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用表面麻醉对156例(160眼)进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56例(160眼)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1周最佳视力≥0.5者133眼(83.12%),术后1个月最佳视力≥0.5者140眼(87.50%)。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角膜轻度水肿11眼(6.89%),角膜中度水肿2眼(1.25%)。结论表面麻醉下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姜淑英  尚慧 《重庆医学》2002,31(9):843-844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与眼部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例大动脉炎患者检查视力和外眼,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虹膜,晶状体,与大动脉炎病程和动脉受累部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视力正常173例(86.5%),视力障碍27例(13.5%),眼底正常90例(45%),缺血性眼底改变38例(19%),高血压眼底改变72例(36%%)。结论:大动脉炎的眼部表现,主要与动脉受累部位和程度有关,与大动脉炎的病程也有一定关系。其眼部病变主要包括缺血性综合征和高血压眼底改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丽丽 《河北医学》2016,(8):1299-1302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36例26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236例265眼作为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检查矫正视力,同时进行裂隙灯与眼底检查。对患者视力、眼底病变和并发症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观察组术后1d,低视力患者65例70眼(26.72%);术后7d,低视力患者42例46眼(17.56%);术后1月,低视力患者31例35眼(13.36%);术后3月,低视力患者31例36眼(13.7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65例70眼低视力患者中因手术因素导致的低视力共34眼,因非手术因素导致的低视力共36眼。术后3月已无影响视力的手术因素,非手术因素成为导致低视力的主要原因。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方法,手术并发症与眼部原发疾病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重要因素。细致认真的术前眼部检查,术中娴熟规范的技术操作是防止术后低视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6%)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7只眼(4%)因合并严重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故视力无提高。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5只眼(3.0%)。术后并发症:17只眼角膜可逆性内皮水肿(10.1%);8只眼前房有渗出反应(4.8%);5只眼前房积血(3.0%);22只眼后囊膜混浊(13.1%);2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1.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患者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5例(150眼)薄角膜近视患者行LASEK手术,其中高度近视患者术中加用丝裂霉素,时间根据屈光度大小而定。术后定期对眼部症状、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LASEK术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较轻,有的患者术后几乎没有刺激症状,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为(5.15±1.3)d,术后视力5~15d基本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所有患者角膜曲率较稳定。2例(3眼)出现屈光回退。Haze形成较轻微,多数患者为0—0.5级,2例(4眼)为1级,1例(1眼)为2级,3—6月Haze逐渐消失。3例(5眼)出现上皮延迟愈合。1例(2眼)出现丝状角膜炎。结论LASEK治疗角膜偏薄的近视是安全有效的,但对LASEK相关并发症要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6月期间经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普通细菌23例次(88.5%),真菌7例次(26.9%),巨细胞病毒5例次(19.2%),结核杆菌4例次(15.4%),卡氏肺囊虫2例次(7.7%),19例(73.1%)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救治成功,死亡7例(26.9%),结论:细菌是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对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应争取早期诊断,加强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的监测,采取联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0例(42眼)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眼部手术与全身状况进行分析,其中80%以上息全身多系统疾病,以高血压病、冠心病为多。如果处理适当,均能承受手术。全部病例视力较术前改善。术后7~15d的矫正视力:≥0.3.14眼(33%);0.05~<0.3,23眼(55%);<0.05,5眼(12%)。随访半年~3年,部份视力稳定,大部份有所提高。眼部并发症不高于一般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小娟  陆晓和 《广东医学》2006,27(4):513-5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90例(112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ECCE+IOL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O.3者占7%。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45眼(40%),前房纤维索性渗出膜13眼(11.7%),晶体表面色素沉着8眼(7.1%),前房出血2眼(1.9%),后囊浑浊6眼(5.4%)。晶状体后囊破裂5眼(4.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施行ECCE+IOL植入术,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相应预防措施,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1年6月~2008年6月我院135例16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类型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共计57眼.占总数的35.1%。在57眼并发症中,浅前房31眼(54.3%),虹膜睫状体炎3眼(5.2%),前房混血5眼(8.7%);角膜上皮水肿12眼(21.0%);脉络膜脱离1眼(1.7%);眼压控制不良:一过性高眼压3眼(5.2%),一过性低眼压2眼(3.5%)。术后对并发症相应处理后,除手术治疗2眼外,其余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滤过术中仔细操作。滤过术后出现并发症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自体血清在治疗角膜病变中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用眼科门诊及住院病例21例30眼,初查患者时连续三次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给予局部自体血清治疗,根据角膜病变性质,局部适当给予抗生素,定期检查或询问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及眼部并发症。自体血清使用时间(3~60)天,平均(31.2±4.1)天。结果:21例30眼中治愈ll眼(36.7%),好转13眼(43.3%),无效5眼(20.0%)。难治性角膜上皮糜烂治愈3眼(50.0%),l眼好转(16.7%),2眼无效(33.3%);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治愈4眼(66.7%),好转2眼(33.3%);眼部化学伤治愈1眼(16.7%),好转2眼(33.3%),无效3眼(50.0%:1.眼部热灼伤治愈2眼(100%);神经营养学角膜溃疡治愈l眼(33.3%),好转2眼(66.7%);重症干眼好转6眼(85.7%),无效l眼(14.3%)。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对于多种角膜病具有保护眼表、促进角膜愈合、降低角膜病复发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1)目的:探讨糖尿病患白内障手术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ECCE+IOL)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2)方法:对95例(12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施行ECCE+IOL植入术。(3)结果:术后视力≥0.5占63.3%,大于等于0.3占88.3%,并发症主要包括:角膜内皮水肿48眼占40%,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膜14眼占11.7%,后囊混浊6眼占5%,晶体后囊破裂3眼占2.5%,(4)结论:对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施行ECCE+IOL植入术,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56例(198眼)PDR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杲198眼术后视力改善146眼(73.74%),其中Ⅳ~Ⅴ期116眼(79.45%),Ⅵ期30眼(20.55%);32眼(16.16%)视力不变,20眼(10.10%)视力下降。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玻璃体出血。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大部分患者视力改善;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对该病的顸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的分析,探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29例14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术中并发症及术后1周裸眼视力。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107眼,占75.4%,而<0.5的35眼中,16眼合并其他影响视力的眼部疾患。术中并发症中,后果最严重的是晶状体碎核落入玻璃体腔(0.7%),其次为后囊膜破损(10.6%)和玻璃体丢失(8.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白内障患视力,注意手术技巧,才能减少并处理好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PP65抗原检测在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CMV—PP65)检测在肾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病防治中的价值。方法肾移植术后患者37例,常规随诊接受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检查。结果37例患者中11例(29.7%,11/37)CMV—PP65抗原阳性,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11例患者中3例(8.1%,3/37)发展成巨细胞病毒病,均发生于停用或未采用更昔洛韦时;另外26例患者(70.3%,26/37)PP65抗原始终阴性,随访3个月无巨细胞病毒病。结论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检测对于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手术前眼底改变情况,探讨进行眼底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的387例(768眼)患者,对患者术前行散瞳后眼底检查并做详细眼底记录。结果768眼中发现228眼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占29.7%。其中视网膜变性142眼(18.5%),包括视网膜干性裂孔21眼(2.7%),视网膜脱离4眼(O.5%),格子样变性70眼(9.1%),霜样变性47眼(6.1%)。非压迫变白及不规则的色素沉着86眼(11.2%)。结论准分子激光术前查眼底是必不可少的,是术后患者达到理想视力的重要保障,并为患者眼底疾病的及早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45例56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随访28例35眼2月-4月结果:术后视力65%大于等于0.5,85%大于等于0.3,结论: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情况下,如无全身和眼部严重并发症,对其进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安全有效的,同时讨论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7.
周文 《吉林医学》2008,29(5):406-407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2006年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42例(81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均在1年以上。结果: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1个月视力≥0.4者39眼(48.15%),≥0.1者72眼(88.89%),〈0.1者9眼(11.11%)。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的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低度数或负值后房型人工晶体又可进行屈光矫正,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少丽  袁涛  夏季  鲁卫平 《重庆医学》2006,35(23):2126-2127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情况。方法165倒肾移植受者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刺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结核杆茼DNA。结果165例肾移植爱者中,102例(61.7%)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术前。3例(1.7%)术后受者检测出结核杆菌DNA。结论肾移植术后由于免疫抑制刺的应用,易发生感染并发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病原学监测,以降低移植受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许霞  郭述良 《重庆医学》2015,(7):913-915,9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为防治肺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5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病时间、病因或高危因素、治疗和转归等情况。结果共23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8.4%。分别为肺部感染22例(17.6%),胸腔积液12例(9.6%),肺水肿7例(5.6%),呼吸道出血4例(3.2%),急性肺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例(0.8%),肺不张1例(0.8%)。结论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水肿是肾移植术后相对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发生肺部感染及肺水肿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色素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43只眼)色素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95%术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中25.58%术眼在小瞳孔下操作,术中并发症有前房出血(2.33%),后囊膜破裂(4.65%),术后瞳孔的均能维持生理性圆形无上移,术后并发症有早期角膜水肿(23.26%),虹膜后粘连(1.40%),后囊膜混浊(46.51%),黄斑囊样水肿(2.33%),人工晶体表面机化物(4.6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白内障 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