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乳性黄疸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市太航医院儿科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45例黄疸患儿,其中母乳性黄疸48例,占33.1%,48例中男性36例,女性12例,停母乳3d~5d结合辅助治疗1周黄疸消退:结果:4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预后良好,无1例发生核黄疸,不必特殊治疗。结论:母乳性黄疸占新生儿黄疸中比例较高,在提倡纯母乳喂养的当今社会,对于母乳性黄疸最重要的诊断、治疗措施是暂停母乳,若经治疗效果不满意尽早考虑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 ,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以往常见的窒息、感染等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显著减少 ,但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因此 ,我们对 1998年 1月至1999年 12月诊治的 84例母乳性黄疸进行总结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84例母乳性黄疸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①完全母乳喂养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内 (2天至 2周 )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 ;②黄疸积蓄以轻度 (血清胆红素 <2 0 5 μmol/L)至中度 (2 0 5~ 34 2 μmol/L)为主 ,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③患儿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由于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院儿科于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01例黄疸患儿中有98例为母乳性黄疸,几乎占50%。本研究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颖 《吉林医学》2008,29(11):939-940
目的: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诊断标准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只能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鉴别,逐一排除后做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也可以进行试验性诊断。结果:对轻度母乳性黄疸患儿停母乳3d,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的50%,占85.7%。中重度母乳性黄疸:对于胆红素在256.5~342.0μmol/L之间的中重度患儿,停止母乳喂养改配方乳并进行光疗,配合药物治疗,血胆红素降至原来安全范围。结论:母乳性黄疸其主要特点是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分早发型与迟发型。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放弃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由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本院儿科于2005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98例黄疸患儿中有48例为母乳性黄疸,几乎占50%.本研究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黄疸是婴儿期常见疾病,母乳性黄疸的诊断通常靠除外其他病因及停母乳后黄疸迅速减退来诊断,但一部分母乳喂养患儿因无法停母乳治疗而不能诊断为母乳性黄疸,仅依靠药物治疗,二者比较,预后相似,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实行母婴同室前所收治新生儿疾病174例,实行母婴同室后所收治新生儿疾病127例。并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行母婴同室后较母婴同室前新生儿疾病明显下降,尤其早期新生儿疾病下降明显。就疾病分类而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肺炎、败血症均呈明显下降(P<001);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呕吐也明显下降(P<005);而新生儿黄疸患儿呈上升趋势,但其中由感染引起者下降,而母乳性黄疸却相对增多;新生儿颅内出血也呈上升趋势,提示今后应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在新生儿病死率方面,实行母婴同室后,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的增多,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 共收治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观察其愈后效果。方法:对本院1995年2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60例黄疸惠儿中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78例患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母乳性黄疸病因是多元性的,治疗方法以停止母乳喂养、蓝光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主要目的是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其肝肠循环。结论:母乳性黄疸的愈后良好,很少发生神经系统伤残。  相似文献   

10.
于惠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134-134,148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治体会。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4月本院收治的178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分析。结果17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光疗时间24-60h,住院时间4-10d。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BIL浓度〉342μmol/L时,会有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1.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近年来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为 7.7%。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对本科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诊治的32例母乳性黄疸作一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年龄 7~ 30d。孕周平均 38.9周 ,出生时体重平均 315 0g ,lminApgar评分平均 9.5分。顺产 2 9例 ,剖宫产 3例。7~ 14d 10例 ,15~ 2 8d 15例 ,>2 8d 7例。全部患儿生后均母婴同室 ,完全母乳喂养 ,早发型 (出生后2~ 4d内出现黄疸 ) 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光疗时间24~60 h,住院时间4~10 d。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BIL浓度342μmol/L时,会有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触摸护理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05~2015-05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黄疸消退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吃奶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更快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抚触护理能够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患儿,能够加快其病情的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掌握母乳性黄疸的特点对本病的及时诊治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母乳性黄疸患儿γ-GT与AKP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世江  黄朝蓉  李永华 《广东医学》2001,22(11):1030-103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母乳性黄疸又是新生儿黄疸较常见的病因 ,尤其是延迟高胆以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占第一位[1]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尚无特异指标 ,主要靠排除性诊断。本研究对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及碱性磷酶(AKP)活性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依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设立母乳性黄疸组 (黄疸组 )及对照组。黄疸组系我科 1997年 1月至 1999年12月所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 ,共 76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3 4例 ;日龄 <7d 13例 ,~ 18d 3 6例 ,~ 4 5d 2 7例…  相似文献   

16.
母乳性黄疸1960年由Arias及Gartner首先报告,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其他原因以血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欧美发病为O.5%~2.6%,日本10%~15%,近年来国内由于对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认识提高,加以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开展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母婴保健法的实施,妇幼保健院的建立,母乳喂养的大力提倡,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光疗虽然是一种有效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但需住院,给门诊的黄疸患儿带来不便。传统的治疗药物如鲁米那、尼可刹米等对这部分患儿疗效似不明显。因此,我们于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对3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试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并以光疗组30例作对照,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已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68例母乳性黄疸病人中早发性母乳性黄疸28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40例。轻度黄疸14例,中度黄疸39例,重度黄疸15例,除黄疸外无其它症状和体征,所有患儿给予停母乳喂养3—5天。32例给予蓝光照射治疗,9例加用白蛋白治疗,3天黄疸开始减轻,5天黄疸减轻大于50%,黄疸最终完全消退,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母乳性黄疸发生率逐年增加,暂停母乳是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中重度黄疸患儿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防脑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炜 《吉林医学》2011,(7):1352-1353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选择2001年~2005年20例黄疸患儿,其中18例门诊患儿2,例住院患儿,进行诊断性试验,停喂母乳48 h,黄疸明显减退,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对门诊患儿停止母乳喂养,口服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住院患儿给予综合治疗,随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患儿通过治疗后1,8例患儿平均治疗7 d2,例住院患儿,其中1例治疗4 d1,例治疗5 d,血清胆红素降至安全范围,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为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减轻后继续母乳喂养)、蓝光照射,并辅之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病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但愈后良好,一般不会发生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20.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iaundiee,BMJ)由美国人Arias及Gartner等于1960年首先报道,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我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因皮肤黄染就诊的患儿536例,由于其他疾病就诊的黄疸患儿未在此列,其中172例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占32.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