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F-κ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F—κB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2、6、12、24、48h时取脑海马CA1区组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NF—κBp65、NF—κBp50,原位杂交方法测定IL-6,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海马CA1中的NF—κBp65、NF—κBp50蛋白和IL-6mRNA表达明显增强;NF—κBp65、NF—κBp50蛋白与IL-6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存活神经元数目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NF—κB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组织Bcl-2及BaX的表达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中Bcl-2,Bax基因的表达.方法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动物模型.分为结扎后3,7,14,21d及阴性对照各组,每组8只.结扎后3,7,14,21 d处死大鼠,门静脉抽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行胆红素测定.HE染色,光镜下观察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胆总管结扎后,随结扎时间的延长胆红素值逐渐增高.光镜下,胆总管结扎3d即见肝内胆管扩张,结扎7 d,肝细胞内或细胞间瘀胆,纤维组织增生;结扎14 d,纤维组织增生向肝小叶内扩展;结扎21 d,纤维组织带增宽,肝脏结构广泛改变.TUNEL检测表明,正常大鼠肝组织偶见细胞凋亡,结扎3d即见细胞凋亡增加,结扎7 d明显增加,结扎14 d后细胞凋亡达高峰,凋亡指数(AI)达58.2%±1.6%,各组AI有显著性差异(P<0.05),21 d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SABC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对照组、胆总管结扎3 d,7 d均为阴性表达,14 d弱阳性表达,21 d强阳性表达;结扎14 d,Bcl-2蛋白弱阳性表达,AI达高峰,结扎21 d Bcl-2强阳性表达,AI下降.Bax蛋白的表达,对照组、胆总管结扎3 d均可见表达,7 d表达增多,14 d明显增多;21 d表达减少;结扎7 d,Bax蛋白中阳性表达,AI增高;结扎14 d,Bax蛋白强阳性表达,AI达高峰.表明在阻塞性黄疸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越强,凋亡指数越少;Pax蛋白表达越强,凋亡指数越强.结论 Bcl-2和Bax蛋白均参与了阻塞性黄疸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并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瑞城  钟良宝 《山东医药》2009,49(44):28-30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损害的病理改变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表达变化,探讨柳氮磺吡啶对肾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R组)、模型组(UUO组)、柳氮磺吡啶干预治疗组(SASP组)。各组手术后第7、14天分别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NF—κB p65和TGF-β1在肾间质的表达。结果HE染色图像分析显示,UUO组大鼠术后梗阻侧肾脏呈现肾间质损害及纤维化病变,SASP组肾小管损伤指数较UUO组明显减轻;SASP组肾组织间质NF—κB p65及TGF-β1表达较UUO组显著下降。结论UUO大鼠肾间质损害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柳氮磺吡啶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NF—κB p65及TGF-β1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炎性损害,可能对早期肾间质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与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出血组,每组30只。选取6、24 h,3、7、14 d五个时间点。RT-PCR法检测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IL-17 m RNA,NF-κBp65 m 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IL-17 m RNA与NF-κBp65 m 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同一时间点,出血组IL-17 m RNA与NF-κBp65 m RNA的表达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时间点,出血组IL-17 m RNA、NF-κBp65 m RNA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组IL-17 m RNA与NF-κBp65 m RNA的表达在脑出血后7 d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结论 IL-17 m RNA与NF-κBp65 m RNA的表达在脑出血后6 h就开始增加,7 d高于6、24 h,3、14 d。IL-17与NF-κBp65参与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0、p65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9份食管鳞癌及33份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2份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F—κBp50、p65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NF—κBp50及NF—κBp65mRNA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组间比较P均〈0.05;二者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NF-κBpSO、p65mRNA阳性表达可促进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与核因子(NF)-κB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美沙拉嗪组大鼠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模型组不设干预,正常饮食;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TAT6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的表达。结果 STAT6 mRNA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1);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蛋白在模型组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STAT6 mRNA和NF-κBp65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STAT6 mRNA和NF-κB p65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呈现高表达。美沙拉嗪可能是通过STAT6和NF-κB双信号途径下调炎症,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下称膀胱癌)组织中NF—κBp65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Bcl-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NF—κBp65、uPA、Bcl-2进行测定,分析三者与膀胱癌分级、分期、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及NF-κBp65表达与uPA、Bcl-2的相关性。结果NF-κBp65、uPA、Bcl-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NF—κBp65和uPA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Bcl-2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NF—κBp65表达与uPA、Bcl-2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8、0.462,P均〈0.05)。结论在膀胱癌组织中NF-κBp65、uPA、Bcl-2均呈高表达,并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NF—κBp65可能通过调控uPA、Bcl-2的表达促进膀胱癌的进展;NF—κBp65、uPA、Bcl-2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侵袭性、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烟雾暴露对大鼠肺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 BB)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探讨烟雾暴露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烟雾暴露4、8、12周组,每组8只,制备各组烟雾暴露致肺动脉高压模型.RT-PCR方法检测PDGF-BB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各组大鼠肺组织PDGF-B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 ①大鼠肺组织中PDGF BB mRNA相对表达量在烟雾暴露4周组(2.823±0.453)、8周组(4.015±0.052)、12周组(6.098±0.439)高于对照组(1.024±0.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鼠肺组织中PDGF-BB蛋白相对表达量在烟雾暴露4周组(0.220±0.005)、8周组(0.367±0.004)、12周组(0.492±0.003)高于对照组(0.077±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在烟雾暴露4周组(0.330±0.003)、8周组(0.452±0.003)、12周组(0.596±0.003)高于对照组(0.186±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DGF-BB蛋白的表达与PDGF-B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与NF-κBp65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686、r=0.501,P值均<0.01).结论 烟雾暴露大鼠肺组织中PDGF-BB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均增高,且PDGF-BB和NFκB蛋白表达有相关性,提示PDGF-BB和NF-κB在烟雾暴露引起肺动脉平均压增高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时NF-KB的变化及其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梗阻性黄疸组(CBDL组)和梗阻性黄疸+NF-kB抑制剂脯氨酸二硫化氨基甲酸酯(PDTC)组(PDTC组).每组术后7、14 d分批(n=10)检测光镜下肝脏病理组织学,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内毒素(LPS)水平,肝组织促炎因子IL-1β、IL-6,抑炎因子IL-10以及NF-kB蛋白表达.结果:CBDL组7、14 d大鼠均出现肝组织病理损伤,CBDL组较SHAM组血清TB、ALT、LPS增高(7 d:140.14±10.17 vs 7.309±1.04,134.479±10.20 vs 35.79±3.76.189.33±11.05 vs 2.816±0.58;14 d:194.608±12.73 vs 36.142±3.51.217.797±12.37 vs 7.321±1.03.292.816±14.53vs 2.664±0.53,均P<0.01),肝组织IL-1β,IL-6,IL-10和NF-kB表达增强(均P<0.01),且14 d较7 d变化更为显著.PDTC组大鼠血清TB、ALT和肝组织IL-1β、IL-6、NF-kB表达在7 d时相点时比CBDL组显著下降(P<0.01),而到14 d时相点时比较CBDL组无明显变化;LPS和IL-10表达与CBDL组各时相点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早期(7 d)通过PDTC抑制NF-kB活化表达,可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减轻肝损.后期(14 d)作用不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LPS、IL-10等其他途径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腺病毒IκBaM(recombination adenovirus expression of IκBaM,AdIκBaM)预处理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预先皮质注射AdIκBaM,特异地抑制NF—κB的激活,分为皮质注射重组AdIκBaM组(A组)、单纯局部缺血组(B组)、假手术组(C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应用红四氯氮唑(TTC)染色测定各组脑梗塞体积,免疫组化法观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1)A组脑皮质梗塞体积百分比明显小于B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C组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表达率明显小于A组、B组(P〈0.01),A组脑皮质的p65阳性细胞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局灶脑缺血能使NF—κB p65活化并参与脑缺血损伤。AdIκBaM能特异抑制NF—κB表达,缩小脑组织梗塞体积,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NF-κB表达下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大鼠心肌NFκB、MMP2和TIMP2表达变化及其在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病理意义。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MI组及假手术(SH)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观察MMP2和TIMP2在MI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法分析NFκB活性变化。结果MI后NFκB活性明显增强,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呈阳性。MI后心肌MMP2、TIMP2表达均增加。从时间的相关性看,MI后时间越长,心功能越差,MMP2相对含量越高,而TIMP2表达则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减弱。结论大鼠MI后心肌组织中NFκB活性和MMP2、TIMP2表达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可能参与了MI后心室重构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梗后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阐明NF-κB、MMP-9与心室重构的病理意义及卡托普利的作用途径。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随机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作为心肌梗死组,另设假手术组(丙组,n=20)为对照。冠脉结扎后24h,心肌梗死组再随机分为卡托普利治疗组(甲组,n=19)及心肌梗死对照组(乙组,n=18)。此后6周,每日以10mg/kg卡托普利灌胃处理甲组大鼠.并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乙组、丙组大鼠。6周末测量各组大鼠心/体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心尖部心肌中NF—κB与MMP-9蛋白表达。结果左室心尖部心肌中NF—κB、MMP-9的表达及心/体比值,甲、乙组均显著高于丙组(P〈0.05),而甲组心/体比值较乙组下降(P〈0.05),NF-κB、MMP-9的表达也较乙组有差异(p〈0.05)。结论NF-κB、MMP-9参与心梗后大鼠心室重构,卡托普利通过抑制NF-κB与MMP-9蛋白的表达逆转心梗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核因子(NF)-κBp65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人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Ad-HGF)作用于老龄高血压高血脂大鼠脑组织的安全性。方法 1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老龄高血压高血脂大鼠模型组,老龄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大鼠枕大池注入Ad-HGF后10 d组、20 d组、30 d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IL-10及NF-κ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10、NF-κBp65水平显著升高(P0. 05);与模型组相比,注药后10 d、20 d、30 d组IL-10水平显著升高,NF-κBp65水平显著降低(P0. 05)。结论 Ad-HGF可以减轻老龄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分为模型组和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4、6、8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10 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连续给药4 w后处死大鼠,Masson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IκB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4、6、8 mg·kg~(-1)·d~(-1)丹皮酚给药4 w后,大鼠心肌组织的胶原沉积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丹皮酚还可下调心肌组织中NF-κB p65、p-IκB的蛋白表达。结论丹皮酚对大鼠AMI后心室重构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抑制NF-κB p65的表达和活化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OJ对照组和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AT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p65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中CK-MB、AST及LDH含量明显增高,NF-κB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T组中CK-MB、AST及LDH含量、NF-κBp65及COX-2略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MB、AST、LDH的含量及NF-kB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NF-κB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建立脑出血模型。EPO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及每24h腹腔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3000U/kg。分别在术后3h、6h、12h、24h、48h、72h、7d断头取脑,作NF-κB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与脑出血组比较EPO干预组NF-κB表达增多,凋亡细胞减少。结论脑出血周围细胞凋亡与NF—κB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促进NF—κB活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I/R组、吡咯列酮预处理组(预处理组)。I/R组、预处理组于I/R前24 h分别由尾静脉注射相应溶媒(0.9%氯化钠溶液)及吡格列酮(3 mg/kg)。对照组不结扎前降支,4 h后取出心脏;余2组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 h后取出心脏。每组取8只,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p38 MAPK和JNK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 p65)蛋白水平的表达;每组取6只,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结果:①与I/R组相比,预处理组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梗死面积明显减少;②与I/R组相比,预处理组能明显增加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指数(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及Bax、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指数(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I/R组p38 MAPK和JNK的mRNA表达水平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预处理组能抑制以上水平的过度表达(P<0.05)。结论:吡格列酮预处理可通过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起到抗I/R损伤作用,该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38 MAPK和JNK的mRNA表达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F-κB水平。制作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模型,检测血管新生内膜形成及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MCP-1)、NF-κBp65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的表达。结果:增殖的平滑肌细胞PCNA和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增加。NF-κBp65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抑制PCNA表达。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第7天,正义组、诱骗对照组、模型组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值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和反义诱骗组显著降低内膜与中膜比值(P<0.05)。球囊损伤后3d、5d、7d,MCP-1mRNA和蛋白质水平持续而明显的表达增强,14d后略为降低。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在各时间点均能减少MCP-1mRNA和蛋白质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血管球囊损伤后7d,NF-κBp65、ERK2的蛋白合成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较模型组、正义组、诱骗对照组各时相点蛋白合成均减弱。结论:增殖的平滑肌细胞NF-κBp65基因表达增加。NF-κB调控PCNA、MCP-1、ERK2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局部转染NF-κB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能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NF—κBp65、ICAM-1在基底动脉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SAH组(20只)及PDTC组(20只)。SAH组和PDTC组又分为SAH后1、3、5、7、14d亚组,每组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PDTC组在第2次注血后即脑池内注射PDTC,0.25ml/次,2次/d,连续2d。观察基底动脉管径和厚度、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①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基底动脉管径变细、管壁增厚,第7天最明显,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仅第7天与第1天比较有差异(P〈0.05)。在第3、5、7天时,SAH组与对照组及PDT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PDTC组与SAH组同时间点比较,病理形态损害、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③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NF—κBp6、ICAM—1表达,第7天达高峰。第3、5、7d(ICAM-1包括第14d),SAH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DTC组(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增高,P〈0.05。结论PDTC对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通过抑制NF—κBp65、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