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胰岛功能和糖尿病自身抗体监测的意义。方法新诊断的LADA患者26例,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口服75 g葡萄糖粉试验空腹血糖、2 h血糖、空腹胰岛素、2 h胰岛素、空腹C肽、0.5 h C肽、2 h C肽,血脂;在治疗6个月后复查各个指标,比较治疗前后胰岛功能与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改变。结果①本组LADA患者初诊断时GADA均为阳性,ICA阳性为19例,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GADA滴度比治疗前下降(P<0.01),3例转为阴性,ICA阳性比治疗前减少8例(P<0.05)。②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下降明显(P均<0.01);空腹C肽、餐后0.5 h C肽、餐后2 h 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P分别<0.01,0.01,0.05);③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下降(P分别<0.01,0.05)。结论对新诊断LADA患者早期行胰岛素治疗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的免疫原性,从而缓解LADA的急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与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关系及对胰岛功能衰减速度的影响.方法 对比137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检查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筛查,比较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组12例与阴性组125例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胰岛功能-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进行1年追踪随访.结果 ①GAD-Ab阳性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1);②空腹及餐后2 h C肽值较阴性组低(P < 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阴性组(P < 0.01);③1年内GAD-Ab阳性者胰岛功能衰减明显,并与GAD-Ab滴度、发病年龄、体重指数及用药密切相关.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GAD-Ab检测,能预测胰岛细胞损伤进展情况,有利于协助糖尿病的确切分型,对于GADA阳性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减轻或延缓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的进程,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儿童糖尿病21例分为两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组11例,胰岛细胞抗体阴性组10例。检测空腹血糖、尿糖、尿酮体、胰岛细胞抗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胰岛素,C肽等生化指标。结果:单纯糖尿病ICA阳性组7例,ICA阴性组10例。并发酮症酸中毒ICA阳性组4例,ICA阴性组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儿童早期控制血糖、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十分重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尽量避免感染,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了解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否为磺脲类药继发失效的原因之一。方法用ELISA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正常范围0.32ug/L,〉50ug/L为阳性,用ELISA法做定性测定,正常为阴性。结果100例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率20%(20/100),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13%(13/100),且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的病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阳性。结论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成年糖尿患者出现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原因之一,最终需用胰岛素治疗;建议确诊糖尿病后在抗体检测前,尽可能避免使用磺脲类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以及停药后血糖达标持续时间。结果:80例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随访6个月,其中36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即可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自身抗体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1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并对检出任一抗体的抗体阳性组与未检出抗体的抗体阴性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抗体阳性病例56例,且抗体阳性的糖尿病患者在体重指数(BMI)、发病年龄、病程、空腹和餐后2h平均C肽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体阳性组自发酮症的例数也高于抗体阴性组。两组年龄及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对疑似2型糖尿病(DM2)的LADA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诺和灵R、N或30R强化治疗6~8周,至血糖达标.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次数,至血糖达标.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2hC-P)、体重指数(BMI)及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治疗组FBG、2hBG、HbA1c、FIns、2hIns、FC-P、2hC-P、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且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维持2型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血糖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感染标志物、空腹血糖、空腹C肽、胰岛素自身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的研究,初步探讨HCMV致1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感染标志物(包括HCMV—IgG及其相对含量、HCMV—IgM及HCMV—pp65)、空腹血糖、C肽、抗胰岛素自身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患者抗胰岛素自身抗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抗胰岛细胞抗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CMV—pp65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其空腹血糖明显高于该指标阴性者;抗HCMV—IgG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抗胰岛细胞抗体均显著高于抗HCMV—IgG阴性者,而空腹C肽水平则明显低于抗HCMV—IgG阴性者,且抗HCMV—IgG抗体指数在4.1以上者,其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抗HCMV—IgG抗体指数在4.0以下者。结论HCMV感染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胰岛免疫病理反应损伤胰岛细胞最终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于2型糖尿病(脾弱胃强证)患者的中医症状、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比较66例患者(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的中医症状、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治疗组用半夏泻心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用半夏泻心颗粒模拟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运动调整等基础治疗及胰岛素皮下注射.以12周为疗程,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疗效评价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1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指标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功能方面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皮下胰岛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脾弱胃强证候的相关症状,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脾弱胃强证)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黄静  赵辉  刘凤月  李燕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25-112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已诊断1年以上,空腹血糖≥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 mmol/L、胰岛β细胞功能部分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应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4周,比较不同病程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C肽、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无论病程长短,治疗前后HbA1C,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均显著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病程小于或等于5年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病程大于5年组。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不同病程的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程度与病程有关,病程越短者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林楚英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55-1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血糖和胰岛素及C-肽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于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监测HbA1c水平及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浆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大部分病例可较长时间的保持血糖正常。结论: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和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好转,且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胰岛素抗体(IAA)阳性率并与HP阴性糖尿病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根除H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糖尿病抗体,应用奥美拉唑20 mg,2次/天;克拉霉素0.5 g,2次/天;阿莫西林1.0 g,2次/天三联方法根除HP,对治疗前后糖尿病抗体进行比较。结果 HP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明显高于HP阴性1型糖尿病患者,并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IAA及GAD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IAA、ICA及GADA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使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增加,根除HP治疗对GABA、IAA阳性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种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对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ADA、ICA和IAA;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肽。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GADA、ICA和IAA阳性率明显高于2型患者和正常组,P<0.001。GADA在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ICA和IAA组,P<0.01。青少年患者组ICA阳性率高于GADA和IAA组,P<0.001,成年组及老年组患者中GADA阳性明显高于ICA和IAA组,P<0.05。GADA/ICA、GADA/IAA及三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的阳性率,P<0.05。抗体阳性患者的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明显低于抗体阴性患者,P<0.01。结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胰岛功能明显低于阴性患者,表明抗体阳性患者胰岛功能有明显损伤。GADA、ICA和IA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对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青少年期GADA和ICA的联合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中的检验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所有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中选出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此次研究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检出以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检出情况,并对比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34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检出情况: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素细胞抗体(ICA)分别检出12例(35%)、15例(44%)、14例(41%)。同时,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比较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均高于2型糖尿病,但空腹C肽与餐后2 hC肽水平均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水平,可提升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精准率,临床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艳 《求医问药》2014,(21):174-175
目的:探讨分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0例患者均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在进行治疗前后这些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的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这3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30例患者的空腹C肽值、餐后2小时C肽值均明显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其胰岛功能。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后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②方法 继发磺脲类失效患者80例,改用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口服、睡前注射胰岛素,观察3个月内多点空腹血糖变化及12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空腹和餐后C肤水平变化.③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且疗效相似,胰岛素组治疗后血清C肽水平明显升高,而二甲双胍组无变化.④结论 睡前加用注射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患者均有较高的达标率,联用胰岛素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测定133例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_2-Ab),记录血压、体重、糖尿病家族史等.任一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为A+,两种抗体阴性为A-;空腹C肽≥0.333 nmol/L定为B+,反之为B-.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队列分为3组,组1为A+,包括A+B+和A+B-;组2为A-B+;组3为A-B-.结果 ①GAD-Ab阳性率为27.8%,IA_2-Ab阳性率为16.5%,任一阳性占29.3%.②组1的年龄和体质指数(BMI)显著小于组2和组3(P值均<0.01),而随机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组2和组3(P值分别<0.05、0.01).组2的糖尿病家族史伴发率最高,占48.2%.组2的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组1(P<0.05),而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显著高于组1和组3(P值均<0.01).结论 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结合自身免疫抗体和胰岛B细胞功能可提示其临床表型亚型的归类,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45-45
目的: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方法:对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拜唐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及体重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空腹C肽及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拜唐苹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预防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胰岛素抗体(IAA)阳性率并与 HP阴性糖尿病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根除 H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应用 ELISA 法测定糖尿病抗体,应用奥美拉唑 20 mg,2 次/天;克拉霉素 0.5 g,2 次/天;阿莫西林 1.0 g,2 次/天三联方法根除 HP,对治疗前后糖尿病抗体进行比较。结果 HP 阳性的 1 型糖尿病患者 ICA 阳性率明显高于 HP 阴性 1 型糖尿病患者,并有统计学意义。2 组间比较 IAA 及 GAD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 IAA、ICA 及 GADA 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感染使糖尿病患者 ICA 阳性率增加,根除 HP治疗对 GABA、IAA 阳性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强化治疗2周前后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实验(OGTT),观察空腹、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对α细胞,β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胰岛素的水平进行研究,观察Homa-IR,Homa-β及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变化。结果①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相比,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及餐后2 h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总组治疗前后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空腹及餐后2 h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oma-β指数明显升高(P<0.01);Homa-IR指数下降(P<0.05)。结论严重高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α细胞功能紊乱可能是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胰岛素泵治疗不但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α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