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碘造影剂导致的副反应一直为大家所重视尤其在CT增强检查时 ,快速注射大量高渗离子型碘剂在具有造影剂反应高危因素者 (以下称高危因素者 )所引起的副反应尤为严重 ,其发生率较一般常人高。目前CT增强造影一般用团注法 ,造影剂多选用非离子型 ,如欧乃派克 (omn :paque)、优维显 (uitvavist)等及离子型造影剂如安琪格那芬 ,60 %泛影葡胺。虽然现在关于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缺点争议已结束 ,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其低渗透性、低化学毒性、低神经毒性的优点已被广大医疗工作者所青睐 ,但价格昂贵往往不被一般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CT扫描中使用增强扫描技术,可大大提高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对提高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造影剂所产生的副作用却给CT增强扫描造成影响。现就我科1996年4月~1998年7月应用造影剂的情况做一分析,以便更合理选用不同造影剂及对副作用的防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315例,男214例,女101例,年龄19~74岁,平均41岁。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26例,其中德国先灵公司优维显71例,挪威奈科明公司欧乃派克55例;离子型造影剂189例,其中德国先灵的安其格那芬115例,国产信谊的60%泛影葡胺74例。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影像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并研究其原理、预防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本文采用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全部取消碘过敏试验,对于有过敏病史等高危人群应慎重对待,共观察使用非离子造影剂受检患者3256例,其中,男性1896例,女性1360例。药物为进口或国产含碘非离子型造影剂300 mg/ml(欧乃派克、优维显以及碘海醇等)。造影剂剂量为40~120 ml(成人为1.0~1.5 ml/kg)。应用高压自动注射器行静脉内注射,注射速度为2.5~4.0 ml/s,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在受检患者3256例中出现重度过敏性休克3例,占0.09%:中度26例,占0.8%;轻度87例,占2.7%,低于其他文献报道。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扫描前要认真做好注射前的预防和准备工作,对于不同程度变态反应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 :将 1 6 0例使用造影剂的患者分成两大类 :肾功能正常 (A组 )和肾功能轻度损害 (B组 ) ,其中 A组患者 90例 ,B组患者 70例。检测所有患者使用造影剂前2 4 h及使用后 2 4 h、4 8h、72 h血清和尿的肌酐与 β2 -微球蛋白含量。结果 :1 A组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后 2 4 h和 4 8h血清和尿的肌酐、β2 -微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它们与基础值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 ,72 h后各项指标大致恢复到基础值水平 (P>0 .0 5 )。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后 2 4 h、4 8h、72 h血清和尿的肌酐及β2 -微球蛋白与基础值比较均没有明显的改变 (P>0 .0 5 )。2 B组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后 2 4 h血清肌酐和 β2 -微球蛋白升高 ,与基础值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 ,持续至 72 h后未能恢复至基础值水平 (P<0 .0 5 )。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患者造影后 2 4 h、4 8h、72 h血肌酐和 β2 -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P>0 .0 5 )。结论 :大剂量离子型造影剂对肾脏有一过性损伤 ,但这种损伤在短期内可恢复 ;对于肾功能有轻度损害的患者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更安全 ,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增强扫描是CT诊断工作中一项重要措施和方法,对于鉴别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造影剂的选择对CT增强检查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它分离子和非离子两种:非离子型造影剂副作用少但价格贵,而离子型造影剂虽价格相对便宜,但副作用明显。因本地区经济状况一般很多患者对前者的价格不能承受,所以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副作用反应的发生保证必需的CT增强工作都能实施,一直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采用提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来预防和减少副反应发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对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和离子型造影剂各1000例,副反应发生率,前者为1.7%,后者为39.7%,差异显著(P<0.001)。并对其临床使用适应证及造影前准备工作对副反应发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始于20年代,数十年来对而碘造影剂进行了研究,力图找到一种安全及毒性低的或很少引起副反应的造影剂,迄今注射造影剂后出现严重反应,甚至致命者,仍偶有发生。所以CT增强扫描所导致的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性质、程度及发生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造影剂的高渗性、化学毒性和电荷三者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给药方式、剂量、部位、速度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就我院对注射碘造影CT扫描时所发生的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CT增强扫描合理使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华 《当代医学》2011,17(1):90-90
在CT检查中,使用含碘造影剂增强扫描,可以根据造影剂在血液中的浓度,提高软组织与脏器CT值,增强病变区与周围组织及脏器的CT值和比度,从而提高分辨率,达到进一步明确诊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副反应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增多,尤其是CT检查的普及,X线造影剂的用量不断增加,由此而产生的造影剂副反应亦不断增多,如何预防和认识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及转归,已引起了放射领域的广泛关注。笔者就我院近年来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后患者的副反应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诊断,无论是病人的耐受性,副反应还是显影质量均较传统离子型含碘造影剂优越^[1,2]。最近1.5a来我院CT室采用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碘海醇注射液行增强CT扫描共1008例。现就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情况特别是造影剂的副反应而进行详细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 ,CT增强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成为检查常规。增强扫描即当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不易辩别时 ,将造影剂 (6 0~ 10 0ml)注入静脉进行扫描以增强正常和异常组织之间的对比 ,提高检出率。由于CT扫描及介入放射学的普及 ,造影剂大量使用 ,造影剂反应及致死的病例相应增加 ,故造影剂的应用和并发病的处理在CT扫描中是非常重要的。1 含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含碘造影剂中 ,目前常用的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 ,由于非离子型造影剂 (如碘普罗胺、碘笨六醇 ) ,其渗透压低 ,不带电荷 ,对神经组织侵犯极…  相似文献   

13.
我院CT室选用离子型造影安其格纳芬和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优维显,进行CT增强检查,本文将比较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情况. 1材料及方法 对象:我院于2001~2003年共做CT增强检查689例,随机分2组,安其格纳芬(简称安组)560例.欧乃派克、优维显组(简称欧、优组)199例.其中安组男370例,女220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欧、优组,男130例,女69例,年龄12~80岁,平均46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总结临床常用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过敏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24 h内发生过敏反应170例, 对对比剂种类、浓度、流速等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碘普罗胺、碘海醇、碘帕醇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8%、0.35%、0.44%, 碘帕醇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碘普罗胺和碘海醇, 3种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碘普罗胺组发生过喉头水肿、敏性休克发生率为分别为十万分之七、千分之三, 为罕见不良反应.结论 少部分患者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应小心谨慎, 加强护理, 保障碘对比剂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王滨  夏传文 《新疆医学》1999,29(3):163-164
CT增强扫描由于要从患者血管内快速注射大剂量造影剂,故检查中常有副反应的发生。为减少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发生率。保证CT检查的顺利进行,笔者根据本院1996年4月至1998年5月所完成的1000例CT增强扫描的实践,就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000例,男618例,女382例,年龄4~85岁,平均41岁。头颈部242例,胸腹体部758例。采用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增强扫描者872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或欧乃派克)增强扫描者128例,其中包括泛影葡胺碘过敏试验阳  相似文献   

18.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收集本院200例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副反应明显降低,造影效果明显提高。本组10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无一例出现反应,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率也仅为7%,结论:熟悉造影要领,了解造影剂的毒副作用的产生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扫描安全,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造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碘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光礼  左翔 《中原医刊》2005,32(3):F0002-F0002
目的探讨X线检查中降低碘造影剂副反应的基本原则和处理原则。方法对2180例在X线检查中进行造影剂应用的选型和预防性给药,对其中出现的造影剂副反应进行分类、记录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结果应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5.05%,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0.80%。结论合理选择造影剂,严格筛选高危人群和预防性给药以及完备的抢救措施能明显降低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离子型对比剂所致毒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7 757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CT增强检查和造影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毒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4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毒性反应.其中,使用低渗性对比剂7 707例中,45例出现轻、中度反应,1例出现重度反应;使用等渗性对比剂50例中,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非离子型对比剂毒副反应并非对比剂理化性质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免疫反应、机体状态、年龄、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紊乱、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