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侯煜  杨艳  周洁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528-4528
部队老干部病房住院患者以高龄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明显比年轻者延长,误吸发生率较高。误吸常引起反复咳嗽、咳痰、咽喉部不适、夜间睡眠差等,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误吸可引发急性气道阻塞而导致患者死亡。住院老干部一般都由亲属陪护或专职陪护人员照顾起居饮食,提高陪护人员对误吸的认知程度可以显著降低住院老干部误吸的发生率。对此,我们调查了部分陪护人员对误吸的认知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陪护人员对误吸认知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沈梅芬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43-2044
误吸窒息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每年误吸窒息死亡者占总死亡率的1.5%。为了提高陪护人员对误吸的认知,使其掌握一定的护理常识和护理技能,本文通过陪护人员对误吸认知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有效地预防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对防误吸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为开展防误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40名进行防误吸相关知识调查。结果:40名陪护人员中不了解防误吸相关知识达88.6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中陪护人员防误吸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当低。因此,应加强对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进行针对性防误吸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以降低误吸发生率,减少吸入性肺炎,避免窒息死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人误吸/窒息的发生原因,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住院患者误吸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9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入院的46例患者采用常规入院护理评估表筛选出高风险患者,以此落实误吸防范护理常规,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入院的46例患者采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筛选出高风险患者(≥6分),在误吸防范护理常规基础上,实施书面告知并签署风险知情书,并按照风险程度落实误吸分级饮食护理措施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筛选出高风险患者15例,对照组筛选出高风险患者6例;观察组通过分级饮食干预等措施,患者误吸等发生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人应用误吸/窒息评估表能准确筛选出高风险患者,便于全面落实分级饮食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陪护对正常足月新生儿护理认知程度和所存在的误区。方法:调查产后第1、2天住院期间主要来护理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陪护人员100例(不含医务人员和专业的月子保姆)。结果:陪护对正常足月新生儿护理认知程度较低,女性陪护的认知程度高于男性陪护。结论:陪护缺乏科学育儿的护理知识,尤其女性陪护受传统观念和长辈的影响对新生儿护理存在很多旧的观念和错误的护理方法,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误吸干预对防治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实践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68例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化后的误吸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误吸的发生率、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吸入性肺炎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3.53%、17.65%,观察组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94%、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认知水平得分为(93.45±5.76)分,低于对照组的(72.77±20.15)分(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误吸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误吸的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吸入性肺炎的认知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对陪护人员就老年脑血管病病人跌倒认知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陪护人员对老年脑血管病病人跌倒认知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2例老年脑血管病病人的陪护人员进行调查,评定其对跌倒的认知。[结果]陪护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且缺乏正规的学习途径。[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脑血管病陪护者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分泌科2015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预防压疮。比较两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瞻性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陪护人员在压疮基本知识、好发部位、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压疮预防认知和协同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对陪护人员就老年脑血管病病人跌倒认知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小兰  霍春暖  张雅静 《护理研究》2007,21(16):1436-1437
[目的]了解陪护人员对老年脑血管病病人跌倒认知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2例老年脑血管病病人的陪护人员进行调查,评定其对跌倒的认知。[结果]陪护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且缺乏正规的学习途径。[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脑血管病陪护者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陪护人员对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预防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知信行评估调查问卷,对122例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认知得分为良者仅占3.27%,且缺乏正规的学习途径.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的态度因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培训经历等的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行为则与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是否有陪护经历,以及与培训经历等有关(P﹤0.05);知识与行为不相关(P﹥0.05),态度与行为、知识显著相关(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住院老年脑血管病陪护人员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其预防跌倒的积极正向态度的形成,纠正不良行为,促进跌倒预防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1.
包娜丹  曹怡  肖顺贞  谢东东 《护理研究》2007,21(15):1331-133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等不但表现为多元化,而是表现出多层次,老年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陪护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出了专员陪护的护理服务模式,现就此对我院老年病人陪护需求做一调查,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我院内科老年住院病人40例及其相应的陪护人员。病人年龄65岁~85岁,均住院1周以上且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大专以上学历的38例(95%)。40例病人中,男28例,年龄72.5岁±6.4岁;女12例,年龄74.3岁±5.5岁。根据陪护人员的性质分为:专业陪护组和普通陪护两组,各20人。…  相似文献   

12.
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了解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状况,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95名陪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情况制订对策。结果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不足,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状况与照料时问有关。结论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风险教育,提高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及器官功能的退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明显比年轻者延长,误吸发生率较高。误吸是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轻则引起呛咳、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重则导致吸人性肺炎、气道梗阻、甚至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在老年病房,误吸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是老年护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陈文英  曹浈 《护理研究》2008,22(2):323-324
误吸是指进食到口咽部的食物或反流的胃内容物不能及时咽下或吐出而误人气管内,刺激气道,引起呛咳、气喘甚至窒息。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疾病和药物的影响,心理性格的改变等各种原因已成为发生误吸甚至死亡的高危人群。而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过大,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社会保障不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老年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需要在家中康复,并需要家庭成员或其他照顾者照护。因此,加强防治老年病人误吸的家庭护理工作甚为重要。现对承担老年人主要照顾任务的198名家庭照顾者防治误吸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误吸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西安解放军323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250例(住院组),另选取同期在莲湖区西大街社区居住的老年人250例(社区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的误吸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不同量表的评分结果及近1年内的误吸发生情况,并对调查结果与误吸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的性别比例和个人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既往疾病史中,心脑血管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各个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近1年的误吸发生率(24.40%)高于社区组(9.60%),两组样本近1年的误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2.41, P<0.05);患者年龄、异常进餐、进餐体位改变、各种既往疾病和4种量表的评分结果与误吸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人的误吸发生率较社区老年人高,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上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多种危险因素,避免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47-4748
调查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陪护人员对预防肺部感染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医护人员对陪护人员的健康指导提供参考依据。对60名陪护人员进行肺部感染预防认知的问卷调查。陪护人员对肺部感染的诱因、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较低。通过调查发现陪护人员对肺部感染预防知识的认知总体上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提供系统的教育,有利于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对专职陪护人员提供陪护服务的要求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半结构化,面对面,深度访谈方法,访谈11例本院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对专职陪护人员服务的要求现状。结果主题一,对专职陪护人员的要求:要求专职陪护人员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及陪护相关知识。主题二,对陪护管理机构管理的要求:要求陪护机构加强对专职陪护人员的职责管理及规范费用收取的管理。主题三,老年住院患者需要亲人陪伴的情感需求。结论专职陪护人员不能满足老年住院患者的服务要求;陪护机构管理不够规范;老年住院患者需要亲情的支持。陪护机构应加强专职陪护人员职责管理,对专职陪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亲人多陪伴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孙丽凯  周雁琼  陈俊春 《护理研究》2015,(11):1336-1338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在老年病人误吸风险分级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2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预防误吸宣教,干预组病人入院后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误吸风险等级划分,并据此实施相应的饮食分级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病人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误吸22例,其中吸入性肺炎3例,呛咳12例,噎食6例,窒息1例,干预组共发生误吸3例,其中吸入性肺炎1例,呛咳2例,无噎食、窒息情况发生,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SSA评定结果对病人行误吸风险分级,实施相应的饮食分级护理,完善了护理安全预警系统,保障了老年病人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患者陪护亲属认知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病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状况,评价健康教育对其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陪护亲属对精神疾病认知现状调查表,对精神病住院患者100名陪护亲属健康教育前后的精神病认知状况进行评定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陪护亲属对疾病诊断的认同、对药物剂量的要求、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态度、系统正规治疗与预后的联系、期望治愈时间及药物维持时间的认知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健康教育后陪护亲属各认知项目的不同认知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亲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现状较差,不同文化程度认知水平不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认知水平,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对其亲属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人老病多 ,用药亦多。国外的一项调查发现 ,65岁以上老年病人的处方数为 15~ 3 5岁年龄组的 10倍以上[1] 。本文对驻京 2家部队三级甲等医院 10 0名住院老年病人及病人所在科室的 5 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在口服用药中常见的问题 ,以便提出护理对策 ,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使药疗监护得以有效保障。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2 0 0 1年 3月~ 5月驻京 2家部队三级甲等医院 60岁以上住院病人 10 0例 ,选择能理解调查内容且愿意合作者 ,其中男 74例 ,女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