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谢敬东  赵钢德  谢青  王晖 《肝脏》2013,(8):550-552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疗程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至2010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为腺苷蛋氨酸组(治疗组)与常规保肝药组(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疗程2周时,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GGT较基线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疗程4周时,治疗组总胆红素、ALT、GGT较基线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01)。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腺苷蛋氨酸至少4周疗程的治疗对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改善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综合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TBIL、γ-GT、ALP、TBA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腺苷蛋氨酸、糖皮质激素,可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对肝衰竭患者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110例肝衰竭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60例,给予腺苷蛋氨酸每日2.0 g、前列地尔每日20μg静脉输注;对照组50例,给予苦黄注射液每日50 ml、前列地尔每日20μg静脉输注。两组均给予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总胆红素及其他主要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及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或P0.01);治疗组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其他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能更有效的降低肝衰竭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肝衰竭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66例总胆红素〉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12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33例)用岩黄莲注射液12ml,静滴,1次/天。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治疗前后TBil、ALT、AIJP和γ-GT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复方甘草酸苷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分别用腺苷蛋氨酸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腺苷蛋氨酸对淤胆型肝炎皮肤瘙痒的有效率为86.67%(13/15),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纳差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15/17)、82.35%(14/17),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腺苷蛋氨酸治疗后,淤胆型肝炎和急、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总胆汁酸(TBA)、ALT、AST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P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STB、SCB、TBA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淤胆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ALT的复常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的增高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优于门冬氨酸钾镁,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硫普罗宁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0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硫普罗宁冻干粉针剂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采用茵桅黄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甘利欣注射液15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等。疗程视黄疸消退情况而定,急性肝炎为2~4周,慢性肝炎为4~6周。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肝功能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TBIL、DBIL、ALP、γ-GT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值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和硫普罗宁联用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54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针剂1.0 g/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针剂0.5 g/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生化指标(ALT、TBil、γ-GT、ALP、TBA)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Bil、γ-GT、ALP及TBA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皮肤瘙痒和灰白便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效果理想,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05~2015-11收治的62例肝炎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 g,1次/d治疗,对照组采用苦黄注射液30 ml,1次/d治疗。两种注射液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护肝治疗。观察2周、4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时,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碱性磷酸酶(ALP)及白蛋白(AL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TBIL、DBIL、ALT、GGT、ALP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BIL、DBIL、GGT、AL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疗效较好,具有良好的退黄作用,且可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  相似文献   

9.
易学东  罗亚文 《山东医药》2011,51(45):63-6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E治疗,治疗组采用PE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两组均在PE治疗前、PE结束时、PE后14 d检测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PE后14 d,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40%,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PE结束时,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ALT明显下降(P均〈0.01);PE后14 d,治疗组TB、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PE结束及治疗后14 d,两组ALB、PTA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0.
探讨前列地尔(Lipo PGE1)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价值。69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甘利欣、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等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ALT、TBil、PT水平和总有效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及x2检验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ALT、TBil均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前列地尔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的关系,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荧光定量PCR法及生化检测27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血清Pre-S1抗原、HBV DNA及肝功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70例HBeAg阴性血清中,Pre-S1抗原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39.6%和41.9%,Pre-S1抗原与HBV DNA存在相关性(χ^2=187.0,P〈0.01);Pre-S1抗原阳性组AST、ALT、TBIL、γ-GT均高于阴性组(P〈0.01);当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2.7时,Pre-S1抗原诊断敏感度85.8%,特异度93.6%,准确性90.4%,阳性预测值90.7%,阳性似然比13.4,优势比89.1。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V DNA、肝功能均有较好相关性,在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中,它能够敏感、准确地反映HBV的复制和肝功能状况,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一项新传染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肝(ALSS)治疗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治疗52例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并随机选择43例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TBil、AST、ALT、ALB、BUN、Cr及PTA等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治疗后84.62%患者原有的乏力、恶心呕吐、食欲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AL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TA、ALB明显上升(P〈0.05),BUN、Cr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治愈好转率为84.62%(44/52);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55.81%(24/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采用人工肝辅助治疗,能提高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愈好转率。还可以通过TBil反弹的现象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SAMe针剂1.0g/d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苦黄针剂30ml/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GT)、总胆汁酸(TBA)]、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Bil、DBil、"-GT及TBA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灰白便和皮肤瘙痒改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耐受性良好,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联合硫唑嘌呤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疗效。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AIH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联合硫唑嘌呤与泼尼松组联合硫唑嘌呤,各45例。2组均连续治疗2年。比较2组临床总缓解率、治疗前后的血清ALT、AST、ALP、γ-GT水平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布地奈德组临床总缓解率88.89%(40/45),显著高于泼尼松组71.11%(32/45)(P<0.05)。2组治疗2年后的血清ALT、AST、ALP、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布地奈德组治疗后的血清ALT、AST、ALP、γ-GT水平分别为(27.42±5.36)U/L、(29.97±4.52)U/L、(88.11±14.32)U/L、(49.52±7.62)U/L显著低于泼尼松组(P<0.05)。布地奈德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56%(7/45),显著低于泼尼松组35.56%(16/45)(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唑嘌呤治疗AIH可获得更高的缓解率,更明显的生物化学指标改善,且不良反应更少,效果优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化的阻断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选择入院时68μmol/L〈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的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个体化,同时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甘草酸制剂。结果治疗组重症化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可改善肝功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疗效明显,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好时机和疗程;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出血、感染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少,是阻断高胆红素血症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化的一种可供推荐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重度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勇华  于建武  李树臣 《肝脏》2006,11(2):81-83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治疗重度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短期疗效,观察血清HBV DNA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179例重度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同时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血清HBV DNA的下降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血清HBV DNA阴转率(<5×102拷贝/ml)为91.1%,而对照组仅为14.1%.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TBIL下降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值均<0.01).线性回归分析y=85.534x-153.4,R2=0.9661(P<0.01).结论短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重度黄疸型CHB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血清HBV DNA水平与TBIL水平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S-腺苷蛋氨酸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护肝、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间断应用白蛋白、新鲜血浆输注及对症支持治疗。S-腺苷蛋氨酸组在以上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1.0g S-腺苷蛋氨酸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结果:S-腺苷蛋氨酸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血清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S-腺苷蛋氨酸组总有效率为80.50%,显著高于对照组(69.64%,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在肝功能的改善、黄疸的消退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RP、TNF-α、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7例,按照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加入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未加入阿托伐他汀的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为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次口服,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ALT、AST、TBIL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LT、AST、TBIL均出现下降趋势,而观察组的ALT、AST、TBIL均出现上升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TBI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0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IL-10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助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提高IL-10水平,但能升高ALT、AST、TBIL水平,临床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同时,对肝脏损伤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普通血液透析机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慢性重型肝炎进行186次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血生化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均出现精神状态好转,肝性脑病程度减轻,乏力、腹胀减轻,食欲改善,尿量增加,全身水肿减轻;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TBIL、ALT、AST、TBA、BUN、Cr、NH3均明显降低,ALB、PA 均明显提高(P<0.001~<0.05)。早、中期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两者比较有显差异(P<0.001)。结论利用普通血液透析机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操作方便,治疗安全、有效;人工肝治疗时应掌握时机,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S-腺苷蛋氨酸(SAMe)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蛋白质合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依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SAMe 1 g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7d,比较治疗前后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P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TF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浓度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AST、ALT、TBIL、DBIL、GGT、ALP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以上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SAMe用于治疗梗阻性黄疸能促进患者肝蛋白质合成及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