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张旭鸣,林谦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eouslumbardiscectomy,简称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七十年代日本最早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曾有争议,近几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又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部队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4例青年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行手术开窗治疗,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34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优良率100%。结论创伤、不科学训练和先天发育畸形是造成青年士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至2005年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按照MacNab分级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196名患者获得随访,平均时间22个月(2~120个月)疗效优103例,占总人数的的52%,良71例,占总人数的36%,可11例,占总人数的6%,差11例,占总人数的6%。优良率达到88%。结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青年人的发病率有也日趋增多。笔者将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7月住院或门诊病人中经cT扫描发现30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3例均为30岁以下患者,其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最小者16岁,16~20岁9例,21~30岁84例。临床表现:均有腰腿部疼痛,病史多为数天至1年,少数  相似文献   

6.
詹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31-3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结果:治疗Ⅱ组术后腰椎JOA评分(21.0±5.3)明显优于治疗Ⅰ组(16.3±6.5),治疗Ⅱ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96.7%)明显高于治疗Ⅰ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明显,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结果与预后.方法 2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或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用JOA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腰椎功能,按MacNab标准评似术后满意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可能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23例术中I均发现原手术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术后随访时间6~40个月.影像学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情况,植骨均融合.JOA评分临床平均改善率为(80.42±12.56)% ;基于MacNab标准,19例(82.6% )预后优良.结论 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应根据腰椎稳定性及有无椎管狭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和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在缓解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13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MED组和PELD组两组,MED组56例给予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组57例给予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ELD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MED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MED组(P<0.05);术后,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腰痛、腿痛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发生变化(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和PELD均能有效治疗LDH患者,但PELD更微创,可以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椎间孔内型4例,椎间孔外型9例,椎管内椎间孔内型4例)。分别采用经椎板开窗、经峡部外缘、经椎间孔间盘切除及椎体间融合等手术方式治疗。手术前后对下肢放射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7例获随访6个月~4年。术前下肢放射痛平均VAS为7.2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VAS为2.4分。根据MacNab标准评估,优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结论根据不同椎间盘突出类型采取相应手术方式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总结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腰椎间盘突出位于椎间孔内9例,椎间孔外5例,椎间孔内外并存7例。依照类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治疗,分别为椎管内入路3例,椎旁肌间隙入路13例,椎旁椎板侧方入路2例和椎管内外联合入路3例。结果随访时间30~50个月,平均41个月。19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其余2例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完全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其余2例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患者满意率为95.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特殊的临床特点,将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才能正确诊断。根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范围及是否合并椎管内病变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安全的手术入路,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该疗法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获得临床随访,随访0.5~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68例,良12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93%。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9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单侧/双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结果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8个月,7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完全消失;2例劳累后有轻微症状,休息后可缓解。结论外伤所致骺离骨折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重要病因,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为重要体征,腰椎CT可确诊。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明显、CT证实硬膜囊及神经根明显受压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董斌  崔海勇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969-970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3年2月采用椎间盘镜(MED)治疗32例、3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4/5椎间盘突出症15例,L5/S1椎盘突出症18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5个月),优良率96.8%。结论 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腰椎间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方法对432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8例患者由于术后并发症或效果不好而再次手术,而由于原间隙复发而再手术者20例。原间隙复发是由于髓核未摘除干净,复发的患者首次手术时,18例摘除髓核量做成球形,直径1cm以下;1例1.5cm左右;1例>2cm。结论要提高腰椎间盘手术效果,减少复发,除神经根必须彻底减压,使其能够移动1cm外,应力争一般摘除量需达直径2cm左右球形。  相似文献   

16.
陈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1952-1954
目的 研究Wallis棘突间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早期疗效;是否有效减少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早期复查、减缓腰椎退变.方法 对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中植入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通过VAS评分、JOA评分进行术前术后评估.结果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顺利,术后3天VAS评分(3.5±1.0)分,术后7天(2.3±0.5)分,JOA评分术后1个月(25.1±1.2)分,术后6个月(24.5±2.0)分.结论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伴有腰椎退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简便,早期效果良好,有效减少短期椎间盘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9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因采用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应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检查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种手术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满意的优良率:椎间盘摘除术组为78.26%,PLF组为85.00%,PLIF组为81.2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OD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TESSYS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将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的43例作为TESSYS组,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35例作为开放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均显著下降(P〈0.05),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YS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且安全性更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显微内窥镜(MED)手术治疗的疗效,探索其操作要点。方法 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ED治疗,术中"C"臂X线定位相应节段,建立工作通道,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部分椎板、黄韧带和少量关节突内缘。牵开硬膜和神经根,显露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切除髓核,减压神经根管。平均随访时间10.5个月,采用MacNab的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术后平均3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9.4d。平均16d生活自理,5周恢复工作。优39例(59.1%),良22例(33.3%)。优良率占92.4%。硬膜破裂3例,2例是定位穿刺针刺破,1例是切纤维环时切破,无神经根损伤。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创伤小,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可以取得与开窗手术相近的效果。熟练精细的操作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