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肝与中医“黄疸”、“胆瘅”、“湿温疫”等症相似,但并非等于“黄疸”,故不能仅以黄疸证而论。因其主要以发热、黄疸、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肿脾瘀血肿大及有传染性等为特征,故中医认为其病在脾胃肝胆及三焦诸脏;其性属温病范畴。笔者按照温病之辨治规律,依卫气营血之不同病理阶段,分三步辨治,收效显著,现举谈如下:1邪蒙卫表,宣表透邪醒脾 甲肝病毒属中医湿热疫毒之范围,其侵犯人体时以由表及里、由卫入营、从上焦传至下焦为途径。常因抵抗力下降或进食污染食物而诱发,故学龄前后儿童最易感之。初得病时,常以全身不适、恶寒发  相似文献   

2.
从气候、环境论岭南外感热病的证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湿润多雨,人群体质以“阳热质”、“湿热质”、“气阴两虚质”居多,故岭南外感热病表现出阳热郁结、气机不畅,多挟湿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上须重视清解透热、宣畅气机和化解湿邪。外感热病初起,治宜透表汇热和疏表化湿。外邪入里,以疏理宣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为治疗关键。病温热者,宜用寒凉宣汇之品或用寒凉宣热和辛温开通之品合用,疏畅气机,使温热之邪由里向外透达;病湿热或温病挟湿者,须注意分消湿热,万应重视化湿。宣通三焦是疏理气机,分消湿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感湿热病的传变体系与治则治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薛雪《湿热条辨》的内容,总结湿热病的传变规律,结合湿热疫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指南,以及临床上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提出其可能的传变途径、分期证型和治则治法。[结果]新冠肺炎具有湿热病的性质,而湿热病的传变以三焦为主线,可以三焦为主体进行分期分治。邪始在上焦,则有犯太阴阳明之分,犯太阴之经则当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犯阳明之经则当辛温宣透、渗湿泄热。进而在中焦,则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则法当芳香开郁、苦温燥湿,热重于湿则主以甘寒清热、苦温燥湿。邪踞下焦,则又可见湿阻下焦、热邪下陷等证型,湿阻下焦则当清热淡渗利水,热邪下陷则当清热开窍、活血散瘀。又可以六经、卫气营血变证为支线,产生多种坏病。[结论]新冠肺炎的传变具有湿热病特点,故研究分析湿热三焦传变可以为诊疗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胆病治肝识     
临床常以脏病治腑,而腑病治脏则为少见。笔者于临床凡遇腑病久而不愈或腑病治腑不瘥者,常从脏而治,每获满意疗效。今举胆病为例,略谈临证所得体会。所谓胆病,这里仅指西医所称的胆囊炎、胆石症,不涉及其他胆病。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与各组织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用,但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临证时决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局部病变,也不能单纯地看成一脏一腑的病理变化,而是着眼于整体进行治疗,故常常采取上病治下,下病治上;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和几脏并治的方法。1 上病治下,下病治上肺居上,属金;肝居下,属木,肺为气之主,原以肺金制肝木,若肝气太旺,可致肺气之清肃失调而成病。如患者,男,50岁,1997年5月初诊。半年来咳嗽不止,多痰,咽痒不舒,胸脘痞闷,情感不舒则加重,苔薄…  相似文献   

6.
中医和法在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辩证和治疗方法。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导致胆腑和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呈现出寒(脾阳受损)热(湿热中阻)镨杂,虚(脏气虚损)实(湿热、毒邪中阻)夹杂的病理特点。由于病机复杂,调治中既要升清脾气,疏泄胆气;又要和降胃气和胆腑之气。在寒热攻补等治法的运用中,脾阳受损,治当温补;湿热蕴结中焦,又当治之清利;脾胃运化失司所致食滞中脘,又需佐之消导。鉴于此,攻之则伤正,补之则助邪;寒之则伤脾肾阳气,温之则助长热邪,故惟有和法最为适宜。笔者运用和法防治肿瘤化疗中的毒副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白塞病多以湿热、热毒为患,湿热内扰,毒气熏蒸,扰乱神明,湿热化生虫毒,腐蚀人体,外发痈疡,故有咽喉、前后二阴溃疡。早期多为实证,中晚期多为本虚标实,病变涉及肝、脾、心、肾诸脏,重点在脾胃。脾胃是生湿之源,湿热贯穿本病始终。本病治疗初期清热利湿、解毒祛邪为主,中晚期则以补虚佐以祛邪解毒之法。湿热内蕴,治宜清热除湿,方用甘草泻心汤;湿热蕴蒸,日久化热,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方用金匮泻心汤;阴虚内热,病及于肾,治宜滋肝肾、清虚热,方用十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8.
通过熟读研析《湿热病篇》,将薛生白治疗湿热病的经验概括为宣表散湿、理气化湿、清热祛湿、健脾运湿、祛风胜湿等治湿大法,充分展现了薛生白分焦论治及根据湿邪对脏腑的影响,注意治理肺脾肾三脏的化湿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9.
《湿热论》是清代温病学派医家薛雪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以正局、变局作为纲领,对外感湿热证(症)辨治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正局是湿热病病机变化之常,变局是病机变化之变。三焦辨治是针对病机变化之常的治法,卫气营血辨治则是针对病机变化之变的治法。三焦传变的不同阶段中又常中有变,遂治法各异。常变思维贯穿于薛雪湿热病辨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温病按其病症的性质可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湿热类温病中的湿温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湿热病邪是这类湿病的主因,祛湿清热为其主治。湿为阴邪,得阳(温药)则化;热为阳邪,得阴(凉药)则清。温燥祛湿之药,易于助热助火,耗伤阴液;寒凉清热之品,易于损伤脾胃,“留湿致困”,所以正如陈光淞说:湿热病“所感之气最杂,湿多热多,治法迥异,化热化燥,传变无定。清热太过,留湿致困”,“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  相似文献   

11.
吴老年逾古稀,杏林耕耘50多年,学验俱丰,兹就诊治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经验简介如下:1 病因病机“乙肝”古无此病名,其临床症状散见于“黄疸”、“胁痛”、“湿阻”、“虚损”诸篇。吴老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医理,认为“乙肝”患者,气虚为本,湿热疫毒为标,病变可涉及诸脏,但以肝、胆、脾、肾为主。吴老认为元气不足是感邪之基础,加之湿邪缠绵,与热搏结,如油混面,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过二十多年的针灸临床及教学,针治万人,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利用五输穴,一脏有病,多经取穴法。此法是以五脏六腑的属性,运用五输穴的井、荥、俞、经、合的属性,结合五脏六脏的虚实,有选择性的运用其五输穴的俞穴,也可配合时辰使用。如虚证,用补本脏或本腑,加补对本或本腑虚证有益的两脏或两腑,再泻所影响本脏或本腑虚的一脏或一腑的五输穴的俞穴;实证,用泻本脏或本腑,加泻对本脏或本腑实证有抑制作用的两脏或两腑,再补对本脏或本腑实证有益的一脏或一腑的五输穴的俞穴。  相似文献   

13.
薛雪(1681~1770年),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薛氏博学多才,性格高雅,洁身自好,淡于功名。潜心于岐黄之术,以医为毕生之业。对湿温病证治,心得尤深,辨证治疗匠心独具。《湿热病篇》是其代表作,该书对湿热病证的论述,详尽而精辟,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系统而完整地阐述湿温证治的最早文献,李清俊赞尝:“其见之也确,其言之也详,其治之也各得所宜。”如果说在外感病领域里,叶天士补充了张仲景之不足,那末薛生白又弥补了叶天士之不足,使温病学说渐臻完善。观就薛氏辨治湿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主要特点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疸的分类始自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篇有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之分,称为五疸。仲景对黄疸的治法亦所述甚详,法度严谨,现总其大要,概述如下。1邪气郁表,解表发汗退黄黄疸初起,邪气都于肌表,当分辨其虚实。若病耶在表,表虚不固,伴见汗出、脉浮等症,治当调和营卫,扶正祛邪,方用桂枝加黄芪汤。正如“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蒉要略·黄疸病》篇)。若阳黄兼有表实,此外有表邪而里有湿热之证,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等症,治当解表散邪,清利湿热,选用麻黄连翘…  相似文献   

15.
对湿热病的治疗,医家们多宗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湿热病之专著(湿热病篇)(下称《湿篇》),其对湿热病的辨证治疗,除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内容外,更有依病邪侵犯的浅深层次而进行辨证施治的内容。探讨(湿热病篇)的湿热病辨证规律,既能加深了解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在湿热病辨证施治中的作用,又能开拓、启迪湿热病辨治的思路。1对湿热病邪馒犯的浅深层次的认识“湿热之邪,不自表入里,故无表里之分”,言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的途径不是由表入里,是与伤寒相比较而言的,但虽说湿热病邪侵犯人体“无表里之分”,却正如…  相似文献   

16.
曾斌芳教授认为"湿热入血"是黄疸病机的主旨,以"辨阴阳、辨表里、辨湿热、辨卫气营血"为辨证要点,临证采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辨治黄疸。汗法:适于邪郁肌表之证,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加黄芪汤;吐法:适于邪蕴上焦之证,方选瓜蒂散;下法:适于湿热蕴腑之证,方选硝石矾石散;和法:适于少阳枢机不利之证,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温法:适于寒湿困脾之证,方选茵陈术附汤;清法:湿热并重证(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当归拈痛汤、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热重于湿证(栀子柏皮汤),少阳阳明合并证(大柴胡汤),疫毒蕴阻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合犀角地黄汤);消法:适于瘀血阻络之证,方选血府逐瘀汤;补法:适于脾虚湿盛之证,方选黄芪建中汤。  相似文献   

17.
湿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外感病,它不仅和因寒致病的伤寒病性质截然有异,而且与一些属温热性质的温病亦有一定不同,由此而决定了它们在治法上的不同特点.这可从疾病的各个主要阶段体现出来:病之初期,邪气在表,法应解散,但伤寒之辛温发汗,温热之辛凉解肌,均不宜于湿温病;病之极期,伤寒之攻下燥粪,温热之增液通腑,也不宜于湿温病;疾病末期,伤寒之辛热助阳,温热之咸寒养阴,亦不能尽为湿温病所用。因此,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湿家忌汗、不可以火攻之之后,  相似文献   

18.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温病名家叶天士的临床实录,是学界较为公认的能代表叶氏学术思想精髓和经验的文献。笔者从《临证指南医案·腹痛》所载医案入手,总结叶氏对腹痛的认识和辨治规律:注重区分病因,可分为有形之因、无形之因,以腹痛之因指导腹痛之治疗大法,结合八纲、脏腑辨证。病位在脏者,总以肝脾肾三脏为主,脏有五行相克相侮,治疗时须兼顾此,在腑者乃肠或胃,须知腑病以通为用。笔者将《临证指南医案·腹痛》所载病案大致分为气机郁滞、寒邪内阻、中虚脏寒、络脉瘀痹、饮邪入络五种证型,治法上总以"通"法为要,分别予以辛温通达、温通散寒、温中补虚、辛香通络、辛通化饮的治法。  相似文献   

19.
下合穴为针灸特定穴之一,指手三阳经在下肢所设的三个合穴,结合足三阳经的三个合穴,共称下合六穴。根据《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而立论。《素问,咳论》篇指出:“治脏者,取其俞,治腑者,取其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荥腧治外经,合治内腑”。进一步明确了合穴的治疗作用。诚然,下合六穴对腑病确有显著的疗效,故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医反治     
中医治疗法则丰富而多变,除正面攻补的各种方法外,还常以一些特殊的疗法出奇制胜,这些特殊治则中很多是利用反向思维创制的。 一、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病在上取之下”是“上壅者疏其下”的方法,多属“脏病治腑”;“病在下取之上”是“上滞者宣其上”的原则,是“腑病治脏”。 “上病取下”主要是用泻火通腑或通利小便之药引火上行,“釜底抽薪”,以治上部诸疾,尤其是实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