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应用硬段相改性的新型聚氨酯材料建立犬心脏辅助转流模型,观察这种用于制造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新型材料与血液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2-03/2004-12在西京医院完成。选取杂种成年犬12只,随机分为硬段相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组和未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组,6只/组。①两组动物采用戊巴比妥钠肌肉注射麻醉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股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及输液,股动脉插入动脉测压管并接生理监护仪有创压换能器,四肢连接监护仪心电标准肢体导联电极。②犬仰卧位,正中切口开胸,悬吊心包,肝素化后于升主动脉插入人工辅助装置血泵主动脉供血管,于左心耳插入引流管,分别连接血泵出入口。为防止出现心律失常,给予利多卡因100mg静推,以自行研制的动力装置给予辅助装置动力支持。③硬段相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组选用材料硬度90A的硬段相改性医用聚氨酯,未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组选用未改性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建立犬心脏辅助转流模型,分别测定两组材料表面对血小板的黏附情况。④于左心辅助转流开始后0,1,4,12,24,48,72h检测两组动物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的吸附情况。结果:实验选取杂种成年犬1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血小板黏附情况:与未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组比较,硬段相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组表面血小板黏附数量明显减少犤(12.5±2.7),(5.2±1.2)/视野,P<0.01犦。②两组左心辅助转流后不同时间点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左心辅助转流4h前两组材料对血液破坏程度均较轻,组间比较基本相似(P>0.05)。4h后未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而硬段相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上升趋势缓慢(P<0.05)。③两组左心辅助转流后不同时间点吸附纤维蛋白原吸光度值的比较:两组材料随转流时间的延长,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硬段相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组在左心辅助转流后各时间点吸附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未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组(P<0.05)。④两组左心辅助转流后不同时间点吸附白蛋白吸光度值的比较:两组材料随转流时间的延长,对白蛋白的吸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硬段相改性新型聚氨酯材料组在左心辅助转流后各时间点吸附白蛋白均高于未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组(P<0.05)。结论:硬段相改性的新型医用聚氨酯材料比未改性的常见医用聚氨酯材料更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作为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首选材料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由于生物医用材料要接触人体内环境,甚至必须植入生物体内,因此要求具有无毒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化学稳定性、合适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易加工成型性。目的:从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活性表面和白蛋白的结构及其在抗凝血上的应用几个方面分析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69/2010 PubMed 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抗凝血材料的制备基本上只是采用单独的生物惰性表面或生物活性表面,虽然都获得了较好效果,但不能长期保持其生物相容性尤其是血液相容性,如果能将惰性表面与活性表面结合起来,使材料同时具备两者的长处,并能充分利用人体血液中的天然组分白蛋白或许会是抗凝血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今后希望通过采用高生物惰性的PEU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白蛋白识别因子cibacron blue复合,合成具有优良性质的活性改性物,并以此对聚氨酯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3.
武卫莉  李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217-219
目的:聚氨酯和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易成型加工、性能可控等优点。因此,研究聚氨酯和硅橡胶在医疗器械和人体器官设计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外“E1,SCI,CA,Science Direct(Elsevier)”等数据库的文章,检索词“Silicon rubber,polyurethane,medical matefia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5—01/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硅橡胶、聚氨酯,医用材料”,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硅橡胶和聚氨酯方面的研究。②有关医用橡胶器械和人体器官设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2篇有关医用橡胶材料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6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硅橡胶及聚氨酯的结构性能:硅橡胶是以高分子量的线型聚有机硅氧烷为基础,添加特定组分,加工后,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伸长率的橡胶态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是由软链段和硬链段交替镶嵌组成的、含有许多-NHCOO-基团的极性高聚物,可以合成具有血液相溶性和生物相溶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②医用胶塞、胶管及其他橡胶制品研究:综合了医疗药剂密封包装胶塞的弹性、耐水、耐油、耐寒性、耐药物及耐消毒灭菌处理研究;对针刺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密闭性和气密性的研究等。③国外用于人体器官研究:包括骨折修复材料,颅骨、脑膜、鼻梁、耳廓、下颌、气管、泪道栓、肺薄膜、心瓣、胃肠、腹膜、阴茎、指关节、肌腱、膝盖膜、皮肤和乳房等研究及设计。结论:硅橡胶、聚氨酯医用材料研究,使人们能够设计和制造.出价格低廉的人造器官和医疗器械,使更多的医用材料投入临床应用,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背景:由于生物医用材料要接触人体内环境,甚至必须植入生物体内,因此要求具有无毒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化学稳定性、合适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易加工成型性.目的:从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活性表面和白蛋白的结构及其在抗凝血上的应用几个方面分析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69/2010 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血液相容性抗凝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机制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抗凝血材料的制备基本上只是采用单独的生物惰性表面或生物活性表面,虽然都获得了较好效果,但不能长期保持其生物相容性尤其是血液相容性,如果能将惰性表面与活性表面结合起来,使材料同时具备两者的长处,并能充分利用人体血液中的天然组分白蛋白或许会是抗凝血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今后希望通过采用高生物惰性的PEU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白蛋白识别因子cibacron blue复合,合成具有优良性质的活性改性物,并以此对聚氨酯进行改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当聚氨酯材料与活体组织相接触时,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诸如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目的:通过混合亲水性软段来改善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从而制得抗凝血性能较好的聚氨酯材料。方法:以聚四氢呋喃、聚乙二醇作为混合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硬段,然后在扩链剂1,4-丁二醇以及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条件下以预聚法合成一系列聚氨酯材料。结果与结论:增加聚乙二醇的含量,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提高。软段中含有聚乙二醇的聚氨酯材料依然能够保持聚氨酯材料优良的机械性能,血小板黏附较少,抗凝血性较好。提示通过在聚氨酯合成原料的软段中添加聚乙二醇,可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Bio-oss的颗粒状结构通常应用于洞形缺损的充填性移植,对于三壁以上的缺损修复难以成形。目的:评价Bio-oss以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作为赋形材料后的成骨性能。方法:拔除9条杂种犬双侧下颌第2,4前臼齿及第2臼齿,造成1cmxlcm的骨缺损区,将Bio.OSS+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2、Bio-oss+纤维蛋白胶及Bio-oss材料分别植入第2,4前臼齿及第2臼齿骨缺损区。结果与结论:各组软组织均一期愈合。Bio-oss复合纤维蛋白胶后,骨粉结合紧密,不易剥离。术后4,8,12周时Bio-oss+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新生骨百分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表明纤维蛋白胶的加入可以解决Bio-oss成形困难的问题,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加入可促进成骨效果。  相似文献   

7.
几种国产聚氨酯海绵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锐  陈绍宗  李学拥  许龙顺  张惠中  蒋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964-7966,i002
目的:研究评价A,B,C,D4种国产聚氨酯海绵的生物相容性。为开发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专用敷料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参照ISO标准和美国《ASTM医用装置标准》试验方法,对4种海绵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溶血、急性全身毒性、致敏性、皮肤刺激性、微核等试验研究。结果:4种材料的溶血率均低于5%的国家标准,无溶血反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无致敏性;无皮肤刺激性;微核试验未见潜在致突变性。结论:4种国产聚氨酯海绵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硅橡胶与聚氨酯医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聚氨酯和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易成型加工、性能可控等优点.因此,研究聚氨酯和硅橡胶在医疗器械和人体器官设计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外"EI,SCI,CA,Science Direct(Elsevier)"等数据库的文章,检索词"Silicon rubber,polyurethane,medical materia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5-01/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硅橡胶、聚氨酯,医用材料",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硅橡胶和聚氨酯方面的研究.②有关医用橡胶器械和人体器官设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2篇有关医用橡胶材料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6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硅橡胶及聚氨酯的结构性能硅橡胶是以高分子量的线型聚有机硅氧烷为基础,添加特定组分,加工后,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伸长率的橡胶态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是由软链段和硬链段交替镶嵌组成的、含有许多-NHCOO-基团的极性高聚物,可以合成具有血液相溶性和生物相溶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②医用胶塞、胶管及其他橡胶制品研究综合了医疗药剂密封包装胶塞的弹性、耐水、耐油、耐寒性、耐药物及耐消毒灭菌处理研究;对针刺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密闭性和气密性的研究等.③国外用于人体器官研究包括骨折修复材料,颅骨、脑膜、鼻梁、耳廓、下颌、气管、泪道栓、肺薄膜、心瓣、胃肠、腹膜、阴茎、指关节、肌腱、膝盖膜、皮肤和乳房等研究及设计.结论硅橡胶、聚氨酯医用材料研究,使人们能够设计和制造出价格低廉的人造器官和医疗器械,使更多的医用材料投入临床应用,以满足广?沣大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背景:用于心血管医疗的生物材料在血液接触性条件下必须具有抗血栓性、对抗生物降解性与抗感染性。 目的: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从聚合物生物材料的表面构建与生物反应行为方面考察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 方法:检索1984至2013年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Biocompatibility, Blood compatibility, Biomedical Materials, Bio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蛋白质吸附、细胞黏附中的生物识别、凝血与纤溶过程中的酶催化作用“瀑布模型”,以及生物材料表面构建与蛋白质表面吸附行为4个方面的归纳分析,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关键在于对聚合物生物材料生物功能性表面的构建,以及对其相应生物相容性与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通过对聚合物生物材料种类与应用及其心血管医疗器件和可植入性软组织替代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表面与本体的差别将体现在从表面向本体延伸的很多层分子上,而两种主要因素决定了其包括本体/表面差异及表面相分离在内的本体/表面行为,即表面能和分子运动性。如果考虑到对本体-表面组成差异的理解,还必须追加附加决定因素,即各组分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个热点。基于聚乳酸的智能型聚聚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以D,L-丙交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1,4-丁二胺作为原料,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制备-种基于聚乳酸的“刚,柔”可控多嵌段聚氨酯材料。方法:采用熔融聚合法首先合成羟基封端聚(D,L-乳酸),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再聚合得到基于聚(D,L-乳酸)的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羟基封端聚(D,L-乳酸)及基于聚(D,L-乳酸)的聚氨酯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与结论:实验发现,经熔融聚合后的产物与预期分子结构设计相符,通过调节材料中反应物的比例调节硬段和软段的比例,从而实现调控该材料“刚,柔”转变程度(断裂伸长率从472%-112%)和“刚,柔”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6.33-44.04℃)。结果表明由可降解生物材料制备的基于聚(D,L-乳酸)的聚氨酯材料具备热敏效应,且其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可控,具备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