎嗪改善骨髓微环境 ,促进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促进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干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组,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ml/只和川芎嗪注射液2mg/只,2次/天.在骨髓移植后的第 7、 14、 21天,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切片中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记取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并作骨髓组织学观察.结果骨髓移植后第 7、 14、 21天川芎嗪组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均高于骨髓移植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能促进骨髓移植后骨髓中干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川芎嗪重建造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促进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重建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小鼠骨髓中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BMT后统计小鼠存活率和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并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动态检测骨髓基质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表明:川芎嗪组小鼠在BMT后第10天CFU—S计数、第7、14、21天存活率及川芎嗪组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恢复,改善骨髓微环境,促进骨髓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第7、14、21、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第3、7、10、14、 21、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12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在BMT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只,每日1次,血必净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各0.2mL/只,每日1次。BMT后第7、14、21、28d统计小鼠存活率,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VLA-4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骨髓基质中VCAM-1表达水平。第14d时分别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CPU-S)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结果血必净组BMT后第7、14、21、28d小鼠存活率,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中VLA-4和VCAM-1表达水平,第14dCFU-S和CFU-GM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促进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恢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探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干/祖细胞增殖的特性,我们采用病理形态学、BMNC计数、抗5-FU BMNC计数、外源性CFU-S(12)和骨髓连续移植等方法,对造血重建过程不同阶段的干/祖细胞增殖特性,进行了动态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移植后第3天,骨髓内可见少数淋巴样细胞呈小灶性分布,第5—9天细胞灶迅速扩大,细胞形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至第11天才出现不同阶段的分化细胞;第5—9天BMNC数和抗5-FU BMNC数迅速增加,随后增殖速度明显减缓;第9天骨髓的CFU-S(12)数和重建长期造血的能力高于第5天和21天的骨髓。本实验结果提示,骨髓移植后造血细胞呈小灶性分布,重建造血初期造血干/祖细胞迅速增殖而无明显分化表现,此阶段骨髓细胞的重建长期造血能力增强,提示造血干细胞有扩增。  相似文献   

12.
背景:心脏干细胞移植后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轴表达及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的:观察经心外膜注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心衰犬心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轴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杂种犬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植入永久起搏器。右室快速起搏三四周后建立心衰模型。移植组犬经心外膜多点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快速起搏三四周后,各项超声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较起搏前改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定量PCR检测细胞移植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经心外膜注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提高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方法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BMT模型。③实验分组:IBM组[MSC(IBM)+骨髓有核细胞(IV)];IV组[MSC(IV)+骨髓有核细胞(IV)];骨髓移植(BMT)组;单纯MSC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④移植后观察受体存活、外周血常规结果及植入证据、骨髓MSC、CFU-Mix恢复及GVHD。结果①IBM途径输注MSC主要分布于骨髓。②MSC与骨髓共移植可以提高大鼠存活率:照射对照组、单纯MSC输注组均在预处理后2周内全部死亡;BMT组2周内存活率为70%;IV存活率为80%;IBM组存活率为100%。③MSC可促进BMT大鼠外周血象恢复:移植后第14天(+14天)移植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MT组,IBM组又明显高于IV组,+21天IBM组三系均恢复,IV组+21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至+30天恢复正常;BMT组三系恢复延迟约2周。④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恢复和造血重建:+21天和+30天共移植组CFU-Mix和MSC克隆生长恢复均较BMT组快(P<0.05);IBM组优于IV组(P<0.05)。⑤植入证据的检测:BMT及共移植组存活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到F344大鼠供体抗原RT1A’阳性细胞,比例>90%。⑥GVHD发生率:BMT组GVHD发生率为42%;共移植组无明显GVHD表现。结论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I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只有少量细胞能定向迁移到损伤组织,因此如何提高细胞定向迁移的数量是干细胞移植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予以传代。使用Transwell体外迁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选取最佳浓度值趋化细胞。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CXCR4型受体阻断剂AMD3100和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的干预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迁移情况,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XCR4型受体mRNA、蛋白水平及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0.2mg/L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孵育细胞10h具有最佳趋化细胞迁移效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趋化迁移作用随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预处理时间为6h;而AMD3100和LY294002可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的促迁移作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可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XCR4型受体的表达并促进Akt蛋白磷酸化。提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可通过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的CXCR4型受体数量,从而增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CXCR4型受体介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该预处理效应可能与Akt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