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又称平坦弥漫型早期胃癌,是早期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研究的深入,此类早期胃癌的漏诊和误判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内镜下形态多变,病变黏膜常呈粗糙、颗粒、细结节或糜烂及浅表溃疡等,有时边界难以确定。病灶最大直径超过4 cm。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普通早期胃癌。努力确定病变范围和边界是提高此类早期胃癌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早期胃癌黏膜的很多微细特征逐渐被认知。一种特殊类型的早期胃癌,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superficial spreading type early gastric cancer,SSC)引起了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466例,其中病灶最长径≥5 cm的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内镜下形态、手术记录及术后病理结果,并与普通型早期胃癌进行比较。结果 466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26例患者为浅表扩散型,占早期胃癌患者的5.58%。其临床表现以中上腹疼痛居多(80.77%,21/26),内镜下检查病灶累及一个以上胃区者15例(57.69%),镜下形态主要为溃疡增殖型(46.15%,12/26)。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浅表凹陷型占38.46%,而病理上低分化型及未分化型占61.54%;胃癌灶黏膜下层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都较普通型EGC高(65.38%vs 39.77%,P<0.01;38.46%vs 12.27%,P<0.01)。结论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病灶范围广,边界不易判断;黏膜下层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因此应强调术前癌灶范围的正确界定、手术中病灶的完整切除及区域淋巴结的扩大清扫。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24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院1986以来,发现早期胃癌243例(243/18052),检出率为1.3%,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现将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日本早期胃癌内镜诊断发展的历史,早期胃癌定义和肉眼分类的发展,开启了早期胃癌的研究。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胃癌的筛查从X线逐步过渡到内镜检查,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诊断更加精细,内镜下发现的早期胃癌形态特点更加表浅、微小。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黏液分型为胃型的早期胃癌具有内镜下易漏诊、病理诊断难、鉴别困难等特点。随着对胃型肿瘤认识的加深,临床上逐渐发现了一些未能分类的胃型早期胃癌。本文报道了1例较为特殊的近端胃早期分化型胃型腺癌,肿瘤长在正常黏膜表面,模拟小凹上皮分化,并伴随模拟胃底腺分化,最终经3家省级医院病理科讨论后考虑为未能分类的胃型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7.
男,71岁.因厌油、纳差、乏力、消瘦1”mo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巩股不黄,全身残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肝脾助缘下未及,未触及局部包块,上腹部轻压痛.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提示:胆囊息肉;纤维内镜报告:距门齿50crn冒体前壁见一0.3cruX04crn大小息肉样隆起,幽门前壁见结节状隆起,活切清理报告:(胃窦)低分化腺癌;(胃体)管状腺癌;胃体、胃窦多源癌.1998-0509在气管内全麻下经胶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探查:冒壁光滑,鲁窦部可及一个约0.IcrnXO.scrnXlctn包块,质软,胃体部未及明显肿块,但在贲门部粘膜面可及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未分化型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s,E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病理诊断符合EGCs的老年(≥65岁)患者,以分化型EGCs为对照,比较分析未分化型EGCs(即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用Logistic回归对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老年EGCs共165例,其中未分化型EGCs 82例(印戒细胞癌11例,低分化腺癌 71例),分化型EGCs 83例。淋巴结转移率方面,老年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9.1%(15/165),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4.8%(4/83),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率为13.4%(11/82)。未分化型EGCs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5.5%(11/71),印戒细胞癌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P=0.019)、病变大小(P=0.006)、合并溃疡(P=0.006)、凹陷型(P=0.003)与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黏膜下层浸润(OR=11.98,95%CI:1.17~122.84,P=0.037 )、病变直径>2 cm(OR=11.95,95%CI:1.88~76.07,P=0.009)是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满足扩大适应证的老年未分化型EGCs无淋巴结转移。结论黏膜下层浸润、病变直径>2 cm是老年未分化型EGCs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满足扩大适应证的老年未分化型EGCs患者适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国很多地区正逐步开展早期胃癌的筛查工作,作者回顾了日本和韩国开展早期胃癌筛查的情况及结果,分析我国筛查的现况,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提出了我国开展胃癌筛查应该采取的策略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表面平坦型早期胃癌19例分析张凯杰杨良灯我院1970年以来经内镜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表面平坦型早期胃癌19例,因表面平坦型早期胃癌属特殊大体类型的早期胃癌,与一般早期胃癌不同,故对本组作一分析。一、性别与年龄:男15例,女4例。年龄为33~63岁,...  相似文献   

11.
费阳  王峰 《胃肠病学》2010,15(2):126-126
<正> 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进行性加重12h于2007年6月2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腹痛发作无明显诱因,休息或改变体位无缓解,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6.7 ℃,全腹软,未见胃肠型,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卫,全腹未扪及包块。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腰大肌试验(-)。患者既往有剖宫产史,无其他妇科疾病史,末次经期为2007年6月13  相似文献   

12.
郭严  陈东风  李平  兰春慧 《胃肠病学》2012,17(6):384-384
病例:患者女,62岁,主诉“上腹痛2年,牙龈出血2个月”于2010年4月19日收治入院。患者2午前于本院行肖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结果:(胃体)低分化腺癌(见图1),免疫组化检查:Ki-67(+)、CK(+)、CEA(+)。诊断“胃癌”明确,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未行后续治疗。患营诉间断上腹隐痛,服用药物不洋。2个月前自觉口腔右下颌磨牙区出现一包块,约黄豆大小,咀嚼时稍感小适,无疼痛。肿物生长较快,就诊时已有鹌鹑蛋大小,并时有出血,可自行停止。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左锁骨上方町扪及数个黄移大小的淋巴结,质硬,黏连,小可推动。心肺佥体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3.
周颖  李晓波 《胃肠病学》2014,(9):566-569
胃癌的预后与疾病分期显著相关,早期诊断胃癌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目前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但检出率较低,因此要求内镜医师掌握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学特点,及时发现可疑癌灶并取活检。本文就内镜下早期胃癌的形态学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内镜医师诊断早期胃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晓宇 《胃肠病学》2013,18(7):385-389
胃黏膜活检是早期胃癌,尤其是微小癌最有效的诊断手段。胃癌早期时肉眼形态常不典型,表现为胃炎样癌、小胃癌、微小或片状糜烂、息肉癌变、假性愈合等,胃镜下较难判断其良、恶性。近年来,这类胃癌的比例逐年增多。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部分早期胃癌病灶产生假性愈合,加大了诊断难度,使有些患者经多次活检仍不能确诊,从而延误治疗。黏液染色对早期胃癌的病理诊断帮助很大,尤其是当活检标本中癌细胞数量很少时。本文详述早期胃癌的形态学表现和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15.
胃梅毒1例     
殷春丽  杜春华  张冬晨 《胃肠病学》2011,16(11):701-702
病例:患者男,53岁,已婚,因“上腹痛伴消瘦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反酸、烧心、厌食、乏力,恶心但无呕吐,近1个月体质量下降约5kg。为进一步诊治.于2011年2月9日入住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相似文献   

16.
付晓霞  李元平  韩英 《胃肠病学》2012,17(3):191-192
病例:患者男,46岁,因“上腹部胀满疼痛1个月余”于2011年8月15El就诊于本院消化科。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胀满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无放射痛,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发热。当地县医院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黏膜下隆起,未予治疗。为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17.
胃结节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玮  陈胜良  陈晓宇  莫剑忠 《胃肠病学》2009,14(11):703-704
病例:患者女,58岁,因“剑突下疼痛、上腹胀1年,加重1个月”于2006年3月12日来院就诊。患者有胃病史1年余。初次发作时无明显诱因,时有剑突下疼痛、上腹胀、嘈杂、胸骨后不适、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无体质量减轻。饮食、睡眠情况良好,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男.38岁.因“中上腹胀痛3周”于2005年5月4日入院。饥饿时疼痛明显,伴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无发热。患者体质量减轻6kg,近1个月内常腹泻。无结核病史.无烟酒嗜好。胃镜示胃体上部至幽门前区黏膜增粗隆起,溃疡形成,大小约3.0cm.覆秽苔,质地硬,病灶累及胃窦部.蠕动消失(见图1A)。幽门螺杆菌阴性。病理检查示黏膜慢性炎症伴增生性息肉。  相似文献   

19.
郑雄  胡梅洁  李健  刘进进  马瑾 《胃肠病学》2010,15(3):151-153
背景: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目的: 探讨色素内镜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08年1月~2009年7月普通内镜检查示可疑胃黏膜病变者115例,比较普通内镜和色素内镜的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示,炎性增生27例(23.5%),胃溃疡57例(49.6%),早期胃癌15例(13.0%),进展期胃癌15例(13.0%),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例(0.9%)。色素内镜的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均略高于普通内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对86.8%,P0.05;80.0%对66.7%,P0.05)。结论: 色素内镜可增加病灶清晰度,有提高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的趋势,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背景:手术是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的关键预后因素,术中淋巴结清扫虽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但清扫过度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982年1月~2009年2月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且淋巴结清扫〉15枚的376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性别、年龄以及6项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2cm、大体类型为隆起型、黏膜下浸润、分化差和有淋巴管癌栓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师术前可通过内镜超声、CT和活检病理检查确定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据此推测有无淋巴结转移倾向.从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